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

曾英是軍戶武官出身,一直都在川軍當中任職,雖然到南京上過補習班,但是並沒有留意過如今大明的新官制,所以聽阮大鋮這麼一說,也不知道對不對,只好用目光向自己的老上級馬士英求解。

馬士英道:“彥侯你有所不知,如今朝廷實行的是官吏一體。文官的仕途通常就是從從九品的州縣小吏開始,入仕的途徑有舉薦,也有科舉,科舉爲主。科舉者,就是州府初試,部院複試。兩試通過就有了官照,如果複試在部,就是分配到朝廷的衙門做個芝麻大的小官。如果複試在院(省),那就在地方任官,少數在省、府直屬衙門做官,多數發往縣衙或屬州州衙,從最微末的小吏幹起。一年一次考覈,三年一次升降,背後還有各府州(直隸州)的巡查御史隨時找麻煩......依着陛下的設想,將來一縣(屬州)之父母,都要由本縣小吏通過層層考覈晉升而來。縣(屬州)以上,除非有特旨,否則必須外任。

而地方行政,則以縣(屬州)爲本,以府(直隸州)督縣(屬州),以省督府(直隸州),這樣層層監管,級級考覈,再設立升降裁汰之額度,以使上下流動,讓能吏可以升遷,無能之官得以降職裁汰。同時再以御史體系督廉查貪,以錦衣衛南衙搜捕不臣。

也就是說,如今我大明之官道,乃是得官易,升官難,保官也難了......”

阮大鋮補償道:“若是能中太學進士,倒是容易一些,三年學成之後,可以直入翰林院,還可以擔任學官。

另外,京學堂出身也能擔任對口的伎術官,什麼工部、刑部、都察院、大理寺、戶部等等的衙門,都有許多伎術官。不過學官、伎術官都很難他任,除非有天子特旨。”

經過將近十年的改革和調整,大明的官制和科舉制度,已經被朱皇帝改得面目全非了。科舉制度甚至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因爲太學試難度極高,而且考入太學後還要在太學學習三四年,纔有可能得授官職。但是點翰林的機會是很渺茫的,大部分會被髮去擔任學官,雖然品級和俸祿都不少,但是很難他任。和原來的進士出身根本不能相比。

而“舉人出身”,也就是“部院兩試”出身者,出路雖然較寬,但都是從最底層的官吏做起,實際上就是原來的吏員。因爲吏員的數量多,所以入仕的大門開得就比較大,但是升遷就很難了,還有個要命的“裁汰額度”盯着,如果連續三年考覈不及格,那就要面臨降職或裁汰——是降職還是裁汰要看官職大小,官小的沒法降級,那就直接裁汰了!

當然了,這種有升有降有裁汰的制度,對於官吏們來說也是有利有弊......畢竟上面的官不能降職,下面的人也不容易升上去啊!

而且官吏如果不能裁汰,那麼每年留給新人入仕的機會不就少了?

另外,克難功臣是不能通過考覈裁汰的,會根據功勞大小給個保底官。也就是實在考不及格的,安排個閒差養着。功勞大的,保底官就大,功勞小的,保底官也就小了。

總之,朱皇帝的朝廷就是要儘可能把不合格的官員踢出去,把能辦事的官員提拔上來。那些能從一大堆小吏當中躋身縣令,再從一大堆縣官或縣級官員中脫穎而出,位列州府的高官,多半都是有幾把刷子的,而且操守也過得去......至少不能讓那幫抄家御史抓住把柄啊!

阮大鋮道:“這一套考官、升官、裁汰的制度,是不會在新復之土實行的,眼下也就是四江兩湖閩粵大部,再加一個廣西大部,一個山東大部是這麼搞的。”

“其他地方呢?”曾英問,“譬如新復的河南是怎麼搞的?”

“當然是保舉爲主了,”阮大鋮說,“是由流亡的河南籍勳貴、官員、士紳來保舉縣官,縣官(級)以下,則從流亡的河南士子中招募,有保舉,也有考上來的。

而總督、巡撫、提督等疆臣在人事上的權力就很大了......一個保舉,另外兩人沒有異議,縣官就有了!

至於知府、知州(直隸州),則是由朝廷委任的。曾總督,有權不用,過期可就作廢了!”

同一時間,朱慈烺正在老山宮召見即將赴任的河南巡撫李巖,河北巡撫路振飛、山西巡撫李建泰、陝西巡撫張同敞等人。

除了張居正的孫子張同敞以湖北籍入陝任官巡撫外,其餘三個巡撫都是本地官——這樣的安排在州府以上就不是常例了,更不用說巡撫一級了。

而朱慈烺之所以讓李巖、路振飛、李建泰三人出任本省巡撫,就是要讓這三人牽頭,拉起河南、河北、山西的官僚隊伍。

能去這三個淪陷省份任官的,當然都是“還鄉團”了!

“河南、河北、山西淪陷多年,東虜又搞了圈地均田,所以原本土的所有關係,都已經搞不大清楚了,而且朕也不想搞清楚......你們可明白嗎?”

朱慈烺在談論的還是土地問題!

河南、河北、山西畢竟不是天府之國四川,朱皇帝是準備承受長期虧損的!

但是大明的銀子也不能白白“燒掉”,必須要把河南、河北、山西三個省“燒成”大明朝廷可以牢固控制的地盤。

而要達成這個目的,關鍵只有一個,就是處理好土地矛盾......這三個省因爲多年的動盪和清朝的圈地均田,土地矛盾其實已經緩解。現在換明朝去接盤,就不能讓這矛盾在短期內再起來。

當然了,土地兼併從長期來說是無法抑制的——只要農業存在市場競爭,就必然會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沒有什麼生意可以人人都成功......這是做不到的!所以要真正抑制兼併,就只有和大順一樣,用嚴厲的政策壓制商業活動。

也就是不讓人發財!

但是大明東南的資本主義已經開始狂奔了,朱皇帝也沒有辦法走回頭路......

他現在能做到的,也就是不讓清朝的土改成果馬上喪失。

“臣明白陛下的苦心!”李巖是最明白朱皇帝想法的,要不然他也不會從軍師變成河南巡撫,“只要臣在河南一日,就不會讓那些均到田的小民再次失田。”

“但是也不能讓他們白白得到土地,”朱慈烺說,“均出去的田不能登記爲私田,只能是公田,要禁止流通......至於旗人圈佔的土地,也不能還給原主,先有屯田司掌握,用於論功封賞。等關內徹底平定後,就都賞出去,朕一畝都不留下。”

“皇上,”李建泰皺着眉頭問,“那麼失土而又無功的士紳怎麼辦?有些人可拿着朝廷發出的田契,不能不承認啊!”

“可以參照湖北的辦法行事。”朱慈烺頓了頓,又說,“有田契的,朝廷補他們一些,沒有的就算了。至於河北......那裡原來是北直隸,有許多勳貴的田莊,路巡撫,這些土地要牢牢控制起來,等待朝廷的統一分配。凡是跟隨朝廷南下的勳貴,朕還是要給他們一個交待的,就拿出兩千萬畝補償他們吧,再多就給不了啦。”

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1406章 誰叫你分封?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448章 圖海,你走運了!第190章 唐王,你很會拉仇恨啊!(再求訂閱)第419章 誰敢不服?豪格不服第459章 朱太子怎麼惱了?(求月票)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197章 想殖民,又不會做生意怎麼辦?(求訂閱)第1911章 出國要飯,衝向世界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824章 邊兵在哪裡呀,邊兵去哪裡?第1481章船堅炮利第806章 誰是蒙古人?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064章 輪到尼堪了!(求訂閱)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1105章 等會兒切腹,先去高考!(求訂閱)第2017章 大汗,沒辦法了,只能打糊塗仗了!第1519章 現在開始做軍神!第901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求訂閱)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905章 大長老,救命啊!第553章 走,討飯去!第150章 好韃子?有古怪!(求推薦)第1297章 吳三輔,你要努力啊!第773章 大清可以放心了第1513章 強弩之末,見好就收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1254章什麼?還有白蓮教!第1604章 天盟、天兵、天罰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1906章 手起,刀落,頭飛,藩鎮移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1006章 合衆國大掌櫃(求訂閱)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1506章 大汗朱木真第1920章 只要飯,不加稅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54章 朱三太子都要當皇帝了!第1007章 資本主義之國(求訂閱)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728章 大順白撿了個緬甸第1133章 天理天方是一家啊!第1373章 一塊土地,一個夢想第156章 滿洲第一勇士多隆(明天凌晨上架暴更,求訂閱,求月票)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746章 英吉利,你快來啊!第1438章 本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106章 維新開國——提前二百年!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1178章 這是個劣紳啊!第2164章 一個億的銀子在哪兒呢?第1985章大捷,又是大捷啊!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317章 春哥兒,太子妃給誰當啊?第328章 崇禎也學壞了!(今天繼續五更)第156章 滿洲第一勇士多隆(明天凌晨上架暴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68章 多爾袞的紅夷小炮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1701章 大蒙古國必須存在!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373章 越來越兇了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2067章 很好,你們都歷練出來了!第105章 他們是誰?(求收藏,求推薦)第1288章 朱與鄭與沈共江南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491章 太子家有餘糧嗎?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513章 大明平西王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
第978章 大明最怕藩鎮之亂?(求訂閱)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1406章 誰叫你分封?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448章 圖海,你走運了!第190章 唐王,你很會拉仇恨啊!(再求訂閱)第419章 誰敢不服?豪格不服第459章 朱太子怎麼惱了?(求月票)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1197章 想殖民,又不會做生意怎麼辦?(求訂閱)第1911章 出國要飯,衝向世界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824章 邊兵在哪裡呀,邊兵去哪裡?第1481章船堅炮利第806章 誰是蒙古人?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1064章 輪到尼堪了!(求訂閱)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2102章 西唐霸王乎?西唐要飯王乎?第1105章 等會兒切腹,先去高考!(求訂閱)第2017章 大汗,沒辦法了,只能打糊塗仗了!第1519章 現在開始做軍神!第901章 堅定守住,就有辦法(求訂閱)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2250章 崇禎三十八年啦!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905章 大長老,救命啊!第553章 走,討飯去!第150章 好韃子?有古怪!(求推薦)第1297章 吳三輔,你要努力啊!第773章 大清可以放心了第1513章 強弩之末,見好就收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1254章什麼?還有白蓮教!第1604章 天盟、天兵、天罰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1906章 手起,刀落,頭飛,藩鎮移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915章 蒙古之魂(求訂閱)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1006章 合衆國大掌櫃(求訂閱)第993章 有進無退VS天主保佑(求訂閱)第1506章 大汗朱木真第1920章 只要飯,不加稅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848章 必中客,牛與李第1613章 朕的大明怎麼就沒了?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1323章 拆遷啦!(月票來吧!)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930章 二富,大富,最富(求訂閱)第2254章 朱三太子都要當皇帝了!第1007章 資本主義之國(求訂閱)第1499章 我投降,我光榮第728章 大順白撿了個緬甸第1133章 天理天方是一家啊!第1373章 一塊土地,一個夢想第156章 滿洲第一勇士多隆(明天凌晨上架暴更,求訂閱,求月票)第937章 千萬要聰明一點!(求訂閱)第595章 北伐去也!第910章 康熙十二時辰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240章 趙之龍,老實交代吧!第746章 英吉利,你快來啊!第1438章 本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106章 維新開國——提前二百年!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1178章 這是個劣紳啊!第2164章 一個億的銀子在哪兒呢?第1985章大捷,又是大捷啊!第2111章 身逢此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是幸焉?是悲焉?第317章 春哥兒,太子妃給誰當啊?第328章 崇禎也學壞了!(今天繼續五更)第156章 滿洲第一勇士多隆(明天凌晨上架暴更,求訂閱,求月票)第568章 多爾袞的紅夷小炮第605章 圍點打援去!第512章 有罪,也要從輕發落第1701章 大蒙古國必須存在!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373章 越來越兇了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2067章 很好,你們都歷練出來了!第105章 他們是誰?(求收藏,求推薦)第1288章 朱與鄭與沈共江南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491章 太子家有餘糧嗎?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513章 大明平西王第1806章闖一闖,也許就成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