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四 破家滅門

復興會走向正向循環並不奇怪。

根據蘇詠霖的瞭解,當前明帝國的政治態勢對於復興會來說並不緊張。

一百五十二個復興縣可以大搖大擺正正當當的在其中宣揚復興會的新思想,組織農民搞新生產運動。

復興會在新農村中可以這樣做,而其餘散佈在不屬於復興縣的縣域之中的鄉村機構其實也能這樣做。

當初蘇詠霖在全國行政區域劃分的時候已經竭盡可能拉偏架了。

他不斷地把村鄉二級農會多的地方劃分在一起,構築成一個完整的復興縣,以增加復興會可以直接控制的人口和土地數量,與傳統士紳爭奪土地和人口。

但是有一些鄉村位置比較偏遠,散佈不規範,蘇詠霖也沒辦法強行改變行政區劃。

一百五十二個復興縣成了他現在的基本盤,而這是目前復興會全部底牌的四分之三。

散佈其外的鄉村也佔有四分之一的體量,依然很重要,不能不考慮。

說起來,蘇詠霖創立總務局提領中原以來,復興會和舊官僚舊士紳之間的勢力界限就不是那麼明確,在部分區域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

復興縣當然是清晰的,但是除開復興縣之外,還有一些新農村和鄉農會並不處在復興縣之中。

那些舊士紳舊官僚擔任行政官員的行政轄區內所存在的新農村和鄉農會就是一種相當特殊的存在。

早期,這些和蘇詠霖關係密切的鄉村被視作造反源頭,被這些官員和地方士紳所恐懼、戒備,生怕這些造反的暴民朝他們發泄怒火。

蘇詠霖的勢力膨脹之後,這些人也被納入光復軍政權之中,和復興會的力量成爲某種意義上的盟友,那麼對待這些地方也就沒有了敵意,但是戒備和恐懼依然存在。

這些村子裡發生了些什麼事情他們也略有耳聞,那些原本掌握權力的女真地主或者漢人地主因爲反抗光復軍而慘遭公審處決的消息他們也都知道。

蘇詠霖也是後來才得知在這些地方官員的眼中,這些新農村和鄉農會其實和當時的光復軍、現在的明軍是綁定在一起的。

因爲最早蘇詠霖麾下的光復軍就是起自鄉村,蘇詠霖的兵都是農民兵,所以地方官員們都知道蘇詠霖打金人分田地,給這些農民兵的家庭授田的事情。

他們也知道這些農戶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所謂的【軍屬】,在稅收等諸多政策上是有一定優待的,和軍隊有很深厚的關係。

建國之初,軍隊極爲強勢,地方官員都不敢插手和軍隊相關的事情,更別說和軍屬鬧事,所以也就不自覺的忽略了他們。

所以當下除了復興縣內的新農村和鄉農會之外,這些傳統勢力範圍之內的新農村和鄉農會實際上處在一種微妙的自治狀態之下,與傳統士紳控制之下的農莊其實差不多。

它們除了按時繳納稅收給縣裡,其餘時候這些地方都在接受復興會中央的號令,不聽縣府的。

縣府不知道這些村莊實際上被複興會掌控,只當他們是一個又一個類似於大地主控制土地的自治組織,也不會自討沒趣派人去這些地方騷擾村民,平時就當他們不存在,等收錢的時候派人去拿錢就好了。

反正他們也不會少交一分稅收。

這反倒還降低了縣府的行政負擔和行政風險。

傳統行政領域方面,官府對城市居民的管理比較精細,而且多爲直接管理。

就以宋朝爲例子,宋朝的城市化率其實很高,約有百分之二十,城市居民數量很大,以至於單獨設立戶籍,單獨設置專門稅種。

在北宋的開封城,爲了直接管理和向這些城市居民徵稅,宋人甚至開創了【橋頭稅】等稅收模式,可謂是精細化管理。

不過離開政治中心,離開城池,到廣大的鄉野之中,官府對鄉野的管控就比較粗糙了。

因爲財政實在是很緊張,把官方力量深入到鄉村是需要安排更多的官吏崗位的,這又是一筆巨大的養官費用支出,朝廷不願意承擔這筆費用。

所以乾脆就到縣爲止好了。

除了部分比較有良心和功業心的縣官,大部分縣官和治下百姓的聯繫只有在稅收方面才特別緊密,其他時候老百姓是真的不願意看到官府的人來他們這裡晃悠。

一般而言有大中小地主控制的土地和佃戶自然是他們負責管理,然後派人和大中小地主對接,通過他們間接管理土地和人口,並且通過他們徵收賦稅。

自然,這一部分的賦稅可能數量就不太確定了。

而且面對這樣一些自己有一定勢力的大中小地主,因爲存在一定的利益往來的可能,所以官府也會相對客氣一些。

而沒有一定規模地主的農業區域就屬於自耕農區域,這些區域基本上就是縣府直接派人下鄉徵稅,那手段就比較粗暴,徵稅次數也不好說,地方財政有什麼問題最先倒黴的也是他們。

所以千萬別以爲官府親自管理就是好事。

部分鄉紳可能還知道不能殺掉下蛋的母雞,拿了蛋知道撒把米稍微安撫一下咕咕叫的母雞們,以維持一個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的狀態,而穿着官服的小吏們根本不管這些。

爲了完成上面的任務,一而再再而三的徵稅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情,順便給上面辦事的時候自己也可以撈一筆,所以殺雞取卵對他們來說簡直是人間樂事。

他們纔不管什麼可持續性發展呢。

需要明確的是,儘管皇權不下鄉,但是皇朝縣府的統治力量絕對不薄弱,絕對也不是地方上的橡皮圖章。

一個縣令看上去地位很低,品級不高,手上也沒什麼力量,很容易被地方鄉紳欺負,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破家滅門的縣令是真實存在的。

這種事情蘇詠霖在南宋見的多了,他親眼見過一些統治地方比較粗暴且性格強勢的縣官是怎麼治理地方的。

說是皇權統治不下鄉,可實際上只是說朝廷不願意正式設置官員和吏員的位置給他們發錢,想節省養官的費用,但是作爲一縣之內爲數不多的真正的【官】,縣令的權力一點也不少。

他們有權力,有名義,多的是願意爲他辦事的人,他們動輒就能聚集三五百號打手下鄉對抗稅的百姓進行鎮壓和強制徵稅,手段相當嚴酷。

甚至蘇詠霖還聽說有些縣令能動用上千號人爲他辦事,整個縣域內沒有他辦不到的事情。

有些不長眼的地主以爲自己在當地很有勢力,敢撩撥縣令的虎鬚,結果被縣令多次強制徵稅,想方設法找茬兒收錢,用權力各種使絆子,沒兩年就被折騰的家破人亡。

縣令一旦發飆,只要你不是體制內的人物,破家滅門只在旦夕之間,一縣之中,除了某些背後有人的勢力,沒有人可以真正抗衡縣令的權威。

他們坐在縣衙裡,代表的是帝國的皇權,動動嘴發發聲,就能決定一個人、一個家族的生死。

但是這也會伴隨着一定的風險。

這些縣令平時耍威風不要緊,但要是失去了“度”,真要把人逼急了,他們分分鐘起事造反殺進縣府,往往第一個倒黴的就是縣令。

所以破家滅門的縣令也並非就完全沒有風險了。

現在這些農會組織會自己管理農民,自己負責生產,自己主動提供稅收給縣府,雖然莫名的讓縣府有一種大權旁落的感覺,但是不管怎麼說,這也不是壞事。

於是這些早就存在於縣域之內的“自治鄉村”在他們的眼睛裡就是不能招惹的存在。

戰時和建國過程中就存在的這些農會和蘇詠霖以及明軍有着直接的關聯,本身就是公開的直接歸屬於蘇詠霖的,被地方官員視作皇帝和軍隊的禁臠,不敢觸碰。

可是這並不代表這些農會組織可以繼續擴張往官府和傳統士紳的領域。

三百七十 新生的遼帝國走向了覆亡四百五十九 他們露出了富有的笑容一千零一十一 夏人多沉溺於明國善政,不思復國八十五 另闢蹊徑的賺錢七百九十四 三千鐵鷂子又算什麼?一千三百零六 敬夫,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一千三百七十六 大無語事件三百八十六 錯的不是我,而是你四百八十一 他蘇詠霖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一千二百三十二 我要把精力都放在軍事上六百九十九 這皇帝,從現在開始就交給你來做了!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一千五百五十二 蘇詠霖來了八百三十九 大明國或許沒什麼不同四百八十七 給我把中都城打下來!四百四十六 圍城大營的秩序徹底崩壞了一千二百四十九 是你跳下去,還是我跳下去?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八百五十六 我不能在這裡倒下!六百二十二 他們再也不怕被卷死了一千二百五十一 朕不給,你不能搶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八百六十九 別以爲皇帝能救你們一千零七十七 天塌下來他頂着,沒關係第1665章 天佑大明啊三百三十 真正的領袖是蘇詠霖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八百六十 你們要是扛不住了,我們還怎麼賺錢啊?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他要是蘇詠霖的話,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嗎?二百八十三 完顏雍的生活快樂無邊一千四百五十四 對吧,小魚兒?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捨棄嗎?七百七十一 發展屬於塔塔兒的明國關係網二百零一 金國不能失去真定府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六百五十二 趙構需要一個背鍋俠第1635章 不斷給敵人以幻想七 造金國的反,比造南宋的反要容易五十八 大叛亂時代就要來臨了八百六十三 邵宏淵輸的很徹底六百二十九 退耕還林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七百五十七 我還以爲明國皇帝是天上人四百一十八 懷有這種意志的,難道真的是賊軍嗎?一千一百二十七 臉都不要了一百六十 這一次,山東真的歸光復軍了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一千零八十三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一百五十六 我是領帥,我不能敗第二次!一千二百八十四 明國的那位皇帝陛下,真的太懂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明國要把黃河治理好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你們徹底的贏了一百零五 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手(第二更)七百六十一 我要讓你成爲這片草原上最美麗最幸福的女人九百六十七 火槍兇猛一千六百一十五 我們難道可以一直依賴明國嗎?九百六十一 激進主戰派政府的無縫切換五百六十五 高麗來使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五百九十九 盡人事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一千零六十五 中都早市七百九十七 熱烈歡迎明軍入城二百三十一 此刻,正是徹底毀滅勝捷軍之時!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九百七十二 他必須要做那個衆人眼中無所不能的【神】一千四百一十一 日月同輝天下紅一千一百五十七 蘇長生毫不懷疑一百四十六 術虎思濟給出了承諾八 現實往往比凡爾賽更加凡爾賽五百六十六 我本江淮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一千四百六十 耶律普速完在等待援軍六百四十七 蘇詠霖想要讓辛棄疾看到的世界一千三百八十四 喬豐被捕七百二十四 這羣吃貨早晚能給他吃一個空前的大明國回來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二百七十七 趙構安於現狀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一千五百四十九 你會後悔的!九百一十六 臨安城就在眼前五百九十二 孔拯注意到了一個華點二百七十 趙作良來訪一千五百零五 我要就此開始埋葬帝制七百零七 真的一滴都沒有了一千四百七十二 嘴炮無雙·韓偉四百九十一 他們的噩夢這才正式開始第1676章 您就是個聖人一百八十二 辛棄疾急切地想要尋找到答案一千三百八十二 於是,雙方達成了這個約定二百零六 奪回主動權八百三十 走出這個怪圈子第1622章 蘇詠霖想要了解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懼一千四百九十四 戰敗的吉亞蘇丁八百二十九 發揚軍閥們的優秀徵稅傳統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五百六十一 青樓的終結
三百七十 新生的遼帝國走向了覆亡四百五十九 他們露出了富有的笑容一千零一十一 夏人多沉溺於明國善政,不思復國八十五 另闢蹊徑的賺錢七百九十四 三千鐵鷂子又算什麼?一千三百零六 敬夫,你千萬不要做傻事!一千三百七十六 大無語事件三百八十六 錯的不是我,而是你四百八十一 他蘇詠霖到底是個什麼態度?一千二百三十二 我要把精力都放在軍事上六百九十九 這皇帝,從現在開始就交給你來做了!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一千五百五十二 蘇詠霖來了八百三十九 大明國或許沒什麼不同四百八十七 給我把中都城打下來!四百四十六 圍城大營的秩序徹底崩壞了一千二百四十九 是你跳下去,還是我跳下去?一千零一十八 一分錢不給還想要良品?八百五十六 我不能在這裡倒下!六百二十二 他們再也不怕被卷死了一千二百五十一 朕不給,你不能搶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八百六十九 別以爲皇帝能救你們一千零七十七 天塌下來他頂着,沒關係第1665章 天佑大明啊三百三十 真正的領袖是蘇詠霖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八百六十 你們要是扛不住了,我們還怎麼賺錢啊?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一千二百四十五 他要是蘇詠霖的話,會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嗎?二百八十三 完顏雍的生活快樂無邊一千四百五十四 對吧,小魚兒?一千三百七十二 好不容易得到的獨立局面,難道要捨棄嗎?七百七十一 發展屬於塔塔兒的明國關係網二百零一 金國不能失去真定府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六百五十二 趙構需要一個背鍋俠第1635章 不斷給敵人以幻想七 造金國的反,比造南宋的反要容易五十八 大叛亂時代就要來臨了八百六十三 邵宏淵輸的很徹底六百二十九 退耕還林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守住長安還有什麼意義呢?七百五十七 我還以爲明國皇帝是天上人四百一十八 懷有這種意志的,難道真的是賊軍嗎?一千一百二十七 臉都不要了一百六十 這一次,山東真的歸光復軍了四百一十五 這個罪人,我來當一千零八十三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一百五十六 我是領帥,我不能敗第二次!一千二百八十四 明國的那位皇帝陛下,真的太懂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明國要把黃河治理好了?!一千三百三十二 你們徹底的贏了一百零五 把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在手(第二更)七百六十一 我要讓你成爲這片草原上最美麗最幸福的女人九百六十七 火槍兇猛一千六百一十五 我們難道可以一直依賴明國嗎?九百六十一 激進主戰派政府的無縫切換五百六十五 高麗來使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五百九十九 盡人事七百七十六 將流寇變成良民一千零六十五 中都早市七百九十七 熱烈歡迎明軍入城二百三十一 此刻,正是徹底毀滅勝捷軍之時!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九百七十二 他必須要做那個衆人眼中無所不能的【神】一千四百一十一 日月同輝天下紅一千一百五十七 蘇長生毫不懷疑一百四十六 術虎思濟給出了承諾八 現實往往比凡爾賽更加凡爾賽五百六十六 我本江淮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一千四百六十 耶律普速完在等待援軍六百四十七 蘇詠霖想要讓辛棄疾看到的世界一千三百八十四 喬豐被捕七百二十四 這羣吃貨早晚能給他吃一個空前的大明國回來一千一百七十九 無限國營二百七十七 趙構安於現狀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一百零四 他穩住了!一千五百四十九 你會後悔的!九百一十六 臨安城就在眼前五百九十二 孔拯注意到了一個華點二百七十 趙作良來訪一千五百零五 我要就此開始埋葬帝制七百零七 真的一滴都沒有了一千四百七十二 嘴炮無雙·韓偉四百九十一 他們的噩夢這才正式開始第1676章 您就是個聖人一百八十二 辛棄疾急切地想要尋找到答案一千三百八十二 於是,雙方達成了這個約定二百零六 奪回主動權八百三十 走出這個怪圈子第1622章 蘇詠霖想要了解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懼一千四百九十四 戰敗的吉亞蘇丁八百二十九 發揚軍閥們的優秀徵稅傳統一千二百八十五 太不容易了一千五百六十一 青樓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