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八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

提領樞密院的孫子義和提領參謀院的辛棄疾在戰爭時期有舊交,曾並肩作戰過,關係素來不錯,所以離開皇宮的時候也是走在一起。

出於對辛棄疾的信任,孫子義就向辛棄疾講述了自己的感受。

“孔氏何等傳承悠遠的家族,往前倒推五年,我根本都不敢想象能與他們同朝爲官,甚至官職與之相當,更不可能想到會有破滅的那一日。

孔氏在山東的勢力之龐大,就算是當初的我也是頗有耳聞,當初我家的產業甚至還和孔氏分支有過合作,合作的還挺愉快……現在看來,正是所謂世事無常啊。”

辛棄疾作爲深知內情的官員之一,對於孫子義的感受只是笑了笑。

“他們在做出那些違法亂紀的事情的時候,就該想到會有今日了,按照明律,陛下對孔氏的處置沒有任何問題,倒不如說,這才符合陛下所言【法律如山】,我以爲這是合適的。”

“倒是沒有不合適的,但是我覺得曹凱那廝被拖下去之前說的話也有道理。”

孫子義看了看辛棄疾:“幼安,你也是讀過儒家經典的,眼看着孔氏破滅,你對此事就沒有一點點的其他感受嗎?”

“除了快意還能有什麼呢?”

辛棄疾笑道:“我一心爲陛下,一心爲大明國,沒有其他世俗的慾望,對於此事,我只會拍手叫好,希望這樣的貪官污吏永遠都不要再次出現。”

“你……你總不能覺得天下讀書人都是你吧?”

孫子義無奈的笑了笑,問道:“難道你就不擔心他所說的讀書人震恐,從而集體請願饒恕孔氏?我覺得這樣的事情並非不會出現。

以孔氏在天下讀書人羣體當中的份量,我覺得很有可能,而事情一旦鬧大,陛下必然很難應對,到時候就不好收場了。”

“那又如何?難道犯罪者就不該被懲處嗎?就因爲他們地位特殊,就可以輕輕放下嗎?”

辛棄疾心道孫子義是不知道山東已經被蘇詠霖收拾的七七八八,山東系官員包括孔氏在內的勢力根基都被摧毀了,山東原有的上層社會關係網已經被蘇詠霖撕扯的稀爛。

可以說,這不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行動,而是蘇詠霖親自發起的自下而上的革命行動。

在中都山東系能夠發動讀書人的力量進行反抗之前,蘇詠霖已經剷除了他們發動反抗行動的根基,使得反抗行動就算可以發起,也基本不可能引發什麼動亂。

因爲他們的大本營已經完蛋了,他們可以調動的社會資源已經不復存在,錢糧、鐵器、人口等等造反必要的物資已經不被他們所掌控了。

他們現在只剩下他們自己的身體,還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他們所能做的最多也就是打打嘴炮,沒什麼別的能耐。

他們只是待宰的羔羊,蘇詠霖正愁沒有足夠的理由把他們一網打盡,現在他們要是自己主動跳出來,那不正好?

而孫子義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點,所以他的擔憂不無道理。

辛棄疾只是勸說。

“樞相還是不要想得太多,我以爲這件事情陛下會嚴格按照明律來處置,絕不會有徇私舞弊的情況發生,吾等就坐觀結局好了。”

孫子義看着辛棄疾,搖頭苦笑。

“你可真是太冷靜了,恐怕滿朝堂如你一般冷靜的人實在是不多了。”

“我沒有做任何違法亂紀的事情,濟南老家除了祖宅和看守祖宅的老僕什麼也沒有,家族田產已經全部交公,獻給朝廷,我只靠俸祿度日,不貪不偷不搶,行得正,坐得直,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辛棄疾昂首挺胸,正氣凜然。

孫子義頓時無言以對。

辛棄疾的所作所爲他是看在眼裡的,所以他很佩服辛棄疾。

當初蘇詠霖攻佔濟南之時,辛棄疾散盡家財組織軍隊投靠蘇詠霖,等蘇詠霖攻破中都之後,提出要把辛棄疾老家的產業買回來還給他,以酬謝他的功勞。

辛棄疾接受了。

但是等拿回產業之後,反手又把產業獻給了朝廷,說自己已經不再需要老家產業,只留下祖宅和看守祖宅的老僕就可以了,其他的並不需要留下。

他已經將此身獻給大明國,已經沒什麼別的渴求了,只希望建功立業而已,靠着朝廷給的俸祿已經能生活優越,不需要更多的東西了。

建國前後,中都官員有不少都在燕雲之地購置田產,把家人接過來安家立業。

當時蘇詠霖還沒有明確禁止官員、商人購買土地,所以這樣做的人不少,孫子義也跟風買了一些土地,在中都安家。

但是辛棄疾從始至終都沒有買過東西,作爲帝國高官,他沒有任何私產,只有蘇詠霖賜給他的參謀總長的府邸,全家上下只靠他的俸祿朝廷給與的福利生活。

除了辛棄疾之外,當時也有一批高級官員、將領沒有購買土地,孫子義也沒有在乎,只當他們是高風亮節。

等明律頒佈之後,孫子義才意識到他們是有先見之明的,他們做的是對的。

“幼安的操守,我是佩服的,我做不到那麼清心寡慾,我喜歡喝酒吃肉,喜歡好玩的東西,這個少不了,我唯一感到慶幸的,就是沒有讓子弟以我的恩蔭出仕。”

歷朝歷代都有蔭官制度,做官做到一定地位的官員都可以恩蔭直系親屬子弟一人或兩人直接做官,不需要經過考試。

蘇詠霖建國之初也沒有否掉這個制度,所以朝廷裡的山東系燕雲系外族系的蔭官不少。

這也是建國之初缺少官員不得不如此作爲的無奈之舉。

但是孫子義沒有,當時他的兒子十六歲,他拒絕了恩蔭,選擇讓他的兒子讀書,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堂堂正正搏個出身。

結果洪武二年第一次科舉考試孫子義的兒子沒有考中,名落孫山,孫子義沮喪之餘,依然沒有同意蘇詠霖的蔭官建議,執意要求他的兒子繼續讀書,反正還年輕。

現在看來,他的選擇無比正確。

現在朝廷如此紛亂,的確不是讓兒子出仕的好時機,要是沒頭沒腦的出仕了,誰知道會不會在這一波政治風暴中被牽連?

辛棄疾倒也是覺得孫子義實在是個運氣不錯的人,蘇詠霖在復興會會議上評價孫子義文化程度佈告,覺悟不高,但是難能可貴有知進退、識好歹的特點,這讓蘇詠霖非常喜歡孫子義。

現在看來,孫子義的種種作爲都能讓他以非復興會員的身份精準的避開一些政治風暴,不得不說是他的本事。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是孫子義,不是所有人都能剋制自己的慾望,知進退、識好歹。

所以他們終究逃不過蘇詠霖的大清洗。

名正言順的按照法律來的大清洗。

都不需要捏造罪證和理由,直接就能處置他們,就能讓他們好看。

還能怎麼說呢?

洪武三年六月初二,大明皇帝蘇詠霖在中都正式宣佈要對整個中都的官僚系統進行一次徹底的摸底,將貪官污吏違法者請掃乾淨,一個不留,來一場徹底的大清洗。

然後他立刻將命令發佈給了法部、大理寺、都察院,嚴令司法三司組成聯合處理團隊對這件事情進行嚴肅的處置。

量刑要重,不可寬仁,否則不足以體現律法的威嚴,不足以讓這羣蟲豸感受到法律的嚴肅。

右都御史孔茂捷、法部尚書沈格、大理寺卿蔣成月三人帶領各自的隊伍組成聯合三法司,以最高的法律權威審判被蘇詠霖問罪的數名大明朝高級官員。

六百三十六 我作爲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八百七十八 馮時行病死八百三十六 孔拯感到舒適一千二百七十八 比爛大賽一百一十四 我們不是你們的敵人,我們應該是朋友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七百二十五 《明律》正式頒行天下六百七十八 如此,大宋方能再次中興!一千二百七十六 老子賭爆他!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七十四 離心離德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一百二十九 術虎思濟對年輕人非常失望一千二百二十三 集體農莊五百八十二 南聯宋國七百二十三 天晴了第1664章 戰爭結束與北洋探險船隊六百八十五 劉汜死了二百一十二 完顏阿鄰感到恥辱四百二十八 擊破重圍一千五百三十二 樹人報社二百五十九 對契丹人徵兵一千五百八十二 想做能幫到爹爹的事情一千三百二十六 張栻是明國的人?九百六十九 陛下讓你去中都?四百 他們已經不把自己當人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六百五十四 大明軍隊之精銳,活人沒有死人清楚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一千零六 趙構不回來第1665章 天佑大明啊三百七十五 耶律元宜討厭完顏亮七百八十七 明軍來了四十四 我也能做皇帝?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二百零五 蘇詠霖虎視眈眈九百五十一 胡言亂語!四百七十七 開封城破五百八十四 張越景的懲戒七百九十一 蘇詠霖,你以爲我會中計?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一千六百一十一 發動革命的時機到了!二百零九 孫子義遇險六百二十四 就是菜雞互啄唄五百八十五 向強者臣服,需要誠意一千一百八十一 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還是跑起來呢?十八 他們眼中的火焰也燒得正旺七百八十四 任得敬去楚王號一千三百四十三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五百七十七 挫骨揚灰一千三百八十一 大篡位時代四十三 田珪子感到憂慮一千五百三十六 “龍興之地”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八百零六 蘇詠霖責無旁貸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二百零七 金國中央軍來了八百八十二 把鬼變回人九百八十八 問題之所在,在於能否接受五十一 不滅金國誓不罷休九百三十八 跑,趕快跑!三百一十五 趙開山病危一千三百二十一 他們不再是腐朽的封建軍隊了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歲月滄桑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一千三百八十八 有些人在把我們當作棋子隨意玩弄一百四十五 耶律成輝不想放棄一千三百 我現在募兵,還來得及嗎?第1632章 租借新加坡二百三十二 給我活下來!七十六 敗者一千二百二十八 王順出離的憤怒了五百四十八 完顏雍的最後一搏七百一十八 埋頭十年,與明國擡頭相見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六百零一 明一百三十九你們在金國?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一百七十三 傳我命令,攻城一千一百八十五 明國的經濟進軍二十四 一戰功成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一千零七十八 投機分子一千三百一十 新·熙春樓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八百七十六 因爲南宋打不過他九百八十 明國的工地和南宋的工地不太一樣四百三十八 若我不是獨尊,管你巨浪滔天!四百二十一 不會有人爲敗者說話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七百九十七 熱烈歡迎明軍入城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二百七十八 北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千五百三十 只有我過去三百一十八 旁友,你這是在瞧不起我啊。一千四百一十九 他還很年輕一千二百一十二 朝廷若要繼續存在,就必須要仰仗明國
六百三十六 我作爲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八百七十八 馮時行病死八百三十六 孔拯感到舒適一千二百七十八 比爛大賽一百一十四 我們不是你們的敵人,我們應該是朋友一千五百六十九 苦難是最容易忘卻的七百二十五 《明律》正式頒行天下六百七十八 如此,大宋方能再次中興!一千二百七十六 老子賭爆他!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國寬恕江南國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薦票)一千零七十四 離心離德九百二十七 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一百二十九 術虎思濟對年輕人非常失望一千二百二十三 集體農莊五百八十二 南聯宋國七百二十三 天晴了第1664章 戰爭結束與北洋探險船隊六百八十五 劉汜死了二百一十二 完顏阿鄰感到恥辱四百二十八 擊破重圍一千五百三十二 樹人報社二百五十九 對契丹人徵兵一千五百八十二 想做能幫到爹爹的事情一千三百二十六 張栻是明國的人?九百六十九 陛下讓你去中都?四百 他們已經不把自己當人了一千三百三十三 正義的鐵拳六百五十四 大明軍隊之精銳,活人沒有死人清楚五百三十六 我願意一千零六 趙構不回來第1665章 天佑大明啊三百七十五 耶律元宜討厭完顏亮七百八十七 明軍來了四十四 我也能做皇帝?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二百零五 蘇詠霖虎視眈眈九百五十一 胡言亂語!四百七十七 開封城破五百八十四 張越景的懲戒七百九十一 蘇詠霖,你以爲我會中計?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一千六百一十一 發動革命的時機到了!二百零九 孫子義遇險六百二十四 就是菜雞互啄唄五百八十五 向強者臣服,需要誠意一千一百八十一 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還是跑起來呢?十八 他們眼中的火焰也燒得正旺七百八十四 任得敬去楚王號一千三百四十三 既不神聖也不羅馬更非帝國五百七十七 挫骨揚灰一千三百八十一 大篡位時代四十三 田珪子感到憂慮一千五百三十六 “龍興之地”一千零一十 現在,這就是公平六百八十六 計謀無法抹平實力之間的差距八百零六 蘇詠霖責無旁貸四百七十 光復軍殺入南京路二百零七 金國中央軍來了八百八十二 把鬼變回人九百八十八 問題之所在,在於能否接受五十一 不滅金國誓不罷休九百三十八 跑,趕快跑!三百一十五 趙開山病危一千三百二十一 他們不再是腐朽的封建軍隊了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歲月滄桑四百四十五 這個約定特別的浪漫一千三百八十八 有些人在把我們當作棋子隨意玩弄一百四十五 耶律成輝不想放棄一千三百 我現在募兵,還來得及嗎?第1632章 租借新加坡二百三十二 給我活下來!七十六 敗者一千二百二十八 王順出離的憤怒了五百四十八 完顏雍的最後一搏七百一十八 埋頭十年,與明國擡頭相見三百三十八 再斷金國一臂一千二百七十二 徐通不結婚六百零一 明一百三十九你們在金國?六百八十四 大明軍隊無所畏懼!一百七十三 傳我命令,攻城一千一百八十五 明國的經濟進軍二十四 一戰功成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一千零七十八 投機分子一千三百一十 新·熙春樓九百七十 皇帝陛下真的納稅了?八百七十六 因爲南宋打不過他九百八十 明國的工地和南宋的工地不太一樣四百三十八 若我不是獨尊,管你巨浪滔天!四百二十一 不會有人爲敗者說話四百五十三 移剌成這邊就純粹是地獄模式了七百九十七 熱烈歡迎明軍入城一千三百二十四 沈該決定走二百七十八 北伐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軍事問題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千五百三十 只有我過去三百一十八 旁友,你這是在瞧不起我啊。一千四百一十九 他還很年輕一千二百一十二 朝廷若要繼續存在,就必須要仰仗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