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繹蘭

炎國大亂的消息很快傳入了中州,在判斷消息真僞之後,練鈞如火速入宮晉見姜偃。接着,其他朝臣也紛紛受到了傳召,齊集於隆慶殿中。一時間,人人臉上都寫滿了企盼和驚懼,機會來到的同時也伴隨着無邊的風險,畢竟,他們手中的籌碼還遠遠算不上是壓倒性的。

“周國那邊有什麼異動嗎?”練鈞如看着長桌上那一張細緻的地圖,擡頭向許凡彬詢問道,“長新君絕不會放過這樣分一杯羹的好機會,北狄大軍的後路都掌握在他的手中,只要他一聲令下,潞景傷那二十萬大軍就會被困死在炎國之內!”

許凡彬伸手在地圖上的幾個地點指了一下,“周國軍隊確實早就已經有所調動,主要集中在這幾處,分散得很開,隨時都可以出動。但是,直到現在,他們還沒有行動的跡象,似乎仍然在關注情勢發展中。”

練鈞如第一次點了點頭,和姜偃交換了一個眼色,又對在場衆人解釋道:“南蠻首領孟驕陽,前日已經抵達了華都,並且和陛下深談過一次。孟驕陽的母親是中原漢人,因此具有一半華夏血緣,其人野心很大,不止侷限於南蠻,除了向陛下索要封號之外,還想染指中原。這種人雖然可以利用,但過分危險,大家有什麼好主意麼?”伍形易見六卿等重臣面面相覷,不由冷笑着開口道:“野心越大的人就越有缺陷漏洞,只要把握得好,未必不能抓住他的軟肋。北狄那位天狼王不是一樣麼,看似野心勃勃,其實仍舊爲情所困,這樣的人不足爲懼。我之前派人在南蠻收集過情報,孟驕陽雖然姬妾無數,卻只有一個幼子。如今只有六歲,他們部落的長老堅持要立他的弟弟作爲繼承人,所以他只要出戰就必定帶着幼子和弟弟。唯恐有人擁立他的弟弟,同時提防有人暗害他的兒子。陛下只要能夠掌握他的兒子,那麼……”

這赤裸裸的一番話頓時讓所有人愣在了當場,練鈞如卻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伍大人說得沒錯,質子之說在中州已經使用了多年,南蠻孟驕陽既然寵溺幼子,那麼此議就有很高的價值,明日召見他時,我會盡力提出。若是他不能答應,那隻能不用他了,畢竟,夏國如今並不足慮。”“諸卿,如今的目標已經確立,那就是要中州必須開始用兵。但矛頭指向誰,大家可有定論?”姜偃環視衆人,提出了自己最大的疑問,“不僅要速戰速決,而且又要有出兵的理由。亦或是說,民心方面一定要把握住,否則,在大義這一點上,我們就無法站住腳!”

此時此刻。大殿中響起了兩個相同的聲音:“自然是商國!”

說話的正是練鈞如和伍形易,兩人犀利的目光狠狠撞在了一起。最終卻同時望向了一旁。練鈞如見石敬等人都看着自己,便指着地圖解釋道:“其一,寒冰崖本爲商國門派。對於商國情勢有很深的認識;其二,嚴修在譚崆城聲望高漲,而且日前剛剛打過勝仗;其三,湯舜允逼死其伯父,又殺死了自己的堂兄,當時這逆舉雖然被掩飾了下來,如今卻可以大做文章!”

待練鈞如說完,伍形易立刻接口道:“等周國忍不住出兵之後,中州就立刻增兵商國,一定要用最快速度拿下!與此同時,提防西戎的動靜,若是他們蠢蠢欲動,那事情就麻煩了!”

殿中衆人同時點頭,又議了一陣之後,他們才紛紛退出,只留下練鈞如和姜偃兩人。兩人的目光全都落在了那張碩大地地圖上,許久都沒有說一句話。終於,姜偃開口打破了寂靜,“爲了讓天下重歸於一,我們打破了原有的均勢,戰亂一起,百姓就又要遭殃了。練大哥,這統一之路沾滿了鮮血,我每每想起,夜晚往往無法入眠!父王當初的託付,真的就那麼重要麼?”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統一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對於練鈞如這個曾經經歷過統一王朝地人而言,只有統一纔是大勢所趨。“陛下,天下的大一統原本就要遭受無邊的苦痛。倘若中州一直貧弱下去,四國諸侯會放過這塊肥肉麼?他們爭搶的時候不是同樣要掀起腥風血雨?上位者的每一步前進都踩着無數人地鮮血,倘若不能體會到這一點,在安定之後撫卹民衆重振河山,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姜偃輕輕點了點頭,臉上卻是欲言又止的神情,最終還是什麼都沒有說。待到練鈞如退丟巡恐,水清慧便從側殿緩緩行出,在御前盈盈一禮。“陛下,您的心仍舊在惶惑不安麼?”她的小腹已經有些微微隆起,作爲五年多來第一個懷孕地嬪妃,如今後宮僕婢都將她當作了王后的第一人選。“陽平君殿下所言句句在理,相比先王地手腕來,陛下還是太過軟弱了!”姜偃容色一冷,“你是在指責朕麼?清姬,你應該知道,練卿執掌大權以來,中州國力蒸蒸日上,他的鐵腕已經夠狠了,若是朕不能稍稍平衡一下,那朝局的走勢就很難說了!”他隨手將一本奏摺扔在了桌案上,“你不必擔心自己地處境,你產下的若是長子,無論如何,朕都會冊立他爲儲君,至於將來如何,你也應該知道!朕曾經矢志脫離貧賤,如今卻欲圖解脫而不能,照此看來,你的兒子恐怕要早早即位了!”

“陛下!”水清慧連連退了好幾步,面上無比驚駭,可是,姜偃卻再也沒有和他多談的興致,揮揮手就示意她退下了。

中州華偃王六年八月二十七日,周國大軍自邊境進入炎國,打着爲炎侯報仇的旗號堵截了北狄大軍後路。與此同時,中州七萬大軍直撲商國,併發出檄文通告天下,歷數湯舜允七大罪狀。由於湯舜允先前的傷勢驟然嚴重,又昏迷不醒,因此商國之內亂成一團,統兵大將中也爆發出了不小的爭執。

在一連串的變故發生之後,南蠻首領孟驕陽謁見天子,並以獨子孟方泗在中州爲質,這個消息也就沒有引起太大波瀾。夏國孟嘗君鬥御殊爲了平息兩個兒子間的內鬥,以雷霆手段處死了雙方家將十二人,總算是暫時止歇了內鬥,然而,閔西全在此期間漁翁得利,順利拉攏了不少中間派人馬,手中兵權驟然增加到了三萬,勉強在洛都站穩了腳跟。

再加上南蠻接受了天子封號,鬥御殊也不敢輕舉妄動。

譚崆城中,許凡彬和嚴修成功地合兵一處,意氣風發地雙雙立在城頭,俯瞰着遠處的荒野。從仰人鼻息到自由做主,兩人也的經歷也不可謂不坎珂,尤其是嚴修在譚崆城支撐大局,扶助的又是承商君湯舜方這個軟弱之人,其中壓力不問自知。兩人正在交流着今後的進兵路線,就聽得頭頂上傳來了呼呼風聲。

“想不到許大人的動作這麼快!”孔笙自黑翅天鵬上飄然落下,朝着許凡彬微微行了一禮,“這一次的進兵之後,商國應該就能全數落入天子轄下了!”“少宮主所言極是!”許凡彬笑着點了點頭,又轉向嚴修稱讚道,“若不是嚴兄這些年刻意收攏民心,此舉必然招來無數非議!不過,少宮主和嚴兄的好事,應該也快近了吧?”

一句話將兩人說得面色緋紅,好在孔笙和嚴修都不是臉皮太薄的人,敷衍兩句也就過去了。兩人的婚事練鈞如早已提過,他們自然也是心照不宣,只是一直沒有最後敲定而已。笑論了一會雜事,三人立刻便轉回了正題,待聽得許凡彬說起寒冰崖在其中的作用時,孔笙的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

“姐夫未免太多慮了,湯舜允那裡羣龍無首,發揮不了什麼大效用,寒冰崖都是女子未經戰陣,這一次爲何又要讓她們登場?若是她們刺殺了敵將,消息傳出之後就會大損王軍聲譽,未免得不償失了!”孔笙一向不喜歡那些外表冷若冰霜的女子,因此毫不客氣地埋怨道。

許凡彬和嚴修對視了一眼,頓時啞然失笑,不過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去反駁。說到進兵路線,嚴修頓時心緒大佳,立刻將兩人引入了書房,指着牆上的掛圖解釋了起來。他在譚崆城足足駐紮了五年多,對於周邊地形和商國的山川地理大有研究,只聽了片刻功夫,許凡彬便生出一股佩服,交頭接耳間,未來的打算就漸漸定了下來。

中州華偃王六年九月初一,商國軍隊先啓戰端,但交戰之後,其後隊突然遭受騎兵伏擊,陣勢頓時大亂。以勇猛聞名於世的董奇只帶了幾百騎親兵逃脫,郭濤卻不幸戰死,消息傳出之後,人人不得不對王軍的戰力做出重新估計。在挫敗敵方攻勢後,嚴修第一次領軍主動出擊,商國的反正之戰正式揭開了序幕。

初秋的微風中多了幾許寒意,然而,在大道上的數十萬畢貿索來,這無非是微不足道的事。不管是原本的商國軍隊還是新到的中州王軍,所有人都因爲前些時候的勝利而生出了無窮信心。但是,這些信心高漲的人之中,並不包括兩位年輕的主將,恰恰相反,許凡彬和嚴修都感到了一股說不出的憂慮。

這一次的出擊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倘若一擊失手,那麼,不僅先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而且更會引起天下局勢的動盪,畢竟,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建立在他國亂離的基礎上。關於進兵路線,兩人早已商議妥當,將近二十萬兵馬分成左右兩翼,左翼七萬王軍由許凡彬統領,右翼十餘萬兵將由嚴修統率,至於輜重和其他軍馬則交給了孔笙。

分軍前夕,三個年輕男女再度聚在了一起,帥帳之中依然是那一幅碩大無比的詳盡地圖,這一幅來自黑水宮密藏的地圖,也不知費了孔笙多少口舌才從黑水宮主那裡取來,正是因爲它,嚴修才能死守譚崆城而不失。

“許兄,你那七萬人雖然少,但畢竟是你親手調教出來的,如指臂使應該問題不大,所以說,牽制敵方主力的任務就交給我了。”嚴修用手指在地圖上虛指,一條條的山道大路顯得格外清晰,“總而言之,有了這幅地圖的副本,你自可施展一擊脫離戰法,不要與敵人纏鬥,以消磨他們的戰力爲主。至於我的這些人之中,大部分都是商國自己的軍隊,所以說能夠發揮說不出的效用。總而言之,今次是許勝不許敗,否則我們也不用回去了!”

“嚴兄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許凡彬小心翼翼地將那一幅縮小了幾倍的地圖放入懷中,這才坦然笑道。“沒有了湯舜允,戰局就會順利許多,不過。我們也應該格外小心,萬一深入腹地之後,敵方突然能夠首尾呼應了,那事情就不容易了。不管是反間還是刺殺,一定要佔據幾個險要的據點,這纔是最重要地。萬不得已,就只有讓湯舜允永遠……”他的目光中突然閃過一絲寒光,卻見孔笙也露出了同樣的神情。

“好了,我先帶隊出發,希望和嚴兄在殷都會合的日子不遠吧!”許凡彬神情自若地拱了拱手。掀開簾子出了大帳。在他背後,嚴修和孔笙面面相覷,都有些不可思議。“算了,如今是時勢造英雄,這五年來他也受了不少刺激,會有這種脾氣也不奇怪!”嚴修無奈地苦笑一聲。突然抓住了孔笙的手,鄭重其事地道,“我軍糧草補給等就全都交給你了,這些事情我放心得很。但是,笙兒。你要記住,凡事不要勉強,千萬不要做出什麼傻事來!”

孔笙不妨嚴修突然來這麼一着,臉色頓時變得緋紅,許久才輕輕點了點頭。兩人深深凝視着對方。再也沒有說一個字。一個時辰之後,嚴修的本隊也隨之出發。目標便是離此兩日路程的堅城羅方。在那裡,湯舜允的愛將王騰就駐紮在那裡,據說此人和殷都中的鄧堅遙辰甥舅不和。說不定能夠免去一場鏖戰。正如嚴修所料,羅方城中共有三萬軍馬,雖說不夠出擊,但用來防守卻是綽綽有餘,然而,守將王騰卻並不這麼想。作爲跟隨湯舜允多年的勇將,他深知董奇郭濤的戰力,那兩人尚且會遭到大敗,枉論他這區區三萬兵卒?不僅如此,在他的心中還有一個解不開的疙瘩,那就是資歷遠比他淺薄,卻靠着一層層關係爬上來地鄧堅。

“你倒是說說,那鄧堅先是靠着自己是遙辰的侄兒,在主上面前曲意奉承,最後甚至得授兵法韜略。這還不算,原本湯秉賦那老兒敗亡時,主上就應該趁機殺了遙辰,可又是鄧堅的胡言亂語,留下了一個禍根!”王騰來來回回在議事堂中踱着步子,憤怒地看着堂下幾個心腹將校,“如今主上昏迷不醒,殷都事務俱是遙辰老兒經手,而禁衛事務又是鄧堅掌握,這樣一來,朝堂豈不成了他們甥舅倆的一言堂?我們這些將士在前方苦苦抵擋,究竟有何用意?”

對於王騰的咆哮質疑,堂下衆將誰都說不出話來。由形勢佔優到急轉直下,誰都說不清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可是,自從商侯湯舜允遇刺重傷以來,諸事不順是明擺着的。衆人左看右看,一個平日機靈地校尉便低聲建議道:“將軍,如今國中事務誰都說不準,與其耗費戰力與敵軍一戰,還不如保存實力爲好!再說,來犯之敵並沒有太多的軍力,要攻下這羅方城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他們應該……”

“住口,你是要本將辜負主上的重託麼?”王騰不待這校尉說完便怒聲斥道,“羅方重地,就算敵軍想要繞道,本將也絕不容許!”話雖如此,他的臉上卻現出了幾分掙扎之色,思量好一陣之後便命重將退下,只留下了一個隨軍多年地幕僚。

“桂先生,你認爲本將應該怎麼做?”王騰丟掉了剛纔的僞裝,臉色疲憊而無奈,“若是損兵折將,到時本將實力大損,必遭奸人暗算;若是就這麼放人過去,本將也不甘心,況且朝中非議起來,一樣得吃掛落!若是董奇郭濤兩人沒有大敗……”

“將軍,如今國中局勢大亂,你不可以常理忖度!”被稱爲桂先生的中年男子雖然披着甲冑,卻頗有幾分世外高人的氣息,“其實,主上得位不正是天下皆知的。前次天子之所以勉強承認,不過是因爲主上勢大。但是,主上一世英明,卻在譚崆城的問題上出了岔子,沒有儘早解決後患。如今主上一朝病倒,國中羣龍無首,自然就沒法應付亂局了!將軍,若說大義,掌握大義的可是天子啊!”

“你是要本將降敵?”王騰敏銳地聽出了背後隱情,容色頓時一冷,“背棄舊主,誰能保證對方一定能夠容下我?”

“不,將軍,只要有了你麾下地三萬將士,對方勝算大增,你一定能夠佔據高位!”桂先生夷然不懼地侃侃而談道,“將軍應該明白,承商君湯舜方不過是個傀儡,中州也不可能將許凡彬或嚴修中的任何一人永遠留在商國。只要將軍立下大功,將來爵封上卿是指日可待的事。與其與殷都那羣人共存亡,不若先下手爲強!將軍應該不希望讓那鄧堅遙辰甥舅看你的笑話吧?”

王騰終於被桂先生的巧舌如簧說得有些心動,思慮良久,他揮手示意對方退下,自己一個人靜靜地坐了下來。事情非同小可,一步走錯便無可挽回,他不得不多多考慮,三萬將士的榮辱,還有他本人的榮華富貴,全都集中在了一個選擇上。兩日之後,嚴修的十餘萬大軍便抵達了羅方城下,在城外不遠紮下了營寨,似乎沒有立刻攻擊的意思。一羣商國將領詢問了多次,都被嚴修一句“時機未到”打發了回去,誰也不知道主帥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終於,就在安營紮寨的當天夜晚,城中策馬奔出了一位信使,和指名要和主將嚴修面談。衆將苦勸無果後,只得任由那個身份不明的小校入了帥帳。

受命前來商談的是王騰心腹桂先生,他足足在嚴修的大帳中呆了一個時辰才告辭而去。在此之後,嚴修召來了所有將領,神情自若地說出了此間經過。待到衆將聽說王騰有意棄暗投明時,人人都是呆若木雞,誰都知道湯舜允麾下有六將最得信任,當日的副將董奇郭濤,偏將劉吳鄧王,如今都是執掌兵權的一方大將,而戰敗身死的郭濤就是這六將中第一個殞命的人。

“大人,此事是否有詐?”一個將領忍不住站出來勸諫道,“王騰此人算得上是擁立湯舜允的死硬派,戰功無數,應該不會這麼簡簡單單轉換陣營的!再者,吾等豈可輕易饒恕逆臣賊子?”

嚴修不以爲然地微微一笑,這才答道:“各位應該知道,即便湯舜允病重,比起他的百戰雄師來,我們這邊的兵馬仍然不足!倘若要追究所有人的追隨之罪,那麼,即便商國重歸承商君,國力也要衰弱許多。

你們都是商國的忠臣,究竟想要看到殘破不堪的河山,還是要完完整整的國家,這一點大家應該心裡有數!至於王騰,他和鄧堅遙辰甥舅不和是衆所皆知的,提防可以,但不用多做懷疑。”嚴修的解釋雖不能讓衆人心服口服,但最終還是讓激奮的羣情冷落了下來。次日,嚴修不顧衆將反對單身入城,終於使得王騰下了決心,至此,羅方城中三萬軍馬盡皆易幟。消息傳出後,商國上下皆驚,往日的同僚再也不敢相信對方,疑忌之心遍佈商國朝野。

第2章 定策第13章 家將第5章 變數第15章 雪恨第19章 驚變第9章 巧遇第3章 劇變第12章 新兵第8章 交鋒第3章 戰前第2章 異相第14章 對弈第4章 潛入第18章 女間第7章 蘇秦第14章 交心第8章 交鋒第8章 心計第10章 籌劃第12章 歡場第12章 彌留第9章 混亂第10章 大局第20章 流亡第8章 心計第16章 遊說第15章 盛會第13章 接見第20章 結拜第14章 交心第7章 初動第9章 迅勢第5章 諸侯第8章 翻雲第3章 劇變第11章 野心第3章 鳳錦第2章 了斷第14章 退兵第1章 敵我第10章 姐妹第13章 聯盟第13章 震動第19章 託付第2章 初獵第8章 翻雲第16章 震動第5章 臨行第17章 整肅第16章 震動第2章 使節第2章 定策第3章 館清第4章 驚聞第18章 暗示第10章 大局第19章 相遇第10章 骨肉第2章 了斷第13章 如笙第13章 震動第16章 催情第10章 姐妹第6章 來歸第4章 潛入第2章 定策第10章 探望第18章 主婚第12章 新兵第19章 佯殺第6章 商賈第5章 亂離第14章 譁然第11章 收線第1章 重生第10章 幕僚第8章 暗動第5章 繹蘭第17章 大喪第6章 父子第1章 婚約第1章 告急第3章 戰前第2章 機鋒第5章 前夜第2章 初獵第11章 死戰第1章 敵我第11章 應對第14章 交結第12章 前情第4章 逃脫第12章 歡場第3章 姜偃第19章 佯殺第2章 出兵第2章 王姬第11章 危局第1章 婚約第19章 寬宥
第2章 定策第13章 家將第5章 變數第15章 雪恨第19章 驚變第9章 巧遇第3章 劇變第12章 新兵第8章 交鋒第3章 戰前第2章 異相第14章 對弈第4章 潛入第18章 女間第7章 蘇秦第14章 交心第8章 交鋒第8章 心計第10章 籌劃第12章 歡場第12章 彌留第9章 混亂第10章 大局第20章 流亡第8章 心計第16章 遊說第15章 盛會第13章 接見第20章 結拜第14章 交心第7章 初動第9章 迅勢第5章 諸侯第8章 翻雲第3章 劇變第11章 野心第3章 鳳錦第2章 了斷第14章 退兵第1章 敵我第10章 姐妹第13章 聯盟第13章 震動第19章 託付第2章 初獵第8章 翻雲第16章 震動第5章 臨行第17章 整肅第16章 震動第2章 使節第2章 定策第3章 館清第4章 驚聞第18章 暗示第10章 大局第19章 相遇第10章 骨肉第2章 了斷第13章 如笙第13章 震動第16章 催情第10章 姐妹第6章 來歸第4章 潛入第2章 定策第10章 探望第18章 主婚第12章 新兵第19章 佯殺第6章 商賈第5章 亂離第14章 譁然第11章 收線第1章 重生第10章 幕僚第8章 暗動第5章 繹蘭第17章 大喪第6章 父子第1章 婚約第1章 告急第3章 戰前第2章 機鋒第5章 前夜第2章 初獵第11章 死戰第1章 敵我第11章 應對第14章 交結第12章 前情第4章 逃脫第12章 歡場第3章 姜偃第19章 佯殺第2章 出兵第2章 王姬第11章 危局第1章 婚約第19章 寬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