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九 流言攻擊

趙玉成還記得那些軍需官們給農民軍送情報的時候提了一嘴。

他們說邵宏淵和戚方不和,雙方鬧矛盾,邵宏淵想打,而戚方不想打,這才造成邵宏淵單獨進兵多次落敗。

戚方壓根兒就不打算和邵宏淵精誠合作,兩人多有齟齬。

而根據進入宋軍潛伏的密探的彙報,馮時行作爲監軍抵達之後,聯合邵宏淵對戚方進行了打擊,很快抓住了戚方的把柄,將戚方拿下、罷職,快速送往臨安定罪,造成既定事實。

然後戚方的鐵桿親信們也被邵宏淵一網打盡,快速解除武裝,拿下了。

剩下來的幾萬軍隊羣龍無首,十分混亂,但是又對扮演黑臉的邵宏淵非常不滿,隱隱有針對邵宏淵做點什麼的跡象。

在這個時候,馮時行站出來安撫人心,宣佈戚方的罪過,並且做出公開承諾,決定只問罪戚方和主要親信,不問罪整支軍隊。

於是戚方的舊部纔沒有作亂,而是選擇接受馮時行的指示。

在他們看來,至少馮時行代表中央樞密院,是文官,還是進士中的進士狀元,對這羣大頭兵們有天然的屬性壓制,統御他們天經地義。

大頭兵對中央進士文官的屬性弱視是幾百年來大宋朝廷苦心孤詣營造出來的,更別說馮時行還是狀元出身,大頭兵們多來自於民間,出於民間對【文曲星】們的崇拜,他們當然也會有類似的崇拜情節。

進入軍隊之後,也就會把這種情節帶入軍隊。

放到眼下,就是這羣大頭兵對馮時行這位狀元出身的中央樞密院文官心存畏懼,不敢與之對抗。

馮時行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馮時行說不問罪,他們也就信了,於是軍隊得到了初步安穩,邵宏淵得以仗着馮時行的支持統御了軍隊。

沒有馮時行的出現和表態,只靠邵宏淵一人要做到這些,難度太大了,也很容易造成軍隊內亂。

更別說他面對農民軍戰敗兩次,就目前來說,根本沒什麼威信。

馮時行和邵宏淵本來打算慢慢整軍,把戚方舊部打散重編,方便他們直接指揮,減少未來可能出現的麻煩,奈何馮時行忽然病死,整頓軍隊的事情驟然停止,於是尷尬的局面誕生了。

宋軍中的主導者只剩下邵宏淵一人了。

這五六萬宋軍裡,絕大部分都是戚方的舊部,邵宏淵的親信部衆只有數千,屬於少數,不能代表絕大多數宋軍士兵。

也就是說,目前宋軍其實是軍心不穩、不齊的。

一番分析之後,趙玉成找來了副手杜啓,與他做了一番商議,就宋軍內部的派系矛盾進行了分析,於是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

趙玉成決定在宋軍中散佈謠言,即邵宏淵並其實不打算放過戚方的舊部。

他之前之所以這樣說只是權宜之計,爲了穩定人心,爲了謀劃之後的事情。

其實邵宏淵非常憎恨戚方害死他數千部下和多次敗績,現在戚方雖然倒臺了,但是戚方的部下也是直接導致邵宏淵受到損失的一羣人,他們也有罪過。

邵宏淵不打算放過任何人,他不僅想要問罪這些人,還要先利用戰爭讓他們一批一批的進入大山之中送死。

其實邵宏淵根本就沒有把握能夠戰勝羅霄山中的農民軍,只是想要用他們這幾萬人的命去換取他的勝利,彌補他之前所遭受的損失。

而且如果他獲勝了,那麼戰後僥倖還能活下來的戚方舊部也將遭到他的清洗,根本不會得到嘉獎,只會被他用各種理由害死。

因爲他是主將,他有這個權力,他將充分運用這個權力把軍隊變成他的私人物品。

趙玉成編出這個謠言之後,自己都覺得這對於邵宏淵來說本身就是可能出現的手段之一。

宋軍當中充斥着派系、地域、政治傾向等門戶之爭,兩支之前還處在敵對關係之中的軍隊驟然合二爲一,必然會有很大的問題。

兩個將軍不和,必然產生軍隊之間的碰撞和爭鬥,彼此之間互相成爲對手,可能對真正的敵人的憎恨還沒有對這個對手的憎恨來的強烈。

宋軍中又沒有指導員的存在能夠教導大家放下地域之爭,以階級爲綱領,大家都是苦命的牛馬,應當團結起來對抗上等人。

以此爲基礎,明軍中有一整套成體系的思想方法論,能夠彌合不同地區出身的士兵之間的鴻溝,讓他們快速形成互相之間的信任,形成強大的協同性和組織度,從而提高戰鬥力。

至少在明軍羣體內,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同,屬於明軍分支的羅霄山農民軍自然也有着如此的認同。

而在宋軍中則沒有這種珍貴的認同存在,所以宋軍註定無法擰成一股繩成爲絕對的戰鬥力。

也因此,對宋軍使用這種攻心之法是絕對可行的。

趙玉成發起的攻心之策進行的同時,邵宏淵還在爲了馮時行的去世而感到頭疼。

原本有馮時行爲他分擔統軍壓力,爲他遮風擋雨,他可以順利完成對軍隊的改組和整編,畢竟作爲一名宿將,這點本事還是有的。

可是馮時行一朝病死,剛剛穩定下來的軍事局面又開始變得有些動盪了,邵宏淵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軍隊裡氛圍的轉變,那些敵視的、猜疑的眼神。

這讓他很不舒服,所以很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的軍隊調集到自己的主將大帳周邊拱衛,如此纔有了一些安全感。

然後他又試圖用犒賞的方式來穩定人心,將一些軍費犒賞給軍隊,撒了一波錢,這纔算是勉強挺過了第一道難關。

可是他面臨的難題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不知何時起,宋軍軍營內開始流傳一則流言。

關於邵宏淵正在準備利用戰爭完成對戚方舊部的清洗的事情。

流言把一切都給說得有鼻子有眼的,說邵宏淵一直都在記恨戚方沒有出兵幫助他剿匪導致他損兵折將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打算報復戚方,現在戚方是解決掉了,但是戚方的幫兇們還沒有被解決掉。

所謂幫兇,當然就是他們這羣倒黴的大頭兵和中低級軍官了,邵宏淵認爲他們也是戚方的支持者,並不值得信任,所以正在想方設法準備將他們全部解決掉,以解自己心頭之恨。

而具體的方法就是動用他們對羅霄大山發起進攻,而衆所周知,羅霄大山何其龐大,五六萬軍隊撒進去就像是往鄱陽湖內撒一把鹽一樣。

對於這種完全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邵宏淵自己也清楚,但是他更清楚這件事情對他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不僅可以收拾賊軍,還能消耗戚方舊部,用賊軍和戚方舊部的血換取他自己的榮華富貴。

這就是他的如意算盤。

甚至流言還隱隱把他和馮時行的死聯繫在了一起,說馮時行剛來軍營沒一陣子,就算病死也不會那麼快,這其中必然有貓膩。

到底是誰害的馮時行那麼快就病死了?

第1667章 狂飆突進的大明一千二百二十五 集體的力量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五百九十五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七百四十八 南昌城的終末一千二百三十四 趙不息的神仙戰術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二百三十八 缺錢,缺錢,缺錢!第1650章 突擊平安京二十一 咱們終有一戰?一千零五十二 這種順風仗打起來還真的挺寂寞的一百零二 第一次的大獲全勝一千一百一十二 爲了懲戒目無上國圖謀不軌的屬國六百五十八 辛棄疾再也沒有回過頭九百五十三 封禁《洪武政論》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二百八十七 不僅是和尚跑了,住持也跟着一起跑了二百六十二 契丹大起義,正式開始六百九十三 他在逃跑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一百六十 這一次,山東真的歸光復軍了一千四百五十一 南洋探險大發現七百二十 趙昚的野望一千三百九十七 一網打盡一千三百五十九 蘇詠霖不擅長驢車漂移三十八 戰鬥就是練兵三百五十七 取代孔孟門徒八百五十七 爲什麼不能和羅霄大山中的賊軍友好相處呢?一千三百八十一 大篡位時代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六百零二 學習?學個屁!一千三百八十七 孔茂捷對他們的威懾力有限一千一百二十六 你們做官是爲君分憂七百二十六 抄家一千五百八十六 好自爲之吧!二百四十七 河北大地風起雲涌七百八十九 任得敬踏上了征途三百八十 都是皇帝的錯!第1658章 他們怎麼就能坐在一起吃飯?一千二百一十二 朝廷若要繼續存在,就必須要仰仗明國五百零六 大型凡爾賽現場六百七十八 如此,大宋方能再次中興!三百八十四 光復軍真的能吃飽嗎?一千一百八十 三十年革命成功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一千三百四十七 蘇詠霖決定嘗試二百零一 金國不能失去真定府一千一百九十八 起義是必然的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一百五十八 鬱悶的蘇詠霖三百四十五 這是可以原諒的錯誤一千一百三十四 三皇子有英武之風九百六十二 救亡圖存之道就在其中六百五十五 直擊臨安?四百零六 完顏亮還真我們最好的朋友一千四百四十五 吾輩窮極一生之理想三十一 夜襲(下)四百八十四 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三十三 趙玉成感覺蘇詠霖一定知道答案一千零四十四 徐通很好奇一千零三十 德化城破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一千四百四十七 《十三將士歸玉門》一千二百五十七 一個奴隸死了,一個人站了起來十九 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一百八十三 我的一切,就在其中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一千五百六十四 故人二百六十七 軍法司出手一百七十二 你們孔氏是不是見到打了勝仗的人就說這樣的話?七百二十六 抄家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二百三十七 你小子,一肚子壞水七百九十六 別爲任得敬送死一百二十六 石要過火,人要換種第1625章 反動勢力已經不復存在二百一十九 小丑原來是他自己七十 趙開山忽然感覺有點不舒服四百一十八 懷有這種意志的,難道真的是賊軍嗎?一千三百零六 敬夫,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一千一百九十四 蜀宋政權九百零八 糧道怎麼會斷掉呢?六百七十九 到那時,做皇帝的就是你二十 逐漸消失的溝壑八百二十九 發揚軍閥們的優秀徵稅傳統一千零七十 全面摸排三百六十四 戰前總動員一千五百四十三 他沒有離開羣衆七百二十一 蘇詠霖的文治武功一千零八十七 李顯忠之死七百五十七 我還以爲明國皇帝是天上人五十九 烽火遍地十四 佃戶們沒有選擇一千二百八十七 西域之地,咱們得有好幾百年沒有重回過了吧?一千三百七十四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一千零九十九 他們就是一羣永遠也不應該停下來休息的人一千三百七十六 大無語事件
第1667章 狂飆突進的大明一千二百二十五 集體的力量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五百九十五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七百四十八 南昌城的終末一千二百三十四 趙不息的神仙戰術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千二百三十八 缺錢,缺錢,缺錢!第1650章 突擊平安京二十一 咱們終有一戰?一千零五十二 這種順風仗打起來還真的挺寂寞的一百零二 第一次的大獲全勝一千一百一十二 爲了懲戒目無上國圖謀不軌的屬國六百五十八 辛棄疾再也沒有回過頭九百五十三 封禁《洪武政論》一千五百零八 除非,這個人是蘇詠霖的兒子二百八十七 不僅是和尚跑了,住持也跟着一起跑了二百六十二 契丹大起義,正式開始六百九十三 他在逃跑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一百六十 這一次,山東真的歸光復軍了一千四百五十一 南洋探險大發現七百二十 趙昚的野望一千三百九十七 一網打盡一千三百五十九 蘇詠霖不擅長驢車漂移三十八 戰鬥就是練兵三百五十七 取代孔孟門徒八百五十七 爲什麼不能和羅霄大山中的賊軍友好相處呢?一千三百八十一 大篡位時代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六百零二 學習?學個屁!一千三百八十七 孔茂捷對他們的威懾力有限一千一百二十六 你們做官是爲君分憂七百二十六 抄家一千五百八十六 好自爲之吧!二百四十七 河北大地風起雲涌七百八十九 任得敬踏上了征途三百八十 都是皇帝的錯!第1658章 他們怎麼就能坐在一起吃飯?一千二百一十二 朝廷若要繼續存在,就必須要仰仗明國五百零六 大型凡爾賽現場六百七十八 如此,大宋方能再次中興!三百八十四 光復軍真的能吃飽嗎?一千一百八十 三十年革命成功八百六十六 陛下,水至清則無魚一千三百四十七 蘇詠霖決定嘗試二百零一 金國不能失去真定府一千一百九十八 起義是必然的一千四百四十四 大明會要求大理國遵照大明的法令辦事嗎?一百五十八 鬱悶的蘇詠霖三百四十五 這是可以原諒的錯誤一千一百三十四 三皇子有英武之風九百六十二 救亡圖存之道就在其中六百五十五 直擊臨安?四百零六 完顏亮還真我們最好的朋友一千四百四十五 吾輩窮極一生之理想三十一 夜襲(下)四百八十四 買方市場與賣方市場三十三 趙玉成感覺蘇詠霖一定知道答案一千零四十四 徐通很好奇一千零三十 德化城破五百五十一 任得敬的禮物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一千四百四十七 《十三將士歸玉門》一千二百五十七 一個奴隸死了,一個人站了起來十九 這是他們從未有過的全新體驗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一百八十三 我的一切,就在其中二百八十 一本萬利的生意一千五百六十四 故人二百六十七 軍法司出手一百七十二 你們孔氏是不是見到打了勝仗的人就說這樣的話?七百二十六 抄家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二百三十七 你小子,一肚子壞水七百九十六 別爲任得敬送死一百二十六 石要過火,人要換種第1625章 反動勢力已經不復存在二百一十九 小丑原來是他自己七十 趙開山忽然感覺有點不舒服四百一十八 懷有這種意志的,難道真的是賊軍嗎?一千三百零六 敬夫,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一千一百九十四 蜀宋政權九百零八 糧道怎麼會斷掉呢?六百七十九 到那時,做皇帝的就是你二十 逐漸消失的溝壑八百二十九 發揚軍閥們的優秀徵稅傳統一千零七十 全面摸排三百六十四 戰前總動員一千五百四十三 他沒有離開羣衆七百二十一 蘇詠霖的文治武功一千零八十七 李顯忠之死七百五十七 我還以爲明國皇帝是天上人五十九 烽火遍地十四 佃戶們沒有選擇一千二百八十七 西域之地,咱們得有好幾百年沒有重回過了吧?一千三百七十四 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一千零九十九 他們就是一羣永遠也不應該停下來休息的人一千三百七十六 大無語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