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敢問飯在何方?

在南京紫禁城的武英殿當中,一餐皇室家宴,已經到了酒足飯飽的時候。

從崇禎上皇執政的時代開始,天下第一家的伙食就走起了簡樸和家常的路線。很少會上一大桌子吃不了的山珍海味,通常就是三四盆炒得鮮嫩翠綠的蔬菜,再加上一小葷一大葷,一大碗鮮魚、肥羊或是老母雞熬出的鮮湯。相對皇家而言,這樣的伙食一點都不奢侈,但是每一個小菜都是用了心思烹製的,倒也美味精細。

而朱慈烺掌權後,雖然家裡的條件好了不少,但是日子還是要精打細算的過啊!

所以今天擺在武英殿裡面的一桌酒菜,還是尋常家宴的風格。因爲請了吳襄、吳三鳳、鄭芝龍、鄭森、鄭建功、朱由崧、朱常淓這幾個客人,所以又多加了幾個菜。

其中就有據說是吳三妹親手烹製的炸薯條配辣椒炸雞仔......炸成金黃色的薯條外脆裡糯,伴了幹辣椒末(這個時代四川人和湖南人還不吃辣椒,不過江南人、浙江人和胡建人卻能少量吃到一些辣子)的炸雞塊更是讓朱慈烺吃到了一點家鄉的味道,不過辣味還是不大夠,辣得不帶勁啊!

“這個黃色的條條不錯啊,這是什麼?”胖福王也喜歡薯條,連吃了好十好幾根,還覺得不過癮,但又不好意思把一大盆都包圓了,於是就打聽起來。

“王爺,這是炸薯條。”回答他的是吳襄。

雖然是家宴,但還是要分男席、女席的。女席擺在武英殿的西暖閣內,除了朱慈烺的后妃,還有周上皇后、張皇后(天啓的皇后)、坤興公主和昭仁公,所以就只能有吳襄來傳授炸薯條的秘技了。

“炸薯條?”胖福王又接着打聽,“是蕃薯條?”

烤蕃薯也挺好吃的,胖福王也很喜歡的,炸蕃薯他還嘗試過。

“是番仔薯條。”吳襄解釋道,“番仔薯是福建人叫的,江南人稱土芋,北方則稱土豆。是從西洋的什麼新大陸過來的作物,市面上不大多,這些都是我家莊子裡種的。”他放下筷子,用兩隻手掌合成了一個橢圓形,“大約這麼大個,有點像芋頭,埋在地裡的,地面上是花草的模樣。”

“這東西產量幾何?可能果腹?”崇禎上皇習慣性的問了一句。

“上皇,這土芋產量可不低,畝產據稱可以達到2000斤,臣家裡頭一回種,就產出了1000斤,”吳襄道,“種起來也非常簡單,將土芋按照芽眼切成雞蛋大小,放置在溫暖潮溼的泥土中即可。”

“那麼說起來還不如蕃薯。”崇禎上皇也知道朱慈烺在山東屯田種蕃薯的事兒。

“產量的確不如蕃薯,”吳襄笑道,“不過這玩意比蕃薯要扛餓......雖然不如大米白麪,但是比蕃薯強多了。”

崇禎說:“千斤也有八石之多,如果能達到兩千斤就更好了,大量種植,豈不是能解了東南糧荒?”

“上皇,番仔薯可不大耐旱,也不是很耐熱,”鄭芝龍接過話題,“番仔薯比較抗凍,卻耐不得乾旱和炎熱。如果在北地不缺水的地方,倒是可以大量種植......番仔薯有百日即可收穫,即便在北方寒地,三月播種,七月就能收穫。收穫以後可以加工成薯粉,就能長久儲存了。”

朱慈烺已經吃完了一根雞腿,扭頭看着鄭芝龍,“老泰山還懂種地?”

鄭芝龍笑了笑,“種地是不會的,不過臣家在臺灣屯墾,僱了不少精通農事的老農。臣時常和他們交談,所以知道一些農事。這番仔薯和蕃薯,只要種對了地方,都是可以活命的。”

“你們家在臺灣開了多少荒?”朱慈烺問。

荷蘭人現在已經從臺灣撤出,鄭家現在成了臺灣之主——臺灣日後號稱寶島,但是在17世紀還是蠻荒狀態,又有“黑水洋”(一道速度很快的洋流)阻擋,如果不是鄭家這樣的海賊世家,進出臺灣島都不容易。

所以開發臺灣的事兒對大明朝廷來說,差不多就是個無底洞,可不能拿民脂民膏硬往裡面填,還是委託給鄭家去開發比較妥當。

“回稟皇上,”鄭芝龍道,“臣家這兩年在臺灣下了血本,墾荒多至三十萬畝,半數則種了甘蔗,餘下的則種植芋頭、蕃薯、水稻和各種果蔬。

甘蔗可以用來熬糖,能賣不少錢。稻米能養人,不過產量不高,所以得種些蕃薯以補不足,至於芋頭,可以給人吃,也能餵豬。”

“臺灣的稻米產量不高?”朱慈烺問,“爲什麼呀?臺灣氣候溼潤溫暖,水稻一年兩熟不成問題吧?兩熟相加,畝產怎麼都能有三四石白米吧?”

鄭芝龍連連搖頭:“沒有那麼好,真有那麼好,臺灣這麼好荒到現在?陛下有所不知,臺灣風大,每到夏季就是一陣陣的狂風,經常能把長到一半的稻米吹倒。所有上島開墾的百姓必須要終止蕃薯和芋頭,這樣才能保證口糧供應無虞。”

臺灣在後世是盛產稻米的,但那是建立在一代代改良稻種和雜交的抗風水稻基礎上的。在17世紀,能夠在臺灣島上種植的都是福建帶過去的水稻,容易被颱風吹倒,產量不穩。所以必須有備荒的蕃薯、芋頭配合種植,才能確保糧食供應無虞。

至於蔗糖則是荷蘭人引入臺灣島的特產,再加上一個鹿皮,就是臺灣島的利潤來源。

鄭芝龍從荷蘭人手中接過臺灣島後,也在蔗糖產業上投下了巨資。

不過他放下去的並不是血本,而是抵押貸款——由海商銀行向敢於去臺灣島上搏一下的福建農戶發放高利貸,再以農戶在島上開發出來的農場做抵押。同時,鄭家的臺灣糖行還會和上到搏富貴的福建農戶簽署甘蔗包買協議,收購他們的甘蔗。

貸款利率和甘蔗的收購價格,都是鄭家奸商精心計算過的,一方面能讓苦心經營,運氣也不錯的農戶賺到“大錢”;一方面又將開發臺灣的風險,最大程度的轉嫁出去。

賺到大錢的農戶,不過是鄭家展示給那些兩手空空,又做夢都想發家致富的福建農民們看的財富效應。

在一家發財的農戶背後,至少有四家農戶白辛苦一場,甚至把性命都輸在臺灣島的倒黴蛋......妥妥的二八效應啊!

而鄭家在這場開發臺灣的冒險活動當中,是穩坐釣魚臺的。

兩成賺了錢的農戶可以償還貸款,可以源源不斷的向鄭家的糖廠供應蔗糖。而八成虧得一無所有的農戶,只要不死,就得給鄭家打工賺錢還債——要不然臺灣島上的無產階級怎麼來?

而且他們辛辛苦苦開出來的農場,也會被鄭家收購,然後再轉賣給從福建過來的新人接盤......只要有財富效應,就會有人前赴後繼上島尋夢。

誰讓福建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自古就是田少人多,從來都不缺敢於出海去尋活路的窮人。鄭芝龍自己,早年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現在出海去臺灣謀出路的都是福建的窮人?”朱慈烺接着打聽出海謀生的事兒,他當然想把大明的旗號插遍寰宇,但他也知道這種事情沒那麼容易。現在的大明王朝可不能被上一個個無底洞一樣的殖民地,所以得多聽專家的意見。

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302章 科舉從軍,寧有種乎!第1161章建藩國,賣爵位啦!第1718章 袁崇煥的大計劃第283章 宣傳的真諦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205章 大帝的拖鞋!(求訂閱)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276章 多爾袞,你別得意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1024章 誰也別想奪走!(求訂閱)第1641章 猴兒們,來看殺雞啊!第1469章 不好,維也納要躺槍了!第1311章 一考訂終身 四(哭求月票)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281章 漢奸,你要覺悟啊!第366章 這回讓崇禎贏了!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1516章 土豪王也有被套住的時候!第708章 淘寶團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1817章 有糧也不能運去陝西第246章 我怎麼成閹黨了?第五十一章 李自成已經歇夠了(推薦票)第1842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381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求訂閱)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四十二章 這不是抄家(投推薦票吧)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173章 多爾袞,不能慫啊!(求訂閱,求月票)第893章 北伐軍向南第1247章流寇要亡了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121章 波旁第一美男和哈布斯堡第一美女(求訂閱)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964章 沙皇冤枉(求訂閱)第560章 我們的感覺都很好啊!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109章 吳襄,你又跑了(求收藏,求推薦)第984章 豐臣國鬆,黑鍋背起來!(求訂閱)第487章 闖王到,分田地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788章 順治維新第1977章 黃臺吉要跑?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2201章 我最懂造反了!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714章 大清毛皮帝國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945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求月票,求訂閱)第1877章 大大的汗,大大的坑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四章 拿什麼拯救你,崇禎皇帝!(狂求推薦票)第1302章 科舉從軍,寧有種乎!第1939章 昏君,你也想搞殖民?第1769章 迎福王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999章 日本武士的朱爸爸(求訂閱)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1797章 能打仗、會算賬,纔是好皇帝!第2187章 大明寧王,年少多金第2071章 你們資本家最喜歡剩餘價值了!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1324章 誰的老公誰負責教!(求月票)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三十九章 皇太子殺人事件(求收藏,求推薦)第674章 孤王這樣幹,算不算造反?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036章 公道自在人心(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朱純臣都哭了(大羅羅哭求推薦)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
第885章 大明真的有好官嗎?(求訂閱)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928章 萬歲爺,我們愛大明,要交稅!第1302章 科舉從軍,寧有種乎!第1161章建藩國,賣爵位啦!第1718章 袁崇煥的大計劃第283章 宣傳的真諦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2249章 原來封建擴張也是一門生意啊!第1205章 大帝的拖鞋!(求訂閱)第1264章 得多抓一點反賊啊!第1633章 我是光桿皇帝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808章 通用大和尚阿濟格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276章 多爾袞,你別得意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2242章 逆子沒教好,還可以教賢孫!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1024章 誰也別想奪走!(求訂閱)第1641章 猴兒們,來看殺雞啊!第1469章 不好,維也納要躺槍了!第1311章 一考訂終身 四(哭求月票)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888章 大清還有忠臣在!(求訂閱)第281章 漢奸,你要覺悟啊!第366章 這回讓崇禎贏了!第183章 得讓大家都知道太祖爺轉世了(求訂閱)第1647章 罪如楊鎬,也可自新第458章 我們還是一起鬥地主吧 (求月票)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1516章 土豪王也有被套住的時候!第708章 淘寶團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1817章 有糧也不能運去陝西第246章 我怎麼成閹黨了?第五十一章 李自成已經歇夠了(推薦票)第1842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第1381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搶(求訂閱)第1931章 民以食爲天,人無糧要反啊!第1289章 考出一個太子妃第四十二章 這不是抄家(投推薦票吧)第209章 大清好女婿第173章 多爾袞,不能慫啊!(求訂閱,求月票)第893章 北伐軍向南第1247章流寇要亡了第1129章 股王朱慈煥(求訂閱)第二章 太祖託夢了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121章 波旁第一美男和哈布斯堡第一美女(求訂閱)第1563章 就想再幹四十年!第964章 沙皇冤枉(求訂閱)第560章 我們的感覺都很好啊!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109章 吳襄,你又跑了(求收藏,求推薦)第984章 豐臣國鬆,黑鍋背起來!(求訂閱)第487章 闖王到,分田地第1485章 哪裡比較虛啊?(求訂閱)第119章 太子有炮(加更求推薦)第788章 順治維新第1977章 黃臺吉要跑?第358章 忠不可言吳三桂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2201章 我最懂造反了!第五十章 這是欺君啊!(求收藏,求推薦)第1316章 太子你選,朕很開明的!第714章 大清毛皮帝國第五十四章 刁民,你們都是刁民!(求收藏,求推薦)第945章 我來,我看,我征服(求月票,求訂閱)第1877章 大大的汗,大大的坑第2216章 會津大納言,天皇找你單挑!第四章 拿什麼拯救你,崇禎皇帝!(狂求推薦票)第1302章 科舉從軍,寧有種乎!第1939章 昏君,你也想搞殖民?第1769章 迎福王第413章 這是天亡大清啊!第1915章可恨皇爺會搬山,最是無情帝王家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999章 日本武士的朱爸爸(求訂閱)第1504章 北有大蘇聯,南有阿帕奇第1797章 能打仗、會算賬,纔是好皇帝!第2187章 大明寧王,年少多金第2071章 你們資本家最喜歡剩餘價值了!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1324章 誰的老公誰負責教!(求月票)第1325章 三分軍事,七分考試(求月票)第1533章 如何正確的背叛第279章 王可不是給你們的!第三十九章 皇太子殺人事件(求收藏,求推薦)第674章 孤王這樣幹,算不算造反?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2138章 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朱由檢!第1036章 公道自在人心(求訂閱)第1132章 大皇帝呼圖克圖(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朱純臣都哭了(大羅羅哭求推薦)第1709章 黃臺吉要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