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殖民,要有新的社會結構!

“皇上,大規模的遷徙移民談何容易,若是搞不好怕也生出不少事端,自古以來,便以安土重遷爲傳統的。”

林適中說道。

林適中如今已是七十五歲的耄耋老者,曾在很那當南陽府同知,負責該段的黃河治理。

在其任職二十年間。

其所在的河段從未發生過絕堤事故。

對治河頗有研究,如今也特別列席聽議,算是作爲朱皇帝的“黃河顧問”。

“傳統也要分時候,這要治黃河之本,就要沿河建防洪堤,設置泄洪河道,還要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這些可都要佔大量土地。”朱道樺想了想後世的治黃經驗,侃侃而談。

要防止黃河河牀進一步太高,根本的辦法還是要限制進入黃河的泥沙量。

只要進入黃河的泥沙量少了,在喝水的沖刷下,把大量泥沙送入大海,就能逐漸把黃河的河牀降低,而黃河河牀越低,發生水患的概率也就越高!

“朕以爲,要治河,便要治本,向遼北移民之事,可以先遷黃河兩岸之民開始。”

朱道樺說道。

“皇上,在中原搞移民不難,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安徽這些地方,在本鄉吃不上飯的貧民極多,所以若是能開放遼北移民,必會十分踊躍!”

在說話的是另外一名清朝降臣黃鉞,安徽蕪湖人,是當代頗爲有名的畫家,同時也在河南當過官兒。

朱皇帝聽說過他倒是因爲在後世得到過黃鉞的書畫,所以對這位清朝大臣頗有些映像。

如今也入了朱皇帝夾帶,怕是要大用了。

現在大明朝廷南方人太多而北方人太少。

這可不利於團結。

所以現在朱皇帝也從前清的一些北方文人士紳士之中提拔了一撥人,另外還在北方開了恩科,設了北榜科舉。

對於朱皇帝來說。

他其實並不怎麼在乎南方官員和北方官員誰更厲害的事情。

平衡各地官員數量,其實是一個政治問題。

這可是關係到朱皇帝屁股下的位置能不能坐得穩的頭等大事。

“皇上,遼東本來就有不少熟地,只要夠人,隨時都可以進行耕種,麻煩的只是遼北的老林子和松花江兩岸的沼澤地,要開發出來還真的要廢不少力氣。”

遼地總督彭浚說道。

“如今遼東有衛所軍屯二十三個,每個軍屯約有三百戶,人口千人左右。”

“海參崴有軍屯十三個,規模也差不多。”

朱道樺聽到彭浚的而彙報之後,沉吟片刻,而後沉聲道:“遼東和海參崴得地都算是比較容易開發的,遼東本來就是熟地,乃農耕之所,只是清廷禁止漢人進入才荒廢的,而海參崴靠着海,有大海可以運補,所以也容易立足,但若是要深入遼地,這種衛所制的軍屯,恐怕就不太適合內陸了。”

彭浚聞言若有所思,倒是一旁的趙四隨後問道:“皇上,衛所軍屯以宗族爲紐帶,以同村同鄉關係爲基礎,能把大傢伙的力量擰成一股繩,有什麼不好的呢?”

朱道樺聞言搖了搖頭。

他當然不認爲這種結構的社會組織好了。

因爲在朱道樺看來。

靠着同鄉、宗族、血緣凝結起來的宗族式的村寨,雖然說有組織方便的好處,但同時也存在容易自我封閉、排他的弊端。

換句話說。

在大明能夠牢牢控制的遼東,這種宗族式的軍屯是可以建立起來的。

畢竟不需要承擔太大的對外征戰的任務。

而在蘭芳,這種宗族軍屯的弊端已經顯現出來了——大明在婆羅洲的擴張必須要依賴大明朝廷派遣的軍隊驅趕當地土著,否則光是靠那些嘉應州宗族,怕是再過個一兩百年,都無法全佔婆羅洲。

而這可不是朱道樺能等得起的!

殖民,必須要打散宗族。

東北的移民屯墾,將會是大明將來在西域,在南洋,在北美洲等地的實驗樣板。

而這樣板要吸取在婆羅洲的經驗教訓,要搞出一個可以自我管理、集體勞動、人人可從中得利,人人願意扛槍保衛自己利益的屯田村!

這樣的村子。

不是南方那一個個宗族村能做得了的。

“老趙啊,你也是在南洋打拼過的,難道就不知道這同族互爲依靠的壞處嗎?非一族不用,非同鄉不信,蘭芳那些大族一直以來就只認嘉應州客家人,如果不是朕以武力征伐,用火槍樹立權威,這一盤散沙的蘭芳如何能擰成一股繩?”

“相比於蘭芳,中原這裡的宗族關係更加複雜,而且有些宗族之間積怨深,動不動就大打出手,其中還有各種教派、幫派的勢力矛盾,盤根錯節!若是以同鄉、同族爲紐帶,就相當於把這些矛盾再原封不動的搬到東北去。”

“沿海地區還好,再往黑龍江那邊去,就有清韃的殘餘勢力和沙俄的滲透勢力了,就那些宗族村莊,能應付得了?到時候難道要朝廷派遣大軍來保護嗎?那這移民拖邊的成本可就高得沒邊了!”

朱道樺說着,眼眸之中出現了一抹亮色。

他似乎有些思路了,並且在他心中那個組織形式,絕對要比宗族式的村莊有戰鬥力百倍,千倍!

他想起了後世的五六十年代的.集體化大生產。

農村的集體化!

若是能形成一個人人有“股份”的集體化農村,以一個個軍政合一的集體農莊作爲未來東北社會組織的基礎,那這個東北的集體化社會,將來也會是大明帝國對外擴張的強大基石!

成千上萬的集體農莊如果出現,那明軍隨時能從中得到百萬計的後備兵源和後勤補給。

一個個“特別能戰鬥”的集體農莊,也要成爲一個個難以攻破的堡壘,成爲大明特色殖民的樣板!

只是

朱道樺腦海中的這個集體農莊要怎麼搞。

還只是他腦海中一個模糊的念頭。

具體肯定是不能照搬後世的農村集體化的。

因爲那和集體化的辦法無法盈利。

而他心裡認定的是:宗族肯定不能介入到大明的殖民地集體農莊之中。

這個集體農莊,一定要打散原來所有的社會結構和組織。

將所有的農民原本的社會連接和利益一併抹去,並且要把他們的核心利益和集體農莊牢牢綁定。

爲利而戰,才能讓這樣的集體農莊在遼北,在南洋,在北美生存下來!

像是一粒粒種子,一把把尖刀,插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雖然在朱道樺的腦海中那個“集體化農村”的生產能力上未必要比“分田到戶”的小農經濟強。

但是在戰鬥力上。

那絕對是要完爆一切宗族制、部落制、農奴制的。

後世的恐怖動員能力就明明白白擺在那裡呢。

所以要殖民,要擴張。

集體化大生產的農村結構,要比一盤散沙的宗族制農村好太多了。

畢竟。

宗族這樣的結構已經被歷史證明,是無妨形成特別有戰鬥力的組織結構的——歷史上無數次入侵就證明了這點。

想到這裡。

朱道樺似乎有了思路了。

他站了起來,轉過身看向了攤在自己背後的地圖。

而後扭頭過來說道:“先期進行招募一部分黃河兩岸的百姓作爲實驗點,打散一切宗族、同鄉的結構,朕不要一個用血脈宗族凝聚起來的軍屯,而是要一個真正有戰鬥力的集體化農莊!”

“另外.下旨,挑選一些在婆羅洲有拓邊經驗的官員,生產良好的衛所農戶入京,朕要向他們取取經!”

朱道樺說道。

“大規模向外移民是大明國策,但是這個民如何移,如何組織,如何在異域自我管理,集體生產,共同戰鬥,還需要好好的研究,宗族無法承擔這個責任,所以.對外殖民,朕不要宗族,朕要一個可以在西域,南洋,東北,西伯利亞.乃至於北美都可以適用的新的組織模式!”

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406章 肉爛了還在一個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466章 突擊!突擊!突擊!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420章 極盡哀榮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226章 衍聖公,你的前途在哪裡?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26章 反明大聯盟【求收藏求追讀求月票求推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8章 明主!真的是明主!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60章 羅大班的忽悠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74章 入關!入關!第87章 蒜你狠,驅佃潮【求追訂】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54章 來騙,來偷襲。第430章 六比一!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387章 俄羅斯要輸了第198章 被終結的海洋霸權第257章 糟糕了,這可是王朝末日的景象!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359章 蘇伊士地峽和地中海駐軍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17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傾巢而出了!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63章 吃瓜羣衆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268章 葉尼塞河是邊界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88章 匍匐前進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403章 大中華產業分工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讀】第106章 什麼叫做降維打擊啊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186章 打寧遠,打錦州。第193章 戰?走?和?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290章 朱皇帝也有諸子奪嫡長之事?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171章 都有明式裝備啊第277章 烏拉!烏拉!第42章 辮子要割了【求收藏,求追讀】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77章 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求全訂】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
第353章 十幾年後的世界大戰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406章 肉爛了還在一個鍋第389章 工業化的勝利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466章 突擊!突擊!突擊!第156章 大英帝國,贏辣!第420章 極盡哀榮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347章 拿破崙要政變了!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226章 衍聖公,你的前途在哪裡?第464章 進攻,還是後撤?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26章 反明大聯盟【求收藏求追讀求月票求推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8章 明主!真的是明主!第456章 打就打大的。第178章 南洋海戰,遼北陸戰。第60章 羅大班的忽悠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331章 楊遇春吊打威靈頓公爵第174章 入關!入關!第87章 蒜你狠,驅佃潮【求追訂】第329章 覆滅的帝國和強盜第54章 來騙,來偷襲。第430章 六比一!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224章 絕對不能讓乾隆跑了!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第232章 八旗確實是振作起來了!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361章 農村結構在崩壞第435章 半個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30章 人人都要納稅【求收藏,求追讀】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253章 陳知縣,你要發達了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裡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19章 荷蘭艦隊滅,追擊紅旗幫。【求收藏求第387章 俄羅斯要輸了第198章 被終結的海洋霸權第257章 糟糕了,這可是王朝末日的景象!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20章 綁得太不正經了【求收藏求追讀求推薦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294章 送上門的功勞第359章 蘇伊士地峽和地中海駐軍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65章 明軍拖不起【求收藏求追讀】第17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傾巢而出了!第238章 打西邊捉住了一個乾隆第419章 墨西哥共和國第17章 歐洲人的海軍一夕之間都變成廢物了!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314章 工人階級要走上歷史舞臺!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96章 漢官皆無恥,漢人不可信。第63章 吃瓜羣衆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378章 問題並不只是在於法律第150章 土豪劣紳們要和大明朝廷緊密勾結第268章 葉尼塞河是邊界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88章 匍匐前進第313章 活不下去纔去關外第403章 大中華產業分工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讀】第106章 什麼叫做降維打擊啊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459章 90萬VS160萬!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382章 決戰的打算第186章 打寧遠,打錦州。第193章 戰?走?和?第201章 法蘭西的稱霸狂想曲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290章 朱皇帝也有諸子奪嫡長之事?第409章 血肉磨坊?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171章 都有明式裝備啊第277章 烏拉!烏拉!第42章 辮子要割了【求收藏,求追讀】第416章 這是島鏈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77章 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求全訂】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