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分歧

聽完這番敘述後毛文龍覺得雖然六千不一定有,但是一路擊潰了幾千戰兵和輔兵應該是有的,畢竟五百首級擺在那裡,說六千也沒有什麼不可以,反正黃石的軍功是按首級算,擊潰多少敵人只對朝廷宣傳有意義:“黃石,以你的功績,按說可以升副將,東江鎮副千戶了,不過朝廷認爲你年紀輕輕,又才升遷不久,所以只升一級。”

黃石也知道這裡面的意思,朝廷擔心他升得太快容易驕傲自滿,失去了進取之心,壓一壓級本來就是磨礪年輕將領的用人之道,他趕快表示理解:“末將自知是一時僥倖,絕無怨由之心。”

“黃石你明白就好,但我大明有功必賞,”毛文龍站起身來,衝着身後的親兵說道:“請銀令箭!”

親兵把銀令箭取出後,毛文龍親手把它從錦盒中取出,高舉着耀眼的銀令箭向衆將展示了一圈,然後走下中廳鄭重其事地交到了黃石手裡。黃石也畢恭畢敬地用雙手接過沉甸甸的天子信物,捧着它後退了兩步肅然站好。

毛文龍朗聲誦道:“御賜銀令箭在手,地方軍隊爾可先行調遣,後上奏天子,黃石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

“御賜銀令箭在手,地方五品官員聽從調遣,同品以你爲尊,黃石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黃石不等毛文龍繼續說下去,就趕忙問道:“末將敢問,文五品可否服從末將指揮調遣?”

帳中氣氛一時有些尷尬,毛文龍笑了一聲:“黃石你還真是貪心,不錯,祖制是如此,不過文臣不會聽你的。好了,最後一條,御賜銀令箭在手,黃石你可專折上奏天子,通政司無權駁回,黃石你可明白?”

“末將明白。”

說完最後一聲明白後,毛文龍的親兵就把黃綢錦盒送上,黃石輕手輕腳的把銀令箭收了起來,然後交給張再弟抱着,移交儀式到此就算結束了。

“開宴,給我東江鎮的好漢接風。”

……

兩天後東江島又要召開接風宴了,不過這次是爲了旅順張盤。金州堡的輔兵(修城牆的民夫、挖戰壕的丁壯等)在後金主力逃走後都向旅順明軍投降,張盤地盤較大,這次又新安定了一座城堡,所以需要安排的工作也比較多,文職武官體系也不如黃石那麼注意培養,所以最後比他還要晚到幾天。

孔有德再次去碼頭迎接,黃石也跟着一起去了。

“黃兄,我們是鄰居,但旅順一別竟然會在這裡才又見面了。”張盤熱情地打起了招呼,然後才注意到一邊的孔有德,他覺得很面善但是一時想不起來,就遲疑地問道:“這位兄弟我們是不是見過啊。”

“這位是毛帥的義子毛有詩毛守備,和我是舊識了。”黃石說話的時候偷偷看了孔有德一眼,看他也接受了舊識這種說法。現在黃石覺得自己跟着來接風有些唐突了,但也只好硬着頭皮說下去:“一年前毛守備和我前一起到達的旅順,張兄弟不記得了?”

“噢,記得,毛守備恕罪則個。”張盤也是聰明人,一轉念也明白了這裡面的彎彎繞,和孔有德笑着打起了招呼。

三個人行進的時候,孔有德落在後面好似跟班,這讓黃石更尷尬了,暗罵自己爲啥要一起來接風。聽張盤的語氣對孔有德不是很尊敬,他顯然覺得黃石更光明磊落,憑藉軍功躋身東江嫡系將領之列。黃石暗暗嘆了口氣,張盤這種毛文龍親兵出身的將領,實在是不能理解外系武將的痛苦啊,他趕快把話頭岔開聊起了金州之戰。

沒想到張盤一下子就開始皺眉了,他逼視着黃石的眼睛問道:“聽說黃兄的奏報裡,只有幾個孩子的獻俘,建奴漢軍就一個活着投降的都沒有麼?”

黃石倒也不打算隱瞞:“都殺了。”

這冷冷的話讓張盤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閉上嘴盯着黃石看了一會兒,見黃石毫無羞愧之色就忍不住說道:“黃兄,殺俘不祥。”

黃石仍然面無愧色:“張兄弟啊,在薩爾滸建奴何嘗留下我大明的俘虜?在開原、在瀋陽,不要說俘虜,就是百姓也被建奴全殺光了,幾十萬人啊。”

“所以他們是蠻夷,黃將軍好的不學,怎麼學這個?”

聽張盤的稱呼變了,黃石也冷哼了一聲:“張將軍,那些漢軍投靠建奴,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論罪殺十遍也夠了。”

一番話把張盤聽得直搖頭,華夏傳統對殺傷敵方俘虜、百姓的行爲一直有微詞,歷史上唐軍由於參雜了大量的胡人,所以經常屠城,也常被當朝和後世華夏史書詬病,認爲違反了聖人關於“仁”的教誨。

“黃兄,我們的部下有不少遼民,他們有不少鄰居,甚至親戚都苟活在建奴領地,很多人是迫不得已的,我們是官軍,怎麼能不分青紅皁白就亂殺一氣,當然是誅殺首惡,赦免協從了。”

黃石冷笑着反問:“建奴能給他們土地、財產、女人,我們東江鎮能給他們什麼?”

“那就應該鑑別,如果是貪圖富貴的,殺了就是。如果是身不由己的,留下才對啊。”

張盤這話說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可黃石卻抱以一陣大笑,他仰天長笑的時候周圍的衛士紛紛投過來詫異的目光,張盤也變得面如死灰。

最後還在冷笑連連的黃石譏諷說:“張兄弟高見,真是高見,但人心隔肚皮,張兄弟又是怎麼知道他們是貪圖富貴,還是身不由己的呢?”

兩個人接下來一路無話,也各自分開了許多。

黃石心說:“張盤你在我原本的歷史上,不就是對這些漢軍心慈手軟麼,最後被他們出賣而死。不過這話我沒法說,等到時候我救了你一命再來臊你好了。”

(第二十三節完)

第35節 忍耐第五節第29節 暗流第十一節第49節 收權第十六節第34節 新兵第30節 軍備第15節 賭注第43節 義利第41節 重任第10節 武夫第十五節第六節第十二節第18節 冤家第十二節第十一節第一節第十節第26節 英雄第22節 毛帥第36節 獨木第十一節第29節 轉折第47節 相識第四節第50節 偵查第19節 愛戴引子第33節 友軍第47節 西行第33節 覺華(下)第六節第11節 交流第五節第21節 訛詐第60節 開關(上)第五節第二十節第33節 覺華(下)第56節 側擊第34節 招安第三節第25節 後續第10節 戰備第14節 遲疑第4節 追逐第40節 合力第四節第20節 出擊第五節第5節 窮鼠第41節 重任第44節 逆轉第33節 覺華(下)第33節 友軍第33節 友軍第37節 準點第八節第20節 出擊第36節 智勇第二節第21節 自尊第九節第八節第6節 重臣第31節 漩渦第25節 越權第20節 交情第4節 追逐第27節 對陣第31節 聲望第24節 南關第54節 死線第24節 刨牆第56節 重建第60節 開關(下)第39節 震動第六節第22節 搭車第十七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33節 覺華(上)第7節 協助第十八節第十三節第34節 招安第38節 臨危第25節 後續第60節 開關(中)第33節 遼陽第9節 魔戒第11節 捷報第三節第20節 交情第24節 南關第58節 瓜分
第35節 忍耐第五節第29節 暗流第十一節第49節 收權第十六節第34節 新兵第30節 軍備第15節 賭注第43節 義利第41節 重任第10節 武夫第十五節第六節第十二節第18節 冤家第十二節第十一節第一節第十節第26節 英雄第22節 毛帥第36節 獨木第十一節第29節 轉折第47節 相識第四節第50節 偵查第19節 愛戴引子第33節 友軍第47節 西行第33節 覺華(下)第六節第11節 交流第五節第21節 訛詐第60節 開關(上)第五節第二十節第33節 覺華(下)第56節 側擊第34節 招安第三節第25節 後續第10節 戰備第14節 遲疑第4節 追逐第40節 合力第四節第20節 出擊第五節第5節 窮鼠第41節 重任第44節 逆轉第33節 覺華(下)第33節 友軍第33節 友軍第37節 準點第八節第20節 出擊第36節 智勇第二節第21節 自尊第九節第八節第6節 重臣第31節 漩渦第25節 越權第20節 交情第4節 追逐第27節 對陣第31節 聲望第24節 南關第54節 死線第24節 刨牆第56節 重建第60節 開關(下)第39節 震動第六節第22節 搭車第十七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下第33節 覺華(上)第7節 協助第十八節第十三節第34節 招安第38節 臨危第25節 後續第60節 開關(中)第33節 遼陽第9節 魔戒第11節 捷報第三節第20節 交情第24節 南關第58節 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