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桑基魚塘

佔田制和均田制的年代,雖然朝廷給每一個“丁”應當佔或均分的田畝有一定的限額,但是這並不代表田畝的質量就完全沒法在官府體現。事實上,上田、中田、下田的記載說明一直都是有的,朝廷限制的,其實是一種等效田畝總數限額;

比如允許正丁占課田四十畝、桑田二十畝,就是說可以佔四十畝種糧食的上田,並且按照這個計稅。如果確有偏遠貧瘠的州縣,地廣人稀而土地質量太差,也可以用一畝半中田或兩畝下田等效一畝上田,比如實佔八十畝下田,依然按照四十畝上田繳稅,也是可以的。

蕭銑讓陸鴻鳴劃的,那都是原本沼澤、山林,哪怕開墾出來,按照道理也是下到不能再下的田了,不過在朝廷收取勘丈費用的時候,這些手續費是不打折的。最終的結果,相當於是蕭銑被要求從八年之後開始,按照十一萬畝上等桑田的標準給朝廷繳稅,同時一次性繳納相當於二十二萬畝桑田的契稅、勘丈費用。契稅的比例是田畝五年納稅總額的百分之三,勘丈則是百分之五。

隋制戶有桑田二十畝,當納絹布三匹、或生絲三斤。二十二萬畝桑田,就相當於一萬一千戶的戶調,每年當爲三萬三千匹絹布,五年就是十六萬五千匹。這個總數再乘以百分之八,大約是一萬三千多匹。

也就是說,蕭銑只要繳納一萬三千多匹絹布,或者等價的銀錢,那一大片廣袤的、相當於如今整個錢塘縣熟田總數三分之二的荒地,就全部歸蕭銑了。只要他八年之後開始按照每年一萬六千多匹絹布的額度給朝廷繳稅,再過兩年後增加到每年交三萬三千匹。

當然,根據朝廷制度,原本課田或者說露田與桑田是必須搭售的,要是沒有權勢地位的平民百姓,斷沒有光要田種植經濟作物而不種糧食的道理。所以這一點上,不得不說還是蕭銑的官身發揮了作用,若不是這道官誥擋着,今日的事情是絕對辦不下來的。饒是如此,蕭銑最後還是被迫在西溪河地塊東部額外劃了一道狹長的區域,大約四萬畝,承諾組織民戶按照課田種糧食、納糧稅,才把賬目略微走平了些。輪作休耕田另算,不計入稅。

拿到最終清賬的文書,蕭銑一個眼色,讓武士彠辦理,武士彠一咬牙,按照一萬三千多匹絹布的價值,把籌備的本錢都繳了出去,有些是銀鋌、上等錦緞,有些則是各種提貨單據,畢竟那麼大一筆財貨也不可能讓人全部帶着跑。

當然,這一筆錢也並不是全部由武士彠出錢的,事實上爲了讓自己佔股絕大多數,蕭銑還是自己出資了相當一部分,剩下的讓武士彠填補,然後佔兩成小股,順帶着到時候幫蕭銑經營打點。此前幾年蕭銑靠雕版印刷生意的頭口水賺了不少,加上後來其他零散的投資和收入,如今也有兩萬多貫家資了,武士彠把幷州那邊的生意都脫手變現之後,原本一度膨脹到三四萬貫的產業,論財富本是比蕭銑多出一大半,但是任武士彠再有膽子,也不敢因爲如今本錢多就試圖在蕭銑面前佔大股。因爲他很清醒,有些生意能做成,官身地位是關鍵。

隋朝時,紡織業技術相對於宋、明還是比較落後的,哪怕單比絲織業也是如此,故而在金銀短缺的同時,絲織品價格依然不低。一匹絹布按照朝廷官價要兩貫錢,實際市場上若是質地好一些的(不考慮錦緞等特種材料/織法的製品),四貫錢買不到一匹也是尋常,而且江南的絹布賣到北方,普遍也能有四貫以上。如此一來,一萬三千多匹的佔地稅費,幾乎是掏空了蕭銑和武士彠家財存量總額的將近半數。

……

肉痛地把錢財都交了出去,換了一堆文書契券。剛剛文書拿到手時,武士彠還不覺得多沮喪,畢竟前途似乎還是挺美好的,他還幻想着蕭銑爲官一任,魚肉一方定然可以留下一些空子,說不定那些官府賬目上做給蕭銑的“下田”並沒有寫的那麼下等……

但是簽完之後,當蕭銑帶着武士彠出城到了地頭巡視一圈之後,武士彠那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破滅了——蕭銑居然還真是個不佔百姓便宜的清官,拿下的真的都是荒地!

“大人……這些地如此荒僻,而且如今天下太平,想用廉價的流民開墾都不容易。八年免稅的時間,可怎麼回本吶!”

武士彠急得跺腳,其實他心中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早知這個蕭大人做官挺牛逼,但是做生意這麼胡來,還不如咱留在山西繼續做盜賣大棵木料的生意呢!不行,這次就當是最後一次教訓,下次大人要拍腦門做啥生意,咱一定要勸諫!

“武先生可不要小看了內中璇璣——這片地可不是純粹的荒地,去年疏浚西溪河、南苕溪時,可是有兩千戶民夫花了一整個冬天修整這塊地方。名義上是爲了幫助整頓西湖水源,但是其實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爲了蕭某的私活兒。此後一年內,蕭某也順帶着調用修河民夫培土翻耕,種植了竹蔗、蕪菁、青豆養土。此外還另尋了集中種植桑苗的基地,以便移栽。這些地塊的成熟和獲益,可要比朝廷與武先生你估算得快得多。”

“如此說來……蕭大人倒是早有預謀了,武某倒是有了幾分信心,不知能說得清楚一些麼——倒不是武某要打探大人的手段秘辛,只是覺得……”

“沒事兒,我知道武先生只是想解除自己的擔心而已,既然咱精誠合作,蕭某也不怕武先生知道這些手段。”蕭銑頓了一頓,用直白地眼神直視武士彠,居然把武士彠看得有些慌神,眼神有些閃躲。蕭銑很滿意這種效果,他就是要武士彠知道:他是皇親國戚,前途無量的大隋權貴,而你武士彠只是一個商人,就算我八你二你也別生出啥異心來。

見武士彠的神色明顯萎頓屈服了,蕭銑繼續說道:“某這個改良田畝的法子,叫做‘桑基魚塘’,或者‘蔗基魚塘’——不要試圖找出古籍中的相關記載,便是幾十年前成書的《齊民要術》上也沒有這種法門,某編修刊印《齊民要術》時,也沒有把這樁秘法寫進去。此法的精髓,便是在治理低溼地塊有奇效。在水窪處處、但水深平均不過一兩尺的地方,用此法可以把溼地快速改造成良田。

開墾時,把低處泥土挖出,堆砌到高處,形成三十步寬一溝、三十步寬一壟交錯相間的地貌。溝中蓄水、排水,平素養魚,水深五到七尺;壟高出水面兩尺則可植棗、梨樹或竹蔗,再高出一尺,或遠離堤緣,則可種桑。桑葉養蠶、蠶沙養魚、魚泥疏浚後堆肥、利於植樹種蔗。如此一來,即使是從未耕作過的荒地,也可立刻種植桑樹,且水肥便給,不費人力。”

桑基魚塘或者說其他類似的法門(蔗基、果基魚塘),歷史上是到了清朝中期歐洲國家對華絲綢貿易規模暴漲之後,嶺南各地爲了增加蠶絲產量拓荒擴大生產時所用的手段,距離如今隋朝中期,差不多有一千年的時間,所以別說是《齊民要術》沒有記載,哪怕是後世的《農政全書》都不可能記載。蕭銑穿越前,同年在寧波農村渡過,沒少吃過農家苦,所以還是有點兒這方面的見識。

歷史上廣東地區的全面開發比閩浙還要晚兩個朝代。閩浙在吳越、兩宋時達到了極富,而廣東除了廣州這個埠口自古就極富之外,其他州縣直到明末清初都是很窮困的。而制約兩廣發展的最主要地理劣勢,就是熱帶窪地、沼澤、溼地太多,最後在市場的大潮逼迫下,開發出了桑基魚塘這種快速把沼澤地改造營利的法門。

當然,這種法子的應用也是有侷限性的。要想最快見效的話,必須是這塊地此前並無其他缺陷、或者說原本的溼地環境就植被豐富、養料肥力豐足;唯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水太多、太潮溼。如果不符合這個大條件,比如這塊地不僅水多潮溼,還有鹽鹼化、貧瘠等問題的話,那麼桑基魚塘的改造價值就不大了。

萬幸的是,西溪河、南苕溪附近都是活水沼澤,不存在鹽鹼化。苕溪水系本就是爲太湖流域供水的主要河流之一,養育出了天下第一的湖絲和天下第二的蘇絲。在苕溪流域的溼地改造成桑基魚塘,那簡直就是最完美的絕配了————若是蕭銑想在西湖邊做這個事兒的話,效率就會事倍功半,因爲經過在杭州這一年多的考察,蕭銑完全有理由相信隋時的西湖是屬於錢塘江水系的,不被潮水倒灌糟蹋了淡水就不錯了。

武士彠聽着蕭銑的介紹,眼神越來越亮,此前的鬱悶終於消散大半,對於跟着蕭銑混成當世豪商也是信心大增,一邊聽着,一邊自言自語地盤算:“如此一來,若是今年便可以直接當成熟地種植桑樹,前三年不能採摘桑葉,第四年便可以小有收成,第五年按例一年可桑葉五六熟……此後四年,便是純獲巨利!”

“武先生,你還是算錯了——連等到第四年都不必,蕭某的法門還沒說完呢。”

“什麼?大人居然還另有後手?”武士彠徹底震驚了,眼神中盡是不可置信。xh118

第2章 笑納奇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38章 以退爲進第4章 全軍整編第7章 得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46章 尸居餘氣第13章 賊起賊落第62章 以戰促和第58章 三皇並立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5章 棋高一着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6章 裴家使命第19章 涿郡淪陷第1章 鳴鳳元寶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6章 平蜀在望第45章 有始有終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91章 驗收回京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7章 樑入蜀都第3章 迎戰許紹第40章 神補刀第15章 棋高一着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6章 兵分兩路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19章 堂堂之戰第36章 南北斷絕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5章 陰人陰招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31章 追亡逐北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97章 如願過關第98章 六禮具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4章 曾母逾牆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6章 楊廣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23章 貌似烏龍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63章 瞎了狗眼第9章 樑唐爭鋒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17章 盆滿鉢滿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9章 堂堂之戰第70章 飛來橫禍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19章 清平幹濟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52章 江都決戰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56章 談笑間第81章 桑基魚塘第58章 體察民情第21章 驍果種子第13章 賊起賊落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2章 滅國餘音第25章 捨身爲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84章 行商見聞第29章 花開兩頭
第2章 笑納奇功第15章 陰人陰招第38章 以退爲進第4章 全軍整編第7章 得見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46章 尸居餘氣第13章 賊起賊落第62章 以戰促和第58章 三皇並立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15章 棋高一着第57章 上任潛規則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26章 裴家使命第19章 涿郡淪陷第1章 鳴鳳元寶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50章 蕭太閣之中國大回轉第6章 平蜀在望第45章 有始有終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20章 內外侯官之巔第47章 豈得羈縻女丈夫第91章 驗收回京第59章 齊民要術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7章 樑入蜀都第3章 迎戰許紹第40章 神補刀第15章 棋高一着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16章 兵分兩路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19章 堂堂之戰第36章 南北斷絕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5章 陰人陰招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31章 追亡逐北第21章 兩個死要面子的活寶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5章 安置驍果軍第97章 如願過關第98章 六禮具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4章 曾母逾牆第18章 幕後英雄誰人知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6章 楊廣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23章 貌似烏龍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63章 瞎了狗眼第9章 樑唐爭鋒第2章 震驚的土鱉第34章 擋道的都搬開第17章 盆滿鉢滿第92章 揮之不去第19章 堂堂之戰第70章 飛來橫禍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63章 平淮何須十萬兵第19章 清平幹濟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4章 披着孝道的外衣第52章 江都決戰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56章 談笑間第81章 桑基魚塘第58章 體察民情第21章 驍果種子第13章 賊起賊落第75章 化解裂痕第52章 滅國餘音第25章 捨身爲國第73章 完工議賞第84章 行商見聞第29章 花開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