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盟約,固若金湯
太皇太后壽辰過後,未兩日,就進入了四月份,京中唯獨多了一個固倫興平長公主確定長住於京中,長伴於太皇太后身旁。
四月裡,天氣越來越熱了,但前來爲太皇太后賀壽的蒙古王妃們,也不急着離去。五月裡就是皇上的壽辰!
清朝對於這一個時間點,有獨特的說法,稱爲萬壽節。含了祈賀這位聖主萬壽無疆的含義在,要連賀三天。以保皇帝的生辰八字信息不泄露!
因爲古人認爲,生辰八字不可爲人知,巫蠱之術有效,以防皇帝生辰八字泄露以後,遭反賊詛咒。
因而皇后才忙完了太皇太后的六十大壽壽辰,又要開始忙碌皇上的萬壽節事宜,也拉了鈕祜祿妃去做幫手。
還有一件事,三月末也是二格格的生辰,過了三月末,就是她的週歲禮了。
然而整個三月裡,太皇太后壽辰將近,中間突兀爲二格格辦一個週歲宴也不合適。便暫且擱置了,即便董庶妃這個生身母親都沒說什麼!
二格格的週歲宴能有太皇太后的壽辰重要?
但若說不辦,皇后也是不會拿這樣的主意的。皇嗣的洗三、滿月、百日、週歲都格外重要,過了這幾日,日後的每年生辰,也都不必鋪張浪費了,也不必再叫皇后費心思。
怎麼也要小辦一場才合適!但怎麼辦?如何去辦,皇后還是徵詢康熙的意見。
實在是二格格這個生辰,不上不下的,哪怕就是在皇上生辰過後,皇后也不會這麼爲難,到時候該如何辦就如何辦就是了。
如今也不好推遲,已經推遲了好幾日了,爲跟太皇太后生辰撞上了,避開幾日也說得過去。
但已經是四月裡了,若是推到了皇上生辰過後,往小了說,是叫天下人覺得,不重視二格格;往大了說,就是皇室不重視公主。
雖然確實是事實,但好說不好聽吶!皇后注重自己的名聲,也重視皇上的名聲,更維護皇室的體面尊嚴。
公主和宗室女們,日後可大多是要聯姻蒙古的。
送個不受重視的公主去聯姻,易地而處,皇后都會不高興。更遑論蒙古那些王爺貴族!
皇后不能不計深遠,康熙確實覺得有理,於是二格格的生辰要辦,不過是個小孩子,大辦就不必了,只在週歲宴上多厚上一層就是了。畢竟不是固倫公主,而只是和碩公主。
皇后請示了皇上,也很快出了章程和帖子,還未離京的蒙古王妃、郡王妃都收到了,宮中二格格週歲宴,因與太皇太后壽辰相臨,便往後推了幾日,邀請他們前往觀禮。
而自皇后發下帖子,週歲宴就定在時日後,因時間緊急,皇后也讓鈕祜祿妃幫着備宴席事宜。
時間上可以緊急,但必然過程、結果都圓滿,這正是天下人看皇后、看鈕祜祿妃、看前朝後宮至高無上的君主權威的時候,容不得一點差錯。
哪怕有一分的瑕疵,都是皇后和鈕祜祿妃能力不足。皇后也好,鈕祜祿妃也好,誰敢又有誰願意擔這樣一個名聲,皇后想要穩住後位,鈕祜祿妃想要尋求並等待日後的機會。
她們皆要極愛太皇太后、康熙乃至於天下人,看一看她們究竟如何才能出衆,皇后以及這後宮獨一無二的妃位娘娘又強在哪裡、憑什麼得享高位,不僅僅的祖輩廕庇。
其中的困難以及各方出的阻礙自是不必提,總而言之這一場週歲宴完美落幕,其中的交鋒都隱在了見血或不見血的銷煙中。
董庶妃徹底舒了一口氣,她生二格格的生辰太好了,就在太皇太后壽辰的前三日,十分靠近太皇太后的生辰。 出生倒是沒什麼,但滿月、週歲就難免受些委屈,怎麼也得先緊着太皇太后的壽辰來。這也是二格格這個重孫女兒對太皇太后的孝心,否則真要爭執起來,必然名聲有瑕。
董庶妃老早就在擔心二格格的週歲宴了,這是二格格再長大成人之前,最爲重要的日子了,她不想叫二格格受委屈。
不辦或者小辦一場,於她而言,二格格都受委屈了。
董庶妃一直擔憂皇上和皇后娘娘,直接不辦了、或者只是按照規矩小辦了一場二格格的週歲宴。
有太皇太后的生辰宴對比着,又有皇上的萬壽節對照着,雖說只是依規矩而行,但人心難估量,各人少不得在私下掂量,到時候,免不得看輕了二格格。
至於連帶着看輕了其他公主!董庶妃閉眸,其它人哪有二格格受的直接傷害要深。
因而自康熙口令傳出之日起,董庶妃心中總算放下了大石頭。
直到二格格的生辰圓滿落幕,董庶妃一直維持着好心情。
後宮之人也各回各宮。二格格週歲宴後,皇后和鈕祜祿妃也並沒有馬上歇下來,二格格週歲宴的關卡邁過去了,太皇太后的壽辰也邁過去了,還有皇上的萬壽節還在眼前呢?
這個坎兒邁不過去,皇上都要被各個親王貴族大臣們笑話。到時候,皇后無能、鈕祜祿妃無能,這樣的標籤貼到了頭上,不僅帶累自己的名聲,連家族的名聲都要帶累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皇后坐在鳳位、鈕祜祿妃位居妃位,倘若不能打理六宮、不能輔佐皇后打理六宮,德不配位,就退位讓賢,多的是人想要迎難而上。
鈕祜祿妃尊貴在哪裡?因爲在早些時候,妃位娘娘便是皇帝實際上的福晉之一,而滿人,早先一直是一夫多妻多妾制度。
換而言之,在未入關前,太皇太后那時位封莊妃,亦是太宗皇帝皇太極的妻子之一。
只是皇家只需要一位皇后。漢制也只認皇后這一位嫡妻。
但即便如此,位居妃位,便有輔佐皇后之責。
換而言之,鈕祜祿妃插手宮務,名正言順。只是鈕祜祿妃明白‘帝心’二字的重要性,因而知情識趣,總退避三舍,好迎來鈕祜祿氏的生機。
但這樣的大事,皇后便會放下芥蒂,與鈕祜祿妃聯盟,鈕祜祿妃覬覦後位之心,固然令皇后芒刺在背。
但蒙古、蒙古科爾沁的狼子野心,更令皇后、鈕祜祿妃如鯁在喉!鈕祜祿妃眸的是帝心,是以後,是百年生機,因而鈕祜祿妃絕不會選擇結盟蒙古科爾沁。
共同的敵人面前,結盟也就不是難事了。故而這個盟約,固若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