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百里老人VS衛鞅

和聰明人說話是一件十分幸運的事情。北信君只是一個問,衛鞅卻就想了起來,道:“不錯,那個人……那個人……他的履上繡着金線鳳紋,腰上也有鳳形的玉簧,特別是他腰間的劍,那是一把上好的寶劍……一個門客,這怎麼可能!”

北信君只是一想,就不想了,他道:“罷了,現在怎麼猜也是想不明白,老鞅啊,咱們這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去想了,你意下如何?”衛鞅拊掌笑道:“既然如此,我們就回吧……”兩人說着,就叫來了小二,自是要回去吃食,而沒有心情在這低俗的酒肆進食。

正當兩人下來的時候,卻是見到一羣羣的人涌動。北信君道:“這又是怎麼回事?”卻是不想,邊上的一個男人多嘴的跑來叫道:“還用問,外地來的吧,烹人啦……”說着話,人卻是不由自主的跑着。北信君興趣大起,對衛鞅道:“如何?”衛鞅本想不去,但話說回來,烹人可不是天天可以見到的,就說大魏吧,也沒見魏王烹人。便道:“看看無妨!”

兩人隨着紛涌的人羣,向着那流向而去,臨淄的確是很多人,這樣人擠人堆人擠人的,連北信君也感覺到了身不由己。忽然一隻手觸到北信君的身上,北信君一把抓過,是一個小孩,他是一個小偷,見到小偷一臉的驚懼,北信君冷笑一聲,他一把拉脫下了他的胳膊道:“便宜你了,下次要你的命!”小孩怨毒的瞪着北信君,沒想到這個擠在人羣中的肥羊並不好下手,可更要命的是他的胳膊,由於人多,你擠一下,我擠一下,北信君拉下了他的胳膊也許沒有什麼感覺,可是這個時候卻是再也受不了了,給人撞得連連叫痛。但人很多,只兩下子就把他擠到了一邊,再也看不見人了。

兩聲長長的銅角號響起,一隊持戟的齊宮衛士一身的鐵甲,他們小跑着出了宮門口,身上的鐵甲鱗片在碰擊中發出“噹噹”的響聲。又跑出了一隊更多的齊兵,他們持着長戈,把圍觀的人羣攔好。在齊宮的宮門前,是一隻司戊方鼎。這不是烹人的鼎,有十隻大號的三足無蓋的大鼎立在司戊方鼎前。這纔是用來烹人的。

一連的足音響想,一個男子官員出來,臉上**一種打心裡的厭惡。他站在了司戊方鼎的前面,看着宮前的蟋龍雲紋八角形石柱,當那日頭漸漸變到最小時,官員喝道:“積薪!”

在他的命令下,士兵們抱着柴薪而來,只是轉眼間,就把地上那鼎下給堆滿了。官員再喝:“點火!”又有士兵把火把丟入鼎中。緊接着,士兵們又開始挑來了一桶桶的水澆入到了大鼎之中。火起的快,士兵們在鼎邊看着,時不時的就會往裡面加薪柴。

官員回首道:“帶犯人!”沒一會兒,人羣開始沸騰了,那是叫好聲,你可以聽到“你也有這種下場”之類的話!可見百姓對這種事的歡喜。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聲響起:“我沒罪……我是無辜的……我沒罪……我是無辜的……”這聲音未消,另一個聲音響起:“饒了我吧……罪臣知罪了……大王開恩……太子開恩啊……”然後“唔唔唔”的哭了起來

。他的哭聲反而在圍觀百姓裡激起了一片的笑聲。

兩名犯官已經帶到,他們或哭或叫或說或鬧。但邊上的士兵只是不理,他們只是看着鼎下的火。不一會兒,就可以聽到鼎裡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在此,士兵做了更可怕的一件事,他們把一隻油桶提來,每個鼎裡澆上一點,不一會兒,鼎裡的水聲就更響了!

犯官們已經叫都叫不出來了,他們的聲音已經在不停的聲嘶力竭中用盡了,現在他們的聲帶已經麻木了,再也發不出任何一個震動。就在此時,官員嘆了一氣,取過了長長的大香,着人點了,站在司戊方鼎前,拜了三拜,高聲唱喝道:“大王銳意,太子恩德,治法從嚴,公正爲先,除惡不赦,警示人間,羣官爲鑑,百姓爲證,現有犯官叢甲、申琺二人,爲官不正,刑法不公,殘暴虐民,貪污不法,着——太子大王令——烹!!”

說完這些話,那些百姓更加歡快的叫了起來。官員插好了香,叫道:“立人犯!”士兵們把兩個犯官從地上拉起來,一股臭味發出,竟然拉褲子了。官員捏住鼻子叫道:“每回都這樣,快快用竿吊起!”早有經驗的齊國士兵用長長的鉤繩把人吊起來,那犯官極力的掙扎,但如何能行?就連雙腳也給綁住,這是經驗,從前也有犯官,腳長,踩着兩邊不肯落下。士兵上前打他的腳,結果給弄出的水反燙傷了他們自己!

官員一揮手,聲音誰都聽得見:“放!”在他的命令下,兩個人犯給往鼎下放着。

就聽到一聲明明啞的沒了聲音卻給尖刺出來的啞音,這聲音讓人毛骨悚然,地獄裡的死鬼發出的聲音也不過是如此了。犯人的臉上不斷的變化,從那臉上猙獰起來扭曲的變化讓所有的百姓都說不出話來,也笑不出來,用鼎活活的慢烹人,是最最殘忍的一種行爲。

因爲在那種高溫下,人不會一下子就死去,人的皮肉會擋住臟器,在這個過程裡的痛苦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最先的是腿,當那骨與肉分離,再是下半身,當腹部的肉熟爛,就會露出那可怕的內臟!之後的事情就可想而知了。有的百姓開始嘔吐了。衛鞅也是忍不住了,他也是第一次看這種烹人,他一點也不覺得樂趣。

當人羣散開的時候,只能聞到空氣裡發出肉臭的那種味道!衛鞅吐了兩次,北信君扶住了他,沒法子,只好就近找了一家茶館,這裡的茶是地道的吳茶,很貴,不是一般人能進來的。北信君叫來了小二,讓他上濃茶。又叫人放來一隻銅盆盂。衛鞅喝了一口,在口中迴盪,然後吐出去。好了一會兒,他才叫道:“過分,過分……”北信君道:“怎麼回事?”

正在這個時候,衛鞅還沒有說話,邊上一個聲音道:“這就是齊國吏治改良的原因嗎?”

衛鞅回頭,就見到兩個人在邊上的一隻方案前說話,都是年青人。北信君只覺得其中一個黑皮的小子有些眼熟,但沒有想起。那另一個人道:“我看,就是要用這種方法,纔可以震懾那些個貪官污吏

!”兩人都露出一副慼慼焉的樣子。衛鞅大怒道:“胡說八道!”他捂着自己的嘴道:“你們……無知之徒……如此變法……如此革新……沒有公佈罪狀……沒有說明罪名……如此籠統的一說就行烹殺之實,這般的殘忍,失之公道,百姓只是圖看熱鬧!沒有標準的規矩決定刑名,大錯特錯,此倒行逆施,也可以叫做是變法嗎?”

黑皮小子大怒道:“你懂什麼,你也懂變法嗎?”衛鞅正要說話,北信君拉住他道:“我朋友胡說,你們不要介意!”衛鞅正要說話,就聽北信君在他耳邊道:“所謂問道於盲不如對牛彈琴……你不懂這個意思?我也不大明白!不要管那些,你自己明白了就可以了,他們無知,你能和所有的人說清嗎?”衛鞅搖頭,一臉的苦澀。這是當然的,也是必然的。

衛鞅想的就是要立意變法強國,行自己的才學去持一國的牛耳!但現在的現實卻是,公子卬在魏國拆東牆補西牆的給大魏國補漏。齊國也在玩着不知所謂的變法,韓國的確是在真正的變法,可惜大事小事申不害一個人抓,縱是他的才能再大,所爲也是有限。而衛鞅自負才學不次於天下任何一個人,可他偏偏一事無成,這種痛苦怎麼能讓他接受!

“不然!”一個青年出現,他一身的青布儒衣,臉上顯出了十足的英俊。

那黑皮少年道:“你是趙良?”趙良笑道:“故國來人,趙良在此!”然後走到了衛鞅的身前道:“這位仁兄說的是,齊國此等變法,太過殘暴,此非正途也!”北信君一見他的樣子就知道他是一個儒生,想北信君是最討厭儒生的,如何肯理會,當下裝出一個假笑的臉道:“他胡說的,他身子不好,我們那邊去了……不打擾你們……”衛鞅也不想理會儒生,便隨着北信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由得那兩邊交談話起來。

在兩人回自己的位上時,卻聽到一個老人道:“可是衛國衛鞅!”衛鞅回頭,就見在茶樓下方上來了一對男女,男的是一個老人,女的卻是身着男裝手提短劍的女子。北信君全都認得,這是一同上路的百里老人和玄奇,萬萬沒有想到他們竟然會來到臨淄。這當真是太巧了,但這種巧也是一種必然。因爲天下就一個臨淄,他們又是一起看了剛剛那一場的烹人表演。

不過,百里老人和玄奇上前和衛鞅相見卻是在外面的時候看見了衛鞅的身影,故而纔會跟着上來了,不然以此二人的財力想要進入這間茶樓,卻是不必。

百里老人自和北信君分離之後,就一路向着韓國而去,在路上,寧珂離開,去了趙國送信。雙方約好到時回秦國五玄莊會面。之後,百里老人就帶着玄奇去了申不害的家。當百里老人尋覓趕到申不害的破屋時,卻冷冷清清空無一人,只有屋角破草蓆旁有一口裝滿竹簡的舊木箱。鄰居告訴老人,先生早就進宮做韓國丞相了。

百里老人尋到了申不害,但這個時候,申不害已經開始了他在韓國的變法大業,百里老人一肚子的話也是說不出來了,最後這場見面只是變成了學術討論

。兩人論過之後,就盡興而散。因爲申不害表示,秦國是又窮又弱,想要強國富民,就要法立製爲第一。但這與申不害的法學有出,申不害的法學是術學,更注重術的運用。韓國民富國弱,因由在貴族分治,官吏不軌,國君無統馭臣下聚財強兵之術。當此國家,整肅吏治爲第一。惟其如此,術有大用。百里老人再問如何治韓?申不害說了一句愚蠢的話,先滅秦,再吞魏!

這就是申不害不懂兵法了,韓國縱然,就地勢來說,滅魏是它唯一的出路,把魏國吞了,那就可以再合趙,這樣就可以重現三晉的霸業。魏、韓、趙出於晉,他們的出路也在於晉,分家分晉,也是分走了天下的大勢,只有合三國爲一,纔可以真正的獨霸於天下。

可惜有時候聰明人也會顯得愚蠢,那就是堅持,這種堅持成功了就是功德無量,失敗卻是理所當然!而這個失敗,幾乎已經成了定局!於是百里老人遺憾的問如果失敗怎麼辦!申不害斷然道:“殺身以謝天下!”他這話顯示自己的自負,也是由此,註定了他死不回頭的性子,百里老人知道再說也是沒有用,只能離開了韓國。

之後的選擇是衛鞅,百里老人當下就來到了魏國,可惜的是當時已經接到了北信君和衛鞅一起去了齊國。於是老百里再度去齊國,這可憐的老頭到了齊國,卻是沒聽到衛鞅和北信君的消息,原因是他們趕路的急,可是怎麼也想不到,北信君一時興起,跑到了泰山上看日出了,這個神經病足耽擱了十天才繼續上路,結果竟然比百里爺孫兩遲了纔到齊國。

不過北信君現在聲名不顯,故而來到了齊國,爺孫也是不知,直到看烹人,這才發現了衛鞅,這真是應了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的話。

見到這百里老人,北信君和衛鞅一起行禮,百里老人道:“故交一場,何必多禮?”

北信君猶豫了一下,跑到一邊去,玄奇一怔,就見北信君從邊上拉過了一張畫屏,把自己這一案與那邊黑皮小子的一桌隔開,這個動作大了,那黑皮少年狠狠的瞪了北信君一眼,北信君在心裡“哎呀”了一聲,心道:“怎麼是她!”竟然是那個秦國公主!沒想到這個秦國公主竟然變成了小黑皮,又跑到了齊國來。原來自當秦國散發求賢令之後,有感於秦國急着要人才,於上熒玉和景監再度出動,他們到了齊國,把從前入齊遊學的從前士子請回秦國。

在這些入齊的秦國的士子中最有名的是趙氏兄弟。他們都是家居雲陽的名士,人稱雲陽雙賢。雖然兄弟倆都是沒入過孔門的儒家名士,但都是嚮往着儒學儒治。現在來的就是趙良。

北信君回到自己的席前,就聽玄奇笑道:“恭喜恭喜……你可是真會變呀,先是東騎族長,又是東騎王,現在更是做了名正言順的北信君!升官發財,還可以白得一個公主!聽說狐族都是出美女的,北信君豔福不淺呀。”北信君忙道:“小聲……小聲……”

玄奇更奇了,道:“你緊張什麼?”北信君作揖苦笑道:“有不想見之故人,小妹子,我可沒有對不起你過

!”他說到此處時,連本君也不說了,只是苦求。玄奇笑着正要說話,百里老人道:“奇兒,不得無禮!”玄奇這才笑着作罷,對着北信君飛了一個饒了你的眼神。

百里老人對衛鞅道:“衛鞅以爲齊國之變不行?”衛鞅飲過一口茶道:“變法就是變法,與虐殺何干,若,人之有罪,以罪論,當殺殺,當流流,當罰罰,這般在衆人面前烹殺,莫名其妙不知所謂,人死政消而不得長久!豈是變法的正途?”百里老人笑道:“衛鞅以爲變法當如何爲之?”衛鞅正色道:“法令歸一,法出無二,一切唯法……”猶豫了一下道:“王,在法下!”百里老人擊節而讚道:“說的好!最妙的就是一句……王在法下!”

衛鞅長嘆道:“可惜天下,卻無可容衛鞅之國,也無可容衛鞅之才!”北信君知道大事不好,忙忍不住道:“你要是願意,你可以去我東騎,本君以你爲官……”他正說着,哪知玄奇自有算計,竟然撲來,用手堵住了北信君的嘴!北信君只覺得手上一股子劍上的鐵鏽,還有一股隱隱的讓人聞了還想再聞的香味。一時間,竟然怔住。

百里老人不顧衛鞅聽了北信君的話中詫異,就道:“現在秦國求賢令出,衛鞅,你有沒有心到秦國去一展所長?”衛鞅吃驚道:“秦國發求賢令了?”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395章 東騎法第679章 陷坑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211章 立約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153章 迴歸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84章 捕奴計劃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288章 妖教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51章 小五立志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60章 忍辱負重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12章 死不瞑目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274章 劉羲封王第550章 《鵲巢》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41章 楚酒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
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495章 史上第一次刺妖第451章 拆遷工程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267章 河西將軍的墜落第177章 代政相權第386章 定陽危機第337章 臨淄沒有樹第614章 溫情的冷夜第453章 唐努依賽的決定第280章 無奈的議和第537章 趙侯的用兵計劃第395章 東騎法第679章 陷坑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200章 重樂聚人心第389章 北信君的演講第520章 郭氏入鬱郅第166章 殺人吃人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454章 誰道女子不如男第211章 立約第719章 天宮城的醜惡第153章 迴歸第246章 以退爲進第530章 強兵之策第487章 公孫賈使東騎第334章 武無第二,可我不在意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524章 憤起要出兵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155章 重師重匠第534章 談述舊情第65章 嬴虔讓位第629章 清風山下第62章 公叔老頭的消息第287章 立教之基第78章 公叔妙語第684章 捕奴計劃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446章 北賽山小會師第288章 妖教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552章 神秘的黑衣女子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455章 鬼車在行動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686章 賽馬大會的背後利益第432章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707章 秦太子殺人案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666章 戎武之婚第733章 治國之富第744章 滅國大罪第51章 小五立志第460章 祈連山天宮城第101章 不好打發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712章 學習殘忍第527章 北秦人開發藍田第743章 舊人相識不相知第323章 邦交之禮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250章 黃牛大巫祭的算計第103章 完美的屠殺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682章 北秦的精裝大戲第485章 熒玉的拜訪第776章 向前,向前第467章 還有一個孩子的第410章 東騎的擴軍行動第60章 忍辱負重第303章 一掃六國棋第789章 逆天的詔令第661章 張儀與蘇秦第12章 死不瞑目第240章 新的計劃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94章 請太子大人盡興第274章 劉羲封王第550章 《鵲巢》第570章 殘忍的活埋第732章 議政茶香第491章 關於和平第722章 第一夫人和女相第713章 奴隸制的開始第615章 難以打掃的戰場第41章 楚酒第275章 法家三說第307章 他們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