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

對於湖北的土地問題,朱慈烺已經有了決斷,不需要聽取黃宗羲和紀坤的意見。不過整個湖廣地域廣闊,情況複雜,還有趕蠻拓業的後遺症,一刀切是不行的。所以他才把比較有想法紀坤和黃宗羲召來武漢,想聽聽他們的意見。

“臣以爲萬事都要講大義,定名分,堂堂正正,如此才能通順興旺,上下和諧,中外歡悅。本朝所失者,就是重大義而輕名分,有封而無建,因而上有天子,下無封君,無封君則無封臣,則衛所之封,名不正,實則爛......”

正在講大義名分的人是紀坤!他是訟棍加酷吏的人設,自然重視法度。同時他又是軍籍出身,祖上也是跟隨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給封在了揚州衛。

在他看來,朱元璋搞得衛所制其實就是個半封建半官僚!而半封建半官僚就是衛所制的敗筆。

如果是完全版的封建......那就不可能有那麼多的衛,既不需要,也控制不了,世界上也不存在沒有君主直轄領地的封建。

所謂封建,其實就是管得了的地方直營,管不住的地方發包。

以明朝的情況,最多在國土周邊地區封上幾十個藩鎮,或以諸王鎮守,或以功臣爲君。餘下的地方,還是得由官僚政府直接管理了。

這樣外藩內官,互相牽制,保持壓力,也容易保持活力。

另外,封在邊境上的外藩如果沒有造反的實力,就只能往外發展,去折騰蠻夷韃虜了。

當然,內官外藩玩砸了也是有可能的!大明立國之初的九塞藩王就有點內官外藩的雛形。不過九塞王的體制也是半封建半官僚,沒有堂堂正正的法度可以約束上下,各種變扭就不斷了。

如果是完全版的官僚統治,那就和趙宋差不多了......

“以臣之愚見,國家大事,就應該有名有實,堂堂正正。藩鎮者藩鎮之,官府者官府之,公田者公田之,私屬者私屬之。”

紀坤接着說道:“如今東南之名實稍正,因而爲政比之以往大爲通達,百姓稍安,朝廷所入也增加不少,可以勉強維持二三十萬之新軍。然而湖廣、巴蜀、山東、雲貴之地,名難符實之事重多。譬如實爲藩鎮,但名爲巡撫、總督、團練大臣者有之;實爲封臣,名爲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者亦有之;名爲軍屯官田,實爲封臣私邑者更有之。

朝廷如欲長治大安,就應該先正名分,再固根本,以強幹御強枝!”

他的話似乎有點離題了,不過明朝土地問題的根源,其實就封建體系的混亂!

“如何正名實呢?”朱慈烺問。

紀坤道:“可官府者官府之,可官田者官田之。”

他的意思能拿在手裡的,那就別客氣了......朱太子的爲人誰不知道?但是拿不了的,也沒辦法啊!

大明現在只是在東南稍安,要收拾的對手還多的很,怎麼可能在湖廣這裡和一幫趕蠻拓業歷練出來的土軍頭打爛仗?

湖廣的平原地帶當然好搞,但是湖廣西部、南部還有大片的山地,原始森林那是接地連天的,真要掃平沒有十年八年就別想了。

紀坤又道:“不可官府者,當行封建,立法度,君君臣臣,各盡其責。”

如果說人話,這番話的意思就是沒有辦法直轄的,也不能放任,而要堂堂正正的封建。只有這樣才能制定法度,讓封君封臣們各自盡職,爲朝廷出人出力。

別以爲封建主一定會反抗中央,在歷史上的大明末世之中爲朝廷辛辛苦苦打了那麼多年的秦良玉老太太不就是個封建主嘛!她是石柱土司的“老太后”啊,她的白桿兵就是土司家兵。論起功勞苦勞,京營都比不過他們。

朱慈烺不置可否,又將目光投向了黃宗羲。黃宗羲也當了年餘的“酷吏”,整個人看上去都有點陰沉了。

“太子殿下,”黃宗羲沉吟着道,“您到底想將湖北之田當成官田還是民田?”

朱慈烺看着黃宗羲,“黃卿以爲呢?”

黃宗羲道:“計口所均之田理應是官田。均田是爲了抑兼併,彌貧富,所以應該是官田,不許私自轉賣轉租......但是如今朝廷的官田軍田卻不爲抑兼併、彌貧富而設,不僅允許轉租,而且還會因爲佃戶欠租而驅田,並且所收之官租甚多。如此官田之法,真的可以在湖北施行嗎?”

朱慈烺不是開國雄主,所以他不能走“重啓循環”的路,而只能憋憋屈屈的試圖帶着一億幾千萬離亂之民,去摸索一條走出治亂循環的出路。

所以他不和李自成、多爾袞一樣計口均田——計口均田的實質就是重啓治亂循環,前提則是人口因爲“亂”而大幅減少,人地矛盾得到充分緩解。

一個老百姓你給分個十畝八畝的好田,自然是安居樂業了。而且在人口膨脹到一定數目之前,兼併土地的利益也不大——封建官僚兼併土地是爲了收租,人多地少租金才高啊!沒有人你租給誰去?

同時,當土地足夠寬裕的時候,農民也不容易種地種虧了本,小農經濟也就容易維持了。

但是當湖北迴到大明東南這個人多地少的總盤子當中後,計口均田的成果怎麼維持?如果把湖北那幾個府的土地都歸入軍屯司,那麼不僅租子高了,而且還有驅佃的問題。那些湖北農民能滿意?他們可都是從李自成那裡分到田的,以後他們還不得日日夜夜思闖王啊!

可如果不收那麼多租子也不驅佃......那麼別處租了公田的農民就該叫屈了。

黃宗羲又道:“如果將湖北流賊所均之田皆列爲私田,那麼私田五年免徵之策,是不是要在湖北執行?如今湖北商紳數量大減,短期內難以恢復,小農所種之米賣不出去也沒有什麼意思的......如果賣不出去,他們何不少種一些?”

“黃卿可有良策?”朱慈烺笑問。

黃宗羲道:“臣建議將湖北流賊所均之田列爲私田,但是湖北小民必須向繳納一筆買田之資。買田之資可定爲一畝土地兩年所產白米之數。約在一石五斗到四石之間,可分五年付清。

湖北所均之田,約有三四千萬之數。以三石均之,可得白米九千萬石到一億兩千萬石之間!

朝廷可以將其中一部分補償給有田契的失田之主,這樣朝廷也就不必用武漢府的官田去補他們的損失了。而所餘部分,可盡歸朝廷所有。臣估計五六千萬石還是有的......一旦買田之法全面在湖北實行,朝廷在數年之內,都能從湖北得到二千萬石,不僅可以緩解東南糧荒,而且可以增加大筆財入。”

這不是贖買式土改嗎?朱慈烺心想:應該能行吧?後世不知道誰採用過的......既然經過實踐經驗,應該是錯不了的!只是這辦法還是個遠水,畢竟整理湖北四府的土地,和農民訂立買田之約也不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

“黃卿的辦法不錯!”朱慈烺點點頭,“紀卿的建言也不錯......都有可取之處。

就設立一個湖北清田司,歸在兵部軍田司下,這個清田司就由黃卿主持吧......過一陣子要辦個湖廣招賢科考試,也由黃卿擔任主考,順便爲清田司選拔一批官僚。”

“至於紀卿!”朱慈烺看了一眼紀坤,後者一臉渴望期待的表情,顯然想脫離酷吏隊伍,成爲一位名受人尊敬的大明文官啊!

朱大太子笑了笑:“賞銀兩千兩!”

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712章 去歐洲吧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1184章當奸商遇到強盜(新年快樂)第2063章 劫數,又見劫數!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717章 東虜靠近山海關!第1829章 找活路?尋死路?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五章 戰場逃跑專業戶(我拜求收藏、推薦專業戶)第五十七章 快點御駕親征吧(求推薦)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290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16章 商稅就是一起發財啊第1997章 小心日本人!(求一波訂閱)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411章不會和稀泥怎麼辦呢?第852章 再認一個皇阿瑪吧!(求訂閱)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1245章 小心,金錢有毒!第1638章 奪軍 下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2079章 現在還要屠華嗎?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1634章 嫂嫂,魏忠賢很厲害啊!第1891章 多爾袞倒鬥入朝鮮,朱由檢要飯去巴蜀第2191章 逆子,再拿一個億來!第1740章 快把兵權交出來!第三十一章 總是能成忠烈的(總是要求推薦票的)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第1586章 你們爲誰而戰?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2130章 大清國又要完啦——老兵不死!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1309章 一考訂終身 二第1384章 我們要買的不是奴隸,是高官!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452章 瓜分葛爾丹第580章 奇才鄭建功第893章 北伐軍向南第1317章 都是好姻緣啊!(求月票)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1817章 有糧也不能運去陝西第2191章 逆子,再拿一個億來!第977章 什麼?還有東清國!(求訂閱)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98章 大順要被帶壞掉了!(求訂閱)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035章 大王,您失信違約了(求訂閱)第2081章 叛徒,日本人是叛徒!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1940章北鄭南沈御海軍,遠交近攻荷蘭國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305章 不許亂扔銀錢!第1208章 皇上,您喜歡才女嗎?(求訂閱)第813章 倭寇,你要老實交待啊!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573章 努力吧,九旗子弟們(有月票嗎?)第110章 又有刁民要害朕了(加更了,求推薦)第417章 三十七計,見好就收第1246章 我們都要去印度!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298章 兩個蔣幹啊!(5200加更)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1355章 睜開眼睛搶世界第103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624章 來,乾了這碗鶴頂紅酒第十章 大明好岳父(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1870章放心吧,沒有人認識額們的第1121章 波旁第一美男和哈布斯堡第一美女(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1074章 多尼卒了(求訂閱)第621章 衍聖公,你別跑!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1421章 順治,你的訟師來了
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712章 去歐洲吧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1184章當奸商遇到強盜(新年快樂)第2063章 劫數,又見劫數!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717章 東虜靠近山海關!第1829章 找活路?尋死路?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389章 山東孝子左懋第第五章 戰場逃跑專業戶(我拜求收藏、推薦專業戶)第五十七章 快點御駕親征吧(求推薦)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290章 抗清統一戰線第316章 商稅就是一起發財啊第1997章 小心日本人!(求一波訂閱)第393章 孔子保佑,刀槍不入 三第1935章 這纔是大奸臣第132章 朝政必須改革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411章不會和稀泥怎麼辦呢?第852章 再認一個皇阿瑪吧!(求訂閱)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1245章 小心,金錢有毒!第1638章 奪軍 下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2079章 現在還要屠華嗎?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1634章 嫂嫂,魏忠賢很厲害啊!第1891章 多爾袞倒鬥入朝鮮,朱由檢要飯去巴蜀第2191章 逆子,再拿一個億來!第1740章 快把兵權交出來!第三十一章 總是能成忠烈的(總是要求推薦票的)第2052章 有最新鮮的大道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第1536章 不要相信路易第1586章 你們爲誰而戰?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1367章 搞壟斷不好啊!(求訂閱)第2104章 還有一個神經小日本!第489章 你比李自成還黑啊!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2130章 大清國又要完啦——老兵不死!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1309章 一考訂終身 二第1384章 我們要買的不是奴隸,是高官!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1452章 瓜分葛爾丹第580章 奇才鄭建功第893章 北伐軍向南第1317章 都是好姻緣啊!(求月票)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265章 你來當張居正吧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1817章 有糧也不能運去陝西第2191章 逆子,再拿一個億來!第977章 什麼?還有東清國!(求訂閱)第1523章 三萬都不止啊!第1198章 大順要被帶壞掉了!(求訂閱)第705章 儒家第一勇士!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035章 大王,您失信違約了(求訂閱)第2081章 叛徒,日本人是叛徒!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169章 瘋皇崇禎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1940章北鄭南沈御海軍,遠交近攻荷蘭國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305章 不許亂扔銀錢!第1208章 皇上,您喜歡才女嗎?(求訂閱)第813章 倭寇,你要老實交待啊!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672章 孤王應該往哪裡跑呢?第289章 吳三桂,有人害你!第573章 努力吧,九旗子弟們(有月票嗎?)第110章 又有刁民要害朕了(加更了,求推薦)第417章 三十七計,見好就收第1246章 我們都要去印度!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298章 兩個蔣幹啊!(5200加更)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151章 不是相親,是打仗啦!第1355章 睜開眼睛搶世界第103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624章 來,乾了這碗鶴頂紅酒第十章 大明好岳父(求收藏,求推薦)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1870章放心吧,沒有人認識額們的第1121章 波旁第一美男和哈布斯堡第一美女(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1074章 多尼卒了(求訂閱)第621章 衍聖公,你別跑!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1421章 順治,你的訟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