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都賞,熱鬧
吩咐完畢,康熙依舊激動難耐,心中喜悅難以傾泄,大掌一揮道:“賞,都賞!”
李德全等人此時就極會看眼色了,便是太醫們也是如此,同是跪下謝恩,同道:“奴才/微臣謝皇上賞。”
他們也都樂得沾一下喜氣。皇上正是高興的時候,這個時候不陪着一道開心,難不成要潑冷水?
他們有那能耐嗎?話是才說出口的,人是跟着就沒了的。這就叫,活得不耐煩了,自尋死路。
太醫們請完了平安脈,便退下去了。福順依舊把太醫們送到了承幹宮宮門處。
“二位太醫請,奴才就送太醫們到這裡了,就不遠送了。”福順尤其客氣,以後要打交道的日子多着呢?豈有惡言惡語相向的理。
“福公公止步。”太醫們也不會拿多大的架子,宰相門前七品官,不看僧面看佛面,一個公公奴才不算什麼,但他代表着承幹宮貞順齋納喇庶妃顏面,和氣生財。
大家和和氣氣地處着就是了。
主要對方也會做人,太醫們亦是不會與他針鋒相對,那對誰都沒好處。
福順聞言,又給兩位太醫微微行了一禮,目送他們遠去,是朝着太醫院的方向而去。
“但願他們能平平順順地回太醫院去。”福順輕聲感嘆了一句。
今日本就是太醫請平安脈的日子,按理,請太醫來,不算得什麼大事的。
不過,偏偏今日蒼子在宮裡着急忙慌、莽莽撞撞地跑了一遭,就爲尋太醫來,不知多少人揣測着,庶妃腹中的皇嗣是否安然無恙。
有人揣測,就難免有人要出手試探,倘若不從貞順齋裡入手,那麼太醫那裡,就是最好的入口處了。
想要打探一二,其實也無可厚非,不過這樣的人,說是機智,但也聰明不到哪裡去。
好端端地,你偏偏挑在這個時間不舒服,接觸爲有孕宮妃診脈的太醫,你說自個兒一點壞心沒有,誰信?
又不是傻子。
只打探一回,或者說,只要有這樣的動作,就是在掛紅名了。往後倘若有孕宮妃有什麼不好,最先懷疑的,就是冒頭的這些人。
二則;庶妃是沒請太醫的權利的,太醫也不聽從庶妃們的命令;即便庶妃們想要探查,也只會讓宮人接觸,旁敲側擊一二。
這宮裡,就沒幾個主子,也就顯得高高在上的那幾個主子,也格外謹慎。等閒是不惹事上身的,就想保持得清清白白纔好!
而太醫們,常出入內庭,習得一手好醫術,一身好本事,行走宮廷,卻更會做官,他們最是知道怎麼做。
即便有人去查探打聽,福順其實也不怎麼擔心,他們自會清楚,該透露什麼?不該透露什麼!
太醫閉緊嘴的時候,可不是庶妃們輕易就能撬開的。
福順與陳姑姑都商議過,隨她們去罷了,只要在背後觀察着,有哪些人,自個兒心裡有數也就罷了。
感嘆完這一句,瞧着這承幹宮的宮門,也沒甚好看的,福順便又才轉身,回貞順齋裡去。
貞順齋裡熱熱鬧鬧,人人都喜氣洋洋,皇上大手一揮,人人有賞,額外收入又有了,主子們高興,他們的賞賜就下來了,人人能不高興纔怪了。 再則,主子高興,高興到大手一揮,人人有賞,主子都高興了,做奴才的不跟着高興,喜笑顏開,哭喪着一張臉,跟家裡死了百十來口人似的,信不信,遇上個殘暴的暴君,一定樂於成全你。
再不濟,既然伺候不好,直接調出去,以後也不必再在主子身邊伺候了,前程毀了,賞賜沒了,還要任人欺凜,沒幾個月或沒幾年,人也沒了,圖什麼呢?
宮裡也是不許哭的,主子們無事不許,奴才們更是不許。庶妃們,也唯有在皇嗣沒了的時候,纔會有傷心欲絕、淚流不止的權利。
對宮妃如此,對奴才只會更加苛刻。
但人人確實高興,賞賜拿在手裡的,開心高興;賞賜就算沒拿在手裡,也跑不了,也跟着高興無比。
就是跟在皇上身旁伺候的侍衛,也都有賞賜。他們都是八旗上三期出身,不缺這點東西,但與天同喜,收到賞賜,一樣的高興。
宮裡尋常賞賜,都是以金銀裸子。康熙身邊的奴才,更是隨時備着,預備着什麼時候皇上要賞賜奴才用。
收到了賞賜,金銀裸子拿在手裡,眼裡看着,眉梢眼角間的喜悅,藏都藏不住。等托出宮去,或者自己留着。
無論怎麼,看着就叫人高興了。
沁柔瞧着衆人喜氣洋洋的樣子,又轉過頭去,看着康熙,“皇上又大方地散了一回財,人人都高興得,喜上眉梢了都。”
康熙又將沁柔抱在懷裡,一手覆在她的肚子上,楊了楊眉,不當一回事,反而更高興,大方地道:“今兒朕高興,叫他們也沾沾喜氣。”
沁柔笑。阻止什麼的,她也不會去做,慷他人之慨,這些東西,是康熙要賞賜給奴才、給侍衛們的,輪不着她來賢惠!
她也不是賢惠的人,不過康熙這麼高興,是爲着他腹中懷有雙生胎嗎?沁柔靠在康熙懷裡,心裡素來淡然的她,也掀起了一絲波瀾。倘若不是雙胎呢?
康熙還會這麼高興嗎?
終究,她也逃不過人的負面情緒,終於也有了這樣的想法。
承幹宮裡的熱鬧,傳到了承幹宮外去。
宮裡素來沒什麼秘密,康熙吩咐了保密,但一些動作,是瞞不了人的。
承幹宮的宮人,或者說貞順齋的奴才,只是驚慌那麼一會兒,都足夠在宮裡引起地震了,前前後後,不知百十來雙眼睛盯着。
蒼子才急跑着出門,消息就傳到了各宮。不然如何無人阻攔,宮中素有規矩,奴才們行走宮道上,需得不疾不徐,若是着急忙慌、莽莽撞撞的,衝撞到了別宮的嬪妃、亦或是大大小小的主子怎麼辦。
蒼子之所以沒奴才攔,是爲着皇后在給方便,人人皆知承幹宮貞順齋那位庶妃肚子裡懷着龍嗣,蒼子前去的方向,又是往太醫院裡而去。
若是此時與他講規矩,回頭納喇庶妃腹中的皇嗣當真出了意外,誰沾了誰就染上一身污泥,便是皇后,也不願意在這樣的小事上,沾惹污穢。
特事特辦,急事急辦!
皇后也不是不懂得轉圜。
知道得不多,但前前後後的動作,前後兩波去請太醫的奴才,承幹宮的賞賜和熱鬧,前前後後,皇后都沒錯過了。
別宮的宮妃、宮人,也都沒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