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糟糕了,這可是王朝末日的景象!

大清的西域總督勒保要南下,大明的平西王要西進。

總之。

點燃了中原戰火的三方勢力的兩方,太平太國成爲了大明平西藩,去西面打天下去了。

而大清則是一部分投降了大明,另外一部分拒不投降的則是在勒保的帶領下,很是狠狠的禍害了一番西域,捲走了大量的糧食、人口、財富,浩浩蕩蕩的取道浩汗,朝着傳說中的帝國墳場阿富汗去了——當然了,現在的杜蘭尼王朝可沒有什麼帝國墳場的說法,而且勒保的大軍這一路可以說是稍殺搶掠,清帝國主義罪惡的鐵蹄強加給了中亞諸國的百姓不知道多少無端的苦難。

而此時的華北大平原。

夏天的熱浪已經席捲。

在五月份搶種下去的麥子、番薯等也已經鬱鬱蔥蔥。

華北的土地上,終於又一次度過了一場火星四濺的戰爭。

從戰亂之中逐漸平息了下來。

並且以身作則,帶頭捐從了一百萬明元來賑災。

蘭芳作爲稻米生產大省,什麼時候見過這種饑民遍地的場景啊!

本以爲大明朝馬上就是要進入煌煌盛世的時候,沒想到大明北方的形勢竟如此的嚴峻。

所以在船上醫生的幫助下很順利的完成了生產。

後來在蘭芳,如果這時候有GDP統計的話。

大明朝北方形勢可不容樂觀。

按照上面的命令。

但這種事情最好還是別發生了。

陳仲良聞言耷拉着腦袋,把包袱背好,又從妻子手裡接過了二兒子陳海生——這小傢伙是在船上出身的,所以叫做海生。

一些城市的物質運輸要依靠陸地的,要補充這麼多糧食進來,運力不足的問題是隨處可見的。

這就是!

道路兩側的店家都基本上關了門了,因爲這些天難民的涌入讓城市的治安變得空前惡化起來。

還好現在有番薯這種高產作物,大約三個月左右就能取得塊莖食用了。

以宋湘爲河南巡撫,以陶必銓爲河北巡撫,在兩地分別駐紮數萬大軍,收繳原本屬於旗人的土地,以及將一切無主之地收歸官府等待分配。

真是災難無情人有情啊。

“夫君,這天津府不是北方名城麼,怎麼到處都是窩棚和流民啊?”

大概是因爲叫船生不好聽吧。

雖然大明朝廷的官員們辦事還算是盡心盡力,至少要比前清的官僚體系運轉得順暢許多——畢竟大明王朝是新朝初立,許多壞規矩還沒來得及學會。

在【日月報】和【大公報】上,也在連篇累牘的報道各地賑災之事。

以及在三方大戰的時候四處驟起的盜匪、馬賊勢力,讓這片大平原一度處在了一個無政府狀態之中。

對於剛大明王朝來說。

他是廣州人,在廣州什麼時候見過這樣的場面?

此時已經過了春耕,搶種下去的麥子也不知道能不能趕得及收上來。

所以蘭芳人現在基本上都是闊佬。

驚得陳仲良到現在還在阿彌陀佛。

但是這就意味着,至少三個月之內,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江蘇北部這四個半省份,上億計的農民連口糧都要成爲問題。

陳仲良在抵達天津之後第一時間就要去知府衙門報道,然後天津知府衙門會安排他的食宿。

整個城市的街道兩邊都能見到在道路兩側,飢腸轆轆,面帶菜色的饑民。

雖然蘭芳現在只是個主要生產稻米、香料的農業省。

許紅霞眉毛一挑:“別以爲我不知道,戲文裡面都說了,書生進京就容易拋棄糟糠之妻另取富家大小姐!”

等到了天津下了船,他才重重的舒了一口氣。

雖然現在掌握了強大武力和有着穩固的財政支撐的朱皇帝並不怎麼怕這個。

像是天津這種靠着海的城市還好。

在朱皇帝的帶動下,各級闊佬們也是慷慨解囊——現在大明朝當然是人人有私的國家,所以這些在當官的大明高官們都有各自的產業,再不濟也在朱道樺這個財神爺的帶領下屯了點地皮,買了點股票投資。

太平天國的裹挾,清軍的劫掠。

什麼叫做遍地難民啊。

但架不住蘭芳現在人少地多,人均耕地面積要碾壓內地。

他這段時間沿着運河考察了河北、山東、安徽等地。

在進入了天津城後。

蘭芳省蘭東府吉峰縣縣令——應該是前任縣令陳仲良乘坐的官船是在六月份進入了塘沽港的。

但從朱皇帝的行程就能看得出來。

又去了河南考察了災情。

又牽着大兒子陳蘭生,在港口的官府驛站,出示了自己的調令後,驛站人員安排一個四輪馬車送着他們就一路前往天津知府衙門了。

她緊緊的抱着懷裡面的陳海生,手已經不自覺的摸到了腰間。

在蘭芳上船的時候,是一家三口。

還好許紅霞身子骨好,體魄強健,是能提着十幾斤的火槍在密林裡面狂奔十幾裡的女超人。

軍官河南、河北的命令在五月下旬下達。

“我說了我一個人來就行了,你非得跟着來,還帶着兩個娃娃。”

此時的華北大平原,一片百廢待興。

也不知道爲什麼不叫船生。

在報紙上,大明朝廷的形勢是一片大好。

然後就等着皇帝接見了。

十幾萬明軍只能分頭鎮撫地方,鎮壓土匪勢力,在地方上建立起基本的官府統治,甚至在河南、河北南(直隸)兩個戰亂影響較深的區域,朱皇帝已經下達了軍管的命令。

連番大戰讓這片區域變得疲憊不堪。

在天津下船的時候已經是一家四口了。

許紅霞也被這個場景嚇到了。

隨後又開始埋怨了起來。

雖然來往於蘭芳和內地的這種貨船足夠寬大,但在船上生產還真的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爲了籌集救助北方災民的糧食,朱道樺取消了祭掃天壽山皇陵、帶近衛騎兵旅去草原上走一趟威懾蒙古諸部的計劃,而是留在北都,親自坐鎮安排賑災事宜。

而且現在也有一部明禮來立下了規矩,大家也不用時時刻刻擔心財富外露之後被錦衣衛惦記了。

大量的災民涌入了洛陽、鄭州、徐州、濟南、保定、天津,乃至於北都這些北方大城市。

陳仲良的眉頭就沒有鬆下來。

而天津知府衙門這些天都在忙着給難民登記,僱傭了一批人去修河堤和官道,但涌入天津的難民實在太多,所以根本就顧不過來,這道路上沿着街牆搭建起來的帳篷密密麻麻的,看得陳仲良頭皮發麻。

不過對於剛剛接手中原的大明王朝來說。

如果不能及時救濟,恐怕什麼白蓮教、天理教、捻子之類的民變就要蜂擁而起了。

但這個時代的運力就擺在這裡。

想要在短時間內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也許蘭芳現在是大明人均GDP最高的省份就是蘭芳了。

要知道,和朱皇帝農民出身的祖宗太祖皇帝朱元璋比起來,商人出身的朱皇帝出手就大方多了,給下面當官的俸祿也很高,待遇十分優渥。

因此捐款也就踊躍了許多。

那裡可有一把六連發的左輪手槍.

陳仲良看了看馬車上掛着的日月旗和寫着“天津知府衙門官車,劫掠者死罪”的旗子,不由得稍微安心了一些,但也已經把放在包袱裡面的一柄刺刀和一把手槍掏了出來。

“看來中原經過戰亂.形勢很不樂觀啊,難怪前些日子那麼多官船到蘭芳運米.”

陳仲良呢喃着說道。

饑民擠入城市,流民遍地,治安混亂,百業不興.

這可是王朝末日的景象啊.

陳仲良放下馬車的簾子,臉色也變得空前凝重了起來。

第32章 忒進步的自由貿易【求收藏,求追讀】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266章 給沙俄一點點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77章 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求全訂】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117章 搶廣東,搶湖南。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136章 要戰,便戰!第251章 殖民,要有新的社會結構!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102章 賢臣擇主而侍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252章 人人持槍,人人平等第23章 明荷英法四方會談【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144章 漢奸是一定要清算的!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221章 天國潰,北上!第10章 人口,殖民,工業化。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79章 造反花錢如流水【求全訂】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338章 前往新大陸的船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254章 西方也有麻煩事兒第408章 都有秘密武器第412章 入華考試的漏洞第466章 突擊!突擊!突擊!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420章 極盡哀榮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7章 這是秘密武器!第359章 蘇伊士地峽和地中海駐軍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00章 土豪,學霸,世交。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321章 澳洲的牛仔,印度的八旗。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388章 匍匐前進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437章 幸好還有你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34章 軍火貿易和對日圖謀【求收藏,求追讀第207章 平西王有了,誰是永曆呢?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325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141章 明法同盟VS八國聯軍?第240章 叫門天子可不多了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9章 招兵,招安。
第32章 忒進步的自由貿易【求收藏,求追讀】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111章 明軍攻城的辦法第450章 都想致命一擊!第266章 給沙俄一點點小小的東方震撼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210章 戰中原,胸甲騎兵!第376章 前沿科技和司法公正第457章 北方鏖戰:孤軍深入第77章 分地是不可能分地的【求全訂】第187章 沙俄需要大清!第373章 要有外來的經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83章 開奴門,包衣新軍【求追訂】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26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117章 搶廣東,搶湖南。第152章 北伐之前,先斷後路!第136章 要戰,便戰!第251章 殖民,要有新的社會結構!第172章 先進的東方陸軍第102章 賢臣擇主而侍第340章 金山總督府的總督第252章 人人持槍,人人平等第23章 明荷英法四方會談【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250章 此乃大明之患第345章 資本主義的工業第116章 不是自己的博起來不心疼第355章 碩鼠是需要清理清理了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裡?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08章 逆明真的有神仙幫忙啊!第192章 誰來當崇禎第303章 不考?那就別考了!第182章 聯清抗明!第144章 漢奸是一定要清算的!第462章 領袖地位是打出來的!第162章 大英傳統藝能之私掠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230章 不是八旗不努力,是明軍太狡猾!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221章 天國潰,北上!第10章 人口,殖民,工業化。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155章 戰中原,戰印度。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79章 造反花錢如流水【求全訂】第134章 大清要拷餉第133章 天國要分地!第338章 前往新大陸的船第197章 海面上的無敵重騎!第254章 西方也有麻煩事兒第408章 都有秘密武器第412章 入華考試的漏洞第466章 突擊!突擊!突擊!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120章 清軍也有進步了第90章 朱明王的威脅第213章 戰中原,傾國之賭第85章 明清會打成拉鋸嗎?【求追訂】第334章 想造反就請便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來了嗎?【求收藏求追第420章 極盡哀榮第216章 皇帝VS天王第7章 這是秘密武器!第359章 蘇伊士地峽和地中海駐軍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426章 他們不用旗語第284章 父愛如山第100章 土豪,學霸,世交。第131章 入江寧,祭孝陵第411章 美利堅需要最堅定的盟友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321章 澳洲的牛仔,印度的八旗。第245章 可以進京城了第388章 匍匐前進第50章 精明的乾隆【求收藏求追讀】第437章 幸好還有你第394章 歐亞大陸的大平衡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礦了第34章 軍火貿易和對日圖謀【求收藏,求追讀第207章 平西王有了,誰是永曆呢?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157章 北美航道,沙俄南下,法蘭西使團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346章 從東方到西方第180章 誘敵南下,朝鮮特使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325章 印度諸侯要地盤,平西藩要女人!第47章 廢堂口,收人質,開科舉【求收藏,求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141章 明法同盟VS八國聯軍?第240章 叫門天子可不多了第342章 牢籠智士是自縛手腳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9章 招兵,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