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

“二位......可談妥了?”

再見到黃江、蘇生兩個奸商伯爵的時候,吳三桂居然有了一種小心肝提到了嗓子眼的感覺。

這可真是太荒唐了,吳三桂啊!手握重兵,割據西北,跺一跺腳整個陝西都得抖三抖的大軍閥,還是大明朝的國舅爺!這等權勢滔天的人物,居然會對兩個奸商銀行家心生敬畏......

吳三桂也知道這樣的事情很荒唐,但他現在就是底氣不足啊!

他隱約感到,眼前這兩人是萬萬不能得罪的......因爲這兩個奸商要搞垮他吳三桂,那真是太容易了!

“妥了。”蘇生笑得很和氣,看着既不奸詐,也不兇惡,完全是一個誠信爲本的好商人。

蘇生接着道:“由海商行和鹽商行幫着國公的藩鎮發行300萬兩面值的藩債票,用來兌換國公之前欠下的老債......票息是年利6分,每年八月十五兌付利息,藩鎮撤除之日,由朝廷負責兌付本金及最後一年的利息。”

“大忠商”黃江笑着說:“公爺,只要您的藩鎮一日不除,這300萬兩的藩債本金就不用還了。不過18萬兩利息還是要按年支付的......”

“可是十八萬兩也沒有啊......”吳三桂搖搖頭,兩手一攤,“沒有錢啊!”

“沒有,就再多借一點啊!”蘇生笑着,“繼續發債票,借錢付利息......這事兒包在海商行和鹽商行身上。”

黃江接着蘇生的話往下說:“公爺,只要您籤一份契約,將藩債發行之事全權委託給海商銀行和鹽商銀行,我們就能繼續替您發債借錢了。

當然了,新債的利息肯定會高一點的......年利六分是不可能的,十分上下比較合適。”

其實這份全權委託的契約籤不籤都一樣,吳三桂根本找不到第三家可以承銷藩債的金融機構。

而且現在也只有這兩大銀行可以賦予藩債一定的流通性——如果藩債不能流通,十分年利是借不到的。這年頭百分之三四十的年率都稀疏平常,根本算不上高利貸。

......

洪興元年的秋糧上市後,就一直住在漢口市的姚家宅街的姚大橋,和往常一樣,早飯之後就叫上兩個家丁,帶上自己的賬房先生和師爺,出了宅門,往距離家宅不過兩三裡地的米市茶樓而去。

米市茶樓自然是開在湖廣一帶最大的米糧交易市場,漢正街米市邊上的一座茶樓,磚木結構,八開間,高三層,體面氣派。一層是大廳,二層三層的包間。因爲緊挨着漢正街米市和鹽商銀行武漢分行、海商銀行武漢分行,所以就成了漢口的米業和錢業商人們每日碰頭,談生意,論行情,達成交易的去處了。

漢正街米市就在米市茶樓的右邊,佔地廣闊,從漢正街上一直延伸到漢水稻米碼頭。這座米市是皇家商會投資建設的,由軍屯司在湖廣收取的地租米和贖田米的半數,會在這裡公開唱賣(拍賣)——軍屯地租米和贖田米加一塊兒有5000多萬石之多,是如今大明朝廷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大明朝廷花銀子的地方很多,所以就要變賣其中約半數的米糧。

賣米照理是個麻煩事兒,要不然萬曆年間張居正搞一條鞭法改革的時候也不會用繳銀代替各種實物稅了。

不過白銀繳稅的問題也不小,一是大明各地方發展極不平衡,南方富庶多銀(大航海時代流入的白銀都在中國南方)、北方少銀、西北貧銀。一刀切的繳銀實際上加重了西北貧銀地區的負擔,同時又給東南富銀地區減了負——這等於給富得流油的江南、湖廣、四川、閩粵減稅,給苦哈哈的陝甘加稅!後來又趕上小冰河期,陝西人不反還等着餓死?

第二個問題則是“價格革命”,因爲流入的白銀太多,造成白銀的購買力在不斷下降。所以大明朝廷得到的稅收總額,實際上在下降。

而且在後金崛起後,遼東軍務開支就成了個無底洞。所以大明朝廷花錢的地方就在北直隸和遼西一帶(實際上是一個經濟圈),而這一帶又沒多少產業,連最基本的農產品都不能自給,必須通過成本高昂的漕運運過來。所以也就形成了一個價格高地。大明朝廷收到的銀子,在北直隸和遼西的價值又狠打個折扣。

所以這遼餉水一樣的花出去,卻沒有什麼收效......

朱慈烺當然知道“價格革命”的事兒,所以他不會掉進“定額貨幣地租”這個大坑裡去。不過他也不會收一堆亂七八糟的雜物,這樣很難變現。現在軍屯司收取的地租、贖田費,以及將要恢復徵收的田賦,都一律以稻穀和小麥的形式支付(記賬的時候會折算成米麪)。

爲了方便保存和發賣稻穀、小麥,大明朝廷在武漢和南京修建了超大規模的糧庫,而朱慈烺則用皇家商會的錢投資建設了漢正街米市和龍江口米市。

另外,朱皇帝還指示兩大銀行爲漢正街米市和龍江口米市交易提供一切必要的金融支持。

所以漢正街米市一帶,不僅發展成了湖廣稻米交易的中心,同時也成了湖廣的一個金融中心。

在這座八開間的米市茶樓談出來的不僅是稻米、小麥的價格,還有黃金、白銀、制錢的兌價,還有借貸的利率。

而從八月下旬開始,一個新的交易品種,又成了米市街茶樓中的人們議論的焦點之一。

這個新的交易品種就是藩債,一種由藩鎮發行的可交易債票!

現在雖然還沒正式發行,但是已經有點熱門了,至少是一個熱門話題。

對於金錢的氣味一向敏銳的姚大橋,當然也在第一時間注意到了隱藏在藩債當中的巨大利益。

“聽說了嗎?朝廷已經答應替藩債兜底了!”

“怎麼可能?幾百萬上千萬的債,洪興皇爺能背這鍋?”

“嘿嘿,錯不了的......洪興皇爺鬆口了,答應在未來撤除藩鎮的時候,由朝廷全盤接手藩債!”

“撤藩的時候?那幾個藩主能答應?真要撤,還不得打起來?”

“怎麼是藩主不答應?現在是朝廷不答應了......”

“還有這種事情?還有朝廷不想撤藩的?

“錯不了,我有消息......”

“那什麼時候能撤藩?”

“不知道......也許永遠都不會撤,也許三五年後皇爺改主意了,就撤了......不過這藩債總算是有人兜底了!那幫老西奸商可賺到了!”

“賺?呵呵,虧不死而已......現在有朝廷兜底了,藩債的利息可得重新定了。月利三分是不可能的,老債據說只能有半分月利,而且還要在將撤藩後才能兌付本金。這樣的債票拿到漢正街能值多少?怕是得打對摺吧?

打對摺行嗎?姚大橋沒有參與討論,而是在心裡面默默計算着這些只有在未來撤藩時才能完全兌現的藩債的價值。

如果沒有這個“撤藩兜底”的保證,藩債打一折都不一定有人要。

但是有了這個保證,藩債就有價值了......但是價值高低,就得看何時撤藩?如果五年後能撤藩,那麼打對摺的藩債債票的收益率大約就相當於三分月利了,應該是能吃進的。

如果撤藩之日遙遙,那可就不好說了......

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407章好一個代王(求訂閱)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591章 皇阿瑪要出昏招了?第1742章 黃臺吉,來和朕大戰三百回合!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161章 韃子還是兇殘的(第五更,月票,月票)第1241章 得印度者得世界?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990章 自由的壟斷,壟斷的自由(求一波訂閱)第2154章 衣帶詔!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192章 恩科有黑幕啊!(第一更)第1239章 文明的衝突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1465章 大明有慈父!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三十八章 大炮瞄準(求收藏,求推薦)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448章 小心背後(第二更求月票)第1004章 神洲聯合銀行(求訂閱)第849章 長槍洋馬兵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1654章 誰是大惡人?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1506章 大汗朱木真第2100章 黑心天子朱由檢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1013章 皇帝圈錢啦!(求收藏)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237章 沖天殺陣待太子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351章 我們都是改革家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2239章 我不當窮鬼汗,我要當帖木兒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843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下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560章 我們的感覺都很好啊!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1815章 張獻忠,李自成找你!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636章 皇上,大明賺錢了第1809章 本皇帝最懂打仗了第498章 李自成扭虧了第882章 大順北伐軍(求訂閱)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92章 就知道你們要當漢奸第998章 白銀帝國(求訂閱)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381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求訂閱)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555章 橘子洲頭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第2154章 衣帶詔!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715章 乖乖的等朕來搶(史上最強番外,求訂閱)第954章 空船計?(求訂閱)第1643章 改邪歸正當忠良第737章 信仰的危機第1711章 北京太熱,大同避暑第830章 大明來了不納糧?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940章 一起來當亂臣賊子吧!(求訂閱)第1421章 順治,你的訟師來了第1603章 文明要以理服人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2034章大家投票吧,想投誰都行!第1359章 奸商心中無上帝!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
第527章 李自成之死 中第1407章好一個代王(求訂閱)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591章 皇阿瑪要出昏招了?第1742章 黃臺吉,來和朕大戰三百回合!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161章 韃子還是兇殘的(第五更,月票,月票)第1241章 得印度者得世界?第七十章 崇禎皇帝在哪裡?(求收藏,求推薦)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990章 自由的壟斷,壟斷的自由(求一波訂閱)第2154章 衣帶詔!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1440章 李定國的遺產(求訂閱)第1832章 小心陷阱第192章 恩科有黑幕啊!(第一更)第1239章 文明的衝突第840章 糊塗仗,王爺快跑(求月票,還有月票嗎?)第451章 王爺,別怨我!(第五更)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1465章 大明有慈父!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三十八章 大炮瞄準(求收藏,求推薦)第2121章 你們都不是好阿瑪!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1808章 說崇禎,崇禎到第448章 小心背後(第二更求月票)第1004章 神洲聯合銀行(求訂閱)第849章 長槍洋馬兵第1868章 官逼和民反啊!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1654章 誰是大惡人?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1506章 大汗朱木真第2100章 黑心天子朱由檢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2076章 韃子加鬼子等於無敵?第1013章 皇帝圈錢啦!(求收藏)第787章 大清好叔侄第237章 沖天殺陣待太子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351章 我們都是改革家第1557章 移民印度當皇帝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2239章 我不當窮鬼汗,我要當帖木兒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843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下第168章 你們別過來,我們真是韃子!(第十二更)第800章 東方世界戰爭的開局第370章 已經遲了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462章 得美洲者得天下,得大平原者得美洲第六十章 你們個個都是忠臣啊!第560章 我們的感覺都很好啊!第1003章 不要順差(求訂閱)第2096章 即便是太祖高皇帝再世,也得好好教育!第1815章 張獻忠,李自成找你!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1878章 大金炮隊第2137章 誰說巴圖魯不怕槍斃的?第636章 皇上,大明賺錢了第1809章 本皇帝最懂打仗了第498章 李自成扭虧了第882章 大順北伐軍(求訂閱)第111章 太子拼了(求收藏,求推薦)第292章 就知道你們要當漢奸第998章 白銀帝國(求訂閱)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1218章 不是僧格思汗,而是僧國藩!(求訂閱)第1381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求訂閱)第1735章 黃臺吉都慌了!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324章 皇爺,水太涼!(今天五更,求月票)第555章 橘子洲頭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第2154章 衣帶詔!第628章 大西共和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715章 乖乖的等朕來搶(史上最強番外,求訂閱)第954章 空船計?(求訂閱)第1643章 改邪歸正當忠良第737章 信仰的危機第1711章 北京太熱,大同避暑第830章 大明來了不納糧?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940章 一起來當亂臣賊子吧!(求訂閱)第1421章 順治,你的訟師來了第1603章 文明要以理服人第1910章 把兄弟,沐天波第1102章 亡島津者,高考也!(求訂閱)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2034章大家投票吧,想投誰都行!第1359章 奸商心中無上帝!第704章 進京趕考衍聖公(求訂閱,求月票)第1286章 吳三桂!你什麼時候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