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皇后敲打
皇后並無什麼表示,彼此互相挖坑、互爲挖苦,別說在晨昏定省時,就是每日裡的皇宮後院,都屢見不鮮,皇后都不需要去管的,除非如張庶妃曾經一般,詛咒皇嗣,犯下大忌,皇后纔會必然雷霆出擊,殺伐果決。
一般而言,都各憑本事,何況,皇宮後院這個地方,就是個蠢貨進來,都學精了,也沒人會再犯忌諱,皇后也不是無緣由、無道理地把宮妃一頓罰。
皇后只掌控大局,或者說將局面定格在她想要的時候。所以庶妃們怎麼爭,皇后不管,只要無傷大雅,她們真擰成一股繩,皇后才坐立不安呢?對上位者來說,底下人各有心思、有利益爭端纔好呢?只要人有私心,就有弱點,就好掌控。
皇后穩坐高臺,瞥了一眼底下的衆人,才道:“你們有心了,只本宮重申一回,小李庶妃那兒,你們不必去看,她尚需靜心養胎,你們去了,打擾到她、打擾到皇嗣就是大罪過。”皇后聲音並不大,但極爲有份量。
心神一顫,宮中嬪妃,不管是得寵的、還是不得寵的,都不想和皇嗣的險情牽扯上關係,尤其是如今!後宮人人都在盯着,到處都是眼睛,帝王又是明君,一看不會在後宮費心思的,到時候罰也就罰了,活該,多少委屈、多少無辜都是討不回來的。
皇后該敲打的還是會敲打,不過有時候皇后的意思,也偶爾會透露出些許隱晦信息,落入衆人耳中,不免就有人盤算着,小李庶妃處境,不會當真不大好吧!皇后都不叫人去打擾了,當然,也沒誰找死想要去查探一番。
不過人不親至,也有的是人有辦法送些消息進去查探一二。皇后有時候也不會管,而皇后,也不是無所不知。皇宮後院就是一個金鑲玉貴的角鬥場,這裡遵循着最原始、最血腥的叢林法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衆人人心惴惴!卻又聽皇后道:“今日時辰也不早了,都散了吧!”
該敲打的也敲打了,皇后有些想保小李庶妃腹中的皇嗣,畢竟不過是一個不得寵、又無能愚蠢的庶妃,少不得還能幫她帶走一些不順眼的人;但皇后也不會下死力去保,母親無能,連累孩子,皇后也不願在這麼一個愚蠢無能的人身上耗盡精力。
宮裡的孩子生就生吧,能生也未必能養,有母親在身邊護着的時候難動,離了母親身邊,少了庇佑,就太脆弱了,一點風吹草動,就足夠消耗一條無辜的小生命了,更何況,幼兒本就體弱多病。
皇后發了話,衆庶妃們莫敢不從,鈕祜祿妃倒是可以,但她一般是不違逆皇后的,就像一個吉祥物擺在那兒,透明度不低,存在感卻不強。
從坤寧宮正殿裡出來,天已經見暗色,新一輪的黑夜又要到來,待到黑夜散去,明日又是一個白日。鈕祜祿妃身邊伺候的奴才衆多,已經上了轎輦,浩浩蕩蕩往永壽宮而去,身旁還有兩三個小庶妃跟着,都是跟着鈕祜祿妃一道住在永壽宮的配殿中。
其餘的庶妃或三三兩兩結伴而行、或形單影隻行色匆匆,卻也在各自朝着各自的寢宮中而去。
皇后敲打之言,細細想來也不爲過,但凡涉及皇嗣安危,宮裡便總是多事之秋。
但膽子小的人,是真的膽怯,就如烏蘇裡庶妃,她明明恨不得立刻就回到她的寢殿,巴不得一個人都不接近,免得被誰帶累了。
但她又因爲膽子小,不敢搶在沁柔前面走,所以就只能帶着貼身伺候的人跟在身後,不敢遠也不敢近,前面的人回過頭來,都要嚇得她呆愣在原地一會兒,直到人走了一會兒,她才又僵硬地跟上去。 跟要做什麼虧心事一樣!如果不是沁柔知道她一貫膽小,對於沁柔這個庶妃、以及貞順齋的奴才,都是能不靠近就不靠近的態度。
總而言之,皇后敲打之言,衆人雖然心事重重、有所擔憂,但還真沒誰不能接受的。
宮裡生存着的人,她們或許愚笨、聰慧,或許愚昧,但接受能力這一點,她們都善於。
簡要來說,他們都是被愚民的民,無需別人提醒,很輕易就受到所謂命運的操控,反而責怪自己命不好!
有一大羣奴才跟着、伺候着,沁柔穩穩當當回了寢宮,奴才們早已備好熱水,伺候沁柔洗手洗臉,緩解一下疲累,也叫庶妃能夠心情好些,孕婦得了好心情,總是更有利於腹中的皇嗣。
奴才們各司其職,雜卻有序,巴嬤嬤道:“孕婦前三個月需得多用,奴才們去膳房取了些小食來,庶妃瞧瞧合不合口味。”
若是不和胃口,他們便再去膳房取。孕婦口味多變,更甚者會孕吐嚴重,因而去取之時,便俱有意地多取了些種類,一樣都取了一點兒。
孕婦餓得快,畢竟一個人吃,兩個人補,沁柔診出有孕時始,早晚膳按時去膳房拿,每天的夜宵也夜夜供應着,膳房還時不時來詢問沁柔的口味,時不時地,還有小點心,沁柔少有孕吐,自然餓不着,多的,還會賞賜給奴才們。
“好。”沁柔話不多,也只有奴才遷就她的份兒,奴才們來伺候沒多久,就發現了這一點。又有陳姑姑在一旁看顧着,皇上時不時的賞賜,還時不時來坐着,奴才們還真強硬不起來,相反地,他們還要好生伺候着,別被抓到了把柄。
洗完手,奴才們伺候着遞上手帕,沁柔一一擦着手,奴才們已將水端下去,正要擦好了,康熙帶着李德全進來,反倒是一旁站着伺候的兩個小太監先看到了,忙不迭跪下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沁柔擡起眼去,確是康熙帶着李德全,奴才們也都知道了,陳姑姑和巴嬤嬤上前小心翼翼扶了沁柔,伺候有孕宮妃,她們確實精心,劉嬤嬤沒搶得這個表現機會,卻也當機立斷,即刻就與其餘的奴才們一道下跪行禮,不似沁柔,與身邊伺候的陳姑姑、巴嬤嬤,沁柔還要起身來,自然就要晚些。
卻也還是行了禮,“皇上吉祥。”
沁柔行禮時,康熙已行到了跟前,她才行禮,皇帝已言笑晏晏站在跟前,伸出大掌,笑着看她。沁柔伸手覆上,借力起身。
康熙倒是自在得緊,沁柔也自在,對着康熙,從前沒懼過;如今也不知道什麼叫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