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7章 九邊少年軍

一個千戶一年補六千兩銀子啊!

吳三桂呼吸都急促起來......他這輩子終於有不當老賴的機會了!

他有三百三十個千戶,如果都搬去安西,一年就是198萬兩銀子的補貼,20年就是將近3960萬兩了......即便滿20年後補貼減半,一年也有99萬兩銀子可以領。

這樁移民實邊的買賣,可以做得起來啊!

朱慈烺看着吳三桂一臉興奮的表情,笑着說:“長伯,平西鎮的財務是獨立的,所以平西鎮的藩債不會落在安西鎮身上的......這安西大都護之位,以後就由你的子孫世襲,世世代代,永鎮安西!”

發財啦!

要發財啦,世世代代的富貴啊!

吳三桂都快歡呼起來了!

朱慈烺的意思很清楚,平西鎮的藩就快撤了,那幾百萬的藩債,以後就找朱皇帝去要吧!

而吳家把平西藩的虧空丟出去後,還能撈到一個安西鎮的藩,這可是個乾乾淨淨沒有一文錢債務的優質藩啊!

如果吳三桂可以把平西藩的330個千戶都拉去安西,一年就是將近200萬兩銀子的補貼啊......

這330個千戶賬面上是33萬戶,近200萬口。但並不都是軍戶,大部分都是供養軍戶的民戶,需要負擔兵役的軍戶不過8萬戶,這些纔是需要補貼的。一戶補個20兩銀子就太足夠了,8萬戶撐死就是160萬兩,還剩下40萬兩就是利潤了。

而且安西藩地盤很大,東起哈密衛,北起天山,往西往南都沒邊兒。雖然不是什麼富庶地方,但也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通道,真要花心思去打理,也還是能挖掘出不少進項的。

如果真能世世代代,永鎮安西,那吳家可就是與國同休的富貴豪門了。

看到吳三桂喜氣洋洋的,朱慈烺當然也跟着高興了。

他現在當了皇帝,但是這思路還是比較商業化的,特別重視“現金流”,也特別重視經濟效益。

也不是說不能產生正現金流的“虧本買賣”一定不能做,而是要量入而出,保持整個大明帝國的現金流爲正——至少要保持在可以通過融資借貸加以維持的地步。

否則,一旦資金鍊斷裂,他就會變成第二個崇禎。

所以他接掌大明朝後,就採取了一系列止損和收縮的操作,並且把主要的力量都用於經營容易產生大量收入的四江兩湖閩粵——爲了鎮壓可能的反抗,朱皇帝還將大量的北軍分鎮各方,所以之前的兩次北伐,都沒有投入足夠的力量。

而現在,四江兩湖閩粵這些地盤已經可以爲朱皇帝貢獻出一億兩(石)以上的租稅,而且還有了一個可以爲大明朝廷每年提供2000萬兩貸款的金融市場。

所以朱慈烺就有了足夠的財力去支持北伐和西進了!

當然了,有了點錢也不能胡亂花掉,該精打細算的地方還得精細。

因此他沒有選擇用流官統治安西,而是設立藩鎮,並且讓吳三桂去承包......還用一年200萬兩的補貼爲餌,讓吳三桂自己把平西鎮的330個千戶都挪去安西,這可比強行移民划算多了。

而一年200萬兩的補貼,看上去是很多了,但是大明朝廷的實際支出並沒那麼大。因爲在平西鎮移鎮後,他們在陝西圈佔的近2000萬畝土地中的大部分(肯定還得讓他們保留幾百萬畝),將會移交給軍屯司,成爲軍田。光是這部分土地,一年就是一百多萬石麪粉的租子,差不多也就是一百多萬兩。

而且安西、北庭兩藩一旦發展起來,西域的良馬、駱駝、玉石等特產,就會通過陝西輸入中原。而江南的絲綢、瓷器、茶葉、鐵器也會通過陝西輸往西域。絲路大開之下,陝西的商業也會再度繁榮起來。

吳三桂沒有朱皇帝那麼會算賬,但是也知道自己在這筆買賣當中一定有的賺,於是就矮了半截,要給朱皇帝叩頭謝恩。

朱慈烺連忙扶了他一把,笑着說:“長伯你先別急着謝恩,朕還有別的條件呢!”

原來這銀子沒那麼好賺......

“陛下有什麼條件儘管說,只要三桂能辦到,絕沒有二話!”

朱慈烺哈哈笑道:“好辦,好辦......你有330個千戶,33萬戶,200餘萬口,人數不少,而且還有繁衍生息,年年都有不少男孩被生養出來吧?”

“那是自然的,臣下面的那些人可能生了,其他的千戶臣不知,臣直轄的千戶,平均一下,每個千戶一年能生三四百,其中的男孩有一百八十上下,現在沒什麼,將來怕是麻煩!”

吳三桂的那些千戶平均一下,都有七千多口子,千分之五十的出生率就是三百五十左右了。不過這年頭夭折率也高,三百五十人裡面能有二百人長成就不錯了。不過有這樣“長成率”,330個千戶的人口還是會以比較快的速度增長。

而且這些軍戶除了給藩鎮當兵,也沒什麼上升通道。西北的經濟再怎麼發展也就那樣了,就算絲綢之路恢復了一點,和東南的四江兩湖閩粵還是不能比。

至於“太學考試”,那就更沒希望了......不是西北軍戶腦子不行,而是東南這邊很快就會普及小學和中學教育——東南士大夫有錢,又捨得投資教育,科舉考什麼他們就學什麼唄,西北軍戶根本沒得比。

不過朱皇帝卻想到了一條非常特別的上升通道。

“人不少啊!”朱慈烺笑道,“每年給朕這裡送1500名10歲男孩怎麼樣?”

“1500名10歲男孩?”吳三桂一愣,“陛下,您要那麼多男孩做什麼?不會是當太監吧?”

“當然不是......”朱慈烺擺擺手,“現在宮裡一共就三百個太監,哪用得着那麼多候補?”

他頓了頓,“和你說了吧,朕打算從安西、北庭、朔方、淮北、徐海、川西、川東、遼東、南陽等九邊軍鎮招募少年。再由大元帥府教養他們數年,教養期間,不得和家人聯繫,等滿18歲後再從中選拔壯勇從軍當兵。

九邊軍鎮每年各自輸送數百至一千數百,合計總能有一萬多人,教養數年後當有大半可用,將來朝廷手頭就不缺精兵了......等他們有了軍功,也可以選入軍校,提拔當官。如果不能踏上仕途,滿35歲就能退伍爲民,朕回給他們一份財產,讓他們在東南娶妻生子,安家落戶。”

這是在抄奧斯曼帝國的耶尼切裡軍團,要訓練童軍了!

因爲大明現在和奧斯曼帝國成了友邦,朱皇帝也得以研究耶尼切裡軍團的體制,研究之後發現這種“童軍”制的確有可取之處。招募貧苦少年教養而成的軍人,戰鬥力是頗有保障的,而且他們也可以成爲統治集團的新鮮血液來源。

沒有新鮮血液補充的統治集團,是一定會漸漸走向腐朽的!哪怕朱皇帝建立了精英教育和軍事教育體系,也只能延緩他們的腐朽速度。

而這些九邊少年之中的精英,可以和貴族子弟一樣進入軍校,擔任軍官,再由軍官轉文資從政。因爲他們背後沒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而且也比較有幹勁,完全可以成爲軍隊和官場上的中流砥柱。

另外,對於遊離於大明核心集團之外的九邊藩鎮的中下層而言,供應童軍也會成爲一條上升的捷徑。

哪怕只有少數童軍可以平步青雲,但是對九邊軍戶而言,多少也是一個盼頭。

有了這個盼頭,軍頭們要煽動他們反對中央就不容易了。

而且九邊軍戶的戰鬥力也不可能超過大明版的耶尼切裡軍團......

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1426章父皇,再來一打小兄弟(求月票,求訂閱)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86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八第2009章 誰去斬了黃臺吉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2255章 勸退崇禎!第131章 南幸不着急(求收藏,求推薦)第1652章 去藩王家吃飯第一百章 貳臣(求收藏,求推薦)第911章 清國之終章(求訂閱)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1355章 睜開眼睛搶世界第2181章 大訂單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997章 朕是聖君,朕很低調(求訂閱)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922章 想告御狀?排隊預約吧!第591章 皇阿瑪要出昏招了?第954章 空船計?(求訂閱)第2033章 你們不是遊牧的嗎?那就遊一個吧!第717章 大清太平洋水師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1020章 太上護國主(求訂閱)第1500章 老師您好,歡迎投降第696章 該死的西班牙人!第2144章 北洋水師!第883章 就怕皇帝會算賬啊!(求訂閱)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1099章 賢良喇嘛(求訂閱)第439章 太勇敢了(第一更,求月票)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59章 當韃子遇到騙子(第三更,月票)第1192章 這不是好學生啊!(求訂閱)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177章 君子大戰紳士第234章 藩爵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1215章 快來給代王投資吧!(求訂閱)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925章 什麼?大明有財政危機?(求訂閱)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1329章 我們是東廠的人!第964章 沙皇冤枉(求訂閱)第2074章 家光之野望第1867章 怕死不當官,當官不怕死!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1550章 金融帝國的奶茶王朝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762章 多鐸什麼時候死?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742章 孔代,你去中國幫忙吧!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十六章 聽說大明有救了(聽說還有推薦票)第772章 孔親王問對第668章 以德服人第2023章 黃臺吉,挺住啊!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643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中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八十五章 敵在天津衛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873章 闖賊,額李自成來戰也!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七十五章 大奸大義朱慈烺(求推薦)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2264章 逆子接班人第356章 吳三桂去哪兒了?第359章 雙喜臨門多爾袞第113章 大局已定?(求收藏,求推薦)第836章 敵弱,易剿,速來(求月票)第2244章 崇禎,你想幹什麼?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129章 挽救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442章 豪格拼了(狂求月票)第1763章出征,搶女奸商去!第1402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586章 你們爲誰而戰?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2185章 還能共存共榮嗎?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
第1399章 大明內戰的陰雲!(求訂閱)第1426章父皇,再來一打小兄弟(求月票,求訂閱)第1618章 革命的腳步聲第86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八第2009章 誰去斬了黃臺吉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2255章 勸退崇禎!第131章 南幸不着急(求收藏,求推薦)第1652章 去藩王家吃飯第一百章 貳臣(求收藏,求推薦)第911章 清國之終章(求訂閱)第551章 父皇,兒臣去要飯了第992章 燃燒的鹿兒島灣(求訂閱)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1355章 睜開眼睛搶世界第2181章 大訂單第1751章 勳貴們,上山下鄉去吧!第1994章 朕不收關稅,但朕的百姓要吃飯!第997章 朕是聖君,朕很低調(求訂閱)第1746章 萬歲爺兇還是韃子兇?第1922章 想告御狀?排隊預約吧!第591章 皇阿瑪要出昏招了?第954章 空船計?(求訂閱)第2033章 你們不是遊牧的嗎?那就遊一個吧!第717章 大清太平洋水師第242章 上刺刀,衝啊!第1948章 昏君抓老鼠,逆子守國門,豈有此理!第2080章 板載!大日本國的遠征軍到啦!第1020章 太上護國主(求訂閱)第1500章 老師您好,歡迎投降第696章 該死的西班牙人!第2144章 北洋水師!第883章 就怕皇帝會算賬啊!(求訂閱)第206章 有求必應大師兄第1099章 賢良喇嘛(求訂閱)第439章 太勇敢了(第一更,求月票)第1951章黃臺吉,你還讓朕好好抓老鼠嗎?第159章 當韃子遇到騙子(第三更,月票)第1192章 這不是好學生啊!(求訂閱)第1491章 肉越多,事兒越大!第2158章 逆子絕不能留啊!第1177章 君子大戰紳士第234章 藩爵第1211章 誰出兵,誰受益(求訂閱)第1215章 快來給代王投資吧!(求訂閱)第1608章大明興福十年第536章 傻眼了吧!第925章 什麼?大明有財政危機?(求訂閱)第1739章走,找袁崇煥去!第1773章 皇叔,聽說你要繼承朕的皇位?第1329章 我們是東廠的人!第964章 沙皇冤枉(求訂閱)第2074章 家光之野望第1867章 怕死不當官,當官不怕死!第1573章 崇禎又要升職啦!第1864章 高迎祥過年第871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八(求訂閱)第1550章 金融帝國的奶茶王朝第247章 現在要紮根東南了第762章 多鐸什麼時候死?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1287章 新財閥VS舊軍閥第742章 孔代,你去中國幫忙吧!第二十三章 現在還用跑嗎?(推薦票,推薦票)第2211章 有借有還,誠信天皇第十六章 聽說大明有救了(聽說還有推薦票)第772章 孔親王問對第668章 以德服人第2023章 黃臺吉,挺住啊!第1201章 奧朗則布纔不傻呢!(求訂閱)第643章 割地、賠款、和親 中第576章 出其不意, 直搗燕京!第八十五章 敵在天津衛 三(求收藏,求推薦)第1665章 不能納款、不可和親!第1873章 闖賊,額李自成來戰也!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財第七十五章 大奸大義朱慈烺(求推薦)第804章 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第2264章 逆子接班人第356章 吳三桂去哪兒了?第359章 雙喜臨門多爾袞第113章 大局已定?(求收藏,求推薦)第836章 敵弱,易剿,速來(求月票)第2244章 崇禎,你想幹什麼?第1146章 島津詐降第124章 李巖請放心第697章 大明包圍網第129章 挽救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653章 還是出國當佃戶吧第664章 大奸商,大債主第695章 該死的英國人!第1941章 貝勒摸金滿載歸,大汗不怕三歲王第510章 李自成,你被動了!第442章 豪格拼了(狂求月票)第1763章出征,搶女奸商去!第1402章 爸爸去哪兒了?第1586章 你們爲誰而戰?第2088章 還是搶錢爽啊!第2185章 還能共存共榮嗎?第795章 大明學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