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燕國的感嘆曲

“北秦伯天縱之才,過人之資,說起他的才智,只怕只有昔日墨子大師才堪比較。起兵學知識,縱然先祖再世也不能及也……大王不要覺得奇怪,人道今不如古,卻是不知古其實不如今也。在昔日,大禹把持修築水利的人手,就可以逼姚重華(這裡指虞舜)退位。當時上古,軍隊的戰鬥力有限,禹利用修水的時機,就自然而然的把這支農民爲主的大衆自組成軍,其力大過虞舜,虞舜老年,不想涉險,這才認命,把天下禪讓給他。當年禹握十萬衆,就可以稱雄天下,現在還可行麼?當然不行。現在諸國累累,方今大國裡哪個國家沒有幾十萬的軍隊,在這龐大的軍隊裡,又要分出精兵和普通的校人瘦人。如果當年姚重華的手裡有一萬……不……五千魏武卒,禹就算有二十萬人也是沒有用,不知大王以爲然否?”

齊王不由爲之心折,他轉念一想,不由又是一驚,道:“如此說來,這北秦,假以時日,怕又是一霸!”孫臏再度笑了,他命人添上了北秦茶,給齊王喝了,然後方道:“的確,北秦伯年青力壯,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的確是有稱霸之機,但是……我王可以休慮也。\”

齊王虛心請教:“請先生明言。”孫臏道:“首先,要看北秦伯是不是會犯糊塗!”

齊王好奇道:“先生方纔說北秦伯天人也,爲什麼又要說北秦伯會犯糊塗?”北秦伯笑着說道:“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當年吳國的吳王夫差又當如何?他年紀青青?*繃宋夤酰緩蟠虯芰嗽焦捎諼夤木誘蕉妨η浚σ膊淮恚蠆罱ソサ某撩栽謐約旱惱庵至a肯攏蚱牘詈蠡瞥爻瓢裕涼盟脹觶漵辛a浚牀換嵊茫沂沽ζ詈竺粵翟謐約旱牧a肯攏痛嗣鶩觶膊黃婀幀5比唬衷詰謀鼻夭艽廈鰨不嶙庖壞闥鄧倘艘膊還剛飧齟硭湫。皇撬稻躍兔揮鋅贍埽?br/

齊王在心裡一句:“北秦伯快犯糊塗吧,打完趙國打魏國,打完魏國打秦國,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光吧……然後我齊國就可以……”這種美夢想了一會兒,齊王道:“不能光指望北秦伯犯糊塗,那北秦還有什麼缺點呢?”孫臏道:“北秦現在全靠北秦伯一人,北秦伯雖然厲害,可是話說回來,他只一人,聽說他有四個孩子,可後宮之爭,三個孩子都失折了,只活下了一個,還是一個女孩,女孩還是罪婦之女,所以不可能服衆,北秦伯雖然年青,但保不準有一個萬一的,他要是突然死了,什麼北秦國也就會煙消雲散,再也沒有威脅了!”

齊王猶豫道:“北秦伯很年青呀……”那就是說正常北秦伯想要早死,也太突然了!孫臏笑了起來:“北秦伯雖然年青,也很武勇,但是他卻也同樣的很好色,想他一天到晚縱情聲色,你看魏王寵愛狐姬,於房事卻也有度,可北秦伯想必不會過於控制自己,聽說他喜好女色從無忌憚,看見美女就想要追求,如此一來,縱然長壽,也是有限的緊了,就算北秦伯這樣縱慾,可他身體好,在死前有一大堆孩子也是可能的

。只是大王,天下間如北秦伯這樣的賢明之才,這樣的天資過人,想來是少之又少,就算是以後還會再出,先不說這是短時間裡出來的,就算是出來,就一定是北秦伯的後人嗎?前人再努力,而後人不賢,還不是會丟了一切!周武王和姜子牙兩個人一老一小,謀算了萬千,一個得到了大商天下,一個得到了齊國封地,可是現在如何?周王室已經風雨飄搖,只是苟且**安罷了,至於姜齊……現在大王就是明證!北秦與我大齊相隔着趙與燕國,打下這兩個國家,就可以讓北秦伯忙上一陣子了,就算是打下來了,想要把這兩個地方牢牢的佔穩了,也足夠北秦伯用盡他的一生了,到了那個時候,天下誰屬,還是未知之數,所以北秦縱然再是張狂,也不會影響到我大齊!”

齊王這纔算是放心,他想了想,笑道:“既然北秦伯有子嗣之危,那寡人就幫幫他,聽聞北秦伯好舞樂,寡人再選一批美女給北秦伯,想來北秦伯定會感激於寡人的!”說罷哈哈大笑。\孫臏也帶着一種和煦的笑陪着。在這裡,孫臏沒有說實話。雖然北秦伯有着上述的問題,可是現在擺明了,北秦伯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兵法家,他同時還是一個有着別人沒有的政治眼光的政治家,他正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北秦正在辦各種學,一旦成功,北秦首先就不會再有人才不濟的問題,再者,北秦會有自己的規矩,從北秦伯現在的表現看來,他八成是算到了這一點,正在一點點的組建一個沒有他也可以運行的政府。\不要小看這一點,雖說長策之類由北秦伯指出,可是現在的北秦的政治大多的管理全都是由下面的臣屬進行,這就是說,在北秦伯死了以後,他有個兒子的話,只要如常的坐在那個位子上,只要如同從前的把國政交到一個可以放心的人手裡,那就不會再有任何問題,國家可以繼續的進行下去。

不過這種話是絕對不可以說的。在這裡要再提一點,孫臏並不是一個道德完人,他不是我們在電影電視裡看到的那種,在一切的問題前,他最爲關鍵的是考慮自己的安全。

如果孫臏提出了這一點,齊王這麼精明的人就會想到此,他也會想着利用這一點,也會要進行這種變革,雖然說這樣會失去君王的部分權利,但以齊王的眼光,自然可以看出這裡面的問題所在。對於子嗣不賢敗家的問題,齊王絕對不會不知道這種事的嚴重!曾經,有一個大大的晉國,這可是中原老牌的霸主,在晉國的面前,秦國縱有穆公在世,也是一直吃晉國的虧,爲此秦國人做了一首歌,唱道:“打到最後,覆水難收,哎呦呦,痛呦呦,爲何要等到沒錢再打,才又想起家的溫柔。誰說無衣,讓我打仗。給我憑添許多愁,在戰場無盡等候。獨自淚流,獨自忍受。多想說聲我不想打仗,多想說聲和平萬歲。你哭着說和平已經,難再續,難再續。就請你再給我多一點點時間,再多一點點問候,不要一切都帶走。就請你再給我多一點點空間,再多一點點溫柔,不要讓我如此難受。你這樣一個晉國,讓我歡喜讓我憂,讓我甘心爲了你,付出我的所有

。”

晉國不提,還有齊國,這可是一個也很老牌的大國,是姜子牙這個老貨苦心算計,幫着武王姬發小兒謀逆,殺戮了無數的大商人,這纔算來的。從這方面說,太公是一個劊子手。周打商絕對是一場不義的戰爭,所有的一切都是爲了利益。在這場戰爭中,姜太公美美的分到了一塊大蛋糕。可惜呀,姜氏得國從這方面說也是不正,最後沒有落到好下場,姜齊國給陳(田)氏替代了。\不過不能講什麼天理道義,還是要說後人,後人賢明的話就不會有這種狀況,誰讓這兩家的後人一家比一家不賢,一家比一家不孝!敗家的水平也是一個比一個高。

那麼,放棄部分不足道的權利,保住後人的安康和國家的穩定與強大,這是從哪說都是值得的。要知道一點,在秦國進行變法的時候,秦孝公可以說是地地道道的把自己置於法下。從孝公之後,所有的秦公都是如此。一直到秦始皇,他不滿意,最後下達了一條法令,他說他要在法之上,天下只有他一個人可以立於法之上,可以殺人或幹任何事不用給法約束。這條的代價就是,他幹了很多大事,也讓秦二世而亡。得到與付出就是如此。在權利之上,得到與付出是呈正比的,你付出了足夠,就能得到多少,但反過來,你如果說得到了,可卻沒有力量付出足夠的,那反饋回來的力量也是同樣的巨大。秦國就是倒在這上面。

“北秦伯要開天下賽馬大會,先生有什麼意見嗎?”齊王提出了最後的一個問題。\

孫臏道:“北秦伯總有別有新意,他此做定然有自己的算計,如果我猜的不錯,北秦伯這樣做只有一個目的……”齊王緊張起來,難道說北秦伯想要大殺四方,殺死參加賽馬大會的諸國之臣甚至君王嗎?孫臏說道:“大王想到哪兒去了?當然是爲了錢!”齊王吃驚道:“爲了錢?難道說北秦伯這樣大費周章,只是爲了錢?可是他辦這個大會許下的利錢可是百萬之金啊,這個大會他就可以把錢都賺回來嗎?”孫臏笑了起來:“北秦伯對自己的馬別有信心呢?這種問題,不是兵家的範圍了,大王問老刀比較好……”

臨走時,齊王再看了孫臏身邊的那個小侍女……齊王一陣的失望,從哪方面來說,小姑娘也是平平淡淡,不爲奇也。齊王越加的不忿,道:“那個送給北秦伯的女子叫什麼?”

“她叫鍾離秋,還是她的妹妹呢!”說着,孫臏淡淡的一指身前的小侍女。齊王道:“姐妹二人?這怎麼可能?她叫什麼?”孫臏道:“此女叫鍾離春。”齊王搖搖頭,轉身離去。\

見鍾離春拿眼**瞧齊王,孫臏心中頓時明白。齊王的確是好相貌,英俊不凡。但可惜……

齊王好色,顯然是一點也看不上這個鍾離春。同樣是姐妹兩個人,鍾離秋的確是比姐姐漂亮多了,也心細多了。孫臏感覺一陣的乏力,可惜這卻不是他能做主的地方。

周武王之滅亡了大商,封召公於北燕

。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哥詠之,作甘棠之詩。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就這樣,燕國成立了。

從召公開始,一直到現在,天下變了又變,換了又換,可是在燕國,竟然一點也沒有什麼變化。這個古老的國家發散着陳腐的氣息,而偏偏諸國還都沉溺於這種氣息中。

春秋時有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但在燕國的心裡,除了齊桓公算是一個玩意,其餘不足道。晉文公也許還算是可以,但這老東西太老了,也和燕國沒有什麼交集,所以沒有什麼感覺,至於楚國,天下都瞧不起楚國,雖然楚國勢大,可是也有中原擋在那裡,楚國還是和燕國打不着關係。還有吳王闔閭、趙王勾踐,在燕國的心裡,簡直是小丑的代名詞。你中原想怎麼打就怎麼打,結果還是一齣戲。楚莊王如何?也就是在南邊蹦着而已。吳王闔閭、越王勾踐都是這邊稱霸那邊完蛋。兩傻b,哪入得了燕國的眼,在這樣的條件下,燕國平平無奇的度過了近六百年。燕國的前君是燕桓公,由於在此之前,燕國的國主沒有斷,所以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重號,先前已經有了一位燕桓公,故而現在這位就叫燕後桓公。

燕後桓公死了,一切都是那樣平平無奇,沒有半點的波瀾,國家就傳到了燕國新公的手上。就是如此陳腐,但也許是由於這種陳腐帶着一種平淡的安定,所以新君也無益於改變。那麼,是不是說燕國就沒有危險問題了呢?當然不是的。\燕國從開始就不斷的有着胡亂。在燕莊公的時候,有山戎之族,山戎乃北戎之一種,國於令支,亦曰離支。西面爲燕,其東南爲齊國和魯國。令支位於三國之間,恃其地險兵強,不臣不貢,屢犯中原。先時曾侵齊界,爲鄭公子忽所敗。至是聞齊侯圖伯,遂統戎兵萬騎,侵擾燕國,欲絕其通齊之路。燕莊公抵敵不住,遣人走間道告急於齊。

齊國出兵打敗了戎軍,燕莊公那個感動呀,當時的燕國其實算起來並不大,還只能說是一個小國,燕莊公送齊桓公,一出國境五十里,齊桓公把這五十里全割讓給了燕國,燕莊公在此地築城號燕留,言留齊侯之德於燕也。由於打敗了山戎國,燕國的地般向北擴張了五百里,又向東進了五十里,終成大國。這也是燕國和齊國關係好的原因。兩國縱然有一些的國事之爭,還沒有到真正撕破臉的地步。一直到……當時,燕國有一個子之的大將,牛的不行,打破了燕國薊城,燕國請齊兵助,可惜的是,當時的齊軍做事愚蠢,要麼滅了燕國,要麼好事到底。但齊軍打破子之讓燕昭王登位,卻拿走了燕國最後的一條褲頭。搶得太狠了!

正所謂感情是好,金錢會薄,再好的友情可以打打仗,佔佔彼此的便宜,但這樣搶光光的那就太不地道了,於是纔有了樂毅會盟天下伐齊,當然這也成全了田單

不過那都是後話,至少目前,燕國和齊國雖有一些小矛盾,但兩家的君王對此往往是付之一笑,就算真鬧起來,彼此給一個臺階,就手就下了,雖然大多數是燕國吃虧,但是話說回來,誰讓燕國弱呢!只是……燕公從榻上女子動人的****上起來,在心裡感嘆:“燕國……怎麼可能不弱呢!”在燕國的北方,有着讓人頭疼的東胡、中山、樓煩、北匈奴、朝鮮族等。

於是,大約十萬的燕國邊軍就只能死死的守在北方,這裡麪包括了燕國的燕山鐵衛。

燕山衛是燕召公時就起建的一支衛兵,最後慢慢轉變,一直成了燕國的傳統精兵。但可惜,人數不多,只有五千多,他們是燕國真正的精兵,燕國每年有十分之一甚至還要多的錢都用在燕山鐵騎上面。這說來只是一個集團式的斥候騎兵。但燕國卻很注重這個面子。

此外,燕國有戰車新八百乘,老舊三千餘……窮……只能如此。對外宣稱是五千乘大國。

王城薊附近有着三萬城衛軍,在都下,有着四萬左右的兵力。必須說一下,都下的兵戰力一點也不強。最強的,在陽造。這裡是燕國北方最強的軍事重地,有十萬大軍,但實際上有七萬,多的時候也就是八萬,少的時候三萬亦有之。如此分薄了力量,燕國可以集中的兵力也就可想而之了。兵少民困,也是沒有法子的事。好在的是,燕國的北方胡人力量有,但如前所說,胡人就是胡人,有力量是一回事,但真正比起來,也不過爾爾,不足爲道,燕國據城之利,這些小跳蚤,還是奈何不了燕國,但影響卻是一直存在的。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186章 櫻亭下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687章 威脅論第621章 攻與和第270章 過年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81章 鍾離氏獻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81章 趙侯打蘇慢第54章 劉羲刺虎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807章 齊王的王牌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343章 醫者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27章 姓有出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7章 老秦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343章 醫者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187章 扁鵲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59章 愛與痛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167章 地牢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50章 《鵲巢》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77章 出使魏國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231章 實力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120章 面具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8章 牛了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81章 餘韻未消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5章 鈹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261章 議和第104章 凱歌而回
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400章 墨家的二代勢力第408章 第三次晉諫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297章 對女子的不公第793章 衛鞅的舌辯之術第186章 櫻亭下第799章 龐老總之死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687章 威脅論第621章 攻與和第270章 過年第553章 獻計搭橋第23章 龍賈誤軍第741章 公主多了要爭寵第601章 飛鴿的呼喚第381章 鍾離氏獻第595章 最後的一夜第742章 燕國再譜刺秦曲第290章 求賢令與求商令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581章 趙侯打蘇慢第54章 劉羲刺虎第190章 雍容典雅大商號第195章 家事難寧第223章 嬴山回來了第588章 趙國戰前的出使第163章 花田議商第580章 趙國狐氏族第807章 齊王的王牌第575章 北秦公主不外嫁第175章 青堡會議(四)第737章 治國定新都第699章 開西域都護府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727章 吃肉與喝湯第545章 拜見相夫子第522章 商家的樂園第343章 醫者第363章 北信君到第50章 巴武士歸心第27章 姓有出第293章 東騎王的陰暗面第566章 北秦伯至第7章 老秦第344章 夜市遇賢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343章 醫者第694章 狼進羊圈了第628章 消息傳開了第319章 失敗的吻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187章 扁鵲第122章 秦國的危機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249章 大牛首入城第357章 與小老頭孟子大鳴第64章 甘龍的試探第59章 愛與痛第154章 鬼車的臣服第167章 地牢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50章 《鵲巢》第795章 韓國攻略第114章 殺戮,只是開始第768章 離間之計也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77章 出使魏國第182章 秦國窮光蛋了第805章 明令伐齊第652章 是紅顏,是禍水第231章 實力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120章 面具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8章 牛了第632章 鱷魚的眼淚第24章 原來,那一箭……第678章 縱橫捭闔第341章 王良的工作第579章 求兵句注山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81章 餘韻未消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340章 杜摯訪東騎第276章 羊馬河的水第378章 小舞女的命運第532章 北秦使魏第599章 再發三萬兵第758章 求救於楚第5章 鈹第664章 小狐說什麼?第475章 進退兩難第710章 嬴駟當兵第505章 兩法之異第261章 議和第104章 凱歌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