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 如你一般的人,還是太少了

蘇詠霖大大方方的把自己的婚事拿出來交給大家商議,這種表態讓大家很高興。

在座的都是跟着蘇詠霖闖過生死關的,彼此的感情也不是說着玩玩的,所以大家也不含糊,七嘴八舌的開始商量。

什麼長得要漂亮,身段要好。

什麼屁股要大,好生養。

什麼性格要溫柔賢淑,要知書達禮。

什麼要懂得照顧人,會幫丈夫打理內務什麼的。

爭論十分激烈,場面一度非常火爆。

蘇海生和韓景珪就身材問題進行激烈爭論。

“什麼漂亮身段,乾瘦乾瘦的能生養嗎?”

“你那屁股大不就等於要壯實嗎?咱們村裡那壯實的婆娘跟頭牛一樣,家裡男人根本說不上話,還經常被打,全村人都笑話他!”

“那又怎麼樣?身子壯實才能生養!瘦瘦的婆娘一看就氣虛體弱,生得出孩子嗎?”

“你滿腦子就是生養是不是?就沒點別的?”

“結婚不就是爲了生養?還有什麼別的?不能生養,什麼都是虛的!能下蛋的雞纔是好雞!”

“什麼雞不雞的,你把人當雞?有你這樣說話的?我呸!”

兩人吵得很激烈。

另一邊,魏克先與傷愈歸隊的蘇勇也就大家閨秀好還是會照顧人好進行激烈爭論。

“還是要會照顧人,能打理內務,阿郎政務繁忙軍務纏身,根本沒有時間管其他的事情,現在都是親兵幫着打理,成了親以後,家裡人要是沒有親兵能幹,成親幹什麼?”

“女人哪能用來跟男人比?那些個親兵個個膀大腰圓,渾身力氣,幹活兒當然麻利,女人最關鍵的是溫柔賢淑,能讓阿郎放鬆,休息好,這纔是最重要的,其他的可以交給僕人去做啊。”

“你就不懂了,家裡女主人要是什麼都不懂的大家閨秀,日子難過啊!”

“所以說招募幾個能幹的僕人啊,阿郎的夫人哪能天天事必躬親,就跟地裡婆娘一樣?再說了你成過親嗎?”

“我沒成過親還沒見過人成親啊?你以爲我不懂是不是?”

“你就是不懂,別不懂裝懂了行不行?”

這兩人吵得也很激烈。

相比於這四人的爭吵,張越景和辛棄疾之間的討論就更顯冷靜,更加深入核心。

但是雙方的意見依然相左。

“蘇帥未來是要更上一層樓的,正妻的身份不能配不上蘇帥的身份,我以爲還是要選擇名門之女,家學淵源,在地方上有影響力的,或是山東人,或是河北人。”

張越景則不以爲然。

“話雖如此,但是未必要和那些所謂名門結爲夫妻,幼安,不是所有名門之後都如同你一樣,願意追隨阿郎血戰金賊,他們大部分心向金賊,怕是根本不願意和咱們扯上關係。”

辛棄疾一愣,隨即低下頭,覺得無言以對。

如何不是如此呢?

整個勝捷軍,包括整個光復軍大起義,都是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和農民作爲主力,根本沒有幾個文化人蔘加。

原先金國的官僚的確有一些投靠了光復軍,但是也有很多逃跑,或者乾脆戰死,投靠光復軍的也是純粹的牆頭草,內心未必認同光復軍,隨時可能復叛。

而他讀書求學時所結識的那些書香門第之人,並沒有任何一人選擇投靠光復軍。

光復軍對他們也是相當冷淡,並不主動接觸。

雙方維持了一個很詭異的平衡。

掌握高等學識的、以後可以參加科舉進入朝廷影響國家動向的讀書人家庭幾乎沒有投靠光復軍的,全都在當鴕鳥。

蘇詠霖招募來的“文化人”們其實大部分都是些在戰火中失去生計的小書吏、賬房、破產小掌櫃之類的。

他們都是小市民,甚至可以說是無產者,處境不比那些農民好到什麼地方。

辛棄疾對此心知肚明。

按照辛棄疾所學習的蘇詠霖的理論知識當中所描述的,這是因爲光復軍大起義目前其實只是被統治階級的最底層、也就是地主豪強接納,並未得到更進一步的廣泛接納。

地主豪強們普遍只能對自己的家鄉有影響力,在縣一級別的地區之中稱王稱霸,影響力有限。

而更進一步對州府乃至於路一級別的行政區擁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們對光復軍大起義則相當冷淡、戒備、敵視。

知識分子們普遍不覺得光復軍能持續多久,他們還是念着金廷,念着科舉,覺得只要金廷大軍主力南下,光復軍就會完蛋。

光復軍現在雖然聲勢很大,但是必然不能長久,與其相信光復軍、投靠光復軍,還不如等着南宋北伐的時候直接投靠南宋得了。

總而言之就是不信任。

蘇詠霖擊潰金軍鐵騎之後威名赫赫,但是這在知識分子眼中只是打開局面的第一步。

這些眼界開闊思慮周全的人和那些土豪鄉紳是完全不一樣的,雙方掌握的訊息並不對等。

所以他們和光復軍之間維持一個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你不折騰我,我不折騰你。

他們不想幫光復軍辦事,但是同時也不敢得罪光復軍,怕被殺,而光復軍也顧忌他們的影響力,本身也希望得到他們的效力,所以並不侵犯他們的利益。

這種狀態廣泛存在於山東、河北。

蘇詠霖在他的手稿中判斷了起義成功的三個步驟和最大的預兆。

第一個步驟是成功發動底層農民、流民、賤民。

第二個步驟是成功發動地主鄉紳等下層統治階級。

第三個步驟是得到知識分子的廣泛信賴和投靠。

其中第三個步驟也就是起義成功的預兆。

知識分子永遠是最會待價而沽的,也是最懂得謀身的,其中很多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到黃河心不死,一旦他們成羣結隊的倒戈了,那就說明王朝氣數已盡。

反之,那就說明一切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也就是說當前階段蘇詠霖做爲光復軍兩大首腦之一,在知識分子眼裡,可能依然是個賊,只是一個比較犀利比較能打的賊。

他們打不過,但是心裡不服,更不可能讓家中女兒和一個賊結婚,把整個家族的格調降低了。

除非這個賊跳躍了龍門,成爲真龍天子,那麼他們纔會追着趕着衝上來抱住真龍天子的大腿獻媚,並且送女兒。

在此之前,想都別想。

他們爲什麼有這樣的底氣呢?

因爲只有他們讀書識字,只有他們會統治,能治理地方,其他老百姓辦不到。

所以他們是奇貨可居,不管統治者怎麼變換,他們不會變。

城頭再怎麼變換大王旗,鵝城還是那個鵝城,不會變。

辛棄疾當時看到這一段落的時候,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燒,覺得蘇詠霖真是把這羣讀書人看透了。

越看蘇詠霖的手稿,再把這些內容結合實際來看,辛棄疾就會發現兩者驚人的相似,蘇詠霖似乎早就看穿了一切。

“唉……”

辛棄疾嘆了口氣,轉而看向了蘇詠霖,見到蘇詠霖也看着他。

“蘇帥,我……”

“幼安,你就是我所描述的那種另類,和我一樣的,不屬於我們這個身份的絕大多數人的那種另類。”

辛棄疾有些意外,沒想到蘇詠霖似乎看出了他的所思所想。

“蘇帥,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說什麼了。”

“你不需要多說什麼,他們是官,而我是賊,官和賊怎麼能走上一條路呢?”

蘇詠霖笑了笑,拍了拍辛棄疾的肩膀:“如你一般的人,還是太少了,而和你相反的人,纔是真正的大多數。”

辛棄疾低下頭,默然無語。

他隱隱約約感覺到,蘇詠霖在之後的道路上會做出很多很多更加讓他驚訝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那羣知識分子一定不會很高興。

沒有人在這個時候投效於他真的是一件錯事。

就蘇詠霖的勇敢,決心,智慧,他一定可以成大事,金國真的不一定是他的對手。

當他問鼎中原之時,那些知識分子們會不會後悔沒有搭上第一波快車呢?

尤其是當他要做出那種事情的時候,沒有先期投靠他的勤奮算在裡面,當他決定要動手的時候,是絕對不會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的。

而且說真的,辛棄疾是真的有點贊同蘇詠霖的思想,以及他想要做到的事情了。

經歷了那麼多,見識了那麼多,蘇詠霖想要做到的事情和他的夢想又是何等偉大、何等高尚?

這要是真的辦成了,這個世界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辛棄疾的大腦裡忍不住的勾勒出了那種美好的畫面。

:。:

六百二十七 那麼剩下來的選擇只有一個了一千一百零五 此非儒臣待遇一千零一十六 臨時戰爭稅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險一百九十六 趙開山想要速戰速決一千五百二十六 火氣那麼大,當心傷了身子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一百二十一 虞允文絕不妥協一千零六十七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三百四十八 五開豪俠完顏亮一千三百九十二 問題的根源在我的身上?二百零四 將軍難道認爲自己沒有戰勝的把握嗎?九百八十三 他們生來便只能吃糠咽菜嗎?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七百七十三 你們是在捍衛我們的勝利嗎?三百七十七 完顏亮把家底子都掏出來了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八百八十三 農民軍大反攻二百六十三 完顏亮的計劃九百一十三 我怎麼就瞎了眼,選了你做皇帝!一千零七十一 一夫一妻七百零一 趙昚要堅守臨安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九百零三 正是因爲遠,才必須要聽朝廷的五百一十九 難道能攔住我南下滅宋之路嗎?八百零一 大明作爲上國,怎麼會奪取藩屬國的政權呢?五百零九 趙構的皇位保衛戰三十八 戰鬥就是練兵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第1653章 平清盛之死一千零六十六 誰結婚?一千三百九十七 一網打盡四百三十五 我很快就把完顏亮送下來陪你三十七 等我創業成功,一定給你五星好評七百九十九 任得敬的末路二百四十 歷史的新篇章開始了一千四百八十一 誰是臥龍誰是鳳雛已經不重要了五百七十七 挫骨揚灰三百六十八 如果我想約宋國南北夾擊呢?一千零五十五 南宋朝廷只會比他們更慌三十三 趙玉成感覺蘇詠霖一定知道答案八百七十五 蘇詠霖曾經也是個宋人七百九十五 跟我一起死吧!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四百一十八 不論學術之深淺,唯爭分數之多寡一千四百九十 知錯能改謝元良八百一十五 田珪子仍然像最初那樣對着蘇詠霖露出笑容一千五百二十八 蘇詠霖擺出一副躺平的姿態四百零五 本就擡不了頭的趙構就更不敢擡頭了一千五百二十七 田珪子不再焦慮一百九十六 趙開山想要速戰速決一千一百零七 趙昚難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後,大明就不會有皇帝了三百六十七 完顏亮不敢賭一千零八十 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一千一百七十六 打了勝仗就能爲所欲爲嗎?七百九十二 賺錢嘛,不寒磣一千二百八十一 大明爸爸來了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懼四百六十 殺賊!!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一千一百三十八 楊廷秀,你別怪我二百二十六 完顏阿鄰要進攻六百七十五 難不成真要等明國大軍打過來?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八百四十六 大明恐怕要有大的禍患了啊!八百六十五 搞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啊趙官家!五十一 不滅金國誓不罷休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一千一百六十九 林景春南下泉州一百三十六他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五百一十八 希望領帥不要把大宋當做敵人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八百七十四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六百二十七 那麼剩下來的選擇只有一個了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二百三十二 給我活下來!二百二十 真定城破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們不熟七百一十一 趙昚要做最後的掙扎三百五十八 鬥士們九十五 夾谷阿速的臉色非常難看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試規定一千零七十九 我們解放了一代人一千五百五十六 您不是商鞅,也不是王安石五百六十五 高麗來使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後,大明就不會有皇帝了一千一百五十一 沒有大宋,只有江南國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一千五百七十七 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一千二百九十三 到底是誰天真八百五十五 張浚是真的很尷尬一千一百一十八 華夏元年三十四 你這樣做,是要玷污我兄長的名聲嗎?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三百二十九 蘇詠霖南下
六百二十七 那麼剩下來的選擇只有一個了一千一百零五 此非儒臣待遇一千零一十六 臨時戰爭稅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險一百九十六 趙開山想要速戰速決一千五百二十六 火氣那麼大,當心傷了身子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一百二十一 虞允文絕不妥協一千零六十七 一件不愉快的事情三百四十八 五開豪俠完顏亮一千三百九十二 問題的根源在我的身上?二百零四 將軍難道認爲自己沒有戰勝的把握嗎?九百八十三 他們生來便只能吃糠咽菜嗎?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七百七十三 你們是在捍衛我們的勝利嗎?三百七十七 完顏亮把家底子都掏出來了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八百八十三 農民軍大反攻二百六十三 完顏亮的計劃九百一十三 我怎麼就瞎了眼,選了你做皇帝!一千零七十一 一夫一妻七百零一 趙昚要堅守臨安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九百零三 正是因爲遠,才必須要聽朝廷的五百一十九 難道能攔住我南下滅宋之路嗎?八百零一 大明作爲上國,怎麼會奪取藩屬國的政權呢?五百零九 趙構的皇位保衛戰三十八 戰鬥就是練兵一千二百零五 唯有農稅可救時局第1653章 平清盛之死一千零六十六 誰結婚?一千三百九十七 一網打盡四百三十五 我很快就把完顏亮送下來陪你三十七 等我創業成功,一定給你五星好評七百九十九 任得敬的末路二百四十 歷史的新篇章開始了一千四百八十一 誰是臥龍誰是鳳雛已經不重要了五百七十七 挫骨揚灰三百六十八 如果我想約宋國南北夾擊呢?一千零五十五 南宋朝廷只會比他們更慌三十三 趙玉成感覺蘇詠霖一定知道答案八百七十五 蘇詠霖曾經也是個宋人七百九十五 跟我一起死吧!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一千四百一十八 不論學術之深淺,唯爭分數之多寡一千四百九十 知錯能改謝元良八百一十五 田珪子仍然像最初那樣對着蘇詠霖露出笑容一千五百二十八 蘇詠霖擺出一副躺平的姿態四百零五 本就擡不了頭的趙構就更不敢擡頭了一千五百二十七 田珪子不再焦慮一百九十六 趙開山想要速戰速決一千一百零七 趙昚難得做了一次霸道君主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後,大明就不會有皇帝了三百六十七 完顏亮不敢賭一千零八十 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麼模樣一千一百七十六 打了勝仗就能爲所欲爲嗎?七百九十二 賺錢嘛,不寒磣一千二百八十一 大明爸爸來了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懼四百六十 殺賊!!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一千一百三十八 楊廷秀,你別怪我二百二十六 完顏阿鄰要進攻六百七十五 難不成真要等明國大軍打過來?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八百四十六 大明恐怕要有大的禍患了啊!八百六十五 搞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啊趙官家!五十一 不滅金國誓不罷休一百二十八 賊軍扛不住了一千一百六十九 林景春南下泉州一百三十六他們再也回不到過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五百一十八 希望領帥不要把大宋當做敵人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八百七十四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六百二十七 那麼剩下來的選擇只有一個了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二百三十二 給我活下來!二百二十 真定城破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們不熟七百一十一 趙昚要做最後的掙扎三百五十八 鬥士們九十五 夾谷阿速的臉色非常難看六百二十五 特殊人才考試規定一千零七十九 我們解放了一代人一千五百五十六 您不是商鞅,也不是王安石五百六十五 高麗來使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後,大明就不會有皇帝了一千一百五十一 沒有大宋,只有江南國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一千五百七十七 雙方的矛盾一觸即發一千二百九十三 到底是誰天真八百五十五 張浚是真的很尷尬一千一百一十八 華夏元年三十四 你這樣做,是要玷污我兄長的名聲嗎?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三百二十九 蘇詠霖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