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盡釋嫌疑

大興宮,兩儀殿。

“孩兒參見父皇。”

楊廣遲緩地擡起頭來,目光聚焦了好幾次,纔看清對面蕭銑的面容。四十幾歲的他,看來已經因爲縱‘欲’而出現了視力模糊的症候,不得不感慨歲月不饒人。楊昭已經死了,次子齊王又不中楊廣的意,長孫年紀還幼小,一切的一切‘交’雜起來,讓楊廣覺得天下開拓之功,更應該在他自己有生之年徹底完成。

“平身吧。”楊廣嗓音苦澀地示意了一下,喝了一口梨膏汁潤潤喉,“倭國國使的事情,辦得不錯,沒讓那些狂悖之徒直接上京,惹得朝廷失了體統。不過這些都是小事。既然回來了,先說說給朝廷海路軍馬營造的戰艦如何了。”

“回稟父皇,至今已建成三百餘艘鉅艦,且其中部分船隻比將作監原本擬定的四百料規格更大,其容積或二三倍、或四五倍,故而三百餘艦可抵原本將作監規定形制六百艘之用。到明年秋天,臣便能湊其二十萬人渡海作戰所需艦船。”

這個速度,在楊廣看來,應該說是中規中矩,不過多少有些意外——因爲以蕭銑此前的經歷,原本給他壓這些營造的任務,他總能超常發揮,超額完成,這次卻沒什麼明顯的神速進度。不過楊廣卻不知道,其實蕭銑已經比他歷史上的那位同行幹得好得多了——至少材料很充足,不用靠不合格的原料多費周折強行上馬,民夫日夜浸泡海中累死病死的也要少得多。只是這些,如今沒了對比的參照系,你做到了別人也就當這事兒本該如此,作不得功勞。

“這也罷了,朝廷討伐高句麗的日子你想來也知道了,押後到後年二月。如此一來,艦船的進度總歸是趕得上的。說點兒別的吧,朕新議草創驍果軍,兵源倒是足夠,然兵甲器杖馱馬靡費,朝廷歲入不堪使用。你這孩兒素來理財上頗有辦法,可有什麼想法?”

“孩兒此次入京,原本倒也有些新奇之物要敬獻給父皇。既然‘蒙’父皇說起驍果軍裝備,孩兒以爲以如今所處吳郡物產,倒能爲朝廷分憂其中一二。”

楊廣顏‘色’一亮,不動聲‘色’:“那便讓人取了呈上,再細細說來。”

蕭銑吩咐了旁邊候着的宦官,宦官自然出去傳令,等了良久,有蕭銑的從人取了些物件,由宦官帶回。卻是一些衣物,看着很是厚實,還有幾匹布帛。楊廣拿起來好奇地看了看,若有所悟的樣子,卻也沒正式看出名堂來。

“父皇,這幾件物事,分別叫做‘棉襖’和‘棉布’。乃是用從林邑郡引入的長絨白疊子‘花’所‘抽’出棉絮製成、棉襖可直接將絮團狀白疊子棉絲塞入雙層綢緞、麻布襯裡,起禦寒之用。至於那棉布,則是用棉絮先彈去棉籽,再牽張拉伸成細棉絲、後並條‘搓’‘揉’紡成棉線,便可如蠶絲一樣織布。只是如今用繅絲的器械‘抽’取棉絲頗爲不易,以至於這棉布竟然工本比絲綢還貴上數倍,難以推廣。將來朝廷攻打高句麗,乃是在東北苦寒之地,少不得要爲將士置辦禦寒衣甲。

如今吳郡既然尚有餘力,而且孩兒夫妻在吳郡治理產業頗有餘饒,募民屯墾桑茶,已將食邑限額實用大半。如今朝廷用度不足,願爲朝廷提供二十萬驍果軍所需棉襖、戰袍。至於兵器鎧甲,則非吳郡所能供給了。若是父皇應允,一應事物,屆時自然先入朝廷,而後朝廷統籌用度即可。”

兵器、鎧甲、馬匹、軍服。朝廷需要爲驍果軍置辦的四大件東西里頭,軍服應該是最便宜的一塊了。但是蕭銑既然主動提出來承包這一塊,楊廣也已經甚爲欣慰——畢竟蕭銑只動用了一個郡的力量。如此,若是別的郡也能積極一些爲朝廷分憂,就算兵器鎧甲這些分攤給三四個郡完成,那隻要有十幾個郡願意出這個力,不就憑空解決了驍果軍除了軍糧之外的開支了麼?

蕭銑還有一點很聰明,他沒說自己直接給驍果軍發放軍服戰袍,而是寧可多一道彎子、多被中間的經辦人貪腐一些好處,也要把東西先捐輸給朝廷,再讓朝廷下發給驍果軍。如此,則是示人以他蕭銑無意施恩於新軍,一切恩惠皆出自於上意。這一點很重要,就好像明初沈萬三何其有錢,朱八八沒錢修南京城城牆,他沈萬三自告奮勇掏錢來修,但是壞就壞在他掏了錢還想出名,居然用自己的名義幹這件事情,最後落得被朱八八斬首抄家的慘禍——朝廷重器,是你一個有錢人有資格賣好的麼?

果然,楊廣聽了蕭銑的小心謹慎之後,雖然苦笑了一下,似乎是嘆息天家親情之淡薄,但是內心還是頗爲讚許的:“愛卿是說,此物乃是白疊子‘花’所製成?便是御苑裡頭種着讓人賞玩的那種白疊子‘花’麼?”

蕭銑恭敬地肯定了楊廣的判斷:“父皇聖明燭照,一語道破其來歷。”

“居然如此,倒是天佑我大隋成功了——然此物若是大規模種植,畝產幾何,可物美價廉麼?”

蕭銑整理了一下思路,把賬目算了一下,謹慎地說道:

“這白疊子‘花’很輕,若是用重量來計算其產量,則是頗爲不合時宜,而且一畝地着實也就僅產三四十斤而已。若是論大小,以升斗衡量,也因過於蓬鬆,無法度量。不過孩兒以爲,可以用等效之法衡量——

一畝地的白疊子‘花’產出,配上棉麻綢布,製成棉襖,卻也抵得十幾件羊皮襖子的禦寒之用。而若是在北地草場牧羊取皮製襖,這些皮襖也得七八畝草場牧羊方可。若是將來不用於填充棉襖,而是織成棉布,則一畝白疊子‘花’可織布八匹,同樣一幕桑林養蠶,僅可織綢兩匹有餘,是故棉布的原材料耗費,僅有絲綢四分之一,只是如今棉紗牽紗紡線的工藝尚不成熟,所費人工還在繅絲數倍,故而難以推廣。”

“畝產等效羊皮八倍、絲綢四倍——如此,倒着實是一件國之重器了。”楊廣終於面‘露’喜‘色’,沉‘吟’了一下,用玩味的語氣問蕭銑,“卿以爲,朕當如何賞賜此功?”

“孩兒不敢邀賞,此物孩兒只是試製,並未能將其推廣,要想推廣其中還有老大難處,非父皇聖斷籌措不能爲。”

“哦?居然還有這種事情,但說無妨。”

“孩兒在餘杭,只是小範圍試種此物,‘花’費不小,只因爲這白疊子‘花’喜旱厭溼、需長日照‘射’,南方‘潮’溼,且‘春’夏日照不如北方長久,大範圍種植,實爲不易。孩兒也潛心尋訪民間隱逸聞達之人,最後才得知我華夏大地上,要想種好這白疊子‘花’,一是要在河西祁連山外,二便是在齊魯的登萊之地。父皇若要推廣,還需責令地方官員組織,孩兒無力爲之。”

後世中國種棉‘花’最主要的產區就是新疆和山東半島,但是新疆現在還沒有在朝廷手上,只能退求甘肅。楊廣一想,這兩塊地方果然都是夏日日照很長且少雨的所在,所以也就沒有看出蕭銑真正的心思所在——蕭銑其實完全可以只說山東半島,而不說甘肅,但是那樣的話,他個人的傾向‘性’就太明顯了。現在,給楊廣選擇權,蕭銑依然有把握楊廣會按照他預想的來選擇。

果然,楊廣稍微想了一下,就拍板了:“河西胡漢雜處,雨水雖少,灌溉也頗爲不便。那便放到登萊之地推廣好了。朕下詔讓齊郡張須陀處理此事——嗯,不過此物是國之重器,尤其這兩年產出,都要納入軍用,光靠張須陀也不好。那就讓張須陀總領此事,但巡防察驗‘交’給在那裡編練水師的來護兒好了。他們一文一武,一個籌備民戶錢糧土地,一個籌備巡查監督。”

把總領此事的人都定下來之後,楊廣又想了想,試探‘性’地問蕭銑:“此事,卿可有別的經辦與聞的人選?”

“孩兒如何能有人選?張郡守、來大將軍都是國之幹臣,齊魯地方哪裡還尋得到更加可靠的了。”

“沒說替換他們倆——他們畢竟兼着牧守一方、統兵一方的重責,不可能全力投入此事,終究要具體經辦的官吏的。卿便沒有相熟之人舉薦?”

真是多疑啊。看來,楊廣在選定了山東半島這個區域之後,似乎稍微有點回過味來了,覺得蕭銑一開始提出的河西備選項那就是下了個套,早就知道他楊廣不可能選河西了,多一個選項只是爲了“令自上出”的面子罷了。如此懷疑了之後,少不了多試探試探:既然你中意在齊地開展,莫非有想要任用‘私’人的打算?

“怎麼辦,說自己毫無人選可以推薦?那肯定顯得虛僞,真任用了‘私’人,或者說出一些自己不該認識的人,又顯得早有預謀……有了!”

蕭銑心念電轉,終於找到了應對之策:“孩兒此生都沒有去過齊地,要說熟悉那裡的人物,定然是不能的。不過思來想去,倒也有一二數面之緣,同時覺得其才學幹練着實可用的。”

楊廣知道戲‘肉’來了,依然不動聲‘色’:“喔?不知果爲何人?”

“回稟父皇,孩兒當年出身,乃是開皇十八年朝廷開清平幹濟科。當時先帝將孩兒取在第十二名,孩兒一開始自負才學,還以爲是爲了打壓孩兒年少、戒驕戒躁。不過那日看榜時,因一時感慨,偶遇了一個齊郡之人,名叫房喬,乃是當科頭名。後來孩兒與之‘交’談不過數次,才知學問幹練之道,果然是天外有天,才收起少年銳氣。聽說那人後來回到本郡任用,卻不知如今是否還在齊郡,若是在的話,倒是可以一用。”

楊廣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神‘色’,當年蕭銑路遇房玄齡,敘同年中舉之誼,是內外侯官上報過的,楊廣也知道蕭銑和房玄齡並無其他深‘交’,如今蕭銑舉出這麼一個人來,可見是純乎出於公心了。如此忠君絕無二心的臣子,真是少見啊,當初爲了一句蕭樑當重興的童謠,便把蕭家打壓數年,真是做錯了。

第49章 塞翁得馬第23章 京師見聞第94章 風緊扯呼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42章 議取平壤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1章 八艘飛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6章 楊廣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章 迎戰許紹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8章 赴任剿賊第71章 誤認絕症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32章 分化瓦解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27章 狂攬小弟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2章 滅國餘音第40章 神補刀第17章 釣龍之技第53章 分崩離析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6章 平蜀在望第19章 堂堂之戰第5章 到此爲止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章 全軍整編第50章 必死之心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100章 變天第47章 兩線作戰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37章 夾帶私貨第5章 論持久戰第34章 楊廣南下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63章 瞎了狗眼第45章 千載難逢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2章 戰雲之合第61章 冬日瑣事第45章 有始有終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6章 楊廣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13章 賊起賊落第4章 薩水慘敗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93章 狹路相逢第25章 大洗牌第47章 大逃殺第83章 基業初成第58章 三皇並立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0章 圖窮匕見第9章 無縫天衣第29章 再見楊廣第61章 冬日瑣事第19章 清平幹濟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65章 試船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9章 從軍行第86章 貫通江河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77章 坦白從寬第22章 突厥末日第1章 天台寺第81章 桑基魚塘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40章 神補刀第10章 乘風大勝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86章 貫通江河第10章 乘風大勝第32章 分化瓦解第66章 一種二熟
第49章 塞翁得馬第23章 京師見聞第94章 風緊扯呼第8章 塵歸塵 土歸土第42章 議取平壤第23章 勤王的代價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19章 堂堂之戰第11章 八艘飛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6章 楊廣第48章 敵在本能寺第3章 迎戰許紹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28章 赴任剿賊第71章 誤認絕症第16章 表妹的秘密第32章 分化瓦解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27章 狂攬小弟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38章 李建成遇險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4章 漕運迫遷都第52章 滅國餘音第40章 神補刀第17章 釣龍之技第53章 分崩離析第24章 傳說中的老三屆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44章 曾母逾牆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6章 平蜀在望第19章 堂堂之戰第5章 到此爲止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4章 全軍整編第50章 必死之心第50章 滔天毒計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40章 百萬大軍伐高麗第100章 變天第47章 兩線作戰第31章 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第37章 夾帶私貨第5章 論持久戰第34章 楊廣南下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63章 瞎了狗眼第45章 千載難逢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6章 今科頭名第12章 戰雲之合第61章 冬日瑣事第45章 有始有終第41章 臨海水戰有蕭郎第6章 楊廣第89章 爲逼生爲逼忙第13章 賊起賊落第4章 薩水慘敗第21章 新豐故知酒第93章 狹路相逢第25章 大洗牌第47章 大逃殺第83章 基業初成第58章 三皇並立第14章 自古天家最無情第30章 圖窮匕見第9章 無縫天衣第29章 再見楊廣第61章 冬日瑣事第19章 清平幹濟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65章 試船第14章 千里江陵一日還第39章 從軍行第86章 貫通江河第55章 諸事皆先關白銑第69章 咱也有黑手套了第8章 新三皇時代第78章 千年前的煤老闆第三十 掌血戰殺賊第77章 坦白從寬第22章 突厥末日第1章 天台寺第81章 桑基魚塘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章 治不好的寅吃卯糧第25章 捨身爲國第56章 不帶走一絲雲彩第15章 日出處天子致意日落處天子第40章 神補刀第10章 乘風大勝第21章 王國興廢 在此一戰第10章 久旱逢甘霖第86章 貫通江河第10章 乘風大勝第32章 分化瓦解第66章 一種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