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賺了錢,賣了糧!

朱慈烺也不追問什麼了,財務報告就在桌上放着,自己看吧!

一看之下,他就知道又遇上讓他頭大的事兒了!

655萬兩的財政盈餘是真的!一兩銀子的水分都沒有,而且賬還做得非常保守,計提了大量的“戰爭準備”、“救災準備”和“大工準備”。

如果把這些準備都衝回來,去年的財政盈餘甚至高達1650多萬兩。

而這個盈餘數目不僅高到了讓人乍舌,而且還超過了崇禎二十年朝廷的稅銀入賬總額!

現在大明朝廷的財入,是分成“稅銀”和“稅糧”兩種的。

其中朝廷稅銀收入主要由鹽稅、海關稅、內關稅、地方分稅、南北洋包稅、兩行鑄幣稅、兩行存銀利息所得等項目夠成。

其中最大的項目是鹽稅,因爲廣東、福建、浙江、山東等地的鹽業相繼發包,使得鹽業包稅總額在崇禎二十年就突破了900萬兩,成了朝廷稅銀收入的絕對大頭。

而海關稅、南北洋包稅原本也能有幾百萬兩收入,但是因爲朱慈烺統治的大明東南人多糧緊,所以這兩項稅收儘可能取糧,去年這兩稅中的稅銀上繳僅僅在100萬兩左右。

內關稅和地方商稅分稅都是拿士大夫開刀的項目!因爲“討伐事件”,朱大皇帝對地方的掌控又上了個臺階,所以去年入賬的內關稅和地方商稅分稅總額達超過了200萬兩。

兩行鑄幣稅、兩行存銀利息所得加一塊兒產生的白銀收入,大約是130萬兩。

也就是說,崇禎二十年大明朝廷的白銀收入總共有1330萬兩......又是一個能把崇禎明君氣瘋掉的數字了!

當然了,這個數字比起歷史上順治初年,大清剛剛入主中原時候的白銀收入還是少了一點。

當時大清國一年能收到的白銀在2100萬兩以上!

順治初年大清朝並沒有統一中國,而且由於明清戰爭時期所採取的屠殺政策,使得全國人數總數少於如今南明所擁有的人口。而且因爲同鄭明政權的四十年拉鋸戰爭剛剛開始,所以東南海貿和工商凋敝,也收不到多少關稅、商稅。

在這種情況下,大清朝還能收到2100萬兩銀子,可見人家聚斂的本事又多高了。

不過朱慈烺撈錢的能力也不弱,去年他到手的銀子雖然只有1330萬,少於歷史上清朝初年的2100萬。

但是朱慈烺治下的南明朝廷在崇禎二十年時還拿到了超過5500萬石的米糧收入!

這個數目可遠遠超過順治初年的560多萬石米麥豆加290多萬束草料了。

而這5500萬石的米糧,主要由軍田租、贖田米和關稅糧(含南北洋包稅)三大項目組成。

軍田租來自於8000多萬畝屬於軍屯司管理的軍田,實際入庫超過3500多萬石,是絕對的大頭。

託李自成的福,去年朱慈烺還從湖北得了不少贖田米,總數也達到了1600多萬石。

此外,朱慈烺還通過廣州關、泉州關、寧波關、上海關等四大海關,以及南北洋總督衙門收到了300多萬石的關糧稅。

而陳銳交出來的655萬兩的財政盈餘和差不多1000萬兩的各項準備,都是通過賣出應天庫、武漢庫的存糧獲得的!

大明朝廷收上來的5500萬石糧食當然不能放在倉庫裡面發黴了,本來就要支出和發賣一部分的。

比如用於救濟北方難民和救災,用於各項大工的勞務費用,用於軍糧和馬政,用於籌集財政經費,用於平抑糧價......

其中救濟、大工、軍糧、馬政和籌集財政經費都是提前做好預算的,不可能產生幾百萬兩的盈餘——因爲“太子討飯”事件,現在大明朝廷都高度關心糧食安全,寧願存糧也不存銀。

爲此朝廷在去年還花費巨資修建了應天糧庫和武漢糧庫,兩大糧庫最多可以存米2000萬石!

如果都存滿了,朱皇帝就能安心一點了。

至於銀子什麼的,朱慈烺根本不擔心——不夠花還可以發行債券,他可是這方面的專家!從崇禎十七年開始,就一步步在爲發行債券做準備了。

他成立鹽商銀行和海商銀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形成一個可以爲國債提供流動性的金融市場——沒有流動性的國債必然是高利率和短期限的!

現在大明朝廷賬目上有了那麼多的銀子(存在兩大銀行的銀子已經有一千多萬兩了),那肯定是賣糧所得了!

“東南的米價又漲了?”朱慈烺問,“現在還有多少存底?能度過春荒嗎?”

他可不想再一次去討飯了......而且上哪兒去討呢?上回討飯大軍都到廣東了,再能去哪兒?去安南國要飯?

好啊,堂堂天朝上國,要飯都要到國外了......

“已經平抑下去了!”陳銳皺着眉頭,“臣離開南京的時候,糙米的價格在每石一兩五錢左右......”

可不便宜啊!南京的糙米,賣個一兩銀子纔對頭!

“至於存糧,”陳銳道,“應天、武漢兩庫中還有八百餘萬石......這些都是可以用來平抑糧價和救荒的,軍糧另有儲備,約有一千三百餘萬石。”

還有兩千一百多萬石......看在不少,其實一點也不多!

因爲軍屯司的地租和湖北贖田米都是秋天收取的,當時收了5100多萬石米,這纔多久,3000萬石已經沒了......雖然16個將軍府的口糧米(主要是發給安置難民和訓練中的新軍官兵的),駐屯各軍的軍糧,以及撥給各處北人難民聚集地的救濟米,都是在年關前集中發放的。

但是這幾方面相加,也用不掉3000萬石那麼多啊!

“賣出去多少?”朱慈烺追問。

“賣出去800多萬石糙米。”陳銳道,“因爲存糧都的按照一兩折色入賬的,所以800萬石放出去就有了600多萬兩的盈餘......”

你這是粉飾報表!朱慈烺心說:你這種會計做出來的利潤我見太多了......

“那少了800萬石,今年春天、夏天能穩住嗎?”

“這個......”陳銳眉頭皺了皺,“這個就要看山東的情況了。去年東南、湖廣的收成不錯,糧價一直到十一月都很穩。可沒想到十一月、十二月又有大量的山東難民南下,市面上的糧價一下就飛漲起來了。臣等只好立即拋售存糧,總算是壓下去了。如果山東的形勢能穩,運河東岸那麼多肥沃土地能開墾起來,糧價是不會太高的。否則......”

這事兒原來要怨多爾袞!

朱慈烺的臉色已經微微有點鐵青了,因爲他又發現了大明朝的一個軟肋——東南的糧食供應偏緊和糧食自由買賣造成的糧價巨幅波動!

幸好多爾袞去年沒有大舉殺入淮南!要不然淮南那麼多人都要跑路,江南的糧價還不得漲上天際?現在東南吃“商品糧”的人很多,不僅有北方來的難民,江南工商業城鎮中的市民,還有許多農民因爲改種經濟作物,也需要買米吃飯。

如果糧價上了天際,東南還不得大亂?

就在朱慈烺冷汗淋漓的時候,閻應元忽然腳步匆匆的從外面進來,行了一禮就道:“皇上,緊急軍報!”

“出了什麼事兒?”朱慈烺一下緊張起來了,可別是多爾袞南下了......東南米價可不能再漲了!

閻應元笑着說:“多爾袞從曲阜撤退了!”

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686章 西班牙,就靠你了!第164章 真的不知道韃子的厲害(第八更求月票)第213章 你們是謀反啊,還是販私鹽啊?(爲盟主虛哥加更)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2205章 新大陸萬戶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259章 分贓有學問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646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第972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求訂閱)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260章 太子不背鍋第294章 出賣吳三桂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177章 免賦、募兵、均田(呼籲訂閱,呼籲月票)第794章 倭寇入侵也造假第828章 大軍事家史可法(求月票)第421章 北伐五里第170章 李巖,你咋還活着呢?(十四更,拜求訂閱)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882章 皇太侄自有妙計第1673章收個幾百萬鹽稅吧!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529章 李自成之死 完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七十四章 你們真是太忠義了 (求收藏,求推薦)第1000章 誰的錢最好賺(求訂閱)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04章 小心夾棍!(求收藏,求推薦)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第197章 衍聖公,你可慘了!(六更,求訂閱)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770章 先補習,再打仗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2222章 朱慈烺,朱爸爸第四十九章 朱老虎搶親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2192章 崇禎,你學壞了!第2195章 朱三太子,有人要砍你!第1769章 迎福王第1671章 額們最忠心了!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1779章 瀋陽城,張小旗第1144章 怎麼就變成軍閥了?第1402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683章 巨龍正在甦醒第1364章 希望在哪裡?希望在遠方!第889章 王爺,您到底想不想反明覆清?(求訂閱)第1412章弄死他!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09章 吳襄,你又跑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816章 狗皇帝,額們纔不稀罕當官呢!第462章 李自成的三分天下(求月票)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1194章 這海軍都要沒法兒當了!(求訂閱)第759章 順治要有新阿瑪了第826章 漢奸瞎了,漢奸聾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3章 目標,曲阜城!第1443章 不怕韃子太兇惡,就怕韃子有文化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458章 全面戰爭之羅剎的奮鬥第2195章 朱三太子,有人要砍你!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535章 搶米啦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1417章 順治好漢爺第2175章 好一個周國丈第950章 打不光的海軍!(求訂閱)第1008章 這就是轉嫁危機啊!(求訂閱)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639章 賊在鹹安宮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004章 神洲聯合銀行(求訂閱)第2037章 豪貝勒,萬歲爺說了......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304章 東林保皇黨啊!第1234章 合衆國大統領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844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完第264章 得抓緊時間開掛啊!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1342章 李定國是叛徒!(求訂閱)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190章 發現老師
第315章 鄭皇親,咱們商量一下商稅吧(5600票加更)第686章 西班牙,就靠你了!第164章 真的不知道韃子的厲害(第八更求月票)第213章 你們是謀反啊,還是販私鹽啊?(爲盟主虛哥加更)第427章 這是自投羅網第2205章 新大陸萬戶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259章 分贓有學問第1826章 朕新磨之劍,可利否?第1247章 都氣成先帝了第646章 陛下,有人要害您第972章 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求訂閱)第706章 發現一個大儒啊!第260章 太子不背鍋第294章 出賣吳三桂第2060章 朱由檢,你這是綁票啊!第1693章 大明皇帝陣斬蒙古第一勇士!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177章 免賦、募兵、均田(呼籲訂閱,呼籲月票)第794章 倭寇入侵也造假第828章 大軍事家史可法(求月票)第421章 北伐五里第170章 李巖,你咋還活着呢?(十四更,拜求訂閱)第656章 大明好兄弟第1882章 皇太侄自有妙計第1673章收個幾百萬鹽稅吧!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529章 李自成之死 完第1487章 只有讓印度殖民歐洲了!第七十四章 你們真是太忠義了 (求收藏,求推薦)第1000章 誰的錢最好賺(求訂閱)第1235章 陸上法蘭西,海上尼德蘭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04章 小心夾棍!(求收藏,求推薦)第2114章崇德七年(求一波訂閱)第197章 衍聖公,你可慘了!(六更,求訂閱)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770章 先補習,再打仗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989章 大明農兵VS日本武士(求訂閱)第2222章 朱慈烺,朱爸爸第四十九章 朱老虎搶親 下(求收藏,求推薦)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2192章 崇禎,你學壞了!第2195章 朱三太子,有人要砍你!第1769章 迎福王第1671章 額們最忠心了!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1779章 瀋陽城,張小旗第1144章 怎麼就變成軍閥了?第1402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683章 巨龍正在甦醒第1364章 希望在哪裡?希望在遠方!第889章 王爺,您到底想不想反明覆清?(求訂閱)第1412章弄死他!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09章 吳襄,你又跑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816章 狗皇帝,額們纔不稀罕當官呢!第462章 李自成的三分天下(求月票)第1874章 朝廷早就知道了!第1194章 這海軍都要沒法兒當了!(求訂閱)第759章 順治要有新阿瑪了第826章 漢奸瞎了,漢奸聾了(求訂閱,求月票)第383章 目標,曲阜城!第1443章 不怕韃子太兇惡,就怕韃子有文化第1700章 大明不容侵犯第1458章 全面戰爭之羅剎的奮鬥第2195章 朱三太子,有人要砍你!第1574章 崇禎走了第535章 搶米啦第598章 抗明第一線的炮灰們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1417章 順治好漢爺第2175章 好一個周國丈第950章 打不光的海軍!(求訂閱)第1008章 這就是轉嫁危機啊!(求訂閱)第1766章 這個不是好萬歲啊!第1639章 賊在鹹安宮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148章 就想當個天使王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340章 只有漢奸才反對徵商稅第1004章 神洲聯合銀行(求訂閱)第2037章 豪貝勒,萬歲爺說了......第778章 不要三臣啦!第304章 東林保皇黨啊!第1234章 合衆國大統領第1441章西伯利亞護國主第844章 順治大戰史可法 完第264章 得抓緊時間開掛啊!第1063章 沒錯,這就是薩爾滸啊!(求訂閱)第1022章 西班牙的傻爸爸(求訂閱)第1342章 李定國是叛徒!(求訂閱)第1257章 怎麼還有西上啊!第1190章 發現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