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賢臣擇主而侍

開平伯啊。

還是天子的秘書官。

天子近臣。

這常英瑚算是一步登天了。

連彭浚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隨後朱道樺看向衆人,說道:“孤王來湖南的時候,便聽聞了彭浚彭寶臣,歐陽厚均歐陽福田的大名,今日得見,果是一表人才。”

“孤王這次來湖南,便是爲全取湖南而來, 日後清韃絕不可能重返湖南而來,寶臣、福田,你二人可願爲孤王招撫衡州、郴州二府?”

彭浚和歐陽厚均心頭火熱。

慎齋先生說的沒錯,大明天子果然要大用三湘俊傑!

“願效犬馬之勞!”

軍師麼。

江西一省就變成了一個突出部。

半個南方就屬大明掌控之下了。

還一邊點頭。

朱道樺笑道:“這是自然,清韃龜縮贛州、南昌,周邊諸省兵力空虛,先趁機佔領地盤,鞏固消化,到時候便可一戰定江南!”

比如說朱道樺手上的這一冊書,乃是抄錄了朱道樺許多發表在【日月報】上的文章,上面寫滿了陶必銓的註釋和心得。

兩個知府。

自己一個連秀才都沒考上的落第書生。

在這個時代。

口徑就代表正義。

“湖南巡撫馮光貴是福建泉州人,他現在手頭上的兵馬也就主要是長沙府當地士紳組織的團練,王上只需要拉攏當地士紳,讓當地士紳禮送馮光熊出湖南即可。”

明軍步步爲營,一府一府的向北推進。

看起來都很健壯。

剛如此一來。

“士升多謝王上錯愛。”

找個湖南地頭蛇做軍師,也好摸清楚湖南這地方的道。

專門給湖南士子去考。

而後。

“如此,我倒是有一人舉薦。”

就是一個開平伯。

都寫滿了密密麻麻的註釋。

除此之外,還有【大明政務官教材】、【歐羅巴政略】等。

因此屢試不第。

這一下就讓在做的學子們心頭火熱,眼巴巴的看向了朱道樺。

讓朱道樺也不由得大讚超前的思維和思考。

而且形象欠佳。

看來是很忠實貫徹了陶必銓授“六藝”之學的宗旨。

無論是贛州還是南昌。

兩人齊齊拱手。

不過

自己這位軍師。

“先生所言極是,孤王要的也是能任事的大才。”朱道樺笑道。

“這就行了,王上,臣願入長沙,勸湖南巡撫馮光貴棄官回鄉。”陶必銓說道,“如此便可無血取長沙!”

其實陶必銓歷史上因其子陶澍而出名。

要知道。

“如何速取長沙?”

若不是穿着這儒生服, 就活脫脫當代猛張飛的形象。

而後說道:“王上可知,王上眼前這些才子,都是有望科舉提名的。不過所謂人才,可不只能考上科舉的纔是人才。”

質量更好。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 有彭浚、歐陽厚均、常英瑚三人珠玉在前,明王已經擺出了一副要大用三湘才子的姿態。

馮光貴就棄官而走,長沙當地士紳也改弦易轍,城頭換上了日月旗。

朱道樺此時身穿這一身明朝儒生的圓領袖袍。

就被大明掌控。

幾乎沒有經過什麼大戰。

如今則是因爲朱道樺有了新的際遇,得到羅典舉薦,要入明王彀中。

只是八股文章做的不算好。

而且現在的重點是招撫湖南。

現在還帶來了十幾個學生一起來投靠。

“如今清韃聚南方綠營主力在贛州、南昌,孤王欲速取湖南,軍師有何良策。”

在給陶必銓帶來的弟子們也一一談話並且做出安排之後。

就可以用鑽頭直接鑽出炮管。

羅典撫須微笑。

一下子就讓許多湖南讀書人搖身一變,成爲了大明的官了。

歐陽厚均:“我也一樣!”

朱道樺的軍師本來是顧鬆。

猛張飛軍師臉上露出了笑意:“王上,取湖南關鍵在取長沙,欲速取湖南,便是要速取長沙!”

“馮光貴是封疆,棄地而走豈不要受清廷問罪?”

如果乾隆不想讓自己的贛州大營和南昌大營的軍隊陷入包圍的話。

“取長沙之後,便可迫降湖南諸府,歸順者封官受賞,遣子入朝進學、爲官,並立刻廣辦恩科,讓湖南全省都受王上恩澤,如此湖南可定。”

隨着蒸汽機的運用。

同時也能生產處口徑更大的大炮。

這種三寸炮的口徑足有一百毫米。

在滿清那邊根本就沒有任何做官的希望。

畢竟陶必銓的弟子們都在這裡,他也要顧及到自己的形象。

確實是有點像諸葛丞相附身猛張飛——一看就很猛。

陶必銓說到這裡,頓了頓繼續道:“王上,取湖南容易,關鍵是如何全取南方諸省,尤其是江西!”

在加上明王確實是大方。

此人名爲陶必銓,湖南安化人。

陶必銓拱手有些矜持的說道。

還坐着二十來個差不多打扮的光頭儒生。

先把福建、湖南、廣西三省收復。

清茶悠然飄香。

想一想諸葛亮就知道了。

都不可能抵擋得住口徑足有一百毫米的炮彈的轟擊!

所以朱道樺現在之所以沒有立刻取贛州,取南昌。

軍師啊!

陶必銓深吸一口氣。

朱道樺笑道:“諸位都是湖南當地俊傑,湘湖初定,正是用人之時,諸位都有的是機會, 孤王不忌本地人爲本地官,諸位都是湖南英才, 湖南暫下郴州、衡州兩府, 不過大軍不日就會攻略長沙, 掃平湖南諸府, 將湖南一省全部收復, 到時候定會讓諸位之纔有用武之地!”

這些學生的形象也和一般儒生不太一樣。

“無妨,從廣東運來了最新的三寸長炮,可發射填充十公斤黃火藥的炮彈,清韃龜縮企圖據堅城而守,根本就是自尋死路!”

“很好,寶臣,你爲衡州府知府, 福田,你爲郴州府知府,用心招撫兩府之地,將之徹底歸心大明,可能做到?”

安仁縣。

“這就要看王上的動作了,只要在馮光貴回鄉之前,王上大軍就已經取得泉州,馮光貴不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在這不大的屋子裡面。

在這之前。

而後的廣西、福建兩省也照此辦理。

朱道樺留下陶必銓單獨說話。

衆人紛紛心定, 等着要出仕大明,好謀個官兒來造福鄉里,光耀門楣。

“士升先生來做孤王軍師如何?”

甚至是江寧府的城牆。

過段時間顧鬆還要回去廣州主持科舉考試。

現在大明的右相,就是明王軍師出身的。

湖南一省。

如此高才,卻因舉業不順,只得隱居鄉里,教書授業爲生。

陶澍和湘軍三傑(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關係十分密切,他在理學經世思想、改革思想、吏治思想、人才思想等方面,對“湘軍三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這光頭還能看到發岔子,一看就是剛剛剃的。

這儒生身材粗壯,雖穿着寬大的袖袍,但肩膀很寬,把這袖袍撐了起來,脖頸很粗,下巴上有幾根鋼釘一樣的鬍鬚,皮膚略黑, 臉龐圓如瓷盤,雙眼看起來也是圓的。

許多內容,頗有見地。

朱道樺也不以爲意。

是爲了穩住乾隆,讓他的大軍暫時不要搗亂。

此時大傢伙都眼神恭敬的看着大明天子朱道樺,還有坐在他右邊的一名約莫四十歲的儒生。

羅典推薦的陶必銓顯然是非常合適的。

效率更高。

另外一方面。

“湘軍三傑”可認爲是陶澍思想與事業的繼承者和發揚者。

而現在他竟能一步登天成爲明王軍師。

然後有放出了大量的官位。

壓下心頭火熱。

在泉州府也被明軍佔領之後。

所以朱道樺需要一個有才能,瞭解湖南當地情況的顧問。

不端着點還真的不太像軍師。

沒有戴帽子,只是隨意挽起髮髻,很是悠然自得的翻看手中的一卷書冊。

在有了蒸汽機帶來的穩定動力之後。

朱道樺感慨道。

周邊諸府都沒有了抵抗的理由。

先是開了個湖南恩科。

明王一出手。

而陶澍作爲陶必銓之子。

一邊看。

長沙一下。

陶必銓的建議很有效。

彭浚深吸一口氣:“臣定竭盡全力,爲王驅馳,不負王恩!”

比西方的一級戰列艦用的三十二磅炮的口徑還要大。

“先生高才,竟還是在野之身,清韃不識真人啊。”

火炮的炮管是澆鑄而成的。

不時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也是陶必銓悉心培養而成。

穩定的動力帶來了高效的槍炮生產。

“軍師,孤王現在就有一事請教。”

有詩才,有勇略,也學有諸多經世致用之學。

這陶必銓看起來還真的沒有怎麼研究舉業,反而研究一些在當世儒生看起來有些不務正業的學業。

羽扇綸巾,錦囊妙計。

但是現在顧鬆是右丞相,顯然已經沒多少功夫繼續給朱道樺做狗頭軍師了。

他大概率會選擇把兵力收縮到江寧府。

如此一來。

陶必銓拱手說道,“王上大張旗鼓入湖南,福建那邊恐怕也不會落下吧。”

大明天子行在。

真是個好大的官——其實也沒多大,即使明王顧問的角色,不過做好了確實也容易升官。

好讓他騰出手來。

快四十歲了,只好在老家開塾收徒。

讓江寧府的乾隆也壓力陡增。

若是清軍繼續龜縮不出。

恐怕仗還沒打幾下。

南方諸省都要姓朱了。

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112章 城破!碰撞的洪流!第132章 大明要講禮第321章 澳洲的牛仔,印度的八旗。第185章 明軍蹲坑流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391章 俄羅斯的出路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132章 大明要講禮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264章 來看看我們沙俄的勇氣第267章 大勝!大明天兵無敵!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332章 催破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36章 要戰,便戰!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214章 一戰定天下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165章 大英私掠船VS福建海賊!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408章 都有秘密武器第282章 有人要倒幕了!第237章 大清還能再興嗎?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369章 螳臂擋車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45章 怎麼就死了呢?【求收藏,求追讀】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讀】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332章 催破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08章 投降輸一半,頑抗死全家第48章 造不如買【求收藏,求追訂】第54章 來騙,來偷襲。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198章 被終結的海洋霸權第259章 太進步了!第377章 千古一帝的擔憂第164章 海上博富貴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159章 祖國在召喚你,波拿巴!第45章 怎麼就死了呢?【求收藏,求追讀】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
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112章 城破!碰撞的洪流!第132章 大明要講禮第321章 澳洲的牛仔,印度的八旗。第185章 明軍蹲坑流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200章 滿洲一族的死路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391章 俄羅斯的出路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132章 大明要講禮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264章 來看看我們沙俄的勇氣第267章 大勝!大明天兵無敵!第99章 安靖湖南,湘湖子弟多才俊。第332章 催破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130章 會有一個南北朝嗎?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293章 在琉球,西班牙人的分歧。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36章 要戰,便戰!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214章 一戰定天下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165章 大英私掠船VS福建海賊!第36章 米,煤,鐵,奉清反明?【求收藏求追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408章 都有秘密武器第282章 有人要倒幕了!第237章 大清還能再興嗎?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369章 螳臂擋車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114章 大清要溜了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章 文化吸引力【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票求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454章 大炮開兮轟他娘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45章 怎麼就死了呢?【求收藏,求追讀】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461章 只要俘虜朱宜鑫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讀】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332章 催破第140章 花錢滾滾如流水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08章 投降輸一半,頑抗死全家第48章 造不如買【求收藏,求追訂】第54章 來騙,來偷襲。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195章 我們贏定了!贏麻了!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122章 這算贏了吧?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271章 教育和宣傳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393章 再遠就管不到了第241章 大清還是要有忠臣的第198章 被終結的海洋霸權第259章 太進步了!第377章 千古一帝的擔憂第164章 海上博富貴第81章 十大產業和南洋殖民【求全訂】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159章 祖國在召喚你,波拿巴!第45章 怎麼就死了呢?【求收藏,求追讀】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