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 太學自習班

紀坤已經明白了!

原來自己和錢謙益、朱之瑜、王夫之他們大老遠跑一趟不是來買遺寶的,就是來鑑定和抄書的!

只要他們把《子論格物篇》抄回去,並且鑑定成孔子遺篇,那就再也別想看一眼“原件”了。這玩意不真,所以不能多看,多看了一定露馬腳,到時候怎麼說?

因此朱皇帝早就安排了後招,讓東莪格格出面把所謂的原件要走——東西一歸了格格,那就是她的陪嫁了,以後就直接送進皇宮收藏,別人就再看不着了......說不定還會製造什麼火災水災的,直接把證據給滅了。

證據一滅,《子論格物篇》就假不了啦!那麼《子論格物篇》就能加入四書五經,以後就是五書五經了!

而且《子論格物篇》並不是用來宣傳至聖政治理想的,而是用來格物尋道的。打開的是儒家尋求大道的大門,一列入五書,成爲儒家經典,那就等於爲天下讀書人打開了一扇通往格物致知之學的大門......以後天下讀書人都去鑽研格物致知,就再沒人去造大明朝的反了,大明天下就能堅若磐石啦!

洪興皇帝真是高明啊!

只是這麼高明的格物致知的辦法是從哪兒抄來的?

紀坤紀大才子想來想去想不明白,也只好先抄了再說。他和王夫之各自將一桌子的竹簡抄了一遍,然後還交換着覈對了一遍,確認一字不差,這才告別了賈布斯,回旅順口城交差去了。

......

“好好好,東莪這丫頭倒是明事理的,她已經替朕把《子論格物篇》的原件索到手了,年節前就會一起帶到老山宮裡。”

南京,紫禁城。

朱慈烺已經得到了和碩公主東莪的奏本,今兒還拿到奉天殿東暖閣的兩府會議上說了。

在東莪格格的奏本送到之前,錢謙益、朱之瑜、王夫之他們已經用600里加急,將《子論格物篇》的抄件送到南京城了。兩府重臣們全都看了,還都給朱皇帝上的恭賀的奏本——這可是“祥瑞”事件啊!

至聖遺篇現世,而且還是《子論格物篇》這樣的重要著作!

根據天人合一的理論,這就說明朱慈烺大大的有德——也不知道在曲阜倒斗的多爾袞有沒有功勞?沒他去挖墳,這玩意好像也出不來啊?

戶部尚書鄭芝龍笑着說:“和碩公主心向大明,心向陛下,爲陛下立了如此大功,應該重賞。”

他這是在爲女兒拉攏戰友啊!

鄭茶姑這個皇貴妃總是比吳三妹這個皇后低了一級,如果能拉上東莪格格這個二號皇貴妃,那可就是兩個皇貴妃夾攻一個皇后,這下就能勢均力敵了。

“的確該賞!”朱慈烺笑着點點頭,“不過現在東莪還小,尚未入宮,朕也不方便賞她,就先記一功吧!”

朱皇帝把這事兒往後一推,鄭芝龍的人情可就淡了不少。

他接着將話鋒一轉:“首輔,你覺得《子論格物篇》如何?能和《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並稱五書嗎?”

“陛下,臣覺得《子論格物篇》足以自成格局,與之相對應的應該是四書五經。”

“哦?是嗎?”朱慈烺故作驚訝,“《子論格物篇》裡面的學問可以和四書五經裡面所有的學問等同?”

《子論格物篇》裡面的東西其實挺雜的,朱慈烺的前生也不是搞哲學的,不過他對歸納、演繹、分析、推理、統計、概率、運籌這一套是非常熟悉的,對於實證主義的東西也比較熟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後世誰不知道?),也懂一些辯證唯物主義的東西。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都被他變成了“子曰”和“子貢問曰”,寫進了《子論格物篇》,不過都沒往細了說——有些朱慈烺自己也不是太懂,有些和金融分析關係緊密的,朱慈烺倒是能出本書來細說,但他也沒那麼幹,這纔開始呢,別那麼高深。所以他就是開了一扇一扇的門。

即便只開了門,這裡面學問也大了去了!說《子論格物篇》蓋過四書五經都不過分!

不過《子論格物篇》的學問雖大,但是都停留在淺表,需要深入的發掘和研究。可以這麼說,《子論格物篇》就是幾十上百扇門,門後有什麼,還需要明朝的大儒小儒們自己去挖掘——挖掘到什麼,那就是大哲大儒了!

“陛下,《子論格物篇》的學問當然是極大的,但是和四書五經上的學問又不一樣。”魏狀元到底是狀元,智商還是高的,已經看出一點門道了,“四書五經是把學問吃透了,只要讀通了,就是一代鴻儒。但是《子論格物篇》中的學問,都是剛起了個頭,每一條都可以說暗含天機,需要花大功夫去窮究其理的。如果要做學問,那麼就應該窮究《子論格物篇》中的每一條!”

那是啊!

那些子曰都是西方歷史上的大哲總結出來的,每一條展開了都是一門學問。

而這些學問本身又是認識世界的方法和工具——也就是格物致知的方法和工具!

往深了研究,簡直是無窮無盡。

相比之下,儒家的政治學和道德倫理,能有多深的功夫?而且這些學問已經給一代代的儒研究了2000年,還能有多少東西可以挖掘?

“首輔言之有理!”朱慈烺笑着道,“既然《子論格物篇》現世,又有那麼大的學問,那就應該窮究其理......朕以爲,這太學和大學士,就應該將《子論格物篇》作爲治學之本!

至於四書五經什麼的,都治了那麼多年了,也差不多了。”

朱慈烺是想把太學變成一個研究《子論格物篇》的國家級研究機構!而大學士,則是研究《子論格物篇》的學者,而不做學問只做官的官僚。

“陛下,那太學生還招不招了?”工部尚書李明睿現在和錢謙益是一黨,錢謙益不在南京,他自然要替南人謀利益。

太學可不能光做學問!也得招太學生啊!

“招啊!”朱慈烺笑着,“找來後就學《子論格物篇》,再開個算學、格物學......另外,擊劍和火槍也是要學的!”

太學這就變大學了!

不過不是後世那種重視專業培訓的大學,而是一所進行通才教育的大學。

“陛下,”李明睿追問道,“那太學生要怎麼招呢?”

“考試!”朱慈烺道,“考《子論格物篇》和算學......朕編了一本《新算學》,也沒多難,就和《子論格物篇》一塊兒印個幾十萬冊,然後下發到各州府的教育司,再由教育司散發給讀書人自習。”

哲學、算學這種東西是講天賦的,天賦足夠,自學也能有所小成。朱皇帝現在沒那麼多老師可以用,那就把教材發下去讓人自習個一兩年,然後通過考試將其中的佼佼者選出來——保管都是智商130以上的聰明人。

然後就繼續發教材讓他們自學......這個大學也算不負責任到家了,整個一自習班啊!

他頓了頓:“至於大學士......可以稱太學大學士,置七人,共管太學,七學士下再置司業、主事負責俗物,再設博士、教習負責教授學生。至於七學士之產生,朕的意思也是考試,由朕出題來考!”

第729章 快給額準備不平等條約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776章 順治穩居釣魚臺?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961章 怎麼可能放過島津呢?(求訂閱)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1754章燕山就是祁山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741章 不做買賣,只換禮物第2174章 八大總商,統統下崗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387章 一切爲了活命!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739章 考試吧,帝國的貴族們!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769章 迎福王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030章 我最安分了(求訂閱)第659章 有債不還,還要再借第735章 朱皇帝,我們做朋友吧!第1639章 賊在鹹安宮第1889章 崇禎帝磨刀向東南,大貴妃性急伐草原第1974章 女仲達受命領三軍、胖諸葛當道下硬寨第782章 戰神和雄主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970章 原來中國也有清教徒啊!(求訂閱)第334章 要改革,要開放第995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上 (求訂閱)第2139章 燧發槍的用法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708章 大明要完,主子快來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2177章 一億三千萬兩就是個小目標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1820章 張獻忠,你去帶孩子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386章 不僅有韭菜,還有紅薯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1590章 來生再會!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1714章崇禎斡耳朵第1873章 闖賊,額李自成來戰也!第1119章 西班牙也有龍蝦兵了(求訂閱)第1534章 我真的不想要維也納!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1212章 代王,該你跳火坑了!(求訂閱)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690章 奸商纔不怕呢!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第1648章 天子守國門,天子養家丁第1760章福王都瘦了第1338章 似曾相識啊!(求訂閱)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第1683章 朱由檢,可敢來戰?第1414章 額是順治,額交待第1501章 幸好我們還有大蘇聯第138章 大明到底怎麼啦?(求收藏,求推薦)第40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325章 黑心太子 上(第二更,求月票)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2184章 做媒第238章 太子有罪,太子兇猛第330章 孝陵思過宮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1204章 現在開始做大帝(求訂閱)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1992章 最懂談判朱由檢第1145章 王爺是來打仗的吧?第994章 燃燒吧,海軍!(求訂閱)第1531章 開掛吧,亨利王!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1883章 三歲監國,兩歲出徵,大明要完!第1372章 開放加盟啦!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1008章 這就是轉嫁危機啊!(求訂閱)
第729章 快給額準備不平等條約第1568章 土豪和慶王和戰爭第776章 順治穩居釣魚臺?第2246章 逆子們,天下沒有不徵之國第961章 怎麼可能放過島津呢?(求訂閱)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1754章燕山就是祁山第738章 神聖羅馬帝國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741章 不做買賣,只換禮物第2174章 八大總商,統統下崗第2134章倭寇,不許動!看打!第644章 割地、賠款、和親 完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387章 一切爲了活命!第385章 大清來晚了,韭菜都跑了第739章 考試吧,帝國的貴族們!第942章 有人要偷渡!(求訂閱)第928章 大明二富(求訂閱)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第1551章 新一任的海上馬車伕第1769章 迎福王第1669章 李自成過年第1030章 我最安分了(求訂閱)第659章 有債不還,還要再借第735章 朱皇帝,我們做朋友吧!第1639章 賊在鹹安宮第1889章 崇禎帝磨刀向東南,大貴妃性急伐草原第1974章 女仲達受命領三軍、胖諸葛當道下硬寨第782章 戰神和雄主第1640章 借爾首級一用第796章 吳三桂,平西去第970章 原來中國也有清教徒啊!(求訂閱)第334章 要改革,要開放第995章 我們的西太平洋 上 (求訂閱)第2139章 燧發槍的用法第593章 大清一天天爛下去,大明一天天好起來第1461章 真正的對手來了!第1070章 請王爺薨(求訂閱)第1134章 西方殖民者最壞了!第588章 勿忘大同(求月票)第967章 朕是不怕美人計的!(求訂閱)第1708章 大明要完,主子快來第1313章 一考訂終身 六(求月票)第2177章 一億三千萬兩就是個小目標第1894章 奇女子,秦良玉第1820章 張獻忠,你去帶孩子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敵在天津衛 一(求收藏,求推薦)第2018章 遭了,黃臺吉都不會打仗了!第386章 不僅有韭菜,還有紅薯第1482章 好大的圈套第1955章 阿瑪救命,阿瑪去哪兒了?第1590章 來生再會!第912章 新的開始,新的麻煩(求訂閱)第1714章崇禎斡耳朵第1873章 闖賊,額李自成來戰也!第1119章 西班牙也有龍蝦兵了(求訂閱)第1534章 我真的不想要維也納!第102章 闖王來了當炮灰 上(求收藏,求推薦)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二十一章 祖宗和兒子都不好(哭求收藏、推薦)第1212章 代王,該你跳火坑了!(求訂閱)第1602章 文明是有圈子的第1629章 世上只有太監好第2029章 秘不發喪,假裝活着第380章 登陸覺華島!第690章 奸商纔不怕呢!第1926章求交稅、求加稅第1648章 天子守國門,天子養家丁第1760章福王都瘦了第1338章 似曾相識啊!(求訂閱)第2031章 大汗威武,大明萬勝第341章 未來的鄭閣老第1683章 朱由檢,可敢來戰?第1414章 額是順治,額交待第1501章 幸好我們還有大蘇聯第138章 大明到底怎麼啦?(求收藏,求推薦)第40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599章 明寇來了!第325章 黑心太子 上(第二更,求月票)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2184章 做媒第238章 太子有罪,太子兇猛第330章 孝陵思過宮第785章 北京戶口要沒啦!第1204章 現在開始做大帝(求訂閱)第1273章 如何成爲忠烈——五路進軍?第1992章 最懂談判朱由檢第1145章 王爺是來打仗的吧?第994章 燃燒吧,海軍!(求訂閱)第1531章 開掛吧,亨利王!第1415章 千古奇冤啊!第620章 大清要利空出盡了?第2220章 對,就是要天下大亂!第1991章 金銀財寶歸荷蘭,土地子民歸大明第1883章 三歲監國,兩歲出徵,大明要完!第1372章 開放加盟啦!第956章 天主啊,我們遇上軍事革命了!第1008章 這就是轉嫁危機啊!(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