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想跑路?沒門!

“國公爺,您,您是在跟小的說笑吧?”

賈布斯一臉吃驚的看着吳三桂。

吳三桂嘆了口氣:“實不相瞞,我這個平西王當虧了......老底子都摺進去不算,還欠了一屁股的高利貸!還有什麼意思?你說我圖個啥?我妹子是皇后,兄弟和爹爹都是國公,我自己也是國公。而且還有敗流寇和獻甘陝的功勞,交出兵權入朝後還怕沒有榮華富貴?何苦在甘陝填這個無底洞?”

他是真的想跑路去南京了......債太多了,根本還不完!而且下面的三百三十千戶也太難伺候,一個個都他媽跟祖宗似的。之前倒戈回大明的時候吳三桂已經拉了一屁股高利貸給下面的千戶補虧空。

可今年又是旱災,有不少千戶都報了顆粒無收!又得他這個大軍閥想辦法救濟......而吳三桂能有什麼辦法?還不是繼續去借高利貸?

看着自己債越背越多,吳三桂真有點心力交瘁了,甚至想到了跑路去南京。

哦,也不能算跑路。他這個交奉還版籍,就是把手裡的地盤、人口都交給朝廷!

這樣一來,他身上揹着的高利貸也就能一起轉出去了。他的高利貸不是因爲個人揮霍或賭博欠下的,都是爲了當這個該死的西北王欠的,屬於“藩債”,而不是個人債務。

他想着只要把藩交出去了,藩債自然就交出去了。

哪怕他是“淨身出戶”,去南京以後還怕沒有榮華富貴?他可是大明朝的功臣!沒有他開山海關引清兵殺進來,朱慈烺有三頭六臂也是死路一條——沒有清兵殺進來,李自成就坐穩北京的龍庭了!

到時候有的是人要砍了朱慈烺的腦袋去李自成那裡邀功......

而現在他又帶着甘陝地盤倒戈回了大明!

兩個大功相加,還怕沒有榮華富貴?

他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朱慈烺能賞他一所大宅子,給個幾萬畝地,還賜個十萬二十萬兩銀子,再給個白拿錢不幹活的大官,他就滿足了!

到時候和陳圓圓一起吃喝玩樂,再做點買賣,舒舒服服的不挺好?

賈布斯聽着吳三桂的話,又看着吳三桂的表情,也覺得這位國公爺是真有退意了——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皇上只要堅決不替他扛高利貸,就能把吳三桂逼成一個富貴國公。陝甘地盤可就大半回到朝廷手中了......

......

吳三桂企圖逃廢債務,並把甘陝這個財務黑洞甩給大明朝廷的消息,很快就通過錦衣衛的網絡送到了正準備離開南京,西上武漢的朱慈烺手中。

“陛下,好消息啊!晉國公願意奉還版籍了!”

這消息是喜氣洋洋的朱純傑親自帶來奉天殿東暖閣的,他抵達東暖閣的時候,朱慈烺正在和兩府重臣商議黃淮大工的事兒。

黃淮大工是河道總督方貢嶽提出的,具體的思路是“廢漕、治黃、保淮”——黃、淮、運三河治理工程其實是一體的,在黃河南流奪淮之後,明、清兩朝都面臨了“保漕”、“保淮”的兩難。

要保漕,那就不能在淮河以北人工開挖黃河入海通道,甚至不能在黃河東(北)岸開挖泄洪通道,以避免黃河水沖毀運河。在“保漕爲上”的治黃思路下,淮河必然成爲犧牲品——攜帶着大量泥沙的黃河水,只能衝入淮河!而且在黃河洪峰、淮河洪峰同時來臨的時候,也只能硬着頭皮逼水入淮,不惜一切保漕運。而在明朝遷都北京後,因爲必須死保漕運,所以淮河氾濫的次數明顯增加,差不多兩三年就是一次!

也就是說,每年運到北京的漕米雖然只有400多萬石,但是因爲淮河氾濫損失的大米,平均到年,起碼是幾個400萬石......

現在北京也不在大明手裡,朱慈烺也不再把北京當成京城,自然就沒有必要再執行保漕棄淮的治水方略了,而且也沒辦法再棄淮了——因爲現在大明人多地緊,糧食供應空前吃緊,一旦淮河出現萬曆二十一年那種規模的大洪水,造成淮安、揚州兩個產糧大府絕收,麻煩可就大了,起碼得損失幾千萬石白米......

到時候朱皇帝屁股底下的寶座都得動搖了!

所以棄漕的方針一定,一個在宿遷、沭陽兩縣境內開挖一條180里長的黃河入海通道的計劃就被提出來了。

這可不是一條運河,而是一條能讓黃河水奔騰入海的大河,非動用數十萬人,耗費數年之功才能完成。

現在朱慈烺已經廢除徭役,而是將徭役折現攤入了田賦,所以幾十萬挖河築壩的勞工就只能通過僱役招募了。雖然按照方貢嶽的計劃,準備採取農閒僱役,而且就近從深受淮河氾濫之苦的淮安、海州、揚州三個州府僱役,但是整個工程的開支還是會高達數百萬石(大米)。

以洪興元年的財政是不足以支撐這種大工的,不過等到洪興二年,江南、江北、江西、浙江等四省的五年免賦結束,一億多畝的私田開始繳納“兩鬥米田賦”(根據大明朝廷預備在洪興二年實行的田稅“兩鬥米”將是最高標準,適用於上等水田,而且是農戶實繳,不外加任何雜費)後,大明朝廷就能開始全面治理黃、淮兩河的大工了。

除了開挖黃河入海新道之外,還有洪澤湖蓄洪區擴建和增築堤壩工程,祖陵遷移工程,淮河堤壩增築工程,黃河徐州段堤壩增築工程,淮河入海新道工程等等。

如果所有工程全部完工,不僅可以保證淮河在未來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安全,而且還能在北清人爲開挖黃河以水帶兵的情況下,保證淮河不出現嚴重氾濫(洪澤湖蓄洪區擴建就爲防這一招)。

毫不誇張的說,這一系列的治淮大工直接關係到大明的存亡安危,是最重要的國策!

在淮河大工完成之前,朱皇帝可沒多餘的財力去填陝甘的無底洞!

現在朱慈烺聽完了朱純傑的報告,只是淡淡的一笑:“吳三桂還想逃債......沒門!陝甘的窟窿,得叫他和代王好好堵着!”

這可不是幾百萬高利貸......甘陝的窟窿大着呢!吳三桂和代藩手下那麼多的軍隊,那麼多的功臣,都要朱慈烺背,得多少錢?而且甘陝地方上又收不到稅,連官田軍田都收不回來,不就是個填不滿的大黑洞?

真背下來,一年沒有上千萬怎麼能行?

“陛下,晉國公願意返還版籍啊!”首輔魏藻德以爲朱慈烺沒聽明白朱純傑的話,連忙提醒了一句。

兵部尚書吳鑲也愣住了,好不容易反應過來,才結結巴巴地說:“皇上,犬子,犬子不是要逃債......犬子對大明,對陛下是一片忠心啊!”

朱慈烺則笑吟吟說:“老泰山,朕知道長伯是忠臣......但是忠臣也不能欠債就逃啊!”

“皇上,三桂是爲國欠債......而且,他真的還不上啊!”

朱慈烺笑着:“沒關係,朕已經派海商銀行大總管黃江(醬油黃),鹽商銀行大總管蘇生(蘇老米)去武漢了,他們會幫着長伯解決債務問題的。

至於甘陝藩鎮......藩鎮也不一定是割據稱雄的,也可以忠於朝廷啊!朕是信任長伯和代王的,所以會在甘陝設立藩鎮,以鎮守地方。”

第1822章 有了你們,朕就不怕西賊了!第1231章 法蘭西崛起的前夜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2036章 搶救大金,捨我其誰!第437章 血流溪(第四更)第180章 個人崇拜(求訂閱)第2048章 大明應劫內閣第1712章 就知道黨爭,黃臺吉都快到了!第177章 免賦、募兵、均田(呼籲訂閱,呼籲月票)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1472章 拿上綠卡趕快走!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167章 兄弟莫怕,韃子都是假的!(第十一更)第1851章 走,見萬歲爺去!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255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中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733章 朱由檢也有上當的時候!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1621章 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第2166章老祖宗派你來幹什麼?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1777章 孫大炮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1914章 你那麼勇,還是去邊疆爲王吧!第745章 大明到底有多大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2233章 父皇太敗家,兒臣太孝順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2233章 父皇太敗家,兒臣太孝順第1410章朱三太子會康熙(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451章 還有雙料軟飯王啊!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573章 努力吧,九旗子弟們(有月票嗎?)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65章 傻尼堪VS傻韃子(第九更,月票)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837章 滿洲第一兵法家第338章 有人罷考啦!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485章 亂臣賊子愛崇禎第1743章 本大汗不鬥勇,只鬥智!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228章 有了水師,就可以動手了!第2014章 這是薩爾滸的感覺啊!第1710章 大明天子不回家第642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上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857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五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711章 太學可不是凡人呆的地方!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2136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戰!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1208章 皇上,您喜歡才女嗎?(求訂閱)第1346章 皇爺,您升職啦!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2073章 借東風,東風在日本!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311章 倭寇雜貨鋪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五十二章 兵不厭吹(狂求推薦票)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1412章弄死他!第1162章 都是爲了還上皇的養老錢啊!第1780章 黃臺吉二出燕山第1495章上帝啊,這也太多了吧!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1628章 魏忠賢,好遺產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1965章把你們的家丁交出來!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1184章當奸商遇到強盜(新年快樂)第1374章 可以建個共和國第1170章 殖民有風險,建國需謹慎
第1822章 有了你們,朕就不怕西賊了!第1231章 法蘭西崛起的前夜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259章聲東擊西攻南第783章 羊湯真香啊!第2036章 搶救大金,捨我其誰!第437章 血流溪(第四更)第180章 個人崇拜(求訂閱)第2048章 大明應劫內閣第1712章 就知道黨爭,黃臺吉都快到了!第177章 免賦、募兵、均田(呼籲訂閱,呼籲月票)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第480章 都包在鄭家身上了第1472章 拿上綠卡趕快走!第2129章大清國又要完啦——鬼子來啦!第六章 崇禎還是優質資產(緊急呼籲推薦票)第1152章大明第一勇士大王在此!第1210章 天朝的救兵是要收費的!(求訂閱)第167章 兄弟莫怕,韃子都是假的!(第十一更)第1851章 走,見萬歲爺去!第1834章 誰說大明不和親第255章 分田分地紮根 中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733章 朱由檢也有上當的時候!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1621章 第一次世界統一戰爭第2166章老祖宗派你來幹什麼?第685章 這是原罪啊!第1777章 孫大炮第218章 開個鹽商銀行吧!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1258章皇爺總是隔壁的好第1914章 你那麼勇,還是去邊疆爲王吧!第745章 大明到底有多大第479章 日本必須道歉第2233章 父皇太敗家,兒臣太孝順第1157章 王爺,您想失身還是喪命?第2233章 父皇太敗家,兒臣太孝順第1410章朱三太子會康熙(求訂閱)第七十九章 忠奸難辨啊!(推薦票紛紛來)第799章 駙馬爺,去當倭寇吧!第194章 南京的勳貴,一定要堅強!第1451章 還有雙料軟飯王啊!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573章 努力吧,九旗子弟們(有月票嗎?)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565章 印第安人終於站起來了第186章 耳聽爲虛,眼見爲實(求訂閱)第1182章 大順是真仁義啊!第165章 傻尼堪VS傻韃子(第九更,月票)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2109章 這次科舉就考格物之道吧!第1837章 滿洲第一兵法家第338章 有人罷考啦!第486章 再給亂臣賊子們一張大牌第485章 亂臣賊子愛崇禎第1743章 本大汗不鬥勇,只鬥智!第1252章 不讓好好做買賣了!第1594章 會不會有靖難之役?第228章 有了水師,就可以動手了!第2014章 這是薩爾滸的感覺啊!第1710章 大明天子不回家第642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上第1090章 最強中二噶爾丹(求訂閱)第1114章 忠義之士徐正之第857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五第582章 吳三桂,你的路在哪兒?第545章 果然是無商不奸啊!第711章 太學可不是凡人呆的地方!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2150章 只要太后,不要阿瑪第1595章 最大的贏家第2136章 大清興亡,在此一戰!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1208章 皇上,您喜歡才女嗎?(求訂閱)第1346章 皇爺,您升職啦!第2230章債主們,爲天皇盡忠吧!第2073章 借東風,東風在日本!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第2171章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第311章 倭寇雜貨鋪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五十二章 兵不厭吹(狂求推薦票)第1657章 尋找李自成(求月票,求訂閱)第786章 大清天子守國門第1345章 大順也有孝子!第1412章弄死他!第1162章 都是爲了還上皇的養老錢啊!第1780章 黃臺吉二出燕山第1495章上帝啊,這也太多了吧!第1823章 磨刀霍霍向五鎮第1628章 魏忠賢,好遺產第2147章 大明海軍,最會砍人!第1975章 你修硬寨我攻城,棱堡最怕朱由檢第1965章把你們的家丁交出來!第1521章 六百里外的白銀帝國第1184章當奸商遇到強盜(新年快樂)第1374章 可以建個共和國第1170章 殖民有風險,建國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