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

“北秦蠻夷,自有趙狗去討,與我大燕何關?不過趙狗們現在全都去打北秦,卻是把那中山的肥肉留下了來,正好讓我等咬上一口,不知主公意下如何?”支祈無很快的說出了一個新的見解,這算是把燕國的那種沉悶風氣給解開了一個小口子。燕公也算是緩和了一下子他心裡的那種鬱悶心情,得了這個機會道:“不過自姬武得回中山,定都於靈壽府,現在越發的坐大,其兵力已經接連收復了苦徑、顧城、鴻上塞。現在更是已經奪下了中人城,北方中山已經光復,我們要攻打中山國,一定要拿下中人城,而拿下了中人城,又會面臨顧城、鴻上塞兩路軍的夾擊,再說中人城險關要道,急攻難下,當如何是好?”

燕公自己帶過幾次兵,也打過幾次東胡人,還取得了一些的勝利,所以對於兵法有一定的瞭解。東胡是東北部的古老遊牧民族的部落聯盟,包括了當時族屬相同而名號不一的大小部落。早在商朝,就有東胡的活動記載。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在春秋戰國時,主要活動在當時燕國的北部和東北部,也就是今西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

之前說的造陽,其實是和東胡進行兩國共管的地方,只是從實際上,是燕國佔着。後來東胡強大,再加上燕國纏身於中原的糾紛,所以軍力不能集中,相國子之亂國,帶着北方軍團南下,這支軍隊就是東胡兵,可見在燕之前,有一度的時間,造陽還是置於燕的治下,但可惜的是子之戰敗,齊軍進入燕國,隨後中山國也向燕國進兵,然後東胡也來湊熱鬧,於是造陽就給東胡人強奪而去。當時燕國全力攻打中山國,只能向東胡採取妥協政策,這纔有了秦開入東胡質,而後回國,起燕軍大破東胡的故事。不過在這個時候,燕國還是可以拿出十萬大軍的一個大國,容不得東胡這個三十萬衆的部族張狂。我們再一次說一下胡族的軟弱,他們的人少,死一個就是少一個,死多了,就不行了,這是一個必然,看起來他們可以舉族皆兵,但是人都知道,真正可以當主力的士兵,以東胡來說,只有十萬!

十萬沒有足夠甲具,沒有弓箭的東胡騎兵,不是不可以和燕國打,但絕對打不過燕國!

還有一點,在當時,東胡雖然也開始了農與牧,但是整個北方太大了,地大而人稀,所以在這個基礎上,燕國並不把東胡放在眼裡,相對來說,小小中山國雖然比東胡小,可是人口就有一百萬以上,如果拿下中山國,相比東胡,誰更划得來?這還用問麼?

щщщ.тTk án.℃ O

但縱然燕公怎麼精明,可惜的是他的手下,賈裕爲首,支祈無、秦隨、伯前、席令等一個個都是文人,這裡面竟然沒有一個是真正知兵識將的。如此豈不是一種可悲?

目前燕國,薊城將軍是姬廣,此人除了忠心其餘平平到了極點。其次是造陽將軍假夫子。但是天可憐見,假夫子已經七十有八了,這老東西不死已經是一種幸運,現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還有武陽將軍勒苛。涿郡將軍姬壺子。只是這些燕國的將軍一個個都是才智平平,實是不足道,想在裡面找一個可以掛帥出征的,那叫一個離譜。見周圍衆臣都向賈裕看去,燕公也看了過去,他本以爲賈裕會說些什麼,但是可惜,賈裕張口就道:“此乃大事,不可以莽撞而定,我看還是從長計議,不知國主意下如何?”燕公漲紅了臉。

衆臣都盯在燕公的臉上,燕公露出了一個微笑,但是旋即他喝道:“備馬行獵!”

八月,齊使至燕,請燕入馬會大賽。燕公先怒而拒之,其後又同意。答應之後,燕公點起五萬大軍攻打中山國,然兵至中人城,卻是不得不退回燕國,一場征討,復又成了笑話。

北秦的八月,卻是下起了雨來。一大早,最初的時候,天邊的顏色是朦朧的、淡紫色的,整整一個上午都沒有發生變化,而且四周圍都是一樣的,沒有一個地方暗沉沉,沒有一個地方醞釀着雷雨;只是有的地方掛着淺藍色的帶子:這便是正在灑着不易看出的細雨。之後天氣很糟,開始變大的陰冷的細雨不住的下,泥濘的大地被黑暗嚴密地包纏着。時不時的,從什麼地方刮來一陣風;它在樹枝中間柔聲的嘆息,攪得房頂上的溼草發出沙沙的響聲,還惹出許多別的不愉快的聲音來,用嘆息和呻吟所合成的悲慘音樂打破了鬱郅那種抑鬱的沉靜。

由於雨大了,雖然鬱郅的道路有着排水設施,不會積水,雖然鬱郅有着足夠的細竹和油布紮成的雨傘,雖然鬱郅還有嚴密的大皮靴,還有木屐履,這都可以對付下雨的這種天氣。可饒是如此,北秦鬱郅人卻並沒有多大的興趣出門。他們更願意躲在自己的家裡,煮上熱茶和酒,看着外間的雨,過着自己的日子。除了那些一定要出門的,就是理政殿裡也是一片的淡然,很多勤政的職員大臣都放下了手中的工作,他們開始對時局進行了議論。

由於北秦和趙國的戰爭一觸即發,所以這也讓一些臣子們對前線的事有了很多的猜想。

本來這種情況還會更加的嚴重,但是讓這些官員們放心的是,到目前爲止,北秦伯還沒有離開鬱郅城,也就是說,戰爭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只是他們並不知道,北秦伯留下的時候也是不多了,很快,他就要帶兵前往戰場。事實上,北秦伯現在正要進行一次最後的出行!

雨中,一支軍隊出現,這支軍隊只有五十人,是一支騎兵。他們的頭盔可以很好的擋雨,是一頂半圓的頂,但在正面的前方,加鑄出了一戴鐵質帽沿,這就是北秦制式的頭盔,本來在盔頂要加一個洞要來插放些帽纓子的,但北秦伯最後選擇省略了。沒有纓子,頭盔還是密封的,可以當茶飲之器,也可以用來裝湯水飯食。他們配着正面擋的胸甲,他們不要後擋,因爲懦夫纔會在戰時逃跑,而把背後露出來。士兵們揹着短五把投槍,臂上帶着腕盾,手提着一把中型的長弧刀,腰上彆着一把短劍,馬上還有一把大戰斧,一支鐵臂弩。士兵們身後披着綠苔色的粗布的披風,手臂上有一個袖標,上面有兩行字

。上面是“北秦國家鬱郅宮衛軍”,下面是“囚牛衛”。他們圍護的是一輛綠色的北秦軍車。車身上也有“北秦鬱郅宮專用二號車”的字樣。車子打造很新,車是用木製的,只有高級軍官纔會有這樣的車。比如,車窗就是鑲玻璃的,這要讓魏王看見,不流口水流得“嘩嘩”的纔怪。

車在北秦墨家大學館前停了下來。在門口就有一個人一直等着,那就是桑紋錦,桑紋錦雖然有着北秦的官職,但她沒有放棄自己學令之職,她一直是住在學館裡的,雖然當了官,但還是維持着自己那種清簡質樸的生活。此時她身上是北秦的官服,頭上戴着北秦文士冠。身上自然而然有一種說不出的出塵之氣。她手拄着一把油傘,整個人似是在一片的煙雨朦朧之中一樣。學館外除了她,還有兩個學館中的隨員。雖然北秦伯官大了,但是在這一點上,他和墨家十分的配合,那種自己一出面就要諾大的派場,是北秦伯深惡痛絕的。也是由此,墨家對北秦伯總是有着一種特別的感悟。雖然北秦伯身上有着不可避免的很重大的缺點,他殘忍,血腥,總是有着一種要擇人而噬的暴力情緒在裡面。可對自己領內的百姓,北秦伯實在是讓人沒有話可說,同時他對墨家的種種利用也是讓墨家感覺到了實在。

雖然北秦伯不接受墨家兼愛非攻的思想,可是北秦伯利用墨家除暴政、儉持國的這一精神特點,還十分推崇墨家的廉潔精神。從墨家之士開始當官以來,有貪污的官員達十八人,這裡面赫赫然只有兩個是墨家的子弟,其中竟然還有監察給事廳的法家士子!這不能不說,在墨家與法家的爭奪中,墨家弟子很是高高的擡起了頭。還有治政,墨家人自動自覺的加班加工,還少要工薪的這種種,讓北秦這個有錢的國家在薪資的問題上得到了很大的緩和。

比如說現在的這種情況。如果是別的國家,國君到達一地,那肯定是衆人齊出,列隊歡迎,不定還要喊喊口號什麼的,麻煩得很。可是北秦伯是絕對厭惡這一點,同時墨家也是不屑於此,兩者在這裡一拍即合,讓人無話可說,如果不是北秦伯有着這種種的優點,以桑紋錦、白輿、柒金繭爲首的墨家實學弟子們也不會這麼容易的接受他,更不可能這樣的分裂成功。據說因爲相夫子的分墨行動,讓神農大山發出了一片的譁然。有一批的墨家弟子竟然離開了北秦,迴轉到了秦國,但是很快,他們就覺得自己實在不適合秦國,於是紛紛的回來,真正回到神農山參加秦國的事業的墨家弟子竟然屈指可數。最爲離譜的是,有一些的墨家弟子竟然還主動的脫離了神農大山,主動的加入到了北秦墨家。現在的墨家鉅子禽滑釐據說已經拿出了鉅子令要開打,但是最後還是放棄了,不過整個人卻是病倒下去了,身體越發的不好,只怕離開塵世,是可以預期的。而現在,整個神農大山一片的混亂,以相里子一夥決意入秦,他們也的確是帶着大部分的墨家弟子到了秦國,參與秦國的變法。

在這個過程裡,苦獲支持相里子,而鄧陵子卻沒有離開,而是在禽滑釐的身邊侍候他

與其說是侍候,還不如說鄧陵子是在送禽滑釐最後的一口氣!但這後面又會是什麼呢?

車門一下子打開,最先踏出的竟然是一雙高跟的皮靴,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女孩兒。當然,現在還沒有那麼高超的技術,雖然北秦生產出了這種高跟的皮靴,但是跟子可沒有現代的那些高跟高得那麼離譜,跟子也不是那種一根手指左右的細小。靴子的跟部大約三指的厚度,同時雖有斜下的細度,但卻並不是那種死細的,而是一種正正好的感覺。“叭”的一聲,油布傘打開了來。早在公元前一千一百年,中國人已經使用傘,那時已經用傘表示身份。傘骨用竹或檀香木製成,上面覆以樹葉或羽毛做的傘面。到了春秋的時候,孔老二難得有了一個發明,我們估且把那個叫做發明吧,他用木做出了一個類似於傘的東西,固定在了他的軺車上,這樣,後來的傘車就流行開來了,其後的車上就會帶傘,而之前,傘除了擋雨,就是有身份的貴族用來擋陽光的。在魯班也就是公輸班的時候,他學會製作出了當時第一把可以收放的傘,到了唐時,紙傘也出來了。北秦現在雖然造紙技術好,可是想要在短時間裡把能上油的那種粗厚的油紙製造出來,還是不行,所以現在用的是粗布的油傘。

最先下來的是水鏡,女孩先是向桑紋錦露出了一個微笑,然後站直了身子,閃在車邊,但見她一身白底黑邊的素服,盡得墨家黑白之要,讓桑紋錦一陣的放心,雖然水鏡離北秦伯很近,但並沒有拋棄墨家的傳統,在水鏡的頭上,更是樸素的扎着黑色的髮帶,只是一張小臉更見的清純,眼睛黑珍珠似的,一個微微的側面,就可以看見她撲閃靈動的睫毛似在跳舞一樣。然後,北秦伯從後出來。北秦伯和水鏡竟然似是一樣的,也是很樸素,他一身的葛布衣,外罩了一身的灰色的袍子,他的手是赤的,連腰也是空的,竟然沒有帶劍。

就連水鏡的腰上還有着那一把短的女劍,可是北秦伯這樣的高貴身份竟然不佩劍。

桑紋錦一陣的感動,她知道北秦伯這是對桑紋錦這間墨家大學館的一種敬意的表達。

水鏡高舉着手替北秦伯擋雨,北秦伯回首給水鏡一個微笑。水鏡頭微微偏開,這個一向不以爲意對北秦伯沒有好感的女孩在外人面前終於露出了她羞赧的一面。之後北秦伯就這麼的來到了桑紋錦的面前,道:“本君沒有來遲吧?”桑紋錦露出了一個淡然的微笑,然後道:“君伯肯來就很給我們面子了,而且還沒有遲。”她本以爲北秦伯會遲來甚至可能不來的。說真的,這次的會可能會對北秦伯有一種質疑,或是一種質問。沒法子,縱然相夫子之墨,也是墨的一種,而墨家的精要,一向被認爲是兼愛非攻,所以面對北秦要發生的戰事,這些墨家子有很多的不解,爲了安定這些墨家弟子的心,所以桑紋錦組織了這次的見面會,表面上是讓北秦伯給墨家的學子們上一課,其實是要進行一種語言的交流,爭取達到和平的解決。

這要建立在兩點上面,一是北秦伯對墨家的包容,二是北秦伯本人的口才學識

。如果北秦伯出於自尊或別的原因而不能接受這一點,那他就不會理會墨家學子的胡鬧,由桑紋錦她們去鎮壓,這無疑是下下策。又或是北秦伯的學識口才不好,那他也不可能來面對現在這幫讀墨經讀傻了的墨者的詰問。對此說來離譜,墨家的這種行爲簡直是過分,放在天下哪個諸侯的心裡也都是不可能接受的,但是北秦伯卻是願意接受。這也是墨家雖然有很大的實學,但一直以來不爲各國所授受,學識再好,這樣的無尊卑之念,哪個人能受得了?

可是……北秦伯能夠接受。他也喜歡這種交流。殺人是一種治理的方法,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所以北秦伯殺了西海的那些不聽命令的子民,可是到頭來他要向別人承認那是他犯下的一個錯誤。能用語言解決內部的問題,那就是最好的方法。除非是產生出了階級矛盾,那是無話可說的,但是現在,北秦伯不認爲一羣讀死書的墨家子弟可以對抗自己兩千年的學識。既然如此,他自然樂於用自己不多的時間解決這一點小小的問題。

因爲北秦伯深深的知道,治國大道,離不開法墨兩家。搞政治和做生意一樣,人棄我取。

歷史拋棄了法墨兩家,讓這兩派的真正學派最後流落到了三流,不再成器,而是光大儒家,最後儒家在僞清之時達到了一個最高度,史稱康乾盛世,那個時期的人智比豬狗且不如,但正好是最好的儒家治世之需要。北秦伯治政就絕對不會用儒,而是要重法,重墨。法家的秩序,規矩,墨家的科技和簡樸,這纔是北秦伯真正要的一種政治精神。想要得到這兩家的完全配合,特別是墨家,北秦伯不介意任何的讓步。更不會在意自己的面子。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574章 蘋果第140章 兵臨城下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373章 孫臏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251章 後宮的陰謀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158章 慰解相思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72章 軍權的麻煩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465章 辦報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767章 送孟子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153章 迴歸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48章 出奔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550章 《鵲巢》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21章 加錢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12章 死不瞑目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49章 一曲情心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109章 及時雨第234章 出兵日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
第582章 大戰之前第347章 見面不識君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128章 匈奴大軍第121章 神兵兇器出世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547章 北秦伯很窮第197章 文化運動第403章 私通贖人第215章 兼愛非攻第353章 康公有後第796章 龐涓的戰爭藝術第345章 琉璃器奇珍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674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五)第574章 蘋果第140章 兵臨城下第720章 北秦侯騙水鏡第361章 齊國的大佬們第304章 一力降幾多第617章 陰差陽錯的誤會第673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四)第377章 羣P華英宮第371章 趙茗的行刺第331章 草蟲之歌第543章 北秦的雨天第336章 登泰山觀日第105章 篝火晚會第549章 勸牧從農第373章 孫臏第440章 東夷之射第251章 後宮的陰謀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158章 慰解相思第342章 對朐衍開戰第189章 大商入秦第646章 唯一的王爵第518章 趙軍的小襲第18章 死戰不休第472章 軍權的麻煩第709章 嬴駟的出路第803章 太陽神行宮第193章 不和諧的合作第465章 辦報第325章 古代劍客的比劍第611章 鐵騎風暴第199章 征服天國第567章 三公子範第777章 牛騎,又見牛騎第390章 家事難寧第708章 父子歧路第569章 對局談心話北秦第346章 打出一個山鬼來第767章 送孟子第540章 再進一步望公侯第153章 迴歸第802章 伐齊定計第97章 遲來的陪嫁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797章 孫田的再次聯合第596章 趙軍論戰第48章 出奔第448章 星斗暗衛露崢嶸第482章 您罰我去吃屎第550章 《鵲巢》第663章 公主到達了鬱郅第433章 突擊馬羣第671章 三月一日開國大典(二)第173章 青堡會議(二)第321章 靜極思動之心第695章 龐大的北秦領土第637章 第五軍團的冬戰第503章 一萬金的診費第21章 加錢第225章 鄧陵子勸兵第800章 勝利者的悲歌第260章 涇北失守第83章 公叔府結義第44章 殺人,誰殺誰?第792章 人工湖太難造了第464章 戰爭與和平第790章 和平時代的到來第12章 死不瞑目第39章 一個騙子的誕生第701章 三年之許第441章 崩潰的禺支人第191章 軍法與找鴨第206章 新到的兵器第49章 一曲情心第511章 墨家裡的辯論第247章 夾山道的血戰第600章 快速死亡戰第170章 與二夫人對弈第500章 不放過匈奴人第104章 凱歌而回第46章 這裡的黑夜靜悄悄第109章 及時雨第234章 出兵日第474章 檢閱新軍第734章 聰明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