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七十二 或許整個歷史上也只能看到一次

既然要離開皇權時代,當然要以身作則,一些帶有皇權性質的特殊存在就不該繼續保留了。

首先把御膳房給裁撤掉,不需要這個惹眼的專門爲他一家子服務的機構,不搞啥特殊化了。

然後就是要把全部的宦官和宮女一併裁撤掉。

現在留在皇宮裡爲蘇詠霖一家子服務的宦官內侍和宮女基本上都是完顏亮時期留到現在的老人,十幾年了,留到現在的數量不少,但也不算太多,四五百人的樣子。

完顏亮生活奢侈,當年宦官和宮女的數量還是很大的,蘇詠霖攻克中都之後做了一番考慮,然後把他們留了下來繼續在皇宮工作,但是從此以後不再對外招募宦官和宮女。

當時他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不做皇帝了,就可以把這些宦官和宮女全部遣散,省時省力,還不用多花什麼錢招募新人。

當然了,這些宮女和宦官被遣散之後的去處蘇詠霖也爲他們考慮到了。

一些相對年輕精幹的留下來,作爲日後皇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展開培訓,做一些養護和清潔方面的工作,這方面,他們很專業。

剩下來需要遣散的也做好了安排。

有家人的爲他們聯繫家人,看看家裡面願不願意接他們回去,願意接回去的就接回去。

沒有家人的,五十歲以上的,不管是宦官還是女官,直接集體送到中都救濟院生活,以鰥寡孤獨的標準給予照料,使之安度晚年。

五十歲以下還相對年輕的則送去技能培訓班培訓一些用得着的技能,然後安排中都的紡織工場接收他們,給他們提供一份工作。

原本就有專業技能的直接送到對口工場內工作,也不算耽誤了他們的專業技能。

這些人都是等到了五十歲再送到救濟院中生活,安度晚年,反正不會讓他們的生活沒有着落,會讓他們吃飽喝足,安度晚年。

聽到風聲之後,接替前任侍奉蘇詠霖六年的貼身大宦官周福和侍奉趙惜芯十幾年的女官蔣小柔一起來到蘇詠霖和趙惜芯面前,希望看在他們服侍了夫妻倆那麼久的份上把他們留下,讓他們繼續侍奉。

蘇詠霖和趙惜芯合計了一下,想着用慣了的老人比新人要更方便一些,省得那些磨合期了,於是兩人決定以個人身份僱傭周福和蔣小柔作爲蘇家的傭人而留下來。

接着蘇詠霖覺得乾脆從用慣的人手裡面挑幾個最能幹的僱傭下來到新家裡辦事,倒也是最方便快捷的選擇。

他和趙惜芯的工作都比較忙,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什麼的不能親歷親爲,這一點還是有必要的。

他們精挑細選,挑了一名宦官和三名女官留下來,以個人身份僱傭他們,簽訂僱傭合同,讓他們在新家繼續服務。

其他的也就能省則省,一家四口住的地方不需要多麼奢侈華貴,能住的舒服愉快就可以,不要花太多的錢。

因爲他還有一些想要做的事情,需要花不少錢。

蘇詠霖的一系列的行動在中都朝廷和復興會體系之中引起了相當大的反響。

尤其是蘇詠霖爲自己選擇的新家的建築工地那邊,幾乎剛一開工就引來了一批一批的官員和復興會員前來聖地巡禮。

原因無他,大家都覺得親眼目的一個擁有實權、地位威望堪比神明的皇帝主動放棄皇帝身份和很大一部分權力的事情估計這輩子只能看到一次。

或許整個歷史上也只能看到一次,所以他們非常開心,非常愉悅。

這位堪比神明的皇帝爲了把事情做到位,連皇宮都不住了,表示要把皇宮讓出來給行政和旅遊來用,一部分用於行政,一部分用於建造皇宮博物院,給天下人來觀賞。

他自己買了一塊地,自己蓋房子自己住,自己花自己寫書掙的稿費,不花國家的錢,自己管好自己的一切,不要國家費力。

作爲一國領袖,手握大權,能做到這個地步,大家都覺得實在是無話可說了。

原本他們就崇敬蘇詠霖,現在感覺單純的崇敬已經不能表達他們心中的情感了。

但是到底該怎麼做,他們也不知道,只能來這裡搞聖地巡禮,看着蘇詠霖的房子一天一天的落成,用信徒般虔誠的目光注視着這棟房子,以此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

蘇詠霖不在乎這些事情,從洪武十二年九月以後,蘇詠霖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安頓抵達中都準備開會的民衆代表身上。

中央代表各自有各自的職位和進入京城的流程,他們自己安排就可以,簡單方便。

民衆代表大部分這輩子活到現在連所屬縣域都沒有出去過,離開家就找不到北,一切都是那麼的新奇,同時他們也不可能有充足的財力支撐趕路的費用,所以這筆錢必須由朝廷來出。

蘇詠霖安排全國每個縣的復興會組織和官府安排好民衆代表的出行工作,將路線規劃做好,然後通知沿途每一個途徑驛站,讓驛站方面也有個準備,以免人來太多而沒有充足的食物儲備。

還好,大明發達的官道驛站系統給大量民衆代表前往中都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除了一些地域偏遠地區的代表,中原和江南地區的代表抵達中都都不是難事。

兩廣地區的代表也不難,通過水路就能較爲快捷的抵達中都,能省掉不少時間。

偏遠內陸地區的難度是比較大的,一路翻山越嶺前進艱難,趕路時間普遍在兩個月以上,所以需要提前出發才能趕上洪武十三年的代表大會的召開,否則就要遲到。

所以洪武十二年九月下旬的時候,就有民衆代表開始趕路前往中都了,到洪武十二年十月,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民衆代表都已經開始趕路。

洪武十二年十一月中旬,第一批來自川蜀地區的二百一十三名民衆代表抵達了中都,蘇詠霖親自在中都城以南的駐軍亭驛站接待了他們。

駐軍亭驛站爲了這批民衆代表的抵達準備了很多食材,還從中都各大飯館緊急抽調二十名熟練廚師趕赴支援,給這一批來自川蜀之地的民衆代表準備了相當豐盛的【川菜】。

這個時代,八大菜系什麼的還沒有影子,但是美食的地域性質已經漸漸成爲了大家所公認的事實,早在北宋時期,汴梁城內的各大飯館就有【南食店】【北食店】【川飯店】之分別。

當時的南食店主要指嶺南和東南沿海一帶的食物,主要以魚蝦蟹爲主,北食店則主要以五穀雜糧食物和家禽類肉食爲主。

當年,南方人喜歡鹹,而北方人則喜歡甜,之所以現代南北口味有所區別,則主要源於靖康之亂以後,北人南遷和宋朝疆土的南移,大批量的北人將愛吃甜的習俗帶去了南方所致。

至於川飯店也是有自己的特色。

雖然川飯店同樣以麪食和肉食爲主,但是在製作手法上,有一種獨特的烹煮方式,稱之爲【燠】,即將肉類在油中做熟,拌以鹽、酒和左料,油漬在甕中,以備取食的醃藏方法。

除此之外,川飯店也有“辣”味,當然不是辣椒,辣椒是明朝後期才傳入中國的,沒有辣椒的宋朝,姜、蒜、韭菜、胡椒是辣的主要來源,廣泛存在於川菜當中。

因爲要照顧到這些來自川蜀地區的民衆代表的口味,所以駐軍亭驛站這邊請來了整個中都最有名氣的川飯店的大廚們給他們烹製川菜,讓這些民衆代表非常滿意。

八百一十一 你爲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說話?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六十八 完顏亮需要一場勝利一千二百八十七 西域之地,咱們得有好幾百年沒有重回過了吧?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一千一百七十七 向江南發起經濟進軍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四百三十七 完顏亮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二百六十 撒八感到十分憂慮二百九十 趙開山感覺自己可以理解岳飛了八百三十四 中都鬼見愁九百三十一 趙昚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寂寞冷九百七十一 皇帝的親自拜訪一千五百一十一 我們可以提前慶祝了三十七 等我創業成功,一定給你五星好評一百 沒有命令,死都不能動!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九百零五 官字兩張口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七十九 只要不屈膝於金賊,你們就永遠是我的朋友一千三百三十四 南下,南下,南下!六十五 勝捷軍必須是農民的軍隊八百八十 宋軍炸營二十 逐漸消失的溝壑九百一十五 到臨安城下給趙官家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一百六十五 爛透了六 造反團隊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一千一百五十三 張栻是復興會員一千二百五十六 徐通不講武德一千一百八十五 明國的經濟進軍七百二十五 《明律》正式頒行天下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一千四百五十 大明國旗飄揚在北海之畔九百六十三 巨大的商機三百一十六 趙開山之死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五百三十三 蘇詠霖眼中所看到的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七百四十二 在乎百姓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五百九十四 蘇詠霖的權力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五百二十六 末將只是覺得南國太過於無能了一千五百九十七 不教而誅,是殘暴不仁的一千零六十 如今,就是爾等回報大宋之時了一千一百五十 大明能否留一支軍隊在臨安附近駐守?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二十五 京湖會戰一千六百 無爲和有爲三百七十九 這一切都是針對我而設下的圈套?一百九十三 趙開山感覺很頭痛七百七十九 這羣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難道還少嗎?第1664章 戰爭結束與北洋探險船隊七百五十 戚方想要報復三百六十一 你們可以永遠信任蘇總帥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四百九十六 你敢與我約定嗎?一千二百六十五 糖衣舔了炮彈扔回來?二百三十 那要是我死了呢?一千三百八十六 收費的聖人八百零三 滅金國者,金國也,族任氏者,任氏也!七百八十三 千里之外,咫尺之間一千三百四十七 蘇詠霖決定嘗試一千一百五十 大明能否留一支軍隊在臨安附近駐守?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第1682章 一去不回(大結局)四百四十二 撤退之路並不好走三百八十四 光復軍真的能吃飽嗎?一千零六十二 失火的農莊一千三百一十六 愚行八百七十四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八百零八 天網軍的密報九百九十三 【孝】字大旗高高舉起,我就問你怎麼輸!三百一十五 趙開山病危七十二 看來你蘇雨亭也是個巧言令色之輩!九百二十六 官僚兇猛二百九十九 大聰明趙開山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二百九十六 一隻替罪羊一千三百八十九 那就鬥爭吧一千一百四十一 多說無益,速速殺我一百五十四 眼下我能信任的人不多了八百六十一 邵宏淵決定以分散對分散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一千一百一十三 斬!一千三百三十 重塑這個社會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四百六十四 孫子義兵臨中都三百五十 何不投奔西遼?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一千零七十九 我們解放了一代人一千零六十八 這結婚,多是一件美事啊
八百一十一 你爲什麼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說話?一千二百一十六 信用貨幣?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六十八 完顏亮需要一場勝利一千二百八十七 西域之地,咱們得有好幾百年沒有重回過了吧?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一千一百七十七 向江南發起經濟進軍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四百三十七 完顏亮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二百六十 撒八感到十分憂慮二百九十 趙開山感覺自己可以理解岳飛了八百三十四 中都鬼見愁九百三十一 趙昚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虛寂寞冷九百七十一 皇帝的親自拜訪一千五百一十一 我們可以提前慶祝了三十七 等我創業成功,一定給你五星好評一百 沒有命令,死都不能動!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九百零五 官字兩張口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七十九 只要不屈膝於金賊,你們就永遠是我的朋友一千三百三十四 南下,南下,南下!六十五 勝捷軍必須是農民的軍隊八百八十 宋軍炸營二十 逐漸消失的溝壑九百一十五 到臨安城下給趙官家一點顏色看看!一千一百六十五 爛透了六 造反團隊首先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一千一百五十三 張栻是復興會員一千二百五十六 徐通不講武德一千一百八十五 明國的經濟進軍七百二十五 《明律》正式頒行天下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一千四百五十 大明國旗飄揚在北海之畔九百六十三 巨大的商機三百一十六 趙開山之死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五百三十三 蘇詠霖眼中所看到的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七百四十二 在乎百姓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五百九十四 蘇詠霖的權力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五百二十六 末將只是覺得南國太過於無能了一千五百九十七 不教而誅,是殘暴不仁的一千零六十 如今,就是爾等回報大宋之時了一千一百五十 大明能否留一支軍隊在臨安附近駐守?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二十五 京湖會戰一千六百 無爲和有爲三百七十九 這一切都是針對我而設下的圈套?一百九十三 趙開山感覺很頭痛七百七十九 這羣腐儒在朝中得罪的人難道還少嗎?第1664章 戰爭結束與北洋探險船隊七百五十 戚方想要報復三百六十一 你們可以永遠信任蘇總帥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四百九十六 你敢與我約定嗎?一千二百六十五 糖衣舔了炮彈扔回來?二百三十 那要是我死了呢?一千三百八十六 收費的聖人八百零三 滅金國者,金國也,族任氏者,任氏也!七百八十三 千里之外,咫尺之間一千三百四十七 蘇詠霖決定嘗試一千一百五十 大明能否留一支軍隊在臨安附近駐守?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會議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第1682章 一去不回(大結局)四百四十二 撤退之路並不好走三百八十四 光復軍真的能吃飽嗎?一千零六十二 失火的農莊一千三百一十六 愚行八百七十四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八百零八 天網軍的密報九百九十三 【孝】字大旗高高舉起,我就問你怎麼輸!三百一十五 趙開山病危七十二 看來你蘇雨亭也是個巧言令色之輩!九百二十六 官僚兇猛二百九十九 大聰明趙開山四百零三 他們遠比咱們想的要堅韌的多二百九十六 一隻替罪羊一千三百八十九 那就鬥爭吧一千一百四十一 多說無益,速速殺我一百五十四 眼下我能信任的人不多了八百六十一 邵宏淵決定以分散對分散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一千一百一十三 斬!一千三百三十 重塑這個社會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四百六十四 孫子義兵臨中都三百五十 何不投奔西遼?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一千零七十九 我們解放了一代人一千零六十八 這結婚,多是一件美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