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把柄在手

涿郡城下的攻城戰,除了血腥二字,實在是沒什麼別的可以多說的——這座城池原本就是朝廷大軍討伐高句麗的根據地,城內存糧七百多萬石,要想靠圍城斷糧來攻破,那起碼得圍上十年八年的。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所以,楊廣用了最直接的強攻手段,仗着精兵衆多,花上倆月時間把涿郡城狠狠鑿爛了。

楊玄感沒有被生擒,如同歷史上一樣,選擇了在城破之前,在涿郡留守府中,讓其幼弟楊積善幫他介錯自殺,然後一把火少了留守府,不給人找到屍首後辱屍的機會。楊積善也自知斷無幸理,選擇了投入火場*。

楊玄感這廝好歹不是專搞破壞的流賊,好歹也是貴族出身,有點兒節操。他死前唯一干的一件還算上道見人品的事情,是下令叛軍不必放火焚燒糧倉——畢竟楊玄感是爲了爭天下,就算不敵,也沒必要把天下攪濫。

那種“我得不到的東西也不給人類留下”的事情,一般只有農民軍起兵纔會幹,因爲那些人骨子裡覺得“反正咱的基因留不到未來,未來的世界有多糟糕也和我沒關係,是有錢人的後人遭罪”。從黃巢李闖張獻忠,到加勒比海的海地獨立戰爭,那種毀滅一切的事情一般只有狹隘的農民軍才幹。

楊玄感選擇了貴族一樣有尊嚴的死法,楊廣也沒有再費太多精力去搜尋其屍體凌辱。大軍踩着滿地屍體踏進涿郡城,奪回了楊玄感的遺產。戶部的官吏計點了一番,涿郡糧倉居然還剩下了五百萬石存糧,好歹可以撐着朝廷大軍到明年夏天爲止的軍需。

李密沒有選擇尊嚴的死法,當初他根本就沒有逃回涿郡城——其實在榆林關下,楊玄感叛軍被朝廷大軍渡海抄後路成功之後。李密就已經看到楊玄感的下場了,當時讓楊玄感逃回涿郡,也不過是希望楊玄感多蹦躂幾天。多拉一陣子仇恨值而已。而他李密本人,便當機立斷趁着河北之地都還沒被朝廷掌控的機會。隱姓埋名單騎南下,去尋一些有前途的農民軍投奔了。

涿郡城被攻下之前,河北之地其他各處被叛軍波及的州郡也都先後平定了,除了涿郡城,撐得最久的一處據點便是楊玄感做了兩年留守的黎陽了,算是稍微費了朝廷大軍一番手腳,折損了兩三萬人馬纔拿下。s173言情小說吧別處城池,不過千百人的傷亡。甚至是聽聞楊玄感大勢已去後直接望風歸降的都有。

……

蕭銑在榆林關一戰有救駕之功,後來又獻計讓朝廷大軍渡海夾擊楊玄感,可謂是居功至偉。涿郡城破,自該論功行賞。楊廣爲了表示信任,便讓蕭銑負責處置鑑別那些從賊了的官吏,一時之間,他也算是成了炙手可熱之人。

這種活計,非極爲受皇帝信任的人不可爲之。畢竟手握鑑別審查的權力之後,哪些被俘官員屬於“被迫裹挾”可以赦免,哪些屬於“主動從賊”必須嚴懲,都在蕭銑一個結論之間。同時這種權力雖然大。卻侷限於人事權,和兵權不太相干,又沒那麼敏感。蕭銑作爲如今最受信任的外戚之一,操辦這事兒最適合不過了。

蕭銑在涿郡臨時辦事的衙門裡,一堆堆的卷宗在公事房中堆得如山之高,蕭銑當然也沒有那麼多精力自己細細去看,只是交給手下幕僚屬官仔細查驗,而他自己則看一下結論,找找看有沒有什麼陷在裡頭的、又着實沒有反情的歷史名臣或者名將,好搭救一把賣個人情留條路子。

一個幕僚走進蕭銑的書房,把一摞摺頁丟在案頭。大大咧咧地開門見山:“晦之,這些都已經整理好了。你看看沒問題的話便定案罷了。裡面有些莫須有的、又有官聲的,愚兄都給你標出來了。”

蕭銑不用擡頭。便知道是房玄齡。如今他麾下其他人,但凡是有官職的,都以官名檢校相稱,唯有房玄齡沒有官身,是私人幕僚的身份,待人接物也是不卑不亢,至今都和蕭銑直接稱呼表字。

房玄齡自從朝廷第一次遠征高句麗的時候,就因爲在齊郡做地方官需要聚斂虐民,憤而辭官了。蕭銑這樣的身份,不做地方官楊廣好歹還會給個興軍司馬、監軍之類的安撫一下,而房玄齡這種上頭人聽都沒聽說過的人,辭官不做後當然只能給私人當幕僚。算來房玄齡如今在蕭銑身邊做事也有一年半了,只不過此前都在打仗,除了一些安撫皮島軍的調處事務之外,房玄齡沒什麼脫穎而出的機會。

這一次,可算是逮到機會施展所長了。歷史上房玄齡在投靠李唐初期,最大的才能便是發掘人才,比如李世民帳下的杜如晦、張亮、薛收、李大亮一些後來位居卿相的幹臣能吏,都是房玄齡發覺舉薦的。現如今,在一大票楊玄感逆黨官員中發掘無辜、施恩市義的活計,對房玄齡來說實在是再順手不過了。

蕭銑禮貌地讚了一句:“玄齡兄真是好精力,弟這些日子,一點頭緒都沒有。”

房玄齡不以爲意擺擺手,也懶得拽虛文:“晦之大才,如何過謙,還不是被軍旅重任給壓的麼,沒精力看這些案牘勞形的瑣事而已。愚兄閒人一個,正好做這些。”

對方直來直去,蕭銑也不多客氣了,翻開幾本摺頁就先後看了起來,裡頭都是房玄齡覺得情有可憫應當赦免或嘉獎的官員。

“武陽郡丞記室……魏徵??經審訊叛軍中楊玄感身邊書記人等,魏徵實爲武陽郡丞元寶藏降賊後裹挾而去,且此前魏徵曾有試圖單騎報信朝廷、警示楊玄感逆舉之企圖。只因半途爲叛軍斥候捉拿……”

房玄齡在摺頁上把前因後果都寫得很清楚,包括後來楊玄感不得不立刻舉旗造反,也是因爲被魏徵虛言恫嚇,以爲已經泄密。而在房玄齡深入交叉比對各方供詞之前,這個魏徵已經被暫擬定了個斬刑——因爲元寶藏屬於主動從賊的,而且是楊廣着力要打擊的元氏後裔。至於他身邊一個小小記室有沒有反對自己主官的言行,此前辦差的官員根本就懶得查問這麼細,而是一刀切就把元寶藏的屬官都辦了。

“這個魏徵着實忠義可用,某當奏明聖上,多加褒獎纔是。”

“晦之賢弟,雖然恩賞出於朝廷乃是大公之心,然則天下已然如此,何必避這個嫌呢?朝廷能知道這魏徵是何許人也麼?愚兄倒是已經一個個提審的時候旁觀了一番,這個魏徵見識着實是有的,而且直言敢說,自有用處……”

“罷了,既然是在玄齡兄面前,咱就不矯情了。那魏徵便想辦法讓他感恩就是。”

房玄齡見蕭銑不再遮遮掩掩,說話也放開了些:“爽快!既然賢弟如此開誠佈公,那咱也就把咱的意思先說一下:魏徵,還有這幾個人,都是頗有實幹之才,但是官位低微,朝廷根本不在乎,賢弟自行施恩留下,也沒人在意,還能讓他們感恩忠心。

還有這幾個:比如治禮郎高士廉等,都是京官,雖無顯要實權,品級卻不低,這幾個也都沒有參與造反,只是此前和楊玄感或是斛斯政私交太好、走得太近、二賊謀逆之前的當口,這些人還有書信往來,此前被朝廷一鍋端了的。若是私下施恩赦免這些人,難免朝廷注意,所以還是要朝廷正式出面,賢弟只要讓他們知道你在聖駕面前爲他們辯解美言、承你的情便可。”

蕭銑聽了,深以爲然,不住地點頭嘉許:“玄齡兄真可謂知我者,此事便這麼定了,某再細細看看,明日便分批處斷。”

房玄齡聞言先行告退,留下蕭銑把房玄齡整理出來的意見慢慢看完。

不得不說,因爲楊玄感如今採納了李密的上策,而後才被擊敗,所以平叛後需要被清算的文武叛臣組成成分,與歷史同期相比也變化了很多。

歷史上因爲楊玄感強攻東都不下、後來又試圖轉進關中,最後沒到潼關被朝廷大軍滅了,所以一開始起事的時候,藉着聲勢浩大,楊玄感頗爲吸引了一大批東都和大興的朝廷官員下注投靠,最後這些主動從賊的官員也被楊廣大殺大洗了一批。而且從賊的官員很多還是官二代,連累了父兄都一併丟官問罪的也不少。

如今,楊玄感從黎陽起兵後,直撲河北。所以黎陽-東都一帶的官員依然有從賊的,卻比歷史同期少了很多。至於關中大興的官員,根本撈不到從賊的機會,算是因此而得以保了下來。而額外受到重創的便是河北地方官,這個系統遭到了更爲嚴重的毀滅,魏徵不過是被這個蝴蝶效應波及到的一顆小棋子罷了。

而要說東都洛陽跑去從賊的高官子弟還真不少。比如當年朝中四大名將之一的韓擒虎之子韓世諤,都在當初不開眼主動跑去從賊的行列中。只是韓擒虎如今已經死了,這韓世諤的利用價值便不怎麼起眼了,屬於蕭銑沒必要去救的。而裴矩、裴蘊居然都有族中侄兒去從賊,蕭銑正好順勢賣個人情。()

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10章 不爭第40章 神補刀第28章 盜賊蜂起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74章 更高起點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2章 重生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73章 完工議賞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26章 今科頭名第40章 關中易幟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8章 虞世南第7章 得見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章 人走茶涼第33章 恢復元氣第1章 遼東城下第2章 重生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1章 丹陽宮成第27章 狂攬小弟第38章 以退爲進第10章 乘風大勝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9章 花開兩頭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28章 赴任剿賊第40章 神補刀第84章 行商見聞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31章 勢如破竹第9章 皮島海戰第17章 盆滿鉢滿第60章 白蘇扼腕第99章 終成正果第9章 樑唐爭鋒第41章 各個擊破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77章 坦白從寬第6章 楊廣第22章 盡釋嫌疑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32章 分化瓦解第30章 途遇海寇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6章 今科頭名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章 天台寺第87章 工程藝術第26章 今科頭名第33章 恢復元氣第48章 苦肉計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2章 突厥末日第37章 太原陰雲第12章 得勝回朝第59章 齊民要術第35章 時間差第26章 今科頭名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77章 坦白從寬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97章 如願過關第40章 神補刀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3章 迎戰許紹第44章 如此和親第90章 忍辱負重第40章 關中易幟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3章 棋錯一招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2章 戰雲之合第20章 摧枯拉朽
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10章 不爭第40章 神補刀第28章 盜賊蜂起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46章 棋高一着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74章 更高起點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37章 最昂貴的皮條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46章 尸居餘氣第43章 驍果軍自危第2章 重生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73章 完工議賞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62章 以戰促和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40章 專治各種不服第26章 今科頭名第40章 關中易幟第38章 躺槍的宇文士及第15章 陰人陰招第18章 虞世南第7章 得見第12章 歷史演義害死人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81章 桑基魚塘第4章 人走茶涼第33章 恢復元氣第1章 遼東城下第2章 重生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1章 丹陽宮成第27章 狂攬小弟第38章 以退爲進第10章 乘風大勝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96章 歷史的相似第29章 花開兩頭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28章 赴任剿賊第40章 神補刀第84章 行商見聞第12章 熱點:天下第二第31章 勢如破竹第9章 皮島海戰第17章 盆滿鉢滿第60章 白蘇扼腕第99章 終成正果第9章 樑唐爭鋒第41章 各個擊破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77章 坦白從寬第6章 楊廣第22章 盡釋嫌疑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32章 分化瓦解第30章 途遇海寇第73章 完工議賞第26章 今科頭名第84章 行商見聞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35章 王世充求援第1章 天台寺第87章 工程藝術第26章 今科頭名第33章 恢復元氣第48章 苦肉計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2章 突厥末日第37章 太原陰雲第12章 得勝回朝第59章 齊民要術第35章 時間差第26章 今科頭名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77章 坦白從寬第五 卷雞犬不留第97章 如願過關第40章 神補刀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3章 迎戰許紹第44章 如此和親第90章 忍辱負重第40章 關中易幟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33章 棋錯一招第48章 打臉技能冷卻中第12章 戰雲之合第20章 摧枯拉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