第1888章 三歲兒巧用錦囊計,崇禎帝廣招要飯兵

“別吵了,煩死了......”

一個孩童的聲音忽然響起,打斷了正在爭論的閣部科道諸臣。

大臣們被這個突然咋呼起來的小屁孩驚了一下,都停止了議論,紛紛扭頭看着這個本來坐在一張迷你龍椅上的大明監國太侄。

小太侄已經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正怒目冷對着下面一幫大臣,似乎就要發怒。他身後一道簾子後面,卻突然響起了周皇后的聲音:“魏尚宮,你帶太侄去玩吧!”

大臣鬆了口氣兒——一三歲小屁孩懂啥,快玩去吧!

太侄監國只是一個名義,真正管事的還是周皇后、張皇后。

魏清慧從簾子後面出來,正要去牽朱慈烺的手,這小屁孩居然又哼了一聲:“要錦囊!要父皇留給我的錦囊!”

原來小屁孩想起崇禎皇帝留下的三道錦囊計......他一定是看見下面一堆大叔大伯吵吵個沒完,所以就想起朱由檢臨和他分手時交給他的三個錦囊了。

這三個錦囊雖然是交給朱由檢的,但是並不由他親自保管,而是讓魏尚宮隨身攜帶。不過魏尚宮也不敢把這三個事關重大的錦囊隨隨便便交給朱慈烺這個小孩子。所以她就扭頭往珠簾後面看,等着兩位皇后拿主意。

“春哥兒,別胡鬧了,快去玩吧!”周皇后當然不會慣着朱慈烺這個小娃娃了。

說實在的,這個小孩子有時候挺古怪的,常說些乍一聽平平常常,細品一下卻高深莫測的話,也許真有點宿智......但他畢竟是個三歲小孩子,一定要好好管教,要不然學壞了這麼辦?他可是當皇太侄的,現在不學好,將要就要當昏君了。

“嬸母,春哥兒沒有胡鬧。”朱慈烺在張皇后不在場的情況下,都管周皇后叫孃親,但是張皇后在場的時候,卻管周皇后叫嬸母,管張皇后叫孃親。不過他無論在什麼場合,都管崇禎叫父皇......這關係還真有點亂!

朱慈烺一本正經的說:“父皇留下的錦囊計不就是現在拿來用的嗎?”

“太侄殿下,”剛剛當了首輔的王在晉開口道,“萬歲爺留下的錦囊計是用來應付黃臺吉打燕、寧二鎮;黃臺吉打開平;黃臺吉進兵宣府這三種情況的。可現在黃臺吉打的是遼東、遼西,所以錦囊計是用不上的。”

“王閣老,”朱慈烺的小臉一擰,很不服氣的說,“你都沒有看,怎麼知道用不上?”

“春哥兒......”周皇后眉頭大皺,這小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呢?

“嬸母,”朱慈烺還在犟嘴,真不是個好孩子,“爲什麼不能看呢?也許有用呢?”

周皇后還想數落兒子,邊上的張皇后卻先說話了:“就看看吧,本宮也有點好奇,就想看看萬歲爺留了什麼錦囊妙計。”

張皇后既然說話了,周皇后也不好再說什麼,就對魏清慧道:“魏尚宮,拿錦囊過來。”

三個錦囊很快被魏清慧交到了周皇后手中,周皇后先打開了繡着個“甲”字的錦囊,取出一張信紙,打開一看,上面寫着短短的幾行字。周皇后低聲念道:“若奴賊以大兵攻燕、寧二鎮,則燕、寧二鎮取守勢。

薊遼軍沿遼西走廊東進逼錦州,勿襲堅城,在城外立以堅寨即可。再以平遼軍出金、復二州,拔奴賊之永寧城堡,亦勿強襲,築堡於城外持久之即可。

同時再傳檄信州,請兀良哈大貴妃出兵大沙窩之北,以爲牽制。”

接着,周皇后又打開了繡着個“乙”字的錦囊,也取出一張紙,開看後再次低聲念道:“若奴賊以重兵攻打開平宮城及金蓮川草原,則漠南草原大貴妃自可當之。

朝廷則以薊遼之兵以步步爲營之策逼錦州,並築城於錦州之側。以平遼之兵攻復州之永寧城,勿強取,抵近築城即可。

同時,再以燕寧之騎兵擾襲草原,絕敵後路,迫敵回師。”

還有第三個錦囊,也被周皇后打開,拿出裡面的信紙,展開一看,“若奴之主力繞過燕、寧、開等鎮,直赴宣府,太侄及朝廷當率帳前、殿前兩軍北上宣府,擺出與奴決戰之姿態。

同時令大寧、薊遼、平遼,草原五萬戶等軍主動出擊,或擾襲敵後,或步步爲營,迫敵退兵回援……”

周皇后收起了信紙,嘆了口氣:“唸完了......三條錦囊計中並無應付敵向遼東、遼西進軍之策的!”

朱慈烺小臉糾結着,似乎還不死心,“嬸母,真的沒有嗎?父皇留下的計策,真的對付不了壞人嗎?”

“沒有啊......”周皇后說着這話,也覺得朝堂上的氣氛有點不對了,所有的大臣都是一副目瞪口呆的表情。

朱慈烺這時忽然對魏清慧道:“魏姑姑,春哥兒要去玩了。”

魏清慧應了一聲,又扭頭看着周皇后。周皇后點了下頭,魏清慧連忙上前去牽着朱慈烺的小手,一塊兒出了玉熙宮大殿。

周皇后看見朱慈烺蹦蹦跳跳的走了,纔開口問朝堂上的重臣道:“萬歲爺留下的三道錦囊妙計可用嗎?”

兵部尚書張鳳翼回答道:“皇后娘娘,萬歲爺的三條妙計雖然不能直接套用上去......但同樣的路數,卻是可用的。因爲萬歲爺的這條妙計,其實都在用圍魏救趙和避實擊虛這兩招。也就是在奴賊大軍進擊的方向上堅守以待,在別的方向上謹慎出擊。或是擾襲,或是蠶食,不求畢其功於一役,但求積小勝爲大勝。”

周皇后吐了口氣:“既然可以用,那就由王首輔、張閣老、孫閣老、孫侍郎、盧巡撫一起定個方略吧!”

被周皇后點到名的五個人就是王在晉、張鳳翼、孫承宗、孫傳庭和盧象升。在朱慈烺離開北京前,就已經關照過了。在他離京期間,如果東北方向有戰事,具體的行軍方略,就由他們五人商定,然後報太侄、周皇后、張皇后知道即可。不必彙集閣部科道,七嘴八舌的商量。

......

“諸卿都是陝西這邊的民之父母......朕也相信你們都是愛民如子的好官啊!”

西安皇城,承運殿。風塵僕僕趕到西安的朱由檢,這個時候正在召見陝西這邊的幾個軍政大員以及彙集西安的一票苦命縣令。

他一邊說話,一邊觀察着這批叫花子官......一個個都哭喪着臉,顯然還沒接受自己就要去要飯這個殘酷的現實!

朱由檢嘆了口氣,道:“畢撫臺已經和你們這些州縣父母官說了出陝逐食之事了吧?朕也不想這樣啊......可是陝西天災如此,那麼多州縣顆粒無收,那麼多百姓吃不上飯。你們是他們的父母官,朕是他們的君父......是不能不管他們的!可是天又不歸咱們管,所以也就只能帶着陝西這邊吃不上飯的老百姓出陝逐食了。

你們都是飽學之士,可知道如何逐食?”

如何逐食?

一羣進士官兒全都面面相覷,他們當然知道怎麼要飯了!他們那麼大的學問,會不知道這個?不就穿上全都是口袋和補丁的破衣爛衫,手裡拄根打狗棍,再拿個破碗兒去乞討嗎?

“好,好,既然知道,就趕緊回各自的流民營去招兵吧!給你們10天時間,每人都給朕招1000壯丁來當兵......一個壯丁就給5兩銀子的安家費,1石麥子的月糧。”

招兵?不是去要飯嗎?爲什麼要招兵?一羣民之父母都愣住了。

第1277章 輪到吳三桂了第988章 快出現吧,薩州武士!(求訂閱)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557章 怎麼又有人圖謀不軌?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1514章三王之戰,有機可乘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爾丹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1686章 天子拼命去了,咱們怎麼辦?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2212章 日本第一窮!第1972章 黃臺吉都急了!(求一波訂閱)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1785章 炮打黃臺吉 三第1841章 朕來也!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1744章本大汗要鬥兵,你敢嗎?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第2094章 明禮約法,真能長治久安乎?第2101章 唐王,你還想進步嗎?第1638章 奪軍 下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1903章 大長老,時代變了!第1282章 走,起義去!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1133章 天理天方是一家啊!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926章 越打仗,越繁榮(求訂閱)第587章 欠了那麼多高利貸,能不拼命?第 688章 大明和西班牙必有一戰?第2262章 當皇帝也要有法可依了第1590章亨利的老婆是女王第2105章 鬼子們聯合起來吧!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893章 親提虎賁三千衆,試問西南誰爭鋒第115章 唐通之死(求收藏,求推薦)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762章 多鐸什麼時候死?第1555章天下何日歸一統?第1346章 皇爺,您升職啦!第477章 鄭大木,鄭大騙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12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完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1331章 終於可以考試做官了!第554章 還是湖南人民好啊!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1479章 大明姓朱,印度姓李第1373章 一塊土地,一個夢想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1158章 傻王的逆襲!第758章 敵在枕邊睡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810章 昏君厲害,扯呼!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890章 心中的辮子永遠都在!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1793章 大金國,利出一孔!第1969章 豪貝勒節哀順變,範文寀粉身碎骨(求一波訂閱)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684章 汝要戰,那便戰!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2227章 好,又輪到大阪了!第1625章 世界人民愛戰爭第632章 索中堂,跟我去大明吧第1039章 北伐?還是北上炒地皮?(求訂閱)第244章 馬士英死哪兒去了?(月票滿4200加更)第253章 奸臣,你是奸臣!(4400票加更)第456章 不好了,大清均田啦!第1716章南帝北汗鬥東虜(南帝北汗求訂閱)第757章 印度孝子,大清慈父
第1277章 輪到吳三桂了第988章 快出現吧,薩州武士!(求訂閱)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557章 怎麼又有人圖謀不軌?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1514章三王之戰,有機可乘第2210章 不是貸王,是賴王!第791章 佛系男孩噶爾丹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第1686章 天子拼命去了,咱們怎麼辦?第1454章 準格爾王國的權利法案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2212章 日本第一窮!第1972章 黃臺吉都急了!(求一波訂閱)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1785章 炮打黃臺吉 三第1841章 朕來也!第2162章 傳說中的福寧第1744章本大汗要鬥兵,你敢嗎?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337章 坑人的恩科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第2094章 明禮約法,真能長治久安乎?第2101章 唐王,你還想進步嗎?第1638章 奪軍 下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1903章 大長老,時代變了!第1282章 走,起義去!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561章 三年平遼,五年定北第1434章 忍無可忍李定國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1133章 天理天方是一家啊!第744章 日蒙協約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771章 一定要教壞福臨弟弟第926章 越打仗,越繁榮(求訂閱)第587章 欠了那麼多高利貸,能不拼命?第 688章 大明和西班牙必有一戰?第2262章 當皇帝也要有法可依了第1590章亨利的老婆是女王第2105章 鬼子們聯合起來吧!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893章 親提虎賁三千衆,試問西南誰爭鋒第115章 唐通之死(求收藏,求推薦)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762章 多鐸什麼時候死?第1555章天下何日歸一統?第1346章 皇爺,您升職啦!第477章 鄭大木,鄭大騙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412章 不怕水涼高宏圖 完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1331章 終於可以考試做官了!第554章 還是湖南人民好啊!第701章 由小學生引出的黨爭第1479章 大明姓朱,印度姓李第1373章 一塊土地,一個夢想第769章 將軍們,補課了!第1158章 傻王的逆襲!第758章 敵在枕邊睡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第1810章 昏君厲害,扯呼!第184章 打史可法,打江南啦!(加更,求訂閱)第890章 心中的辮子永遠都在!第1280章 真正的大魚(新年快樂,吉祥如意)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285章 原來韃子那麼壞! 下第1793章 大金國,利出一孔!第1969章 豪貝勒節哀順變,範文寀粉身碎骨(求一波訂閱)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684章 汝要戰,那便戰!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2227章 好,又輪到大阪了!第1625章 世界人民愛戰爭第632章 索中堂,跟我去大明吧第1039章 北伐?還是北上炒地皮?(求訂閱)第244章 馬士英死哪兒去了?(月票滿4200加更)第253章 奸臣,你是奸臣!(4400票加更)第456章 不好了,大清均田啦!第1716章南帝北汗鬥東虜(南帝北汗求訂閱)第757章 印度孝子,大清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