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雙胎?
沁柔亦是驚得雙手抓住了康熙的手臂。
康熙一隻大掌伸出,與沁柔的手十指緊緊相扣,另一隻手也覆住了沁柔抓住手臂的纖纖細手,牽住了她,並且帶了下來,兩手力道或輕或重,安撫意味極濃。
令她心安,讓她定心!
謀定而後動,是康熙身爲帝王的本能。太醫們的遲疑,落入帝王的眼中,有那麼一瞬間,康熙已經在想,已經是要召集整個太醫署來宮中,好爲沁柔保胎;
若是實在保不住,……康熙閉了閉眼,神色冷凝,要處置哪些人,都是小事;唯獨……
康熙不敢深想,只一想,心中的盛怒、殺意、痛苦便噴涌而出。
兩位太醫們驚聞此言,又有帝王盛怒之威,俱是一驚,一叩首,不敢起,一位太醫忙不迭道:“回皇上,奴才觀庶妃之脈,隱隱有異,好似……好似……”
太醫在遲疑着,不知該不該說出口,若說出來,倒是爲喜事,只是不甚確定,若回頭不是,便是他們的錯處了,少不得,還是欺君之罪!
故而,遲疑着不敢胡言亂語。
太醫遲疑的模樣落在沁柔眼裡,她雙手都抓住了康熙,從其中汲取着力量作爲支柱。
她凡人一介,心再穩定,也有不安之時,此時此刻,要接受一個可能存在的噩耗,若無支撐之力,她也不知自己到底會如何?
“好似……什麼?你直說便是。”沁柔努力鎮定,但仍舊有心中慌亂難壓,說話的瞬間,便已隨着話語傾泄而出了。
嗓音干涉,說話聲直接隨着吐出的話語在顫抖。
她端的一副,即便天上地下,天翻地覆了,她也溫得住的架勢。
康熙帝最能體會到她的慌亂,用力支撐着的穩定,十指相連,傳來她難以安穩的力道,臉上故作的鎮定……無一不透露了她的複雜心緒。
“伸頭是一刀,鎖頭是一刀,我受得住。”沁柔道。半死不活的感覺,太折磨人了。她聲音依舊干涉不穩!
但話語吐出來的意思,卻是堅定。
“說!”康熙顧忌着沁柔的情緒,對太醫們卻沒那麼好,吐出一個字,便已是不耐中僅有的最大耐性了。
幾乎是瞬間,太醫即刻意識到,他們吞吞吐吐、遲疑的模樣,叫皇上、還有庶妃,皆誤會了。不敢再遲延!
一閉眼,一狠心,這太醫趕緊開口道:“回皇上,奴才瞧婦人孕脈,上萬不止,庶妃脈象,頗有異處,好似是雙胎。”
就是因爲不敢確定,也怕擔責,所以想穩些再上報。不過把皇上、庶妃嚇了這一遭,他們不敢再隱瞞,未來會不會滅九族,極爲重要;但現在,能不能保住他們身家性命,也更重要。
沁柔一怔,但她雙手還是在抖,康熙亦是被這個消息打得措手不及,看了看跪着了太醫,一瞬天堂、一瞬地獄,莫不如此。“雙胎?”
康熙大喜,開懷大笑,十分高興。“好!雙胎好啊!”
雙胎好啊!腹中雙子,是皇阿哥、是格格,都是極好的,在滿蒙舊俗中,自古以來,都是祥瑞的化身。
二則,既是有雙胎之異,那麼她腹中皇嗣,便是無異了。康熙自然也是開懷大笑,最好不過!她無事。
帝王如此高興,原是大喜事,但太醫們不得不考慮周全。
還尚不確定,許納喇庶妃腹中,並無兩個皇嗣,太醫更加恐懼,會叫這帝王空歡喜這一場。 太醫是滿人,知道雙胎意味着什麼。
不忘避雷,趕緊又道:“只如今庶妃不過有孕區區三月,奴才惶恐,也許是,只是單胎!未必是腹中有雙子。”
到時候,拿他們變出另一個皇嗣來,他們只是太醫,世上之事,人力有所不及之處,叫他們去找另一個皇嗣,他們可變不出來。
皇上可別這會兒高興過了,回頭忽然是單胎,拿他們問罪!只這麼一想,太醫們滿臉苦澀。
若真如此!也是命該如此,他們,也唯有認罰。滿蒙八旗,俱是皇上的奴才。
兩位太醫是同僚,一位認了,另一位太醫也不能殊死抵抗,脈象確實如此顯異,否則回頭真是雙胎,他便是學藝不精,力所不能及。
也就沒有什麼前程來。
但也得避雷。
故而太醫亦是隨之道:“回皇上,卻是如此,不過婦人雙胎之事,脈象是最不緊要的,還是要以隨後的胎動等情況爲主,才能確信確定。脈象也是會騙人的。”
所以說,皇帝先別忙着高興,別回頭,空歡喜一場,要砍他們腦袋,那真是,要遭受無辜遭殃了。
第二位太醫就說得直白了,直接告訴皇帝,可能是納喇庶妃脈象呈異,才顯雙胎之脈。
“確是如此。”這滿八旗出身的太醫趕緊開口佐證,還舉了例子,“庶妃腹中的小阿哥活潑些,身體健壯些,或也可能呈現這樣的假脈。”
或許,納喇庶妃腹中,從頭到尾,唯有一個孩子。
回頭若是唯有一位皇嗣,別怪太醫們沒提醒你。
康熙心中是更傾向於這是雙胎的,心中狂喜,不過也知道,脈象沒那麼簡單,尤其雙胎之脈,太醫們多以胎動、懷相大小等,才能加以確信、佐證!
激動無比,但康熙卻是按耐住了,吩咐太醫道:“納喇庶妃這胎,朕就交給你們了。”
沁柔感受到,康熙發自內心的欣喜,就如同當初她懷胎那時,康熙亦是這般的興奮。如同一個少年人,而不是老謀深算、威嚴利目的帝王。
事以密成,言以泄敗。康熙從來不認爲他將這皇宮已然理清淨了,暗地裡,還有不知多少老鼠呢?他們就在宮中蟄伏着。
康熙考慮周全,又道,警告意味極爲濃厚,“至於脈象之事,不必提起,一個字也不準提。在宮裡不能提,到了宮外,在夢裡,說夢話,也閉上你們的嘴巴!”
這也就是說,脈象上,也不能提,等確認了再說。
呈到皇后處的脈象,也是如此!
“奴才/微臣遵旨。”太醫們再有顧忌,帝王金口玉言吩咐下來,他們也只能夠從命。
除非,他們不要命了。
他們都是婦科好手,尤其瞧孕脈,好在,約莫再隱上一個月,也就差不多了。
雙胎難見,納喇庶妃脈象,也要遲緩些。倒也不是沒先例可尋!
太醫們盤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