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武夫

趙引弓確認袁崇煥已經是按察使後,黃石知道自己的全盤計劃都落空了,無論是對後金還是對文官集團,這次覺華戰役都並未能幫助黃石取得決定性戰果。

在北京臨危請命時,黃石給自己定的目標是重創後金大軍。他原來估計以努爾哈赤的驕狂,後金軍很可能會像歷史上那樣分兵抄掠寧遠近郊。而黃石本計劃像歷史上的袁崇煥一樣把軍隊集結在寧遠堡中,等後金軍分兵的時候以三營東江軍爲先導、十一營關寧軍爲後勁,爭取打出連續的擊潰戰。

寧遠離遼陽千里,冬天又是天寒地凍,假如後金軍真的在寧遠被擊潰,那建州軍能活着回去的恐怕十不存一,這樣的大勝利足以宣告遼東戰爭的結束。

但是回到長生島的時候,黃石遇到了第一個挫折,那就是吳穆已經把一半兵力調走了。

不過三千長生島子弟加上寧遠、覺華的十一營關寧軍,遼鎮和東江鎮的聯軍還是有近三萬戰兵,黃石一直認爲關寧軍除了勇氣外什麼都不缺,戰鬥經驗也可以靠裝備來彌補。對面的後金軍不過是一萬多披甲和幾千蒙古僕從部隊,明軍有兵力和主場作戰的優勢,此外驕狂不可一世的努爾哈赤還很有可能會分兵。

因此從長生島啓程時,黃石仍然是信心十足,滿心想着要好好把握機會,把後金大軍毀滅在遼西的冰天雪地裡。可是這個美夢在覺華被無情地打破了,當時寧遠堡已經開始戒嚴,而沒有寧遠的七營野戰軍,黃石的兵力就過於薄弱。

此時黃石只能寄希望於努爾哈赤自己發瘋送死,因爲黃石已經沒有主動出擊的實力。也不太可能擊潰後金主力了。但覺華一戰努爾哈赤不肯配合地發一把瘋,而是扔下了蒙古僕從部隊自己退去了。面對實力未受大損地後金軍,黃石也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離開。

既然如此黃石只能退而求其次,那就是阻止袁崇煥的升遷。現在身爲武將的黃石極其不願意袁崇煥有機會巡撫遼東,因爲黃石認定袁崇煥骨子裡是看不起武人的。而且袁崇煥比較野蠻,朝廷法度對他來說……就是廢紙一張,就是拿來撕毀着玩的。

唐以後,皇帝要殺二品官員地話,一般都要下詔獄窮治其罪。有明以來更是如此,朱元璋作爲開國帝王也要講求形式主義,殺藍玉的時候都要羅織罪名,把全套的程序老老實實地走一遍。以黃石現在的官階,就是天子都已經無權把他推出午門斬首。不過黃石清楚袁崇煥不能以常理度之,這位老兄殺武將的時候簡單粗暴。比朱洪武的膽子還大。

中國上下幾千年,包括漢、唐、兩宋和大明的歷代皇帝在內,袁崇煥是唯一一個敢不經任何程序就直接把正一品武將推出去斬首的人。黃石不得不承認,這種超過歷朝皇帝的魄力,還有這種天地之間唯我獨尊的王霸之氣給了他巨大地威懾感。

於私,黃石知道只要自己一天還是武夫。那就是有更大的官階在袁崇煥面前也沒有用。雖說明末文視武如奴婢。但像袁崇煥這樣“殺武夫如屠一狗”實在也是太誇張了,所以爲了自己的腦袋着想,黃石希望袁崇煥永遠不要有機會上臺。

於公,通過覺華防禦戰及隨後的追擊戰,黃石已在關寧軍中建立起了一定威望。現在高第威信掃地,遼西將門聲名狼藉,只要遼西沒有一個強勢的人物,那自己提督遼西也就不會有太大的阻力。如今黃石已經有了三營嫡系和不少旁系,再加上遼西地人力、物力。黃石認爲平定後金也不是很遙遠地事情了。

可惜,黃石滿腹的如意算盤被趙引弓一句話輕易地打破了,歷史仍然行進在原來的軌跡上。現任的兵部右侍郎閻鳴泰是堅定的佈防關外派,早在王在晉倒臺之前,閻鳴泰就主張在覺華修築城池。閻鳴泰認爲覺華孤懸關外。平時後金根本無力拔除,而冬季集中兵力防守覺華也較容易。只要覺華一天在明軍手裡。後金軍就無法緊逼山海關。

歷史上,面對高第的撤退提案時,閻鳴泰力主堅守寧遠堡,而朝廷最終也採納了閻鳴泰的方略,並根據閻鳴泰的提議提升袁崇煥爲按察使,以便統一指揮寧遠三協十五營。現在袁崇煥離巡撫也就是一步之遙了。

事先黃石就知道堅守關外派會勝利,而堅守關外必然需要一個統一指揮的官員,所以他費盡心機橫插了一槓子,還冒着內閣震怒地危險強行要來了節制文臣的權利,就是指望朝廷不會再提拔袁崇煥爲按察使。

可是等黃石離京後,內閣抗不住兵部的洶涌抗議聲,最後還是按照他們的意願擬票,和歷史上一樣提升袁崇煥爲按察使,節制寧遠三協官軍。在文臣集團的壓力下,天啓皇帝最終也同意了這個折衷意見,即:袁崇煥和黃石兩者之間互不節制,但都有對寧遠三協地指揮權。

歷史上的寧遠之戰,遼西明軍不過斬首二百餘具,而這次僅覺華一戰就斬首近兩

十三級,加上追擊地戰果已經超過兩千七百級。既然袁崇煥已經升了按察使,那關外的所有勝利就都有袁崇煥的一份運籌之功。黃石在心裡暗歎了一聲,自己身爲武將拿不到這份功勞,所以袁崇煥升任遼東巡撫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我明白了,明日一早,我就和趙大人一起去拜見按察使大人好了。”既然計劃破滅,那黃石就更不敢怠慢了,他敢得罪孫承宗可不敢得罪袁崇煥。此時黃石已經下定決心,歷史上祖大壽是怎麼做的,他就要怎麼做,反正決不能重蹈滿桂和毛文龍的覆轍。

“還有報功的問題,明日黃大人最好也給按察使大人一個準信。”覺華首級該如何分配。還有衆將的表現如何,這些按理說本該是趙引弓這個文臣負責地,但他很多時候都不在場,而且趙引弓現在已經自認完全不懂軍事,所以他就要黃石自己去和袁崇煥說。

“多謝趙大人關照。”

趙引弓走後。黃石就把覺華的六位將領找來商議這件事情。這兩天在黃石的主持下,六位關寧軍將領重新分配了戰果,防禦戰和隨後的追擊戰的全部首級都被加在了一起。按照事先地商定,全部戰果的七成是關寧軍的,這七成的首級又被分成了九份,姚與賢、金冠和胡一寧這三位參將每人拿兩份,而張國青他們三位遊擊每人拿一份。

姚與賢所得亦不少,最後的追擊戰算了他的一份功勞不說,黃石同樣會在戰報裡添上他的名字。大家心裡都很清楚,這是有文官作證的追擊戰。寧前道的文官們爲了分一份功勞,也會爲這次追擊大大吹牛的。

要說這次勝利已經足夠輝煌了,弘治朝以後對北虜單場斬首數最大也就是千餘,這次覺華單場就有兩千兩百具,而追擊戰金參將他們又割了四百多具首級,現在也要加到覺華單次戰役中去。這些天關寧軍地六位將軍日思夜想的就是事後的封賞。一想到單次共兩千七百具的斬首數。哥幾個就興奮得睡不着覺,覺得怎麼也夠升幾個總兵出來了。

黃石主持分配了戰果後,姚參將和幾位同僚也就和好如初了,他們心裡憧憬着美好的未來,眼前又沒有敵人和工作,那大夥兒自然就是夜以繼日地喝酒。人逢喜事精神爽,金冠自從打完追擊仗後,現在睡覺睡得熟、吃飯也吃得香、身體變得特好,連說話的聲音都洪亮了許多。

因爲清楚姚與賢和金冠地劣跡。所以黃石本來對他們二人是有些看法地,但這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黃石對覺華衆將的看法也在不斷地改變。金冠曾在戰場說過一句話:“追人的感覺真好。”雖然這句話是他的無心之語,但卻給黃石以很大的觸動。

所謂兵爲將膽,黃石不禁回想起自己在廣寧初上戰場時的情景。那時他面對殺氣騰騰的後金大軍時,也只有落荒而逃一招。覺華這幾位將領雖然膽小、雖然有不少小農意識、雖然總想佔點小便宜。但黃石很清楚沒有他們的合作就沒有勝利,現在黃石也把姚參將等人歸類到“可挽救對象”這個集合裡去了。

天啓五年的除夕夜,首先是趙引弓作主持,帶領大家祭祀天地和大明曆代先帝,然後文官去祭祀文宣王,武官則在黃石地帶領下祭祀嶽王。黃石唸完了中規中矩的禱詞後,就領着大家上香、叩拜,衆武將都不芶言笑,一個個都面沉似水。

儀式的最後需要黃石致詞,覺華衆將都站在黃石背後靜靜地等待着。事先黃石已經準備好了腹稿,但隨着肅穆的祭祀儀式的進行,黃石看着面前栩栩如生地嶽王雕塑,想到自己五年來的志向和奮鬥,一時感慨萬千,竟然把自己地這份工作忘了個乾淨。

現在姚參將又已經恢復了原本的地位,他緊隨在黃石背後等了半天,終於忍不住輕輕咳嗽了一聲,小聲提醒道:“黃軍門。”

“哦。”黃石從沉思中醒來,不過一時間卻想不起自己的草稿來了,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木偶。

一介武夫、幼年喪父、母子落魄、出身於卑賤之末、行走於行伍之中,可這樣的一個人卻能留下千古美名,享受萬世的敬仰,令帝王失色、使豪傑扼腕。嶽王靜靜地坐在那裡,雙眸一動不動地凝視着黃石,這麼一個普通的木雕,卻能傳過來令黃石感到窒息的力量。

——我能夠穿越到明末這個時代;能夠生存下來成爲一名保家衛國的邊軍將領;能夠追附嶽王驥尾,保衛華夏子民不受戰火蹂躪,真是幸甚至哉。

一股強烈的感情涌入心田,黃石脫口而出:“大丈夫當如是!”

接着他就把手中的酒一飲而盡,鄭重地向着嶽王比了一下,就好似是在給前輩、給師長敬酒一般。關寧衆將聽到這不倫不類的禱詞,先是一陣沉默。跟着就響起了咕嚕咕嚕的飲酒聲,姚參將喝完後學着黃石地樣子比了一下空碗,也朗聲向着嶽王保證道:“大丈夫當如是,快哉,快哉

……

祭拜結束後就是歡樂的酒宴時間。雖然黃石覺得最近歡樂的時間有點過多。但應酬就是應酬。在酒宴上的時候黃石覺得金參將和姚參將和好如初了,因爲他發現這兩個傢伙又在偷偷地對眼色。一會兒就看見姚參將端着酒碗過來了,臉上滿是醉態,眼睛朦朦朧朧的似乎已經喝高了。

姚參將借酒撒瘋地和黃石聊起了女人,聊了幾句後就把問題往黃石個人身上引,還自以爲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姚大哥說笑了,小弟在廣寧從軍後甚是貧苦,無力下聘娶親,現在別說是妻室了,就是妾也沒有一個。”黃石很爽快地給姚參將釋疑後。就自覺地把頭低下,免得影響了醉得一塌糊塗的姚參將和他同伴的交流。

黃石低頭喝酒的時候,也能想象得到姚參將、金參將他們眼神在空中來回激射的情景,耳朵裡似乎都能聽到那那些視線碰撞時打出的噼啪火花聲。東江總兵毛文龍還好,他早在遼東鎮的時候就是軍官,那個時候就已經回杭州娶妻了。但普通的東江軍軍官的終身大事一直是老大難問題。

一般說來。有點身家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入軍戶,軍官一般也都是世襲地將門之間聯姻。可是東江軍官幾乎全部出身自行伍,以前都是小卒,自然不會有將門來聯姻。而且原本是貧苦遼東軍戶的東江軍官多也無力成親,現在他們身份提高了,大多數人也都對妻子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不太願意草草對付一個,結果就是一片高不成、低不就的景象。

還有就是遼東戰火紛飛,女性死亡率大大高於男性。所以東江鎮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也加劇了東江軍官的成親難問題。比如東江副將陳繼盛,雖然官位很高了,但一直窩在寬甸那個鬼地方,所以沒有良家女子願意嫁給他。歷史上直到毛帥死後。陳副總兵橫下一條心,接收了毛帥的妾做老婆。總算是過上了有家地生活。

再比如黃石地結義大哥孔有德,他也一直因爲窮而沒有機會成親。在原本的歷史上,孔有德因爲英勇善戰而升到參將,但仍然沒有良家女子願意嫁給他,孔有德直到四十歲還是孤身一人。到了崇禎四年的時候,孔有德、耿仲明等東江軍官團在登州作亂,反正大夥兒殺頭的罪都犯下了,孔有德就索性帶頭強搶官宦小姐做老婆,總算是和手下一起集體結束了光棍生涯。

雖然黃石現在地位較高,但畢竟他還不是遼西的人,又是一個從小兵爬上來的暴發戶,再說東江鎮貧窮沒有油水,所以黃石認爲姚參將也就是來打探一番罷了,離實質操作還差得很遠。不過自己現在刻意結好關寧武將,沒有必要在這個小問題上撒謊,免得讓別人認爲自己拒人於千里之外。

黃石擡起頭的時候,姚參將他們已經完成了視覺交談,不出黃石所料,姚與賢也沒有進一步發問,而是又把話題扯開了。倒是金參將下首的胡一寧神采飛揚,一副如釋重負的表情,像是剛剛拋下了什麼沉重地心理負擔。又過了一會兒,胡參將就滿臉堆笑地去給趙引弓敬酒去了,這還是他幾天來的第一次。

天啓六年,正旦

來了覺華這幾天,黃石喝的酒比他以往幾年加起來都要多了,不過昨夜他還是非常剋制的,因爲今天要去拜會袁崇煥,這個事可萬萬不能疏忽。

今晨黃石很早就起牀了,而趙引弓卻是一場宿醉,他走出來的時候還連連向等了很久地黃石抱歉。對此很理解的黃石自然沒有任何怨言,等他梳洗後兩人就一同向寧遠堡進發。

昨天黃石就已經仔細打聽過了關於袁崇煥地事情,但在路上的時候,黃石還是不厭其煩的向趙引弓詢問一遍。趙引弓察覺到了黃石的緊張,不禁善意地解釋道:“按察使一向很看重黃將軍,此次大破建虜,黃將軍居功至偉,按察使大人也一定急着想見見黃將軍吧。”

黃石微笑着連連點頭:“不勝榮幸之至。”

才抵達寧遠堡城下就有士兵飛速前去通報,入城後黃石就跟着趙引弓直奔官署而去。快要到達的時候,趙引弓望見官署的中門已經打開,他笑着對黃石道:“看來按察使大人要親自出來迎接黃將軍了。”

黃石大吃一驚:“這如何使得?”

“如何使不得?”趙引弓不解地反問了一句。黃石作爲太子少保,又獲賜尚方寶劍,現在和袁崇煥的地位相同,兩人都可以節制關外軍務而互不同屬,說是分庭抗禮也不爲過。

說話間已經到了官署大門外,趙引弓下馬站着等黃石先和袁崇煥見過平禮,然後自己再上去行下官禮。

只見黃石下馬後一個箭步上前,躬身擡手就是一個叩拜大禮:“末將黃石,參見按察使袁大人。”

第21節 自尊第30節 軍備第29節 轉折第一節第十六節第十八節第1節 形勢第32節 殺機第十節第十節第十二節第44節 賽跑第24節 南關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6節 歸心第52節 攻守第60節 開關(下)第十五節第25節 後續第三節第27節 對陣第38節 追星第五節第六節第四節第40節 垂詢第九節第四節第19節 潰圍第十二節第18節 勸降第十九節第十一節第八節第55節 鐵壁第45節 兄妹第34節 新兵第20節 信任第7節 膽色本書的架空劇本第二節第31節 聲望第21節 漢賊第12節 潛伏第17節 族權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18節 冤家第十二節第十九節第46節 終線第十五節第九節第51節 虎威第16節 互動第九節第37節 內鬥第17節 猜想第十五節第38節 臨危第21節 自尊第二十節第十節第38節 難支第23節 登城第29節 暗流第六節第十七節第37節 心軟第4節 銀幣第20節 出擊第一節第18節 車輪第五節第40節 垂詢第25節 綢繆第2節 寧遠第四節第二十節第九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四節第55節 水師第60節 開關(中)第十六節第二十節第19節 潰圍第38節 難支第32節 選擇第27節 廉恥第34節 招安第十五節引子第十七節第15節 對射第60節 開關(中)第七節第33節 友軍
第21節 自尊第30節 軍備第29節 轉折第一節第十六節第十八節第1節 形勢第32節 殺機第十節第十節第十二節第44節 賽跑第24節 南關第六十一節 重任中第6節 歸心第52節 攻守第60節 開關(下)第十五節第25節 後續第三節第27節 對陣第38節 追星第五節第六節第四節第40節 垂詢第九節第四節第19節 潰圍第十二節第18節 勸降第十九節第十一節第八節第55節 鐵壁第45節 兄妹第34節 新兵第20節 信任第7節 膽色本書的架空劇本第二節第31節 聲望第21節 漢賊第12節 潛伏第17節 族權第54節 狂瀾(上)第四節第18節 冤家第十二節第十九節第46節 終線第十五節第九節第51節 虎威第16節 互動第九節第37節 內鬥第17節 猜想第十五節第38節 臨危第21節 自尊第二十節第十節第38節 難支第23節 登城第29節 暗流第六節第十七節第37節 心軟第4節 銀幣第20節 出擊第一節第18節 車輪第五節第40節 垂詢第25節 綢繆第2節 寧遠第四節第二十節第九節第六十一節 重任上第四節第55節 水師第60節 開關(中)第十六節第二十節第19節 潰圍第38節 難支第32節 選擇第27節 廉恥第34節 招安第十五節引子第十七節第15節 對射第60節 開關(中)第七節第33節 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