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

被朱由檢派到襄陽各府爲民做主的青天當然不止劉朝一人了!

這段時間襄陽府下面各縣都有不少人來襄陽城告御狀。

既然有人告狀,朱由檢就不能置之不理啊,但是也不能胡亂審判。必須以事實爲依據,以大明律爲準繩,進行公證合法的判決。

所以在做出判決之前,朱由檢就派了大量的“青天”去下面調查,除廠臣劉朝之外,還有什麼“彪”啊、“狗”啊、“孩兒”啊、“孫子”啊……都是魏忠賢時代就名揚天下的官員,個個都精通大明律,人人都願意爲國爲民辦好事兒。

另外,朱由檢還懷疑有闖賊混在要飯兵當中搞破壞,那些打砸搶殺的壞事,很可能都是闖賊乾的。

所以他就任命帳前少年軍副總兵李自成專辦襄陽闖賊,派出帳前武士前往各縣,配合那些青天一起查案辦賊!

這下襄陽府的士紳們可真是盼到救星啊!

李自成都親自出馬爲大家夥兒抓闖賊了,襄陽地方還能不河清海晏?襄陽府內還能不士民安樂?

而對於襄陽皇城內的要飯皇帝朱由檢來說,要飯的日子真是過得逍遙愜意,所以這光陰也飛快的逝去。轉眼的功夫,已經是崇禎五年的九月了。

農曆的九月相當於西曆的十月,而小冰河期的農曆九月,湖廣一帶的氣溫已經很涼了。在天氣轉涼的同時,湖廣地區一年當中最好的時節——秋收的季節,也由北往南,次第到來了。

和北方中原的情況相似,崇禎五年的湖廣降雨量也偏大,不少地方發了山洪。但是大江大河都沒有氾濫,所以整體而言,收成還算可以。

漢水兩岸,襄陽城的周圍,現在都是一片金黃色的稻海,處處顯得那麼的富饒安樂。

比襄王朱翊銘還能活,也更高壽的大名第九代楚王,生於隆慶二年,嗣楚王位已經52年的朱華奎,就是在這個時候,和襄王朱翊銘共乘一條龍舟,沿着漢水慢悠悠的而來,抵達了大明天子所在的襄陽城。

根據明朝的藩禁,二王(就藩後的親王)應該不能相見的。但是襄王朱翊銘是奉旨聯絡湖廣一帶的諸王,自然不必遵守“二王不相見”的藩禁。而且限制宗室的各種藩禁,現在也在逐步取消當中。

根據朱由檢目前的設想,北方非其所出的藩王能撤就撤,能挪就挪。畢竟北方中原在未來的十幾年中還將遭遇連年的災害,而且地力也早就耗盡,沒有餘力也不需要養活那些藩王了。

但是湖廣、兩廣地區的情況卻不同。

湖廣、兩廣的人地矛盾在崇禎年間並不突出,而且民衆的負擔也比較輕。

湖廣的田賦平均到畝,也就一畝一斤。即便九成的田不交稅,餘下的一成負擔二百餘萬石的賦稅,也就一畝一斗,對於湖廣水土來說,實在不是個事兒——湖廣的水田產量都在兩三石之間,旱地如果用來種麥子,也能有一石多的產量。

收成那麼高,交稅那麼少,朱由檢再把藩王挪走,爲百姓減負,那也太寵着湖廣士紳百姓了......不如讓他們充當巨室的領袖,和朝廷派出的巡撫好好商量着怎麼交稅收稅。

而廣東的田稅負擔比湖廣重一些,兩千五百萬畝(廣東的隱田比較多,實際上不止這個數)承擔九十九萬石,每畝不到四斤。不過此時廣東的海貿非常發達,一個小小的佛山鎮都能位列天下四聚,可是朱由檢這個萬歲爺卻收不到幾個商稅!

至於廣西,則是土司遍地,幾近蠻荒。在冊的田畝近千萬,每年的稅額也就三十多萬石。

所以這兩廣之地的王爺並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回頭得多封一些兒子過去才行啊!

而對於楚王朱華奎來說,能夠離開呆了一輩子的武昌府,沿着漢水、長江、湘水到處轉轉,去拜訪一下各處的親戚,領略一下湖廣山川風景,也是一件樂事兒。

至於一畝一斗稅和官紳一體納糧交稅這兩件事兒,楚王朱華奎雖然不贊成,但是也不大擔心......武昌到底遠離北京,是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地方上的豪強士紳都舒服慣了,一畝一斤的稅都收不大齊,還一畝一斗?小皇帝想多了吧?

所以他在去襄陽的船上還一個勁兒安慰襄王朱翊銘,讓這個給小皇帝折騰怕了的襄王先想辦法把朱由檢哄走......只要他走了,湖廣這邊還不是一切老樣子?

......

“兩位王爺,官船已經在碼頭上停穩了,請二位王爺移步下船。”

一個襄王府的大璫走進了艙室,向正在喝茶說話,商量着要怎麼哄騙朱由檢這個昏君的襄楚二王稟報了船靠碼頭的事兒。

“楚王老哥,老弟的襄陽城到了!”襄王朱翊銘笑着招呼楚王朱華奎道,“這襄陽雖然不如武昌繁華,但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自古以來就是荊楚重鎮,城內城外古蹟極多,城池也極爲雄壯,護城河更是寬闊,咱們的船現在就泊在護城河內,上來案直接就能走東門入城,沒多遠就是王府了......萬歲爺現在就住在那裡。”

“那咱們就先去拜了萬歲爺,然後再一起遊覽襄陽山水古蹟吧!”楚王朱華奎還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大難臨頭,還跟個小孩子一樣,就想着玩兒——當了五十幾年的王,都沒離開過武昌,的確有點悶,好不容易出一回門,當然得玩一玩了!

“好好,咱們快些進城去吧!”

兩個老頭下了船,都坐上王爺才能乘坐的大轎子,在一堆太監淨軍(都是從南海子來的)的護衛下,大搖大擺的入了城,入城沒多遠就是王府,還沒靠近呢,他們就遇上交通堵塞了!

一個南海子出身的大璫飛奔到了襄王的轎子前面,“王爺,前面的路堵了......要不咱們從後門進吧。”

“什麼?走後門?我是王爺啊!”襄王朱翊銘一聽就不樂意了,“爲什麼不攆人?”

“不能攆啊!”

“什麼?難道是萬歲爺出門了?”襄王朱翊銘嚇了一跳,趕忙從轎子裡面鑽出來,到了外面,才發現自家的皇城大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了......所有人都頂着大太陽面對着皇城下跪,這場面頗爲讓人震驚。

“這是怎麼回事?”襄王朱翊銘忙問,“爲什麼有那麼多人跪着?是來請願上書的?”

那太監點點頭:“是啊,老奴打聽了,他們都是來請願的......”

“爲什麼不趕人?大明朝的事情自有萬歲爺乾綱獨斷,哪用得着請願?”

太監答道:“不能趕人啊......”

王爺問:“爲什麼不能?”

“王爺,老奴問過了......那些人都是襄陽府各地的舉人、秀才和童生。”

“那又怎麼樣?”朱翊銘都急了,他知道朱由檢有多兇,什麼舉人、秀才、童生,惹惱了他照殺不誤!

“王爺,”那太監搖搖頭,“您聽老奴把話說完......那些人是來請求朝廷實行官紳一體納糧交稅和提升襄陽府田畝稅收到一畝二斗的!王爺,您說說,那麼好的讀書人,咱們能趕他們走嗎?”

“啊......”朱翊銘都傻了,發生了什麼?襄陽府的讀書人怎麼一下就只愛大明不愛錢了?

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926章楚王,你真是祖爺的子孫嗎?第549章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吃大戶的!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626章 山東四鎮合併案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559章 西天來人了!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1770章 福王遇到李自成第1862章 朱由檢過年第1650章 新君上臺,暮氣沉沉第1396章嬸嬸,你知罪嗎?(求訂閱)第1655章 老師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698章 師哥長技以治哥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624章 必須轉嫁危機啊!第494章 不是投江,是北伐!第2030章 天兵別殺了,我們投降了!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49章 韃子真的來了!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436章 朱太子,你的奸計被識破了!(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2256章 崇禎真的要退了?第1866章 個個都是人才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139章 跌了,跌了,又跌了!第1299章反擊,還是樂不思蜀?第2152章 大清傻阿瑪第199章 保我名教,衛我孔孟!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33章 拉上東林來背書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2112章 逆子,你好好學習,朕去應劫了!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305章 大明好哥哥第567章 李自成又勝利了!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860章 復讀皇帝,進京補考第342章 終於輪到東林黨了第1825章朱慈炯,你爸爸想你!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276章 多爾袞,你別得意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1438章 本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1382章 不小心發現了洋務的真諦!(求推薦)第1156章小心日本人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1205章 大帝的拖鞋!(求訂閱)第1079章 吳三桂上當啦!(求訂閱)第1664章 錦衣衛復工了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597章 多爾袞,你想幹什麼?第1784章 炮打黃臺吉 二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382章 遼西危急!大清危急!第163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下(第七更,求月票)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1689章朕必勝,所以朕聖明!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496章 窮則思變第780章 死不起啊!第517章 大順咋又不順了呢?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2247章 大明好債主第2227章 好,又輪到大阪了!第1383章 中印友誼靠奴隸?(求訂閱)第1776章 好你個逆子!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1471章 被騙去賣了牛仔!第117章 一起去捉朱慈烺吧!第764章 你們內訌吧,別管我第1564章這都十八世紀了第2153章 將亂!第1369章 共和思想來了!(求訂閱)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1084章 都是爲了百姓啊!(求訂閱)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2116章 泰鬆,你這是找打啊!第1728章 氣吞韃虜如史第1000章 誰的錢最好賺(求訂閱)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1743章 本大汗不鬥勇,只鬥智!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1615章 帝國的理想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641章 不當貳奴才
第191章 大清衍聖公(七更完畢)第1926章楚王,你真是祖爺的子孫嗎?第549章 我們不是要飯的,我們是吃大戶的!第1321章 誰保護誰啊?(求月票)第626章 山東四鎮合併案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559章 西天來人了!第二十四章 父子同心,寶劍募款(求推薦)第1770章 福王遇到李自成第1862章 朱由檢過年第1650章 新君上臺,暮氣沉沉第1396章嬸嬸,你知罪嗎?(求訂閱)第1655章 老師們,你們一定要好好學習啊!第1052章 反薩爾滸計劃(求訂閱)第698章 師哥長技以治哥第1544章 不能沒有皇帝啊!第1624章 必須轉嫁危機啊!第494章 不是投江,是北伐!第2030章 天兵別殺了,我們投降了!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149章 韃子真的來了!第1838章 大公主,快跟貝勒爺走吧!第436章 朱太子,你的奸計被識破了!(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2256章 崇禎真的要退了?第1866章 個個都是人才第506章 大順興亡,就在此一戰了!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1509章 伯爵,八等日來啦!第1526章 遊牧去羅馬第1139章 跌了,跌了,又跌了!第1299章反擊,還是樂不思蜀?第2152章 大清傻阿瑪第199章 保我名教,衛我孔孟!第2059章 父皇,兒臣幫你一起擒闖王!第133章 拉上東林來背書第752章 就裝一回大蒙古國吧(之前章節號寫錯了,現在改正)第2112章 逆子,你好好學習,朕去應劫了!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828章 大明怎麼可能要完了?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113章 女王不讓位,女王想嫁人(求訂閱)第305章 大明好哥哥第567章 李自成又勝利了!第420章 父皇,咱們一塊兒出征好嗎?第1860章 復讀皇帝,進京補考第342章 終於輪到東林黨了第1825章朱慈炯,你爸爸想你!第887章 新九邊重鎮(求訂閱)第276章 多爾袞,你別得意第1961章 袁崇煥有種第1438章 本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1382章 不小心發現了洋務的真諦!(求推薦)第1156章小心日本人第2087章 我們是西班牙人!我們爲國王打過仗的!第1205章 大帝的拖鞋!(求訂閱)第1079章 吳三桂上當啦!(求訂閱)第1664章 錦衣衛復工了第455章 這一屆滿洲人可厲害呢!(求月票)第597章 多爾袞,你想幹什麼?第1784章 炮打黃臺吉 二178章 忠臣史可法(求訂閱,求月票)第382章 遼西危急!大清危急!第163章 太祖高皇帝再世 下(第七更,求月票)第2097章 朕要借錢打仗,然後讓印度還錢!第1552章 好人亨利第1689章朕必勝,所以朕聖明!第1184章特羅普,特靠譜(新年快樂,求訂閱)第496章 窮則思變第780章 死不起啊!第517章 大順咋又不順了呢?第1984章 黃臺吉,你要減肥啊!第2247章 大明好債主第2227章 好,又輪到大阪了!第1383章 中印友誼靠奴隸?(求訂閱)第1776章 好你個逆子!第1858章 進京收稅嘍!第1091章 帖木兒第二?(求訂閱)第657章 走,找皇上要債去!第1471章 被騙去賣了牛仔!第117章 一起去捉朱慈烺吧!第764章 你們內訌吧,別管我第1564章這都十八世紀了第2153章 將亂!第1369章 共和思想來了!(求訂閱)第1350章 託福試(求訂閱)第1084章 都是爲了百姓啊!(求訂閱)第379章 獅子搏兔,須盡全力第868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五(求訂閱)第2116章 泰鬆,你這是找打啊!第1728章 氣吞韃虜如史第1000章 誰的錢最好賺(求訂閱)第602章 怎麼能放過多爾袞呢?第204章 孔子就靠你們保衛了第543章 路在何方?第1743章 本大汗不鬥勇,只鬥智!第1153章 巧設伏兵待明軍第1615章 帝國的理想第1226章 首陀羅們,迎闖王啦!第641章 不當貳奴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