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 大宋不再需要我了

張浚哭了很久。

他哭的時候,陳康伯喝了三杯酒,吃了五塊肉,嘆息六次。

然後張浚終於哭不動了。

人老了,感情就會變得比年輕時稍微脆弱一點,當年富平之敗和淮西軍變之後,張浚都沒有灰心喪氣,一直都在相信自己還有下一次的機會,所以他一直沒哭過。

但是這一次,他確定自己沒有下一次的機會了,所以他哭了,彷彿是要把攢在心裡幾十年的眼淚都給哭乾淨爲止。

等終於哭完了,張浚擡起頭,抹了抹臉,低聲道:“抱歉,長卿,我失態了。”

“無妨,失態的張德遠比不失態的張德遠更讓人覺得親切。”

陳康伯嘗試打趣張浚,但是沒見到張浚臉上有什麼額外的表情,便只能第七次嘆息,又問道:“德遠,今後有什麼打算?”

“今後……”

張浚出神的想了想,苦笑道:“臨安既然沒了張浚的容身之所,張浚就只能卸下一身重擔,忘掉三十年夙願,辭官歸鄉,虛度晚年了。”

“落葉歸根,挺好。”

陳康伯沒有提出任何挽留的想法,只是點了點頭,便夾了一筷子菜送到嘴裡咀嚼。

然後第八次嘆息。

兩人又沉默了好一陣子,張浚才重新開口。

“長卿,張浚這輩子挺失敗的,富平之戰打不贏,淮西軍變解決不了,葬送大宋十萬精銳,堪稱大宋的罪人。

待年逾花甲,好不容易以爲可以大展拳腳將功補過,結果北方出了光復軍,兩年,就做到了張浚一輩子也做不到的事情,你說,後人會怎麼評價張浚呢?”

張浚似是有心似是無意的詢問陳康伯。

陳康伯看着張浚面無表情的模樣,忽然笑了出來。

“你張德遠原來也會害怕?所有人都覺得你張德遠縱然有千萬般錯誤萬般不是,唯有不會害怕這一點是對付金國最強的利器,也是最值得所有人敬佩的,結果到頭來,你也會害怕?”

張浚愣住了,看着陳康伯似是嘲諷的一張臉,沉默了一會兒,而後哈哈大笑。

“是了,是了!張德遠沒什麼強項,就是膽子大,他們怕金人,我不怕金人,雖然現在金人沒了,但是張德遠就該一直膽大到底!”

說罷,張浚還要喝酒,陳康伯便喚來家人,讓他們給張浚送上府上最好的好酒,請張浚一醉方休,讓張浚喝了個痛快。

當天晚上張浚就睡在了陳康伯的家裡,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了才起牀,向陳康伯道了聲謝,大大咧咧的離開了陳家。

看着張浚離開陳家的背影,陳康伯第九次嘆息。

隨後,趙構也好,湯思退也好,沈該也好,他們提出任何保守的政策張浚都不會反對了。

他和陳康伯一樣,眼觀鼻鼻觀心,看着他們逐漸把南宋國策修正到了和光復軍尋求共存的方向上,再也不提北上進取的任何方針。

南宋的國策徹底進入了保守範圍,與光復軍商談、簽訂和約的意向也漸漸明確,進入了實際條紋的探討和確認當中。

張浚和陳康伯一樣都列席參與討論,但是基本上不發言,除非趙構主動問起,否則他們一言不發,彷彿兩個透明人一般。

這讓趙構等人覺得相當奇怪。

那個永遠元氣滿滿火力十足的張大炮怎麼忽然對這些保守政策一言不發了?

換做平常,他不是應該憤怒的拍桌子和他們據理力爭乃至於打起來嗎?

現在這是怎麼了?

眼觀鼻鼻觀心,張大炮熄火了?

雖然說張浚不對他們的政策開火這種事情讓趙構等人覺得比較奇怪,但是張浚這樣做對他們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可以讓他們順順利利沒有阻礙的商議完成和約的內容。

權當是張浚開竅了吧。

隨後,臨安方面組織了第三次使節團,攜帶臨安方面商議出來的和約初步款項北上山東去和光復軍商討此事去了。

第三波使節團帶着趙構的意願北上山東之後沒幾天,被張浚拜託調查孫元起案的陳俊卿找到了張浚,說事情有了重大進展。

陳俊卿基本上把幕後大人物的身份鎖定了,證據鏈也接近完成,只要張浚以此發起進攻,就算不能一具拿下,也能讓此人手忙腳亂焦頭爛額,到時候足以讓他吐出幾個替死鬼,替朝廷除掉一批吞吃賦稅的國之碩鼠。

然後再乘勝追擊,把那個幕後主使拉下來,打落凡塵,則朝中主和勢力必然大衰,張浚就能推動大宋的北上國策了。

張浚聽完陳俊卿的慷慨陳詞,又翻開了陳俊卿的調查報告,得知了他所懷疑的那個人的名字。

但是看完之後,張浚平靜地把這份報告合上了。

“應求,此事到此爲止,你不要再查,也不要聲張,去和你的熟人交代一下,就當此事沒發生過,你也把所有知道的事情全部忘記,再也不要提起。”

“啊?”

陳俊卿愣了一下,頓時滿臉不解:“相公,這是爲什麼?咱們好不容易查出頭緒了,只要把這些東西交給官家,必然能給此人沉重一擊!爲什麼……”

“應求,別說了。”

張浚嘆了口氣,擺擺手讓陳俊卿坐下。

陳俊卿卻並不聽話。

“相公!我……”

“應求,我打算辭官。”

張浚一句話打斷了陳俊卿繼續說話的想法。

陳俊卿頓時滿臉的驚愕——最近朝中沒有什麼會逼着張浚辭職的政治風波吧?

倒不如說最近一段時間罕見的沒聽說有人上表彈劾張浚,之前張浚和湯思退等人中門對狙的時候每天都有人上表彈劾張浚,就跟玩一樣,最近倒是奇蹟般的沒有了。

等一下!

這兩者之間難道有什麼……

陳俊卿瞪大了眼睛。

“相公,爲什麼?”

張浚沉默了一會兒。

“因爲大宋不再需要我了。”

“啊?”

陳俊卿不解。

張浚就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講給了陳俊卿聽,陳俊卿聽完之後默然無語。

“一個不想北上的朝廷,是不需要張浚的,張浚看穿了,看透了。”

張浚苦笑一聲:“本想着剷除北上的障礙就能北上,現在看來,我纔是那個需要被剷除的障礙,但是我不甘心,我寧願自己主動辭職,也不要被迫辭職,更不要被罷免。”

陳俊卿沉默了好一會兒,才擡頭看向張浚。

“相公,您真的要辭職嗎?”

“光復軍若不南下,大宋又爲什麼要北上呢?沒有道義啊,就算是我,也打不了沒有道義的戰爭,不辭官,還能怎麼樣呢?”

張浚走到陳俊卿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且我的年齡確實很大了,我都六十三歲了,累了,是時候該告老還鄉了,但是應求,你還年輕,你還大有可爲,所以,不要開罪他們。”

“相公……”

“這份東西,我會帶走,這是你的心血,我會妥善保存,必不讓你因此受難,今後我不在朝堂,你要小心行事,懂嗎?”

“相公!我還是……”

“人貴有自知之明,應求,我就是太沒有自知之明瞭才淪落到今日!你不要學我!”

張浚雙手放在了陳俊卿的肩膀上,深深地嘆息道:“朝廷不可能北上了,至少在新君登基之前是不會北上的,應求,事不可違,不要強求,去做你能做到的事情,讓大宋加強軍備。”

陳俊卿失魂落魄地離開了張浚的府上,張浚看着他離去的背影,滿臉都是無奈。

沈該的事情,他已經沒有資格繼續追尋下去了。

而蘇詠霖到底是宋人還是其他什麼人,也沒有意義了。

既然趙構朝廷決定和談,決定維持現狀,那麼一切就這樣好了。

我不管了。

張浚徹底的絕望了。

四百四十七 全面出擊!一千二百五十二 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八百七十九 流言攻擊三百零七 趙玉成代理領帥九百五十七 保衛“中華文脈”八百五十九 這打仗,就是黃金白銀啊一百二十七 趙玉成不懂政治一千四百三十三 你這是在威脅大明嗎?六百四十八 因爲很多人沒有按照聖人所說的去做一千二百零二 必須要出重拳!三百一十八 旁友,你這是在瞧不起我啊。一千一百三十一 你和明國串通好的吧!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一百一十一 勝捷軍大獲全勝六百九十六 屆時,危險的是臨安八百五十五 張浚是真的很尷尬一千一百五十四 和這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建設好大同社會呢?六十 歷城人辛棄疾六百五十六 勝算不到五成也可以出擊嗎?一千零七十七 天塌下來他頂着,沒關係四百三十九 惟今之計,只有強迫陛下下令撤軍二百五十六 漢人又要雄起了?二百六十九 強硬的拳頭可比巧舌如簧要好使多了一百七十四 被刀架在脖子的感覺就真的那麼好嗎?一千零八十五 他不會放過李顯忠一千一百三十九 政變進行時五百二十三 此蘇詠霖,彼蘇詠霖三百二十七 兵變進行時(上)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六十三 蕭朵魯不開城投降四百九十六 你敢與我約定嗎?四百五十四 被俘獲的移剌成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九百一十六 臨安城就在眼前一千四百三十七 上等人走到什麼地方都是上等人五百七十一 關中門戶洞開七百五十九 鐵馬掌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七百四十七 勝利者吳拱二百五十九 對契丹人徵兵二百零二 完顏亮下達動員令七百五十九 鐵馬掌五百 讓大金國再次偉大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七百九十 李仁孝之死九百七十四 推進集體農業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八十 你是個猛男啊辛棄疾!二百零八 他們都急了六百五十九 去明國使者居住的驛站之前靜坐抗議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千零八十七 李顯忠之死七百四十二 在乎百姓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一千零八十四 援兵終於來了!九百零六 史浩沒有選擇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四百六十二 這個人的步伐,值得他追隨一生一千零七 西夏的最後一次叛亂一百二十二 趙開山是真的想不通一百三十 兵敗如山倒一千四百七十四 古爾王朝的介入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五百六十七 很多人都沒想到蘇詠霖居然是荀子的信徒五百四十一 趙構已經進入舒適區第1653章 平清盛之死三百四十九 大金國的家底子真的已經被掏空了一千四百四十二 文天瑞想不通一千五百三十四 謠言的力量真的很恐怖一千一百一十三 斬!九百五十五 蘇詠霖書中所寫的一切都是真的?五百三十五 她的心好像也變得熾熱起來了一千一百七十三 明國的清算行動一千零四 南宋官僚不懂保密五百六十三 合適的人選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七百七十四 人皇之名實至名歸一百六十四 趙玉成有些小小的幽怨一百零一 發起反擊奪取勝利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三百九十二 被包圍的河間城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一千零六 趙構不回來二百九十 趙開山感覺自己可以理解岳飛了五百四十 趙構對蘇詠霖有了一個最基礎的判斷一百五十一 你很快就會發現,還是做人比較舒服一千一百二十六 你們做官是爲君分憂一千零五十六 又全軍覆沒了?八百六十一 邵宏淵決定以分散對分散一百零八 那是何等燦爛的“煙花匯演”啊!(第五更)一百一十九 重口味的解決方案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二百二十九 完顏阿鄰有一種勝券在握的感覺二百零五 蘇詠霖虎視眈眈六十一 朋友們,地盤和權力的獲得可不是免費的哦四十七 他沒有選擇一千五百零九 是君主之國,還是民主之國?五百四十二 怠政之心(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一千一百九十九 他寧死也不要那種智慧
四百四十七 全面出擊!一千二百五十二 外部介入的力量是存在的八百七十九 流言攻擊三百零七 趙玉成代理領帥九百五十七 保衛“中華文脈”八百五十九 這打仗,就是黃金白銀啊一百二十七 趙玉成不懂政治一千四百三十三 你這是在威脅大明嗎?六百四十八 因爲很多人沒有按照聖人所說的去做一千二百零二 必須要出重拳!三百一十八 旁友,你這是在瞧不起我啊。一千一百三十一 你和明國串通好的吧!三百九十五 該火器上場了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一百一十一 勝捷軍大獲全勝六百九十六 屆時,危險的是臨安八百五十五 張浚是真的很尷尬一千一百五十四 和這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建設好大同社會呢?六十 歷城人辛棄疾六百五十六 勝算不到五成也可以出擊嗎?一千零七十七 天塌下來他頂着,沒關係四百三十九 惟今之計,只有強迫陛下下令撤軍二百五十六 漢人又要雄起了?二百六十九 強硬的拳頭可比巧舌如簧要好使多了一百七十四 被刀架在脖子的感覺就真的那麼好嗎?一千零八十五 他不會放過李顯忠一千一百三十九 政變進行時五百二十三 此蘇詠霖,彼蘇詠霖三百二十七 兵變進行時(上)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六十三 蕭朵魯不開城投降四百九十六 你敢與我約定嗎?四百五十四 被俘獲的移剌成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九百一十六 臨安城就在眼前一千四百三十七 上等人走到什麼地方都是上等人五百七十一 關中門戶洞開七百五十九 鐵馬掌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七百四十七 勝利者吳拱二百五十九 對契丹人徵兵二百零二 完顏亮下達動員令七百五十九 鐵馬掌五百 讓大金國再次偉大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七百九十 李仁孝之死九百七十四 推進集體農業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八十 你是個猛男啊辛棄疾!二百零八 他們都急了六百五十九 去明國使者居住的驛站之前靜坐抗議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千零八十七 李顯忠之死七百四十二 在乎百姓的那個人已經死了一千零八十四 援兵終於來了!九百零六 史浩沒有選擇一百五十七 我還沒用力,你卻倒下了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四百六十二 這個人的步伐,值得他追隨一生一千零七 西夏的最後一次叛亂一百二十二 趙開山是真的想不通一百三十 兵敗如山倒一千四百七十四 古爾王朝的介入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五百六十七 很多人都沒想到蘇詠霖居然是荀子的信徒五百四十一 趙構已經進入舒適區第1653章 平清盛之死三百四十九 大金國的家底子真的已經被掏空了一千四百四十二 文天瑞想不通一千五百三十四 謠言的力量真的很恐怖一千一百一十三 斬!九百五十五 蘇詠霖書中所寫的一切都是真的?五百三十五 她的心好像也變得熾熱起來了一千一百七十三 明國的清算行動一千零四 南宋官僚不懂保密五百六十三 合適的人選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七百七十四 人皇之名實至名歸一百六十四 趙玉成有些小小的幽怨一百零一 發起反擊奪取勝利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三百九十二 被包圍的河間城一千四百九十八 蒸汽排水機的初次登場一千零六 趙構不回來二百九十 趙開山感覺自己可以理解岳飛了五百四十 趙構對蘇詠霖有了一個最基礎的判斷一百五十一 你很快就會發現,還是做人比較舒服一千一百二十六 你們做官是爲君分憂一千零五十六 又全軍覆沒了?八百六十一 邵宏淵決定以分散對分散一百零八 那是何等燦爛的“煙花匯演”啊!(第五更)一百一十九 重口味的解決方案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二百二十九 完顏阿鄰有一種勝券在握的感覺二百零五 蘇詠霖虎視眈眈六十一 朋友們,地盤和權力的獲得可不是免費的哦四十七 他沒有選擇一千五百零九 是君主之國,還是民主之國?五百四十二 怠政之心(催更邀請函活動加更)一千一百九十九 他寧死也不要那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