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議徵高句麗

朝廷大軍討伐吐谷渾的事兒,六月初從臨津渡渡過黃河,六月底過星嶺進入青海,再後頭反反覆覆拉鋸廝殺數月,最後退兵回到西京大興的時候,已經是十月末了。三十萬軍民埋骨西域,卻沒有引起楊廣的重視,只讓他看到了開疆拓土,徹底讓西方各國臣服的赫赫武功——這一戰,不僅把吐谷渾伸出祁連山外的領土徹底奪到了大隋的領土範圍內,而且還威懾了其餘西方小國。

遠在吐魯番的高昌國便是被他楊廣的排場和聲勢嚇到了,歷史上後來二十餘年都不敢正視中原,後來歷史上到了李世民的時候高昌國纔敢再次來朝貢探聽虛實,結果發現李世民排場相較於楊廣太過寒酸,高昌國主才以爲唐遠弱於隋,大剌剌選擇了斷絕臣服,惹得李世民不得不讓侯君集勞師遠征,把高昌國再徹底打服了——當然,這一切,如今世上只有蕭銑才知道,而楊廣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這個問題也着實給了人們深思——講究排場威儀,奢靡無度,縱然是不對的,但是在面對外國人的時候,打腫臉充胖子、以奢華和武備精良來宣示國力,有時候卻是一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武器。

並不是只有用來殺人的刀劍纔是武器,華麗的,閃爍着金銀光澤卻毫無殺傷力的銀樣鑞槍頭,如果可以作爲儀仗隊嚇人的話,也是有價值的。唯有個中尺度,需要明君賢臣才能把握了。

閒言休絮。十月末回到了大興的楊廣,還沒歇息幾日,便重新召見了心腹將領、如今的軍中第一人宇文述,開門見山便問:“吐谷渾龜縮數千裡,已經喪膽不出,祁連山外,盡爲朕所有。朕欲借新勝之威,短暫休整一個冬季,來年開春便移師東征高句麗,愛卿以爲如何?”

宇文述心中發苦,對楊廣的竭澤而漁不顧民力軍力深感頭疼。然而跟了楊廣多年的他,卻知道若要維持聖眷,此刻就絕不能直接勸阻。沉吟了數息之後,只是緩緩說道:

“如今已經十月末,縱然到來年正月末再移師,也不過才休整三月,對於已經出征半年的大軍來說,着實倉促了些,只怕士卒不堪使用。不過倒也不是說便不能討伐高句麗了——只看陛下想要動用多少軍力,若是不動朝廷中樞之兵,僅以青冀幽並各處兵馬出戰,倒也尚有可爲……”

咱也沒說不能明年就討伐高句麗,咱只說如果明年就要討伐高句麗的話,你只能籌措出動這麼點人。宇文述深知,以楊廣的好大喜功,肯定是不會同意帶着一隻小部隊御駕親征的,那樣就太掉價了。

至於楊廣的心理價位,宇文述大致能猜一些。首先高句麗國力在吐谷渾之上,此次御駕親征討伐吐谷渾已經動用了三十萬軍隊,討伐高麗肯定要比這個多。而且開皇十八年時,當時的漢王楊諒任幷州總管時,被隋文帝楊堅委任討伐過一次高句麗,那一次楊諒也是統兵三十萬。如今楊諒已經是謀反未遂後被楊廣軟禁在府的階下囚了,楊廣御駕親征帶兵總不能比那個階下囚的弟弟還少吧?

宇文述停了一會兒,見楊廣並沒有回答他剛纔的問題,沒有告訴他自己準備出兵多大規模。自問還可以揣測楊廣心意的宇文述,少不得委婉地用分析的語氣爲楊廣‘設身處地’考慮:

“陛下,臣倒是以爲,高句麗國力過於吐谷渾,應當無疑。在陛下畢生武功之中,只有二十年前南平陳國之戰可與之相提並論。滅陳之戰陛下親領五十一萬大軍出戰,則討伐高句麗也應當出兵五十萬左右——而青冀幽並各處,開皇十八年時已經出兵三十萬討伐過一次,折損十餘萬之多,至今還不滿十年,縱然休養生息有所恢復,最多也就只能再湊出三十萬大軍而已,無法滿足五十萬之數。因此要麼從南邊江淮吳越、荊楚等地搜刮兵員,要麼就只有再多準備一些日子。”

宇文述滿擬這番說辭已經摸準了楊廣的心思,誰知楊廣下一句話就徹底顛覆了他的想法,差一點兒把他嚇尿。

“五十萬?朕當年只有北方時,就能湊出五十萬;如今奄有天下,區區五十萬何足道哉?何況高句麗乃是先帝畢生試圖討伐而未能成功之國,其國力自然更在當年南陳之上——朕且問你,我大隋天下,有軍府多少?州郡多少?”

“回稟陛下,據臣所知,計有117郡,軍府220餘座。”

“那便不要那麼麻煩了——朕決意平均天下每郡出兵一萬,合計117萬大軍討伐高句麗。”

“117萬!!!陛下,府兵制一府或一鎮最多抽丁五千,而且北方軍府還是下設到縣,或許還抽不滿。若是每州一萬,戶口數少的州那便是兩戶一丁了,天下太平之時,豈有如此……如此……”

“那就從人口衆多的州府再多抽兵丁、超過府兵制的限額——朕想過了,此次吐谷渾之戰,關隴兵馬折損最重,死傷十餘萬府兵。短時間內要靠府兵制的話,恢復元氣到原有規模只怕都不可能。朕決議在府兵制之外,另設新軍,定名爲‘驍果軍’,直接從民間募集勇武之士自願從軍,目前就定在從關隴、東都、漢中等周邊範圍,額外募集二十萬驍果軍,讓關中朝廷直掌常備軍馬恢復到三十餘萬。”

宇文述被楊廣的折騰手法弄得目瞪口呆,訥訥地問:“那……既然是募兵制,如何確保兵源呢?府兵是攤派強徵的,農忙務農,農閒服役,且服役時免除其戶戶調、對應糧稅。但饒是如此,只要不是民風彪悍尚武之地,猶然苦府兵徵兵之苦。蓋因府兵刀劍鎧甲馱馬都要自備,百姓若不是指望着征戰繳獲收益,根本不願爲兵。這驍果軍純靠自願募集,只怕招不到人啊。”

府兵制是一種強制徵兵制,當兵的唯一好處只是服役期內免稅,戶調是直接免去一年,徭役也是按照服役期免,比如當年服役超過四十天,就不存在徭役了。但是糧稅則是按照月數免——比如你今年當兵了半年,就只免去你家半年的糧稅,你不當兵的那半年還是要交糧的。不過這還不是府兵制對百姓壓迫最重的地方,最重的在於除了長兵器、弓弩、戰馬是朝廷配給的,其他鎧甲、短兵器、馱畜都是要府兵自己掏錢置辦的,對於小老百姓來說是巨大的開銷。

《木蘭辭》中描繪的花木蘭“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景象,就是發生在府兵制的時代,當然花木蘭算是其中的升級版——朝廷沒有給你騎兵的編制,那就連戰馬都自己買,自己當騎兵。當然了,這也和花木蘭處在北魏時代、而北魏是遊牧民族立國,府兵中的騎兵比例極大有關。

楊廣對於宇文述描述的困難絲毫不以爲意,輕描淡寫地說:“募不到人?那朕就開更好的條件。比如一人入驍果,全家永久免稅免調。驍果軍全部兵器鎧甲馬匹都有朝廷出資提供,而不需應募之人花費。戰時但凡勇敢爭先者,繳獲半數歸私,以激勵士氣。如此,何愁沒有人應募?”

“這樣的條件看出來,估計江湖遊俠兒浪蕩子倒是會來不少……但是大隋如今的財政已經如此吃緊,驍果軍一建,起碼又是好幾十萬戶的民戶從稅賦來源上剔除掉了。罷了,民部不是咱管的,沒必要爲長孫熾、裴蘊的人說話而得罪了陛下。”

宇文述悲哀地在心裡轉了一番念頭,最後還是憋住沒說出來。長孫熾、裴蘊正是如今在任的民部尚書、民部侍郎。前任民部尚書韋衝今年剛剛病死,長孫熾也是討伐吐谷渾的時候剛剛挪到民部來,屁股還沒坐熱呢。思前想後,宇文述最後只說出一句話:

“既是陛下決心招募二十萬驍果軍,那明年便更加不可能討伐高句麗了,驍果成軍之後不經編練,如何作戰?117萬大軍,更是要天下超募,各處籌備。不多給一兩年,如何準備停當?”

“也罷,那就來年再籌備一年,驍果軍的事情,愛卿要多多用心,盡力籌備,別的各府府兵徵集,朕自會讓其餘臣工效命。大業七年正月過完,朕便是要出兵高句麗的,絕不容再有拖延。”

成功拖延了楊廣討伐高句麗的日程表達一年,但是宇文述卻是一點都笑不出來——要是明年馬上出兵,可以換來楊廣同意只用50萬大軍完成討伐的話,宇文述此刻真是寧可楊廣早去早回了。多拖了一年,卻把軍隊規模變成了117萬,這大隋的江山,還如何支撐得下去?117萬軍隊,佔用的民夫可就起碼有兩百萬了。

討伐吐谷渾期間,山東河北諸地因爲加捐加稅,盜賊數量已經愈發增多了,雖然還沒有攻打縣城扯旗造反的,但是佔山爲王的已經目不暇接,北齊故地,能夠正常收上來的稅賦已經下降了一兩成。而且地方官吏爲了在百姓逃亡爲盜賊之後完成賬面上的指標,只好把逃了的人的稅額攤派壓到沒有逃的良民身上,這種手段即將造成的雪崩效應或許朝廷最高層還沒有看到,但是顯然已經到了失控的邊緣。只要民族主義這口氣一泄,後果不堪設想。

第27章 收割開始第9章 樑唐爭鋒第14章 作死佈局第45章 千載難逢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11章 始畢可汗的決斷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4章 薩水慘敗第26章 裴家使命第90章 忍辱負重第22章 吳中豪俠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40章 關中易幟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9章 無縫天衣第53章 加官進爵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9章 再見楊廣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3章 苟富貴第36章 南北斷絕第43章 縮頭烏龜第39章 雕蟲小技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75章 化解裂痕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1章 亡國滅種第49章 邀天之幸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25章 帝心第30章 途遇海寇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章 全軍整編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39章 雕蟲小技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5章 不好聲伎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25章 大洗牌第67章 千年大計第38章 神轉折第2章 入蜀命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7章 太原陰雲第8章 心病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17章 釣龍之技第5章 赴揚州第14章 福船建成第60章 白蘇扼腕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21章 驍果種子第61章 冬日瑣事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26章 裴家使命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6章 楊廣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84章 行商見聞第3章 苟富貴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75章 化解裂痕第4章 薩水慘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45章 千載難逢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26章 困龍入海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14章 作死佈局第7章 得見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9章 無縫天衣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65章 試船第44章 如此和親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7章 雁門之圍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1章 遼東城下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45章 敗中取勝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5章 千載難逢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4章 順手牽羊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6章 今科頭名第83章 基業初成
第27章 收割開始第9章 樑唐爭鋒第14章 作死佈局第45章 千載難逢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11章 始畢可汗的決斷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4章 薩水慘敗第26章 裴家使命第90章 忍辱負重第22章 吳中豪俠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40章 關中易幟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9章 無縫天衣第53章 加官進爵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29章 再見楊廣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3章 彼之毒草我之仙草第3章 苟富貴第36章 南北斷絕第43章 縮頭烏龜第39章 雕蟲小技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75章 化解裂痕第7章 救回來一個腦殘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51章 亡國滅種第49章 邀天之幸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25章 帝心第30章 途遇海寇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章 全軍整編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39章 雕蟲小技第44章 反心萌發第45章 不好聲伎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25章 大洗牌第67章 千年大計第38章 神轉折第2章 入蜀命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7章 太原陰雲第8章 心病第15章 禍兮福所倚第17章 釣龍之技第5章 赴揚州第14章 福船建成第60章 白蘇扼腕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21章 驍果種子第61章 冬日瑣事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26章 裴家使命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6章 楊廣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84章 行商見聞第3章 苟富貴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75章 化解裂痕第4章 薩水慘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45章 千載難逢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19章 討伐吐谷渾第26章 困龍入海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14章 作死佈局第7章 得見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9章 無縫天衣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65章 試船第44章 如此和親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7章 雁門之圍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1章 遼東城下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45章 敗中取勝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5章 千載難逢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4章 順手牽羊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36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6章 今科頭名第83章 基業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