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

對於湖北的土地問題,朱慈烺已經有了決斷,不需要聽取黃宗羲和紀坤的意見。不過整個湖廣地域廣闊,情況複雜,還有趕蠻拓業的後遺症,一刀切是不行的。所以他才把比較有想法紀坤和黃宗羲召來武漢,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臣以爲萬事都要講大義,定名分,堂堂正正,如此才能通順興旺,上下和諧,中外歡悅。本朝所失者,就是重大義而輕名分,有封而無建,因而上有天子,下無封君,無封君則無封臣,則衛所之封,名不正,實則爛......”

正在講大義名分的人是紀坤!他是訟棍加酷吏的人設,自然重視法度。同時他又是軍籍出身,祖上也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給封在了揚州衛。

在他看來,朱元璋搞得衛所制其實就是個半封建半官僚!而半封建半官僚就是衛所制的敗筆。

如果是完全版的封建......那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衛,既不需要,也控制不了,世界上也不存在沒有君主直轄領地的封建。

所謂封建,其實就是管得了的地方直營,管不住的地方發包。

以明朝的情況,最多在國土周邊地區封上幾十個藩鎮,或以諸王鎮守,或以功臣爲君。餘下的地方,還是得由官僚政府直接管理了。

這樣外藩內官,互相牽制,保持壓力,也容易保持活力。

另外,封在邊境上的外藩如果沒有造反的實力,就只能往外發展,去折騰蠻夷韃虜了。

當然,內官外藩玩砸了也是有可能的!大明立國之初的九塞藩王就有點內官外藩的雛形。不過九塞王的體制也是半封建半官僚,沒有堂堂正正的法度可以約束上下,各種變扭就不斷了。

如果是完全版的官僚統治,那就和趙宋差不多了......

“以臣之愚見,國家大事,就應該有名有實,堂堂正正。藩鎮者藩鎮之,官府者官府之,公田者公田之,私屬者私屬之。”

紀坤接着說道:“如今東南之名實稍正,因而爲政比之以往大爲通達,百姓稍安,朝廷所入也增加不少,可以勉強維持二三十萬之新軍。然而湖廣、巴蜀、山東、雲貴之地,名難符實之事重多。譬如實爲藩鎮,但名爲巡撫、總督、團練大臣者有之;實爲封臣,名爲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者亦有之;名爲軍屯官田,實爲封臣私邑者更有之。

朝廷如欲長治大安,就應該先正名分,再固根本,以強幹御強枝!”

他的話似乎有點離題了,不過明朝土地問題的根源,其實就封建體系的混亂!

“如何正名實呢?”朱慈烺問。

紀坤道:“可官府者官府之,可官田者官田之。”

他的意思能拿在手裡的,那就別客氣了......朱太子的爲人誰不知道?但是拿不了的,也沒辦法啊!

大明現在只是在東南稍安,要收拾的對手還多的很,怎麼可能在湖廣這裡和一幫趕蠻拓業歷練出來的土軍頭打爛仗?

湖廣的平原地帶當然好搞,但是湖廣西部、南部還有大片的山地,原始森林那是接地連天的,真要掃平沒有十年八年就別想了。

紀坤又道:“不可官府者,當行封建,立法度,君君臣臣,各盡其責。”

如果說人話,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沒有辦法直轄的,也不能放任,而要堂堂正正的封建。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法度,讓封君封臣們各自盡職,爲朝廷出人出力。

別以爲封建主一定會反抗中央,在歷史上的大明末世之中爲朝廷辛辛苦苦打了那麼多年的秦良玉老太太不就是個封建主嘛!她是石柱土司的“老太后”啊,她的白桿兵就是土司家兵。論起功勞苦勞,京營都比不過他們。

朱慈烺不置可否,又將目光投向了黃宗羲。黃宗羲也當了年餘的“酷吏”,整個人看上去都有點陰沉了。

“太子殿下,”黃宗羲沉吟着道,“您到底想將湖北之田當成官田還是民田?”

朱慈烺看着黃宗羲,“黃卿以爲呢?”

黃宗羲道:“計口所均之田理應是官田。均田是爲了抑兼併,彌貧富,所以應該是官田,不許私自轉賣轉租......但是如今朝廷的官田軍田卻不爲抑兼併、彌貧富而設,不僅允許轉租,而且還會因爲佃戶欠租而驅田,並且所收之官租甚多。如此官田之法,真的可以在湖北施行嗎?”

朱慈烺不是開國雄主,所以他不能走“重啓循環”的路,而只能憋憋屈屈的試圖帶着一億幾千萬離亂之民,去摸索一條走出治亂循環的出路。

所以他不和李自成、多爾袞一樣計口均田——計口均田的實質就是重啓治亂循環,前提則是人口因爲“亂”而大幅減少,人地矛盾得到充分緩解。

一個老百姓你給分個十畝八畝的好田,自然是安居樂業了。而且在人口膨脹到一定數目之前,兼併土地的利益也不大——封建官僚兼併土地是爲了收租,人多地少租金才高啊!沒有人你租給誰去?

同時,當土地足夠寬裕的時候,農民也不容易種地種虧了本,小農經濟也就容易維持了。

但是當湖北迴到大明東南這個人多地少的總盤子當中後,計口均田的成果怎麼維持?如果把湖北那幾個府的土地都歸入軍屯司,那麼不僅租子高了,而且還有驅佃的問題。那些湖北農民能滿意?他們可都是從李自成那裡分到田的,以後他們還不得日日夜夜思闖王啊!

可如果不收那麼多租子也不驅佃......那麼別處租了公田的農民就該叫屈了。

黃宗羲又道:“如果將湖北流賊所均之田皆列爲私田,那麼私田五年免徵之策,是不是要在湖北執行?如今湖北商紳數量大減,短期內難以恢復,小農所種之米賣不出去也沒有什麼意思的......如果賣不出去,他們何不少種一些?”

“黃卿可有良策?”朱慈烺笑問。

黃宗羲道:“臣建議將湖北流賊所均之田列爲私田,但是湖北小民必須向繳納一筆買田之資。買田之資可定爲一畝土地兩年所產白米之數。約在一石五斗到四石之間,可分五年付清。

湖北所均之田,約有三四千萬之數。以三石均之,可得白米九千萬石到一億兩千萬石之間!

朝廷可以將其中一部分補償給有田契的失田之主,這樣朝廷也就不必用武漢府的官田去補他們的損失了。而所餘部分,可盡歸朝廷所有。臣估計五六千萬石還是有的......一旦買田之法全面在湖北實行,朝廷在數年之內,都能從湖北得到二千萬石,不僅可以緩解東南糧荒,而且可以增加大筆財入。”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朱慈烺心想:應該能行吧?後世不知道誰採用過的......既然經過實踐經驗,應該是錯不了的!只是這辦法還是個遠水,畢竟整理湖北四府的土地,和農民訂立買田之約也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

“黃卿的辦法不錯!”朱慈烺點點頭,“紀卿的建言也不錯......都有可取之處。

就設立一個湖北清田司,歸在兵部軍田司下,這個清田司就由黃卿主持吧......過一陣子要辦個湖廣招賢科考試,也由黃卿擔任主考,順便爲清田司選拔一批官僚。”

“至於紀卿!”朱慈烺看了一眼紀坤,後者一臉渴望期待的表情,顯然想脫離酷吏隊伍,成爲一位名受人尊敬的大明文官啊!

朱大太子笑了笑:“賞銀兩千兩!”

第430章 朱太子終於犯錯了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374章 發丘貝勒爺第607章 孔子保佑誰?第106章 有人送美女?(求收藏,求推薦)第154章 感動洪承疇(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317章 都是好姻緣啊!(求月票)第2063章 劫數,又見劫數!第1844章 對!這就是玉璽!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615章 儒家都有聖徒了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2115章 我來下戰書!(有請訂閱)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835章 好像哪裡不對啊!第1469章 不好,維也納要躺槍了!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431章 都把咱爹氣什麼樣了?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295章 有顆果子叫四川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2107章 大清新政,金盆洗手第976章 島津不怕,我們也有八國聯軍(求訂閱)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920章 唉,要賠本了!(求訂閱)第2159章 必殺!第1449章 阿達放心,女兒孝順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27章 李自成的北京城(求推薦,求收藏)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054章 明軍實在太狡猾了!(求訂閱)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1254章什麼?還有白蓮教!第1041章 平遼也是門生意啊!(求訂閱)第1475章 神聖的時刻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1515章合衆國王,你要救市啊!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767章 奉國夫人,御用奸商第1750章 持久戰,拼耐力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777章 孫大炮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1189章 教條主義海軍(求月票,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1055章 誰是範永鬥啊?(求訂閱)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772章朕是仁君,但你們要知足!第1748章 又見高國藩第935章 明西必有一戰(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765章 東莪死了,朕要再娶一個第1656章 詔獄使人進步?第2082章 大明天兵,我最懂帶路了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047章 虧出來的資本主義!(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陛下,我們都是清官啊!(求收藏,求推薦)第352章 兵多將廣朱太子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2038章 福寧真幸福,八個汗阿瑪第275章 闖王,你想幹什麼?(4800月票加更)第2194章 朱三太子,借錢炫富第222章 紀坤當官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皇爺,有奸臣要害您啊!(求收藏,求推薦)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
第430章 朱太子終於犯錯了第八十二章 終於遇上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374章 發丘貝勒爺第607章 孔子保佑誰?第106章 有人送美女?(求收藏,求推薦)第154章 感動洪承疇(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317章 都是好姻緣啊!(求月票)第2063章 劫數,又見劫數!第1844章 對!這就是玉璽!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615章 儒家都有聖徒了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1480章 李繼成瘋了吧?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2115章 我來下戰書!(有請訂閱)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1180章 引狼入室之計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835章 好像哪裡不對啊!第1469章 不好,維也納要躺槍了!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1086章 你們的關係還真是複雜啊!(求訂閱)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431章 都把咱爹氣什麼樣了?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295章 有顆果子叫四川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2107章 大清新政,金盆洗手第976章 島津不怕,我們也有八國聯軍(求訂閱)第388章 一定把你給風光了第2209章 上皇娘子,快去借錢!第1370章 史上最強的優惠政策第920章 唉,要賠本了!(求訂閱)第2159章 必殺!第1449章 阿達放心,女兒孝順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九十七章 誠信爲本好商人(求收藏,求推薦)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27章 李自成的北京城(求推薦,求收藏)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1054章 明軍實在太狡猾了!(求訂閱)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1254章什麼?還有白蓮教!第1041章 平遼也是門生意啊!(求訂閱)第1475章 神聖的時刻第1913章 勇者爲王(求訂閱,求月票)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758章 不懂理財,就會抄家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1515章合衆國王,你要救市啊!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767章 奉國夫人,御用奸商第1750章 持久戰,拼耐力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777章 孫大炮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第378章 都是熟讀三國的高手啊!第1189章 教條主義海軍(求月票,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1296章爭的是爲國立功!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433章 大明有種!(求訂閱)第1055章 誰是範永鬥啊?(求訂閱)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886章 再搞一個蒙古大汗吧!(求訂閱)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772章朕是仁君,但你們要知足!第1748章 又見高國藩第935章 明西必有一戰(求訂閱)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765章 東莪死了,朕要再娶一個第1656章 詔獄使人進步?第2082章 大明天兵,我最懂帶路了第955章 船屁股怎麼爆炸了?(求訂閱)第1047章 虧出來的資本主義!(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陛下,我們都是清官啊!(求收藏,求推薦)第352章 兵多將廣朱太子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80章好多仁義道德啊!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2038章 福寧真幸福,八個汗阿瑪第275章 闖王,你想幹什麼?(4800月票加更)第2194章 朱三太子,借錢炫富第222章 紀坤當官第1060章 誰會中計?(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皇爺,有奸臣要害您啊!(求收藏,求推薦)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179章 要勤哪個王呢?(加更,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