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清修籬笆明屯田

“他撤了?”朱慈烺連忙追問,“往哪兒撤?”

閻應元被朱慈烺問得一頭霧水,撤退還能往哪兒?曲阜的東南北三面都在明軍控制下,多爾袞要撤退當然只能往西了。

“西撤了!”閻應元說,“帶着從曲阜搶來的財貨,還抓了不少孔家子弟和曲阜軍的眷屬,一股腦往西撤了......皇上,咱們要不要追啊?”

追?哪什麼去追?

朱慈烺心說:山東諸軍的改編還沒完成呢!而且爲了改編山東諸軍,朱慈烺還把手頭的八個模範步兵團給拆了——八個團拆出三十二份,每一份都是一個新編成的步兵團的底子,用來吸收山東軍的兵將。

整編完成之後,朱慈烺在山東這裡就有32個由大元帥府管轄的步兵團可以用了,光是這些團就有八萬之衆!再加上黃得功和李成棟的部隊(黃得功、高傑和李成棟所部的整編還得再緩緩)和朱慈烺帶來山東的騎兵團、炮兵團,九萬人都不止了......

可是現在整編不還沒完成嗎?

整編可不是打散重編,還得整理訓練,還得重新裝備。怎麼都得折騰到夏天......如果多爾袞在那時還沒滾的話,朱慈烺就能發動直隸會戰或是遼西會戰了。

但是現在,他可沒那麼大膽子!

“由他去!”朱慈烺吐了口氣,“去給黃得功傳令,讓他的人先去佔地盤。”

“喏。”

朱慈烺留着黃得功、高傑、李成棟的部隊不整編的目的,就是拿他們應急——整編中的部隊戰鬥力較弱,萬一多爾袞發了瘋打過來,得有人去把守緊要之地啊!

現在多爾袞跑了,朱慈烺則可以用他們去收復失地。

看在閻應元離去,陳銳也一臉輕鬆的對朱慈烺道:“皇上,這回不用擔心東南米貴了。”

朱慈烺苦苦一笑:“這回是多爾袞失算了......下回誰知道?這可不是個辦法啊!”

“皇上,”陳銳道,“臣以爲要穩住東南米價,就得尋找新的米糧來源......如果每年能多出1000萬石,那麼咱們就能逐漸存起一點米糧了。”

朱慈烺的地盤上現在大約有1.25億人口,按照一人三石半計算,需要4.375億石米麪,如果打個富裕,就是4.5億石。但是在東南這邊需要餵飽的還不止這些人,還有大量的牲畜、家禽也需要吃東西——東南貧富差距大,是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肉類家禽雞蛋的消費不少,還要釀造許多酒。

另外,還養了許多水牛、驢子、騾馬(好馬是沒有多少的)什麼的要餵養。

所以糧食的消耗怎麼都不會少於7億石!

同時,東南、福建、廣東又種植了許多經濟作物,也佔用了許多良田,從而減少了糧食供應。

雖然蕃薯已經開始種植,但是播種面積並不很大,只是在東南一帶的山區比較多見,推廣起來也需要時間,而且也不是朱慈烺下幾道聖旨,農民就哭着喊着去種蕃薯了......歷史上直到1957年,蕃薯加玉米的種植面積,佔全國糧食種植總面積的比例也不到兩成。

而且清朝的乾隆嘉慶年間,這兩種作物的產量僅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幾個百分點而已......

“陳先生的意思是要對安南用兵?”朱慈烺也不知怎麼,聽了陳銳的話就想到發動侵略戰爭了!

“安南?”陳銳一愣,“皇上......咱們就算在安南得到1000萬石,也沒那麼多船可以運啊!”

其實安南米、暹羅米、占城米甚至爪哇米已經開始運來上海了!

因爲海關糧稅的徵收,使得入口貿易的中外海商都會帶上半船的米,積少成多,一年也能有二三百萬石。

但是再要大幅增加,譬如達到1000萬石,那可不是目前的海運能力可以辦到的。

1000萬石約等於60萬噸,載重千噸的大帆船得600艘才能一次運完!

朱慈烺看着陳銳:“那陳先生的意思是......”

“當然是經營山東了!”陳銳道,“萬曆年間山東有田約6175萬畝,正常的年景,怎麼都能收上了6000萬石麥子。這些年雖然天氣乾旱,但是高撫臺引入的蕃薯非常耐旱,在山東種植後產量不低,即便在坡地上,畝產也能達到數石之多!”

後世紅薯的產量動輒好幾噸,的確吸引眼球。但是在明朝很難達到這樣的產量,一來是蕃薯的品種還沒有經過改良;二來是氣溫太冷。

蕃薯是喜溫,怕冷,不耐寒的作物,最適宜生長溫度爲22-30℃。這個溫度在後世沒什麼,但是擱在小冰河期的中國北方,一年當中能有幾天?

所以山東的蕃薯產量,也就是五到七石,而且一年只能種一季,不過也相當可觀了。

如果在江南種植,倒是可以達到十石以上......但是江南的水稻畝產隨隨便便也有三四石,稻米的價格又比蕃薯貴得多,農民當然不願意改種了。

陳銳接着又對朱慈烺道:“現在運河以東,泰沂山以西,大片土地拋荒,無人耕種。朝廷不妨用屯田之法,諸軍募民,給予耕牛,專種蕃薯。如果能有300萬畝種植蕃薯,畝產6石,一年就是1800萬石蕃薯。朝廷一年收購到1000萬石,應該沒有什麼困難!臣聽說東南有些農人會少量種些蕃薯,然後窖藏起來,以備荒年。咱們也可以這樣,在山東屯田種植蕃薯,然後加以窖藏,一年窖藏1000萬石,數年就是數千萬石,就足以應付大軍北伐消耗了。萬一東南糧荒,咱們也可以調用山東的蕃薯救急。”

“好!”朱慈烺拍了拍巴掌,“陳先生的辦法不錯!回頭和高宏圖、左懋第他們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實行?”

......

山東,聊城。

大清皇阿瑪多爾袞並不知道自己這一退,會造成多大的禍害——他不退,仍舊佔着運河以東那麼多土地,朱慈烺就沒地方可以屯田種蕃薯。

這樣東南的糧食供應總是緊巴巴的,打起仗來也放不開啊!

當然了,多爾袞的撤退,也有他自己的盤算。他是得勝還朝,見好就收。

打下曲阜,上上下下,也算滿載而歸了。雖然賬面上都在報虧,但是多爾袞從老八旗那些人的臉上就能看出來,他們自家都有的賺......虧得是旗裡的錢,賺得是自家的錢。真正大虧特虧的,估計也只有正綠旗了。

所以還是趁早撤退吧,可別再來幾場贏不起的勝仗了。

此外,他向西撤退,也是爲了騰出一個緩衝,爲營建運河防線爭取時間。

他現在就站在毀損的聊城城頭,望着下面的正綠旗人丁忙着“扎籬笆”。

所謂的“籬笆”,就是一道沿着大清河——大運河展開,一路修到商丘城的柵欄工事,也可以看成是一道千里長城(長約1300裡)。不過城牆一時是修不起來的。

大清國窮啊,而且還虧了......

所以就先用木頭修個籬笆,再每隔三十多裡修一座甲喇城堡(也可以用現有的城堡改建),一共修40個甲喇城堡。也就是佈署40個正綠旗的甲喇在這條千里大籬笆沿線屯墾駐守——正綠旗原本有40個甲喇,下轄200個牛錄,現在沒個甲喇抽出1個牛錄去了關外,所以還剩下160個牛錄,全都給安排在了這條長籬笆的沿線充當炮灰!

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52章 魏忠賢冤枉第129章 挽救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816章 建寧公主第1135章 大明武士第1037章 多尼的七大恨(求訂閱)第1387章 永遠的攪屎棍(求訂閱)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1926章楚王,你真是祖爺的子孫嗎?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十四章 功臣是怎樣產生的(投推薦票啦)第255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中第225章 勤王是要花錢的!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1159章 公爵,我們被包圍了!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243章 黃得功是叛徒!第694章 南下北上都不容易啊!第1968章 崇禎帝單騎赴會,豪貝勒小心火銃(求一波訂閱)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914章 大寧節度使(求訂閱)第698章 師哥長技以治哥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第1217章 把準格爾人放進來打吧!(求訂閱)第727章 大明世界帝國!第1562章 盛世不太平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2164章 一個億的銀子在哪兒呢?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694章 南下北上都不容易啊!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835章 我們真有那麼厲害?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830章 聞戰則喜張小旗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550章 金融帝國的奶茶王朝第1752章 殖民從牆外開始第476章 早晚得把你騙來當尚書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900章 敵在莫斯科(求訂閱)第1713章 出兵,搶妹子去!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823章 十年北伐三步走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973章 先來一個八國聯軍!(求訂閱)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1223章 您先撤,我掩護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1427章 不好,朕的兒子們被騙走了!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1558章 西天李繼成第2264章 逆子接班人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1138章 滾開,你個姚扒皮!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1716章南帝北汗鬥東虜(南帝北汗求訂閱)第1360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能要嗎?第2141章 朱由檢,看銃!第八十八章 敵在天津衛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282章 可以改造好的閹黨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369章 終於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836章 兀良哈大公主的駝城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304章 東林保皇黨啊!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1375章 大明的兒子國不是誰都能當的!第1655章 老師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1741章 朱純臣,朕來救你了!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962章 高子,去皇帝的後宮中努力吧!(求訂閱)第1899章 昏君最愛大長腿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
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343章 東林乎?閹黨乎?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2092章 重建禮樂,自當從朝鮮開始!第252章 魏忠賢冤枉第129章 挽救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816章 建寧公主第1135章 大明武士第1037章 多尼的七大恨(求訂閱)第1387章 永遠的攪屎棍(求訂閱)第546章 很有思想的人物第1926章楚王,你真是祖爺的子孫嗎?第1729章本汗要避實就虛!第十四章 功臣是怎樣產生的(投推薦票啦)第255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中第225章 勤王是要花錢的!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1159章 公爵,我們被包圍了!第1959章 你們都跟朕一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戰吧!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243章 黃得功是叛徒!第694章 南下北上都不容易啊!第1968章 崇禎帝單騎赴會,豪貝勒小心火銃(求一波訂閱)第1609章 不扯淡,再不來了!第914章 大寧節度使(求訂閱)第698章 師哥長技以治哥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第1217章 把準格爾人放進來打吧!(求訂閱)第727章 大明世界帝國!第1562章 盛世不太平第1422章 爭取畏罪被自殺!(求訂閱)第2164章 一個億的銀子在哪兒呢?第354章 李自成又滿血了第694章 南下北上都不容易啊!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1278章 吳三桂,挺住!第835章 我們真有那麼厲害?第127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1830章 聞戰則喜張小旗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1550章 金融帝國的奶茶王朝第1752章 殖民從牆外開始第476章 早晚得把你騙來當尚書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990章 排好隊,要槍斃了!(求訂閱)第900章 敵在莫斯科(求訂閱)第1713章 出兵,搶妹子去!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2252章 你是明治,你有野心!第381章 鄉親們,大明朝又回來啦!第823章 十年北伐三步走第1376章 大明有孝子,葡萄牙有好弟弟第973章 先來一個八國聯軍!(求訂閱)第1567章 帳中對,三分天下第403章 清兵來了第1223章 您先撤,我掩護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042章 打仗啦,要發財啦!(求訂閱)第1427章 不好,朕的兒子們被騙走了!第596章 皇阿瑪大點兵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1558章 西天李繼成第2264章 逆子接班人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494章 它們都在,是全部!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1138章 滾開,你個姚扒皮!第136章 國務會議第1716章南帝北汗鬥東虜(南帝北汗求訂閱)第1360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還能要嗎?第2141章 朱由檢,看銃!第八十八章 敵在天津衛 六(求收藏,求推薦)第282章 可以改造好的閹黨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737章 萬歲爺,我們損失慘重啊!第1390章 做白日夢啦!(求訂閱)第369章 終於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208章 大清不倒鬥第1836章 兀良哈大公主的駝城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116章 日本難民(求訂閱)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304章 東林保皇黨啊!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1375章 大明的兒子國不是誰都能當的!第1655章 老師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第1989章 皇后命,前世註定!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03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求訂閱)第1741章 朱純臣,朕來救你了!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166章 朱元璋真的回來了?(第十更)第1729章這些城池看上去很窮啊!第962章 高子,去皇帝的後宮中努力吧!(求訂閱)第1899章 昏君最愛大長腿第1089章禍水,準噶爾!(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