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十一年餘日
康熙聖旨御批,又有太皇太后六十整壽在前,簡單許多,皇上萬壽節怎好耗資巨大,就算天下人不說,難免人心生疑,這是其一;
況且康熙對庫銀另有盤算,又豈會樂意耗資在萬壽節這樣的既大也小的事上。
故而康熙只以並非整壽、年年都有的壽辰,且太皇太后六十整壽也辦得簡單,雖是太皇太后慈諭,但朕心不安哪!一系列的理由,亦將萬壽節簡辦。
康熙自掌權以後,僅僅抄了一個鰲拜府、以及另外一些大魚小蝦,便輕放過了,水至清、則無魚。鰲拜掌權八年,朝中與其干連者數不勝數,若都一一論處,只怕菜市場砍上三天三夜、血流成河都不夠,必定傷及國本根基。
若真清算每一個人,只怕皇上的帝位都坐不穩了。爲安臣心,這也是鰲拜逆賊一案,未曾大肆吵架砍頭的緣故。
只是罪魁禍首,或抄家砍頭、或暗暗發落,凌厲手段,一個都沒放過。既叫百官對帝王心生畏懼、又不得不高呼帝王仁慈,不然他們也逃不過劊子手駕在脖頸上的結局。故而不敢不用心將功折罪,爲帝王做事。
故而自康熙八年,康熙正是親政始,國庫、私庫俱豐盈,這麼些年下來,康熙也算是持家有道。
但架不住戰爭燒錢!康熙心裡有打算,動武用兵於治國理政一道上,皆是不可避免的最重要一道防線。康熙早有心思,他忍不得多久,如今不過靜待時機而已。
出師有名!自古戰爭,名頭大義上都離不得這一點。多少錢都要填進去,康熙亦是籌備着。
也就是說,錢都另有用處,這樣的萬壽節宴上,簡辦一點又何妨!康熙如今還沒染上王朝後期歷代君王都會有的大肆鋪張的陋習,寧願爲了那一點野心、那一份威信,重重謀劃,最終都要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就是帝王的威信!
因而在康熙聖旨下,皇后、鈕祜祿妃纔是真正英才,康熙聖旨諭下之時,愣是做到了康熙的要求。既簡辦、又不失帝王威赫、皇室尊貴體面。
這就是接連兩任皇后的腦子嗎?沁柔忍不住感嘆,鳳座尊位都是她們該坐的,這般才能出衆,在衆目睽睽、甚至於避過了那麼多暗坑,叫這一場萬壽節圓滿落幕。
而沁柔只能感嘆一句,我不能及也。
皇上的萬壽過後,前來賀壽的各路官員、勳貴親爵,車門陸續使離了京中,從頭至尾,吳三桂、尚可喜、耿靖忠從未露面一步,他們心裡也自有數,怕一來京中,康熙來個如逆賊鰲拜般地請君入甕、關門打狗吧!
只能說,他們卻是未必想太多。混到這個頂級水平、這個年紀的,個個都是人精子,心中藏的那些小心思、冷知識,都能暴打數十萬百姓了。
皇上萬壽節後,宮中又再度慢慢恢復了寧靜,康熙也十分安穩,沒做什麼,九月初,秋高氣爽,鍾粹宮馬佳庶妃再度診出身孕。
算不得大喜事,但皇室如今子嗣並不豐茂,而且都還太小了,庶妃也好、或是嬪妃遇喜都是大事。
尤其是在恭親王府大格格才抱入宮撫養沒幾月,宮中就有了這樣的好消息。太皇太后大喜,皇后也笑言,希望馬佳庶妃的好開頭,也能蔓延後宮,叫後宮再多添出幾份喜事。
有高興就有不悅,還有人明裡暗裡動到了沁柔這兒來,彎彎繞繞的,說是馬佳庶妃才誕下四阿哥多久,這就有孕在身,旁的人,就算雨露再多,也不見位君王添喜,爲君王分憂,身在其位,卻不能謀其職,也不知如何受家族教養,竟無一點自知之明。 這樣的消息,還是陳姑姑等人聽聞一二後,查探清楚後,送到了沁柔跟前。畢竟早晚,若是這樣的流言成了氣候反而不美。
指向性很明顯。但凡得寵些的,都能對應進去。尤其傳到沁柔耳邊,亦是如此。
想象中的勃然大怒並沒有!沁柔都習慣了,只是淡淡一句:“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修身養性,修行修德,都還差些火候。”
攻擊性也是很明顯。
轉過身李庶妃在皇后身邊輕言細語暗示幾句,捅到了皇后那裡去,皇后幾句敲打,囑咐慎刑司抓些多嘴饒舌的進去,這一股因利而聚的流氓隊伍,不攻自破。
瞧!烏合之衆,沁柔想要感嘆上一句。
正如康熙開年之時所說,今年是個好年,風調雨順,或許,老天爺也在爲這位英主附合着什麼。倒是冬天比往年要更冷一些!
十一月裡是皇太后壽辰,沁柔也沒多費心思,亦是選擇了抄書,太皇太后壽辰以及康熙的萬壽節她都是這麼混過來的。
反正她小小一個庶妃,送得怎麼樣,也沒有太多人會關心,親自抄寫,更顯誠意。只要誠意滿滿、別人又挑不出錯,就夠用了。還用她怎麼拔尖不成!
只是旁人未必都似她這麼想得開,絞盡腦汁,最後送的禮,也是一個平平。完顏庶妃用了心思,親手繡了一幅蒙古載歌載舞的繡作,獻給了皇太后。
出彩!但細想想,也不算什麼,只是沁柔難免琢磨,是不是完顏庶妃決意要靠近皇太后、太皇太后了。蒙軍旗的血緣擺在那裡,左右帶來的影響她已經受了,總不能把利益推出去吧!眼瞅着一年又要過去,還是不得寵,擺爛了?
康熙和皇后都誇她有心,皇太后只微微表露一點歡喜,皇后便說完顏庶妃正好說得一口正宗流利的蒙古語,是她瑪嬤親自教的,不正宗都不可能!皇后便叫她多去慈仁宮多坐坐。
皇太后漢話說得不怎麼樣。慈仁宮中,伺候的奴才得用的,說的都是蒙語,隨皇太后。
仲冬過後便是臘月,臨近過年,宮中小李庶妃診出了身孕,已滿了二月了。報上去時,皇上皇后都大喜,還特意報到了太皇太后那裡。
而在九月裡診出孕喜的馬佳庶妃,至今腹中的皇阿哥也有五個月了。
因而即便有這樣的消息,沁柔也只是聽了一耳朵,沒怎樣去在意。
她在意不得!宮裡誰懷孕,原也與她關係不大。她至多是個旁觀者,而成不了參與人。
而此後沒過幾天,自臘月二十七日起,她便病了!
忽然就起了燒,額頭滾燙,人雖然還活着,但也燒得混沌。還是在夜裡的時候,康熙抱着人,就跟抱着個小火爐似的,康熙剛開始還沒在意,待一伸手一探,瞬間一驚。
自來不生病的人,燒得滾燙,康熙直接嚇了一跳。
朝門外大聲吩咐,“傳王煦法!”
候在外室裡的李德全、陳姑姑等一杆奴才俱嚇了一跳,趕緊進屋去,掌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