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賺了錢,賣了糧!

朱慈烺也不追問什麼了,財務報告就在桌上放着,自己看吧!

一看之下,他就知道又遇上讓他頭大的事兒了!

655萬兩的財政盈餘是真的!一兩銀子的水分都沒有,而且賬還做得非常保守,計提了大量的“戰爭準備”、“救災準備”和“大工準備”。

如果把這些準備都衝回來,去年的財政盈餘甚至高達1650多萬兩。

而這個盈餘數目不僅高到了讓人乍舌,而且還超過了崇禎二十年朝廷的稅銀入賬總額!

現在大明朝廷的財入,是分成“稅銀”和“稅糧”兩種的。

其中朝廷稅銀收入主要由鹽稅、海關稅、內關稅、地方分稅、南北洋包稅、兩行鑄幣稅、兩行存銀利息所得等項目夠成。

其中最大的項目是鹽稅,因爲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地的鹽業相繼發包,使得鹽業包稅總額在崇禎二十年就突破了900萬兩,成了朝廷稅銀收入的絕對大頭。

而海關稅、南北洋包稅原本也能有幾百萬兩收入,但是因爲朱慈烺統治的大明東南人多糧緊,所以這兩項稅收儘可能取糧,去年這兩稅中的稅銀上繳僅僅在100萬兩左右。

內關稅和地方商稅分稅都是拿士大夫開刀的項目!因爲“討伐事件”,朱大皇帝對地方的掌控又上了個臺階,所以去年入賬的內關稅和地方商稅分稅總額達超過了200萬兩。

兩行鑄幣稅、兩行存銀利息所得加一塊兒產生的白銀收入,大約是130萬兩。

也就是說,崇禎二十年大明朝廷的白銀收入總共有1330萬兩......又是一個能把崇禎明君氣瘋掉的數字了!

當然了,這個數字比起歷史上順治初年,大清剛剛入主中原時候的白銀收入還是少了一點。

當時大清國一年能收到的白銀在2100萬兩以上!

順治初年大清朝並沒有統一中國,而且由於明清戰爭時期所採取的屠殺政策,使得全國人數總數少於如今南明所擁有的人口。而且因爲同鄭明政權的四十年拉鋸戰爭剛剛開始,所以東南海貿和工商凋敝,也收不到多少關稅、商稅。

在這種情況下,大清朝還能收到2100萬兩銀子,可見人家聚斂的本事又多高了。

不過朱慈烺撈錢的能力也不弱,去年他到手的銀子雖然只有1330萬,少於歷史上清朝初年的2100萬。

但是朱慈烺治下的南明朝廷在崇禎二十年時還拿到了超過5500萬石的米糧收入!

這個數目可遠遠超過順治初年的560多萬石米麥豆加290多萬束草料了。

而這5500萬石的米糧,主要由軍田租、贖田米和關稅糧(含南北洋包稅)三大項目組成。

軍田租來自於8000多萬畝屬於軍屯司管理的軍田,實際入庫超過3500多萬石,是絕對的大頭。

託李自成的福,去年朱慈烺還從湖北得了不少贖田米,總數也達到了1600多萬石。

此外,朱慈烺還通過廣州關、泉州關、寧波關、上海關等四大海關,以及南北洋總督衙門收到了300多萬石的關糧稅。

而陳銳交出來的655萬兩的財政盈餘和差不多1000萬兩的各項準備,都是通過賣出應天庫、武漢庫的存糧獲得的!

大明朝廷收上來的5500萬石糧食當然不能放在倉庫裡面發黴了,本來就要支出和發賣一部分的。

比如用於救濟北方難民和救災,用於各項大工的勞務費用,用於軍糧和馬政,用於籌集財政經費,用於平抑糧價......

其中救濟、大工、軍糧、馬政和籌集財政經費都是提前做好預算的,不可能產生幾百萬兩的盈餘——因爲“太子討飯”事件,現在大明朝廷都高度關心糧食安全,寧願存糧也不存銀。

爲此朝廷在去年還花費巨資修建了應天糧庫和武漢糧庫,兩大糧庫最多可以存米2000萬石!

如果都存滿了,朱皇帝就能安心一點了。

至於銀子什麼的,朱慈烺根本不擔心——不夠花還可以發行債券,他可是這方面的專家!從崇禎十七年開始,就一步步在爲發行債券做準備了。

他成立鹽商銀行和海商銀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形成一個可以爲國債提供流動性的金融市場——沒有流動性的國債必然是高利率和短期限的!

現在大明朝廷賬目上有了那麼多的銀子(存在兩大銀行的銀子已經有一千多萬兩了),那肯定是賣糧所得了!

“東南的米價又漲了?”朱慈烺問,“現在還有多少存底?能度過春荒嗎?”

他可不想再一次去討飯了......而且上哪兒去討呢?上回討飯大軍都到廣東了,再能去哪兒?去安南國要飯?

好啊,堂堂天朝上國,要飯都要到國外了......

“已經平抑下去了!”陳銳皺着眉頭,“臣離開南京的時候,糙米的價格在每石一兩五錢左右......”

可不便宜啊!南京的糙米,賣個一兩銀子纔對頭!

“至於存糧,”陳銳道,“應天、武漢兩庫中還有八百餘萬石......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平抑糧價和救荒的,軍糧另有儲備,約有一千三百餘萬石。”

還有兩千一百多萬石......看在不少,其實一點也不多!

因爲軍屯司的地租和湖北贖田米都是秋天收取的,當時收了5100多萬石米,這纔多久,3000萬石已經沒了......雖然16個將軍府的口糧米(主要是發給安置難民和訓練中的新軍官兵的),駐屯各軍的軍糧,以及撥給各處北人難民聚集地的救濟米,都是在年關前集中發放的。

但是這幾方面相加,也用不掉3000萬石那麼多啊!

“賣出去多少?”朱慈烺追問。

“賣出去800多萬石糙米。”陳銳道,“因爲存糧都的按照一兩折色入賬的,所以800萬石放出去就有了600多萬兩的盈餘......”

你這是粉飾報表!朱慈烺心說:你這種會計做出來的利潤我見太多了......

“那少了800萬石,今年春天、夏天能穩住嗎?”

“這個......”陳銳眉頭皺了皺,“這個就要看山東的情況了。去年東南、湖廣的收成不錯,糧價一直到十一月都很穩。可沒想到十一月、十二月又有大量的山東難民南下,市面上的糧價一下就飛漲起來了。臣等只好立即拋售存糧,總算是壓下去了。如果山東的形勢能穩,運河東岸那麼多肥沃土地能開墾起來,糧價是不會太高的。否則......”

這事兒原來要怨多爾袞!

朱慈烺的臉色已經微微有點鐵青了,因爲他又發現了大明朝的一個軟肋——東南的糧食供應偏緊和糧食自由買賣造成的糧價巨幅波動!

幸好多爾袞去年沒有大舉殺入淮南!要不然淮南那麼多人都要跑路,江南的糧價還不得漲上天際?現在東南吃“商品糧”的人很多,不僅有北方來的難民,江南工商業城鎮中的市民,還有許多農民因爲改種經濟作物,也需要買米吃飯。

如果糧價上了天際,東南還不得大亂?

就在朱慈烺冷汗淋漓的時候,閻應元忽然腳步匆匆的從外面進來,行了一禮就道:“皇上,緊急軍報!”

“出了什麼事兒?”朱慈烺一下緊張起來了,可別是多爾袞南下了......東南米價可不能再漲了!

閻應元笑着說:“多爾袞從曲阜撤退了!”

第1621章 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第1270章如何成爲忠烈 四第614章 天哪!史可法也會用兵了!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1821章 忠臣紛紛來!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1477章 苦命的朱慈照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1416章 是時候削藩了!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952章 黃臺吉,朕抓不到老鼠還打不死你?第1465章 大明有慈父!第207章 大明,我們講和吧!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670章 這是政變啊!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65章 傻尼堪VS傻韃子(第九更,月票)第597章 多爾袞,你想幹什麼?第2232章 世上只有哥哥好第497章 有活路,無特權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528章 李自成之死 下第1010章 遠征吧,孝子們!(求訂閱)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1272章 如何成爲忠烈——川人愛大明啊!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1312章 一考訂終身 五(狂求月票)第640章 開始燒銀子啦!第581章 皇后要不就給吳三妹當吧第1025章 大順帝國之危機(求訂閱)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107章 日本武士的用法(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天津改編 下 (求收藏,求推薦)第1541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誰要自殺?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1591章 我想學習宋朝的歷史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49章 抄家了!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219章 貪官,你們要小心了!第1887章 江南才子帶路要飯,後金大汗兩路來攻第1972章 黃臺吉都急了!(求一波訂閱)第825章 誰叫你們當漢奸?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1460章 太陽王怒了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309章 一考訂終身 二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1668章明君是有秘籍的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21章 我們和你不是一夥的!第1967章 約你出來打黑炮(求月票,求訂閱)第1085章不敢想像啊!(求訂閱)第680章 大明的忠藩忠臣第702章 北窮貴斗南富紳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706章 塞王要有塞王的樣子!第155章 漢奸陰險,韃子兇殘(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288章 朱與鄭與沈共江南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2046章 不好啦,闖王下江南了!第339章 要血洗貢院嗎?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1216章 包租王,去趟天竺吧!(求訂閱)第1426章父皇,再來一打小兄弟(求月票,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1745章 勳貴們!向着敵人逃跑!第87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九(求訂閱)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600章 皇阿瑪知錯了第1679章 大淩河邊的黃臺吉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631章 信王可貪財了第2175章 好一個周國丈第613章 大戰將臨!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1224章阿努沙汗,你被風光大葬了!第407章 大清有沙包,大明有盾車第1500章 老師您好,歡迎投降
第1621章 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第1270章如何成爲忠烈 四第614章 天哪!史可法也會用兵了!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1821章 忠臣紛紛來!第689章 小本殖民,大國外交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1477章 苦命的朱慈照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1416章 是時候削藩了!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1952章 黃臺吉,朕抓不到老鼠還打不死你?第1465章 大明有慈父!第207章 大明,我們講和吧!第1839章 銅牆鐵壁駱駝城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670章 這是政變啊!第692章 鰲拜,你怕羅剎鬼嗎?第2218章沒有百萬石,不是真天皇第165章 傻尼堪VS傻韃子(第九更,月票)第597章 多爾袞,你想幹什麼?第2232章 世上只有哥哥好第497章 有活路,無特權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1444章這是尼布楚條約?第528章 李自成之死 下第1010章 遠征吧,孝子們!(求訂閱)第586章 咱們的機會來了第1272章 如何成爲忠烈——川人愛大明啊!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879章 把歪脖子樹都砍了!(求訂閱)第1505章 我們會保護路易大酋長的第822章 多鐸穩坐釣魚臺第1312章 一考訂終身 五(狂求月票)第640章 開始燒銀子啦!第581章 皇后要不就給吳三妹當吧第1025章 大順帝國之危機(求訂閱)第1488章 有個西羅馬也挺好的!第1107章 日本武士的用法(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天津改編 下 (求收藏,求推薦)第1541章 第一帝國之興亡——誰要自殺?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1591章 我想學習宋朝的歷史第2231章天皇當得虧了,以後子子孫孫都得還債了!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49章 抄家了!第1155章 怎麼變成被圍點打援了第219章 貪官,你們要小心了!第1887章 江南才子帶路要飯,後金大汗兩路來攻第1972章 黃臺吉都急了!(求一波訂閱)第825章 誰叫你們當漢奸?第310章 朱與鄭,共福建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1460章 太陽王怒了第848章 多鐸在哪裡?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309章 一考訂終身 二第1143章 連王爺軍都有了第1668章明君是有秘籍的第四十四章 怎麼誰都比朕有錢呢?(求收藏,求推薦)第221章 我們和你不是一夥的!第1967章 約你出來打黑炮(求月票,求訂閱)第1085章不敢想像啊!(求訂閱)第680章 大明的忠藩忠臣第702章 北窮貴斗南富紳第917章 鰲拜斯基(求訂閱)第1706章 塞王要有塞王的樣子!第155章 漢奸陰險,韃子兇殘(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1288章 朱與鄭與沈共江南第963章 反天朝同盟(求訂閱)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2046章 不好啦,闖王下江南了!第339章 要血洗貢院嗎?第1620章 開放加盟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1216章 包租王,去趟天竺吧!(求訂閱)第1426章父皇,再來一打小兄弟(求月票,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1549章 我們一起瓜分世界吧!(求月票)第1745章 勳貴們!向着敵人逃跑!第872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九(求訂閱)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486章 印度有危險,大明很着急第600章 皇阿瑪知錯了第1679章 大淩河邊的黃臺吉第709章 大儒都哭了第八十章 終於出虎口啦(求推薦啦)第1391章 都來當本王的連襟吧!第805章 感動朝鮮第1631章 信王可貪財了第2175章 好一個周國丈第613章 大戰將臨!第1510章瘋王、傻王和戰爭之王第1224章阿努沙汗,你被風光大葬了!第407章 大清有沙包,大明有盾車第1500章 老師您好,歡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