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

大明國第二次科舉考試是按照全新規定執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

比起帶有舊時代色彩的洪武二年第一屆科舉考試,洪武五年的第二屆科舉考試纔有着更加重大的意義。

因爲這是第一次完全按照自己規矩來的科舉考試,是罷黜儒家學術作爲官方認證學術之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

已經被完全掌控的明國禮部完全按照蘇詠霖的要求進行考試的籌備。

這一次科舉考試比起上一次科舉考試的條件要好得多,沒有了內外部因素的掣肘,甚至於各地考場都已經建設的七七八八,行省、州和縣的三級考試都已經有了明確的規章制度。

進入中都之後所進行的會試和殿試兩場考試自然也不用多說,禮部直接包圓,全權負責。

大明國新一批的人才們躍躍欲試,準備通過這場考試證明自己的努力沒有背叛自己。。

蘇詠霖在洪武五年正月十五日召開的禮部考試會議上對這一次考試的情況做了一個基本瞭解。

洪武四年下半年,作爲最終考試之前的選拔考試環節的縣試、州試和省試已經完成,總人數超過三萬的考生已經有大部分抵達了中都,等待着三月初一的會試和殿試。

而考生之中,人數最多的還是文科學子。

科舉考試的改革至今不過四年,蘇詠霖爲了拓寬社會各個羣體的上升途徑,除卻原有的科舉科目之外,又開闢了理科、工科和法科三科的考試。

但是時間終究比較短,就算經過了對士大夫階層的毀滅性打擊,參加文科考試的士子的人數還是多餘其餘三科。

不過洪武二年的時候,其餘三科考生加在一起還不到文科考生的百分之六十,到了洪武五年,這一數據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六。

可喜可賀。

但還是少,這說明社會的慣性之大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改變的。

而在理科工科和法科的考生當中,洪武二年,法科的考生明顯多於理科和工科考生,幾乎等同於二者相加的人數,接下來就是工科,最後是理科。

洪武二年還沒有完善的分級考試製度,且三科考生的報名人數也必須要分級,所以洪武二年的考試當中,錄取比例最高的就是理科考生。

當時的錄取比例幾乎達到了每兩人就要取一人的狀態。

還是隻要報名參考,就能衝擊接近百分之五十的錄取率。

當年的理科考生贏麻了。

這種情況是後來科舉考試結果公佈之後才廣爲人知的。

相較於文科學子擠破頭一般的錄取率,理科考生至少稍微有點本領的,基本上算是亂殺,紛紛被錄取成爲了官員,現在發展的還都挺不錯,成爲廣大計吏羣體當中的一員。

這在當時引起了社會上的大規模討論。

以至於當場就有很多文科士子就破防了。

他們大哭大鬧,口眼歪斜,最後紛紛下定決心,棄文學理,拋棄孔老夫子,擁抱墨子、祖沖之等理科祖師爺,抱着《九章算術》就開啃。

三年之後,這樣的情況更多了,除卻沒什麼積累和時間經驗還真不行的講究技術的工科考試, 法科和理科考試的競爭力度明顯增加, 報考考生人數成倍增長。

以至於洪武五年的法科考試和理科考試需要按照考生籍貫在行省一級進行選拔考試以控制人數, 選拔優秀者,剔除濫竽充數者,然後再來中都參加最後的考試。

饒是如此, 理法工三科考試的難度也小於文科考試的難度,倒不是說題目難度, 而是文科的競爭比較大。

文科考試需要進行五次考試, 而法科和理科只需要三次, 工科考試更是隻需要兩次選拔就能決定是否錄取。

因此也有官員提出這樣是否不太公平,是否可以稍微調整一下。

這個建議被蘇詠霖否決, 蘇詠霖的意思是文科考生太多,如果放開了錄取,會極大壓縮其他三科士子的入選名額。

而朝廷需要各種專長的官員來負責朝廷的運轉, 不是單單靠着行政走天下的。

朝廷需要工科士子出身的大匠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需要理科士子出身的計吏給朝廷政策提供龐大的運算力支撐, 需要法科士子出身的司法官員維護社會的公平和正義。

朝廷並不僅僅只需要行政官員來維持運轉, 還需要大量掌握專業技術的技術官員參與進來。

舊科舉的問題之多連封建王朝自己的官員都吐槽不已,他們當中有見識的士大夫自己都覺得這樣選拔出來的官員往往只是文章做得漂亮, 連歷史名人和一些基本常識是誰都不知道,政務更是完全不能上手。

他們自己都這麼覺得,咱們難道還要走他們的老路?

所以在科舉考試籌備會議上, 蘇詠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參考考生數量沒有達到平衡之前,在民間對於四科取士的認知沒有達到平衡之前, 我們需要維持一個平衡的錄取率。

等參考考生數量基本平衡了,不再認爲其餘三科進士不如文科進士了, 那麼大家就可以一起採取同樣的分級考試來維持公平了,現在, 這就是公平。”

蘇詠霖對朝政有着極爲龐大的影響力,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響朝政的決斷方向,哪怕他並不喜歡乾綱獨斷。

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洪武五年的科舉考試就按照文科考試五級、法科理科考試三級和工科考試兩級的方式來進行。

於是到眼下,聚集在中都城內參加最終會試和殿試的四科學子人數基本持平。

其中相對輕鬆的當然是工科應考生,他們人數最少,所以不需要參加分級考試,直接進入中都準備最後兩次考覈。

但是這也不是說對報考工科的考生就多麼便利, 他們的考覈難度並不低,甚至可以說是比較高的。

他們的考覈需要工部的專業匠人們參與評判,識字的需要額外參加書面考試,可以加分, 不識字的需要展露出過人的技藝,通過嚴格的兩次技術考試,專業考官評分,最後取平均分進行排名,擇優錄取。

可以說因爲目前諸多的技術難題的需求,禮部和工部對待優秀工科人才的選拔會抓得更加嚴格一些,希望可以從全國範圍內選拔掌握優秀技術的人才來幫忙攻關。

對於這樣的局面,蘇詠霖還是比較滿意的。

對於科舉考試這種社會上升渠道來說,他的要求總體來說就是寬進嚴出。

他要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讓大家都有資格參加,都有通過這條渠道獲得上升的可能,而不是因爲出身、血統、資產之類的東西限制住了這種資格,那是不能被接受的。

然後在選拔層面要嚴格把關,儘量確保選出來的人才都是可用的人才。

要說這種情況是否會造成內卷,倒也不能說的那麼死,一定就會或者一定就不會,那是不好說的,但是蘇詠霖有把握不讓這種內卷朝着惡性方向發展。

雖然說官位總數是有限的,但是因爲首先明國科舉拓寬了考試科目,四科並舉,比起傳統科舉多了三條可以通行的道路,給了更多的人以更多的可能。

傳統科舉只考四書五經,只選拔會做文章的文章高手,其他方面哪怕你連蘇軾是誰都不知道也沒關係,你也能做官,但也僅僅只有這一條路,這就大大限制了人們的上升途徑。

但是明國科舉並非如此。

而且在未來,蘇詠霖還有設置海外官員職位的計劃。

六百四十 陳英與新稅法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一千一百二十三 逃跑的王方五百九十 稱帝建國的時機,已然到來第1667章 狂飆突進的大明二百二十五 你,要來和我決戰嗎?九百一十九 火炮崢嶸八百五十一 與舊時代的決裂一千三百四十九 那我就要懷疑你們做官的動機四百八十 擴建兵團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九十三 殺出一條血路一千三百二十 我必與杭州共存亡七百九十六 別爲任得敬送死一百二十三 耶律成輝決定跳船八 現實往往比凡爾賽更加凡爾賽六百三十二 你們難道也想三年亡國嗎?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五百四十四 怎麼就成了南宋最忠誠的協約夥伴呢?十五 你就不能讓他們吃的太飽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一千五百一十八 《洪武革新詔》四十一 不要等待清官,不要期待清官四百二十二 完顏亮痛斥蘇詠霖的爲人之惡劣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一千五百三十七 是理想太輕,還是現實太沉重?一千三百 我現在募兵,還來得及嗎?一千六百零四 記着,這是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八百二十八 歷史遺留問題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八十八 瞞天過海之策,發動!一千二百四十六 錢都到哪裡去了?一千二百三十六 打仗,果然是一筆生意一千一百 擊破京湖戰區一百三十九你們在金國?六百九十九 這皇帝,從現在開始就交給你來做了!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百二十六 石要過火,人要換種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一千四百六十四 西遼的終末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襲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一千二百四十七 你們是要錢還是要命?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三百九十四 老將軍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一千零九十 我們的責任六百八十三 劉錡老了一千四百一十三 朝貢的大理一千二百四十 川蜀窮鬼已經山窮水盡了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一千五百八十五 這是你的真心話嗎?六十八 完顏亮需要一場勝利五百五十八 南宋的復興會支部(上)五 蘇詠霖並不想做海賊王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九百六十二 救亡圖存之道就在其中一千四百二十七 統一起跑線第1679章 不信任投票一千零二十六 這一戰穩了一千三百九十六 蘇詠霖不需要這些人的心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該“大封羣臣”一百三十三 全軍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於何地?四百八十七 給我把中都城打下來!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九百七十五 十二世紀下半葉的時間管理大師八百九十五 制度出了問題,就糾正制度,人出了問題,就解決人四百六十五 混亂的金廷六百七十五 難不成真要等明國大軍打過來?一千六百一十三 大家都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一千一百一十八 華夏元年八百四十九 所以,現在的蘇詠霖比較喜歡物理手段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七百五十八 戰爭的發起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一十六 我要蔥嶺八百八十七 我真的好羨慕蘇詠霖啊五百一十七 趙作良不背鍋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一千四百一十二 蒸汽機七百四十五 趙玉成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一百七十二 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二百七十八 北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七百八十 西夏又出事了一千五百七十 他們不需要理解五百四十八 完顏雍的最後一搏一千五百一十一 我們可以提前慶祝了二百四十二 趙開山決定“厲行反腐”八百零三 滅金國者,金國也,族任氏者,任氏也!一千四百零三 對上等人的打擊一刻都不能停止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三百三十六 完顏亮陷入了迷茫之中一百一十二 上等人夾谷阿速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一百零二 姚仲的終末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
六百四十 陳英與新稅法八百三十一 舍你孔氏,還有誰?一千一百二十三 逃跑的王方五百九十 稱帝建國的時機,已然到來第1667章 狂飆突進的大明二百二十五 你,要來和我決戰嗎?九百一十九 火炮崢嶸八百五十一 與舊時代的決裂一千三百四十九 那我就要懷疑你們做官的動機四百八十 擴建兵團一千零八十一 優勢在我!九十三 殺出一條血路一千三百二十 我必與杭州共存亡七百九十六 別爲任得敬送死一百二十三 耶律成輝決定跳船八 現實往往比凡爾賽更加凡爾賽六百三十二 你們難道也想三年亡國嗎?一千二百三十九 最少也要五十萬貫纔夠吧五百四十四 怎麼就成了南宋最忠誠的協約夥伴呢?十五 你就不能讓他們吃的太飽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一千五百一十八 《洪武革新詔》四十一 不要等待清官,不要期待清官四百二十二 完顏亮痛斥蘇詠霖的爲人之惡劣六百八十一 第一次明宋戰爭就此拉開了帷幕一千五百三十七 是理想太輕,還是現實太沉重?一千三百 我現在募兵,還來得及嗎?一千六百零四 記着,這是這輩子,最後一次機會!八百二十八 歷史遺留問題一千零八十六 我就是那個罪人八十八 瞞天過海之策,發動!一千二百四十六 錢都到哪裡去了?一千二百三十六 打仗,果然是一筆生意一千一百 擊破京湖戰區一百三十九你們在金國?六百九十九 這皇帝,從現在開始就交給你來做了!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百二十六 石要過火,人要換種一千四百 輿論搶救大法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一千四百六十四 西遼的終末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襲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顯我的正統一千二百四十七 你們是要錢還是要命?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懲戒“核彈”三百九十四 老將軍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一千零九十 我們的責任六百八十三 劉錡老了一千四百一十三 朝貢的大理一千二百四十 川蜀窮鬼已經山窮水盡了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一千五百八十五 這是你的真心話嗎?六十八 完顏亮需要一場勝利五百五十八 南宋的復興會支部(上)五 蘇詠霖並不想做海賊王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九百六十二 救亡圖存之道就在其中一千四百二十七 統一起跑線第1679章 不信任投票一千零二十六 這一戰穩了一千三百九十六 蘇詠霖不需要這些人的心八百三十八 後人哀之,卻不鑑之一千一百五十八 沈該“大封羣臣”一百三十三 全軍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於何地?四百八十七 給我把中都城打下來!二十八 全新的基層政權被搭建起來九百七十五 十二世紀下半葉的時間管理大師八百九十五 制度出了問題,就糾正制度,人出了問題,就解決人四百六十五 混亂的金廷六百七十五 難不成真要等明國大軍打過來?一千六百一十三 大家都有着靈活的道德底線一千一百一十八 華夏元年八百四十九 所以,現在的蘇詠霖比較喜歡物理手段一千三百零五 他們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七百五十八 戰爭的發起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一十六 我要蔥嶺八百八十七 我真的好羨慕蘇詠霖啊五百一十七 趙作良不背鍋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一千二百三十一 趙不息是個體面人一千四百一十二 蒸汽機七百四十五 趙玉成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一千一百七十二 要那麼多錢幹什麼?二百七十八 北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七百八十 西夏又出事了一千五百七十 他們不需要理解五百四十八 完顏雍的最後一搏一千五百一十一 我們可以提前慶祝了二百四十二 趙開山決定“厲行反腐”八百零三 滅金國者,金國也,族任氏者,任氏也!一千四百零三 對上等人的打擊一刻都不能停止五百七十三 城裡兵丁開始殺人了!三百三十六 完顏亮陷入了迷茫之中一百一十二 上等人夾谷阿速六十七 徒單京的本領很強一千一百零二 姚仲的終末一千零五十九 危急存亡之秋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