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太進步了!

“皇帝陛下,您的這個農業集體化的方案”

康德眉頭緊鎖,又若有所思。

“似乎和那些社會主義者的方案略有些相似,但是卻也有很大的不同。”

“集體勞動,集體管理,土地公有,部分生產資料公有,這確實是有些社會主義的影子了。但是本質上,這些集體農莊還應該是屬於私有制的改良.”

在北都城。

歷史著名宅男康德先生,現在已經走了不少中國的城市、農村。

考察了和西方社會迥然不同的東方社會形態。

同時在回到北都城之後。

朱皇帝居然拿出了一份“集體化農莊試點方案”的東西。

這玩意兒康德先生一看就驚爲天人。

太先進,太進步了。

這個時候的康德在經過了長達三年的東方考察之後,他對於社會學、政治學的理解已經和歷史上的那位康德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尤其是在政治上。

人是會隨着環境而改變的。

和歐洲那些空想社會主義者的烏托邦不同。

這顯然是一份有實際操作空間的方案。

大明現在是一個農業國,在這樣一個人口多達四萬萬的龐大國家,農業關乎着國家的存亡。

而在康德的考察之中。

大明的農村幾乎是一片破敗,人口極多,而人均土地極少!

再加上土地集中的程度很高,這個軍事力量很可能是全世界第一的大明帝國,實際上是一個飢腸轆轆的國度。

除了珠江口、長江口、蘭芳、海峽自由市這幾個少數的地方。

其他的區域到處都是飢腸轆轆的佃農。

而且這些佃農聊以果腹的失誤,是番薯葉和番薯塊莖這種產量極大的高產作物。

所以在大明北方。

到處充斥着營養不良的百姓。

這個飢腸轆轆的帝國如果繼續這樣“內卷”下去。

等朱道樺這位開國大帝一旦逝去。

那他的帝國很可能會陷入到混亂,分裂,甚至是消亡.

不過這位光復大帝看起來也意識到了他的帝國存在的問題。

他選擇的辦法是轉移矛盾:將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國外,用國外的土地來養活他龐大的臣民。

這在這個時代其實是各國的普遍做法,而憑藉着大明帝國強大的軍事力量,他們也能做到這一點。

而這個集體農莊方案的出現,讓康德也不由得大受震撼。

毫無疑問。

集體勞動,利潤共享,投票自治,統購統銷等方案,實在是太天才了。

這幾乎把地主這樣的食利階層直接砍掉,國家直接和農戶對接。

“食利階層還是會有的,比如說東北開發總公司的各級“官僚”。”朱道樺嘆了一口氣說道。

消滅剝削只是一個美好的暢想。

但在現在的生產條件下,這顯然是不可能完成的烏托邦。

砍掉了地主。

壓在農戶頭上的就是東北開發總公司這樣的機構了。

不管這個機構是叫做統銷社還是什麼公司.

“不過很顯然,您統治下的集體農莊的農戶,他們的生活條件還是會得到極大的改善,這其實就是極大的進步了。而且一個國家存在着各種階級也是必然的,您不是曾經說過,國家就是階級統治的工具麼?”康德笑道。

朱道樺神色一動,說道:“而我的臣民們生活條件上升的代價,很有可能是一些土著、大明的敵國的百姓們生活條件的惡化,這似乎是無解的.除非有一天社會財富極大豐富,所有的食利階級和剝削階級都被消滅了”

康德看了看這位大明帝國的皇帝。

他是真的沒想到。

這位明明是獨裁皇帝,怎麼滿腦子都是什麼剝削啊,階級啊這些對他的統治似乎是有危害的東西。

這位東方大帝的思想。

還真的是矛盾啊。

他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刷刷刷的寫下了朱道樺說的這些話。

然後臉上露出了微笑:“皇帝陛下,您的經歷實在是過於傳奇了,也許在西方,不,全世界都有不少人想要了解您的過去,也許我可以爲您撰寫一本傳記呢”

朱道樺擺擺手:“現在說這個,還太早了.不過康德先生若是想要寫的話,儘管寫就是。”

“不如傳記的名字就叫做【光復大帝的前半生】.”

前半生?

這怎麼聽着這麼不吉利呢。

“還是換個名字吧,這個名字不太吉利。”

朱道樺說道。

康德楞了一下,隨後也反應了過來。

這大概就是一些中國民間道教信仰的影響了。

康德也不懂這個,但是也表示尊重。

按照大明國策,大明皇帝將是儒釋道三家的信徒,這是政治的需要,也是大明帝國的“祖宗家法”——太祖朱元璋就是這麼規定的,儒家爲主,三教並用。

就在朱道樺在和康德探討“集體農莊”的進步意義的時候。

顧鬆、羅芳伯正在宴請前清軍機,後來被乾隆邊緣化的重臣董誥。

“雅倫兄本應有大用的,至少招撫北方諸省的膽子本來應該是落在雅倫兄肩上的,不過如今看起來,皇上是另有所用了。”

董誥也不怎麼在意。

今年才五十三歲的董誥,自然不像是劉墉、紀昀這種已經七十多的老傢伙,直接拍屁股走人回老家,正值壯年的董誥當然是不甘心就這麼脫離官場的。

而且現在大清已經投降了,連皇帝都變成恭順王了,他們手頭下的這些漢臣自然也沒有理由做什麼大清孤臣了。

他笑了笑說道:“當初皇上在北都便已說了另有重用,我猜恐怕是和徵西行營有關.”

顧鬆笑了笑,說道:“沒錯,皇上確實是安排了一個重任!”

“哦?”董誥臉上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羅芳伯道:“雅倫兄,皇上要對沙俄用兵,主力便是徵西行營,目標乃攻滅伊爾庫茲克,給沙俄一個警告和教訓。這可是飲馬翰海之功啊!”

“徵西行營進攻伊爾庫茲克?”董誥皺着眉頭思索起來,“光是靠徵西行營的力量,恐怕難以做到.”

“能不能攻滅,什麼時候攻滅,暫且不說,關鍵是要在伊爾庫茲克點火,把沙俄的注意力牽回來,不能讓他們在剛東邊壞事!”

“東北?”董誥一愣,“東北要有什麼事?”

“建立集體農莊!皇上要把中原災民移到東北去屯田了。”顧鬆說道。

董誥點了點頭,這事他也聽說了。

這是朝廷爲了緩解內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推出來的的辦法。

具體的條款沒有公佈。

但是大原則是確定的。

會先成立一個東北開發總公司。

負責提供種子、耕牛等生產資料從而獲得農產品十年的獨家統購權。

而土地則是朝廷方面以租賃的方式長租給農戶。

以一百五十戶組成一個集體農莊,集體耕種,收益共享,同時還要裝備火槍,時刻準備戰鬥。

這種“武裝移民”類似於衛所軍戶。

但不需要承擔兵役。

只需要保衛自己的家園。

董誥盤算了開來、

一百五十戶農戶。

至少有一百五十名壯丁。

一百五十條槍。

面對那些沒有什麼火器的遼地土著野人的威脅,已經是足以自保了。

只要這沙俄沒有在東北方向有大兵,這集體農莊就能快速在廣袤的遼北擴展。

另外勒保在西域的動作也讓朝廷擔心原八旗的旗人去投靠勒保,乾脆把他們全部拉去和沙俄作戰。

看來讓自己領着徵西行營去威脅伊爾庫茲克,是朝廷的一石二鳥之計了

“這移民屯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只是如此大規模的移民,花費可不小啊。朝廷可有這麼多錢?”

羅芳伯一捋鬍鬚,笑道:“朝廷沒錢,皇上有錢啊.財政部都算過賬了,平均五人一戶的話,算上安置費、路費、口糧、種子、農具、火槍、耕牛等林林總總,要花費三十明元左右。前期先移一百萬戶,那就是三千萬明元了,朝廷出一千萬,剩下的兩千萬讓皇上出就行了”

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44章 88888和6666【求收藏,求追讀】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369章 螳臂擋車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427章 祖宗保佑和甲板洗地第28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406章 肉爛了還在一個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74章 八旗有兇性,全取廣東!【求全訂】第39章 明軍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讀】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125章 乾隆:這就是朕的王牌嗎?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1章 又送妹子又送地盤【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19章 乾隆的殺心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35章 黃白生存空間之爭【求收藏求追讀】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89章 完全淪陷的日本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424章 一戰定乾坤!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58章 是不是有點太謹慎了?【求收藏求追讀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279章 俄軍能試出明軍的極限嗎?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154章 封建強兵和大清綠旗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76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就滅族了!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讀】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8章 明主!真的是明主!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
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333章 金山,好名字啊!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44章 88888和6666【求收藏,求追讀】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369章 螳臂擋車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427章 祖宗保佑和甲板洗地第283章 世上只有媽媽好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432章 學渣啊學渣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406章 肉爛了還在一個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153章 海參崴,好地方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74章 八旗有兇性,全取廣東!【求全訂】第39章 明軍的大秀【求收藏,求追讀】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125章 乾隆:這就是朕的王牌嗎?第234章 遊牧民族以後就只能能歌善舞了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1章 又送妹子又送地盤【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310章 無納稅,無代表!第18章 南洋華人真正的領袖【求收藏求追讀求第285章 日本的機會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324章 清英瓜分印度?第14章 東亞海權之戰第119章 乾隆的殺心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183章 這也太崇明媚外了吧第35章 黃白生存空間之爭【求收藏求追讀】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65章 還在玩排隊槍斃啊第223章 做平西王滌盪西方羣魔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56章 大清的好學生不列顛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189章 關外旗人,人人泣血。第351章 明蘇也是可以聯合的第37章 八萬對兩萬,優勢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89章 完全淪陷的日本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424章 一戰定乾坤!第205章 什麼叫做反動的獨裁君主啊第124章 血戰!排隊槍斃的對決!第58章 是不是有點太謹慎了?【求收藏求追讀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421章 大英帝國的印度洋艦隊第69章 也要搞點捅沾【求收藏求追讀】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279章 俄軍能試出明軍的極限嗎?第385章 如何破鐵絲網?第280章 失於東方,補於西方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154章 封建強兵和大清綠旗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76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就滅族了!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447章 中華大團結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417章 大明的主力艦第228章 乾隆的進步也很大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255章 大清的火種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第169章 光復大帝的怒,遼東蠶食。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讀】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8章 明主!真的是明主!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