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康熙的御攆往前朝去,小滿也上前來服侍沁柔,輕聲提醒道:“庶妃,咱們也去坤寧宮請安吧!”
小滿心裡有數,庶妃去坤寧宮中請安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貼身伺候着,因而也要時時刻刻注意着方方面面,以免主子遺漏了一二,她好提醒。
沁柔點點頭!去坤寧宮中請安,是她的日常了,她就是上班上學都沒這麼準時,有時候想起來,都想要自嘲一下。
宮中少有發生什麼大事的時候,因而晨昏定省也少有說些什麼不同的,今日倒是格外不同些。
皇后娘娘坐在上首,一派地溫婉賢德,氣度雍然,“今兒太醫一早已然去幹西五所爲二格格診脈,也早早地來坤寧宮回稟本宮,說二格格脈象已無大礙,只是病去如抽絲,還未一下子就恢復到未病前,叫奴才們好好伺候、好好調養着就罷了,也沒什麼大事。本宮吩咐了,叫太醫再繼續在幹西五所裡守一天,二格格要是突然有什麼不是,也好就近照看着。”
“皇后娘娘慈心,爲二格格着想呢?”董庶妃面上十分感激,恨不能爲皇后當牛做馬。
二格格身子一直不差,董庶妃雖然也時常不得見她,但她總歸知道二格格好好地在那裡!只要人好好地,見不見地,董庶妃雖然時刻掛念着,但她也是心安地。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但二格格一病,她就心懷不安了。恨不能日日夜夜都在二格格身前守着!昨日二格格突然起了疾病,董庶妃一下子焦慮得不行。
守着二格格的時候,一直在求着滿天神佛,二格格病一場,她寧願以十倍百倍千倍替之。只求滿天神佛開眼,給她這一個機會。
哪怕後來太醫說二格格症狀已然減弱了,礙於宮中規矩,董庶妃不得不回到寢宮中,心也還是萬分焦慮,還落在小小的二格格身上。
病在兒身,痛在娘心!哪怕董庶妃從利益方面分析,太皇太后正值六十大壽時候,前朝後宮中盯着的眼睛不知凡幾,皇后要名、皇上前朝江山、後宮局勢要安穩,必然不會在這樣的日子裡多生事端。也必然會好生照顧二格格!
不會叫她在這樣的日子,生出差錯波折來。然而分析再多,董庶妃還是不放心。勸自己安心,可以有一千個理由;但不放心,只需要一個理由,不安就夠了。
面上感激着皇后娘娘,董庶妃心裡對二格格還是焦急萬分。
然而焦急,也是不敢表現出來,否則豈不是表明了,她對皇后不放心?雖然事實如此,是皇后先叫她們心不安的,後宮中這麼多皇嗣,個個幾乎夭折!叫她們如何心安!
但董庶妃不敢表現出來,皇后母儀天下,卻終究逃脫不了人的本性。二格格不是皇后娘娘親生,皇后娘娘能有多疼愛她?不過些難過和焦急,都是面子上裝出來的。
但董庶妃也不敢表現出來,——皇后會不喜!她不要緊,但會牽連了二格格,二格格如今不過一歲,她什麼都不懂,還是個只會吃喝的嬰兒,董庶妃不能也不敢連累了她。生怕哪裡做得不好,給二格格帶來禍事。
“宮中就這麼兩個皇嗣,再怎麼精心都不爲過的!”皇后搖搖頭,道。皇后又看着董庶妃,道:“本宮知道你擔憂二格格。”
這話董庶妃不敢應,趕緊道:“有皇后娘娘照看二格格,奴才沒什麼好擔心的。只是奴才整日在宮中也沒什麼事兒,二格格還虛弱着,”董庶妃苦笑,“小小的身子已嚐了生病喝藥的苦楚,奴才時不時地想着,便心絞疼,只恨不能取而代之。” “可憐天下父母心!”皇后道。“你安心,二格格是皇家子嗣,保姆嬤嬤們,都會伺候精心的……待晨省後,本宮會吩咐圜燕再去瞧一瞧二格格,你若是無事,也吩咐自個身邊的宮女跟着走一遭。”
皇后也沒沒多說什麼,只是開恩,吩咐道。不得不說,正是吩咐在了董庶妃的心尖兒上,對皇后而言,沒什麼,不過是一句話的事兒。
即便是傳出去了,也是她正位中宮,寬厚妃嬪、並疼愛皇嗣。
於董庶妃而言,就是及時雨了。董庶妃面上激動,感激更盛,“皇后娘娘開恩,奴才感激不盡。”
董庶妃怎麼能不擔心二格格呢?那是她心尖上的小人啊!她多想守在她身邊,但宮歸不允,就算是想指派個奴才前往幹西五所裡看望,也被宮中規矩束縛着。
如今有皇后吩咐,她即便不能親身去探望、照料二格格,但能讓貼身宮人去,回來仔仔細細地稟報她,董庶妃也欣喜萬分了。
“本宮也是心疼二格格。”皇后道。倒是沒再繼續說下去,二格格到底是正病在這時候,如今又痊癒了,雖然身子虛弱着,到底不好多提。皇后總不願給人留個二格格身子虛弱的印象!
於她有什麼益處呢?宮中就這麼兩三個孩子,二格格是最大的,也是纔將將突破一歲,幼兒多病!這一點衆人皆知,但難免不保衆人想,大的二格格都這樣,遑論更小些的呢?如四阿哥、五阿哥!
容易前朝根基不穩,這不是皇上想要的。皇后榮登後位,大局觀有,看到了,就要與皇上一條心。叫皇上看着順眼、舒心。
這是皇后的智慧!也是皇后的形式準則,皇后總是無辜、無錯的。
“皇后娘娘,奴才聽聞聽聞恭親王府大格格入宮爲皇上養女,也是同二格格一道,住在幹西五所裡嗎?”見皇后、董庶妃說得差不多了,李庶妃這纔不緊不慢地打開話題道。
也是悄無聲息地扯開話題,李庶妃是懂事的,她跟董庶妃,要說有多交好,也不見得。人與人相處,總會有意無意地,得罪彼此一些。
但李庶妃是圓滑的,她的圓滑又與延禧宮納喇庶妃的圓滑不同,在最合適的時機,開啓了最合適的話題,問出了這個後宮衆人皆感興趣的、如迷霧般地突來事件。
“是,”皇后輕悠悠笑了笑,看着下面一張張求知探尋有波瀾的眼睛,點頭應道。“恭親王大格格既是入宮爲皇上養女,便是公主。本宮想着,住幹西五所裡是再合適不過的了,正好,也和二格格兩姐妹倆作個伴,日後倆姐妹倆在宮中一道長大,一道玩耍。”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