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 戚方想要報復

就張浚看來,那支突然殺出來改變了戰局的賊軍非常邪乎。

李道全軍覆沒以後,那支賊軍居然還直接北上偷襲宜春縣,以至於毫無防備的田師中被打敗,身死。

然後這支賊軍毀掉了吳拱所部主力的糧秣和全部軍需物資,讓吳拱所部面臨窘境。

吳拱直接說這仗他打不下去了,沒有糧食和補給物資,無論如何也是打不下去的。

順帶着,吳拱還不忘給戚方上眼藥,說戚方不願意用自己的軍糧幫助吳拱,於是吳拱只能選擇退回鄂州駐地,以免大軍全部折損。

此番取得戰果極爲有限,惟願朝廷看在田師中、李道皆已戰死的面子上,不要重責二人,以免將士寒心。

要嚴懲就嚴懲戚方好了。

看完了吳拱的戰報,張浚的心涼了大半截。

本以爲只是一場簡單的平叛戰爭,結果沒想到不僅賠了一支軍隊,還賠掉了此戰主帥,朝廷損兵折將,損失慘重,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彌補回來……

眼下本來朝廷就因爲明宋戰爭而折損了整個江淮戰區的軍隊,本以爲京湖戰區主力猶存,還能戰鬥,輕鬆平定叛亂,結果不曾想居然遭逢大敗。

那個一心渴求退休的田師中死了。

死在了造反賊軍的手上,十分倒黴。

看來這支賊軍不是簡單的賊軍,戰鬥力不弱,更有大局觀,能從劣勢戰局中找到扭轉戰局的契機,萬不能等閒視之。

他們輕敵了,因爲輕敵,才導致了這一切。

張浚非常懊惱,一邊上表給皇帝趙昚告知此事,一邊下令調查此事,然後準備給這場戰爭善後。

他預料到這場戰爭的失敗必然給他帶來巨大的信譽危機和權力危機。

果不其然,因爲戰前大家都認爲這是一場必然獲勝的戰爭,以至於戰爭沒有取得勝利的消息傳來,滿朝譁然。

尤其是主帥田師中居然被叛軍偷襲致死這件事情更讓朝野輿論大譁,人人都在詢問這場戰爭到底是怎麼打的。

朝臣們在朝堂上追着張浚領銜的樞密院衆人詢問這張到底是怎麼規劃怎麼打的,樞密院是怎麼用人的,是怎麼指揮的,居然被一羣亂民打敗了兩萬軍隊,還送掉了主帥?

誠然,這場戰事失敗的直接責任並不屬於樞密院,因爲張浚是放權給田師中讓田師中指揮作戰的,但是樞密院作爲主導這場戰爭的存在,必然是要爲此負責的。

選人的是樞密院。

商議戰術規劃路線的也是樞密院。

負責後勤供給的還是樞密院。

整場戰爭都是樞密院直接領導的,你樞密院不負責,還有誰能負責?

也就是之前主和派大臣被排斥的七七七八,張浚算是有先見之明,把能夠威脅到他的北伐大業的資深主和派官員全部排斥出局,所以在權力層面上,張浚沒有受到大的衝擊,樞密使的地位沒有被改變。

可是張浚常敗將軍的所作所爲與他經歷過的幾次大的失敗的過往還是第一時間在朝中重新被撿起來討論。

相當一部分官員都開始懷疑張浚是否能做好這個樞密使的職位。

他們開始重新懷疑張浚的軍事能力,懷疑他那麼多年了到底有沒有長進,懷疑他是否有反省過當年他的富平之敗敗掉了南宋大半家底。

張浚對此當然感到非常尷尬,他又怎麼會沒有反省過當年的富平之敗呢?

他每時每刻都在反省。

只是這場戰爭他輕敵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重建江淮戰區上,居然忽略了這場戰爭,覺得小小起義平定起來一點都不難。

朝中有言官上表彈劾張浚,認爲張浚有罪,不應該繼續擔任軍事主官,應該另外選擇賢良之臣擔任軍事主官。

張浚受到彈劾,於是按照流程向皇帝請罪、請辭。

趙昚當然不會因爲這次失利而罷免張浚,但是爲了做個樣子堵住悠悠之口,也還是將張浚罰了三個月的俸祿,以儆效尤。

不過接下來的事情還是要張浚主持。

第一次討伐失敗了,總不能就那麼停下來,還要有第二次討伐。

叛亂必須要平息,不然整個京湖戰區的大後方起火了,明國要是得到消息橫插一腳,豈不是全部完蛋?

但是這一波鄂州大軍遭受損失,一時半會兒回覆不過來,也只能靠戚方統領的九江大軍繼續進剿了。

趙昚心裡多少有點埋怨張浚,埋怨張浚在不該犯糊塗的時候犯了糊塗,以至於局面弄得很難看。

張浚很是無奈,但還是給九江大軍撥付了錢糧支持,然後準備調動池州都統司的軍隊前往支援。

臨安禁軍不能調動,眼下臨安只有一支軍隊,調動的話問題太大,而整個江淮戰區也只有池州都統司的軍隊尚且完成,可以調動。

傳輸地區的軍隊確實可以調動,但是路途太遙遠,擔心他們抵達的時候起義軍的態勢已經不能限制。

對付起義軍就是要快,不能給他們發展壯大勢力的機會,要在最早的時候把他們消滅,越早越好。

正好此時戚方所部發來了軍報,說他們攻克了南昌城,殺死了勢力最大的造反亂賊韓五,請求朝廷賞賜,以及詢問朝廷接下來的打算。

是就此停止進軍,還是繼續打?

我的部下可都是非常疲憊,幾乎不能繼續戰鬥了。

戚方特意如此表示了一番。

張浚知道,這不就是坐地起價嗎?

不過是想問朝廷要更多的東西罷了!

張浚只能繼續給戚方所部增加錢糧調撥,增加賞賜數量,用以激勵他的時期,並且進一步命令池州都統司的主將邵宏淵聽從戚方的指揮給戚方增加事權。

然後又給戚方更多的賞賜,並且答應在平叛結束之後給他提升職位,增加爵位和勳位。

接着就下令,讓戚方統兵繼續征討叛軍,爭取將叛軍一舉掃滅,不要留下後患。

但是倉促之間,張浚忘掉了他之前發出去的給戚方的斥責書——

裡面有讓戚方聽從吳拱命令的內容。

斥責書先賞賜文書一步送到了南昌,讓戚方看到了,戚方看到了之後心裡就拔涼拔涼的,對張浚十分不滿,暗生恨意。

張浚果然是心向吳家,對張俊舊部非常不友好,各種意義上都準備打壓他們這些張俊舊部。

眼下太上皇退位,田師中這個代表性人物又死了,張俊舊部在軍界的勢力遭到了沉重打擊,接下來也不知道會遭遇什麼樣的對待。

思來想去,戚方心灰意冷。

他覺得自己前途渺茫,他們這幫張俊舊部將會被淘汰,於是頗有些想要辭官退隱的感覺。

繼續下去的話,沒他的好果子吃。

可是轉念一想,他又覺得這樣做實在是太不甘心了,他爲南宋出生入死賣命幾十年,到了卻只得到這樣的對待?

張浚爲了偏袒吳拱,居然不顧事實,斥責他,給吳拱站臺,讓他聽吳拱的,這未免太不尊重人了。

強烈的不滿刺激着戚方的心,他覺得他總要做點什麼來報復張浚。

過了沒幾天,他又接到了樞密院的另外一些文書,有賞賜文書,獎勵文書,還有送來的軍事命令。

樞密院令戚方成爲此次討伐作戰的主帥,將會調集池州都統司的邵宏淵所部一萬人支援他,聽從他的調遣,讓他穩住目前的戰線,鞏固目前的戰果,不要讓之前將士的血白流。

打一巴掌給一顆甜棗?

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情?

沒有之前那份斥責信,搞不好戚方還真就感動了。

現在……

哼!

怎麼報復張浚最好呢?

戚方開始了愉快的思考。

一千一百一十九 記錄歷史需要爲尊者諱嗎四百六十八 現在咱們看到了長城,算是好漢了吧?一千一百一十九 記錄歷史需要爲尊者諱嗎一千三百二十八 我問心無愧三百六十五 蘇詠霖渴望“微操”一千五百零一 他們覺得,蘇詠霖需要一個繼承人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六百七十三 白條的防僞升級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第1680章 大明國前所未有的快速行動起來了一千四百六十 耶律普速完在等待援軍一百一十七 勝捷軍是不一樣的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第1655章 平安京會師四百七十三 蘇帥爲何要來山東造反?一千三百九十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五百一十一 他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一千零七十一 一夫一妻一千四百一十五 遼國打不過明國一千五百五十二 蘇詠霖來了二百二十三 這羣人裡面,絕對不會有人背叛蘇詠霖五十九 烽火遍地七百三十二 揭竿而起五百七十六 鳳棲梧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五百七十五 對不住了,親家翁!五百二十 蘇詠霖還是更期待趙構本人做他的俘虜二百九十九 大聰明趙開山九百三十四 搶購《洪武政論》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鎖尚在,談何地上天國三 醒不來的夢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二百四十九 蘇詠霖的個人問題很成問題一千六百一十一 發動革命的時機到了!八百七十一 實現徹底之革命一千四百三十一 革命也可以很浪漫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一千二百三十四 趙不息的神仙戰術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一千五百三十 只有我過去四百六十一 蘇詠霖感到些許遺憾二 蘇詠霖打心眼裡看不起南宋七百四十 吳拱覺得自己正在朝着名將的方向快步前進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五百四十四 怎麼就成了南宋最忠誠的協約夥伴呢?一千六百零六 大明沒有合夥人一百四十六 術虎思濟給出了承諾六百一十七 蘇詠霖:我又給改回來了二百一十 被扭轉的戰局三百三十 真正的領袖是蘇詠霖四百七十六 兄弟們!造反了!投靠光復軍去!一千五百七十八 中央代表會議正式開始二百九十三 這該死的看臉的人類社會一千五百二十四 訓政時代二百零四 將軍難道認爲自己沒有戰勝的把握嗎?一千四百四十七 《十三將士歸玉門》九百一十二 湯思退驢車漂移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四百七十七 做農活的軍隊五百三十八 光復軍,可恨!五 蘇詠霖並不想做海賊王一千二百五十八 都是解放門的功勞啊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一千零二十一 節奏大師宋晨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三百七十八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一千一百六十八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五百九十五 這就是從龍的待遇嗎?八百九十六 我不跪,你們也不跪五百六十六 我本江淮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九百零二 不把神銳軍薅禿了,他就不姓姜一千零一十一 夏人多沉溺於明國善政,不思復國十一 孫元起的確是死了三百一十七 你丟了人心啊!一千五百六十二 這幫泥腿子啥時候手裡有餘錢了?一千一百二十七 臉都不要了四百五十五 完顏奔睹的黃泉路四百八十八 四面楚歌的中都內城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一千一百零一 明國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一千一百一十七 將封建時代徹底埋葬第1677章 我就問你怕不怕!一百 沒有命令,死都不能動!四十五 驅逐胡虜,光復中華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八十二 蘇詠霖的建設行動第1670章 節假日與退休八百一十八 南宋能庇護他們?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八百二十 果然還是掀桌子來的快一千零五十二 這種順風仗打起來還真的挺寂寞的一千四百三十五 他們成爲了歷史名詞
一千一百一十九 記錄歷史需要爲尊者諱嗎四百六十八 現在咱們看到了長城,算是好漢了吧?一千一百一十九 記錄歷史需要爲尊者諱嗎一千三百二十八 我問心無愧三百六十五 蘇詠霖渴望“微操”一千五百零一 他們覺得,蘇詠霖需要一個繼承人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六百七十三 白條的防僞升級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九百三十九 開始接納女子加入復興會第1680章 大明國前所未有的快速行動起來了一千四百六十 耶律普速完在等待援軍一百一十七 勝捷軍是不一樣的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第1655章 平安京會師四百七十三 蘇帥爲何要來山東造反?一千三百九十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五百一十一 他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一千零七十一 一夫一妻一千四百一十五 遼國打不過明國一千五百五十二 蘇詠霖來了二百二十三 這羣人裡面,絕對不會有人背叛蘇詠霖五十九 烽火遍地七百三十二 揭竿而起五百七十六 鳳棲梧桐,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五百七十五 對不住了,親家翁!五百二十 蘇詠霖還是更期待趙構本人做他的俘虜二百九十九 大聰明趙開山九百三十四 搶購《洪武政論》二百六十八 不是我死,就是他亡!一千一百八十二 心中枷鎖尚在,談何地上天國三 醒不來的夢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二百四十九 蘇詠霖的個人問題很成問題一千六百一十一 發動革命的時機到了!八百七十一 實現徹底之革命一千四百三十一 革命也可以很浪漫一千一百九十三 趙不息登基一千二百三十四 趙不息的神仙戰術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一千五百三十 只有我過去四百六十一 蘇詠霖感到些許遺憾二 蘇詠霖打心眼裡看不起南宋七百四十 吳拱覺得自己正在朝着名將的方向快步前進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五百四十四 怎麼就成了南宋最忠誠的協約夥伴呢?一千六百零六 大明沒有合夥人一百四十六 術虎思濟給出了承諾六百一十七 蘇詠霖:我又給改回來了二百一十 被扭轉的戰局三百三十 真正的領袖是蘇詠霖四百七十六 兄弟們!造反了!投靠光復軍去!一千五百七十八 中央代表會議正式開始二百九十三 這該死的看臉的人類社會一千五百二十四 訓政時代二百零四 將軍難道認爲自己沒有戰勝的把握嗎?一千四百四十七 《十三將士歸玉門》九百一十二 湯思退驢車漂移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一千四百七十七 做農活的軍隊五百三十八 光復軍,可恨!五 蘇詠霖並不想做海賊王一千二百五十八 都是解放門的功勞啊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一千零二十一 節奏大師宋晨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三百七十八 老子打的就是精銳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一千一百六十八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五百九十五 這就是從龍的待遇嗎?八百九十六 我不跪,你們也不跪五百六十六 我本江淮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九百零二 不把神銳軍薅禿了,他就不姓姜一千零一十一 夏人多沉溺於明國善政,不思復國十一 孫元起的確是死了三百一十七 你丟了人心啊!一千五百六十二 這幫泥腿子啥時候手裡有餘錢了?一千一百二十七 臉都不要了四百五十五 完顏奔睹的黃泉路四百八十八 四面楚歌的中都內城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一千一百零一 明國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一千一百一十七 將封建時代徹底埋葬第1677章 我就問你怕不怕!一百 沒有命令,死都不能動!四十五 驅逐胡虜,光復中華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八十二 蘇詠霖的建設行動第1670章 節假日與退休八百一十八 南宋能庇護他們?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八百二十 果然還是掀桌子來的快一千零五十二 這種順風仗打起來還真的挺寂寞的一千四百三十五 他們成爲了歷史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