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築路行動

芬蘭,赫爾辛基,總統府。

沒有閃光燈,沒有記者,寥寥無幾的觀衆只是雙方的外交人員和芬蘭方面的警衛人員,在這明窗淨几的大廳裡,簽約雙方在協約上簽字、交換文件、簽字、起立握手,然後是稀稀拉拉的掌聲。

“合作愉快!”芬蘭總統卡利斯坦拉蘭特面帶喜悅的笑容。

“合作愉快!”德國首相古斯塔夫諾斯克面帶自信的笑容。

1928年3月1日,德芬兩國簽署《赫爾辛基密約》,也即是《德芬攻守同盟條約》。

“千湖之國”芬蘭北接挪威、東界俄國,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西北與瑞典接壤,在北歐具有極爲重要的地理位置,也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芬蘭1809年之前屬於瑞典王國,在俄瑞戰爭之後淪爲俄國的大公國,1914年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遇難、俄國革命潮流席捲大半個俄羅斯的時候,芬蘭在德國的支持下宣佈獨立,此後不論是擊敗革命武裝重新掌握俄國政權的阿格列尼,還是華盛頓爆炸事件之後以未亡人身份登上皇位的俄國女皇狄安娜一世,都沒有再將芬蘭納歸俄國版圖。

然而隨着沙俄國力與軍力日漸恢復,芬蘭人心裡漸漸產生了對於來自東方威脅的憂慮感,這個時候,準備對俄國發動戰爭的德國人開始旁敲側擊的讓芬蘭政府相信俄國人有意謀取芬蘭東部大片領土和南部海岸線,並許諾如果在兩國對俄國的戰爭中勝出芬蘭將可以獲得俄國的科拉半島和白海沿岸的大片土地。

前前後後仔細衡量之後,芬蘭人登上了德國的戰車,而根據《赫爾辛基密約》的主要條款,德國獲得了在芬蘭修建和使用六處空軍基地、使用兩處海軍港口的權力,而且一旦德芬與俄國之間戰事爆發,芬蘭還將不遺餘力的與德國一道“對抗”俄國。

在柏林,土耳其三軍統帥凱末爾的全權代表哈斯波拉蒂尼將軍正與德國陸軍參謀長魯登道夫、海軍總參謀長波爾、空軍總參謀長威弗爾共同商議一旦德俄發生戰事土耳其出兵地事宜。經過十餘年的建設之後,土耳其的國力已經有了較大程度的恢復和提升。軍隊實力也得到了相應的提升,其中陸軍以由德國“石頭I”和“石頭II”型坦克裝備起來的3個土耳其裝甲師爲核心,輔以德式裝備和國產裝備武裝起來的31個步兵師和8個獨立騎兵旅,總兵力約55萬人;空軍一半裝備德制戰機,一半使用在德國援助下建立起來的安卡拉飛機制造廠生產地戰機,共有280餘架戰機和400餘名飛行員;海軍在德美戰爭之後已經躍升爲世界第三,擁有德制戰列艦6艘、由俘獲的英國戰艦改裝的戰列艦1艘、戰巡1艘,此外還有2艘輕型航母、35艘潛艇和30餘艘輕巡洋艦、驅逐艦。本國船廠能夠生產3500噸以下的輕巡洋艦、1500噸以下的驅逐艦及魚雷艇、炮艦,第一級國產潛艇也正在建造之中。

在軍事實力的支持下,土耳其人希望這次能夠由他們獨自對付俄國高加索集團軍,而一旦佔據俄國的巴庫油田區,那裡的石油將採用伊朗、伊拉克地區的模式,即優先由德資開發並提供給德國使用,土耳其只從中收取千分之一的“資源使用費”。

在擁有非洲、海灣地區地豐富石油資源之後,德國政府並不介意巴庫油田區由土耳其人佔領,只是對於土耳其軍隊能否獨立擊垮俄軍精銳之一地高加索集團軍,德國將領們對此持謹慎態度。一旦土耳其人在這個方向上失利。屆時德國主力是無法分兵支援這個方向的。不過,看到土耳其人堅決的態度,加上土耳其超過50萬地預備兵和豐富的資源、人口。德國將領們還是勉強同意由土耳其人獨自支配陸上攻勢,而德國將在2月之前向土耳其增派一個空軍混合聯隊和海軍地中海艦隊的一支分艦隊,土耳其人對此表示同意。

在3月底之前,1500萬歐洲馬克的資金、10萬支m1903步槍、500挺劉易斯機槍、200門大炮和2000萬子彈、200萬枚手榴彈、20萬枚地雷、2萬發炮彈從德國運抵土耳其的梯弗里斯省,這些都是德美戰爭中從美國人那裡獲取的戰利品,德國的決策者似乎早已替它們安排好了歸宿。

這批軍火很快轉運到以斯大林爲首的革命軍手中,由於此前數次暴動失敗而士氣、元氣大傷的革命武裝得到了很好的恢復和加強。美國人地普林斯菲爾德m1903在與俄軍制式武器莫辛-納甘1891式步槍對抗時不落下風,有了充足的槍支彈藥,斯大林領導的革命中央很快組織起大批的革命衛隊、游擊隊和民兵,通過暴動而崛起的雄心再一次填滿這些莘命者的胸膛。

2月底。離開了母港將近一年時間的德國太平洋艦隊重新返回到了位於遠東的膠州灣,由馬克西米利安,馮.施佩海軍上將指揮的這支艦隊可謂是面目一新,軍港碼頭上地觀衆們無不爲那些火力強大、身姿雄武的新戰艦喝彩。艦隊中原有的3艘舊式裝甲巡洋艦——“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和“萊比錫”號全部退出現役,施佩的旗艦換成了鼎鼎大名的“薩洛尼卡”號戰列巡洋艦,該艦滿載排水量37萬噸,裝674座雙聯裝45倍徑350毫米炮,裝甲防禦和內部結構將延續德國海軍一貫的風格——重視生存能力,採用小隔艙、重重設置水密門、炮塔內彈藥分置。

對於德國太平洋艦隊的新旗艦,遠東霸主日本表現出了一定的關注。因爲這是一級從火力、防禦、航速等方面全面超過日本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戰艦,而且據說還裝配了德國最新式的艦載雷達。不過,這種關注並沒有引發日本海軍的敵對態度,因爲他們目前不僅有4艘金剛級,3年前投入現役的4艘天城級更是號稱世界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戰列巡洋艦,就連德國最好的馬肯森級也無法望其項背。

此外,德國海軍中稍舊地一艘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在經過大改裝之後也被調入這支太平洋艦隊。加上新的“沙恩霍斯特”號、“格奈瑟瑙”號、“萊比錫”號重巡洋艦以及3艘輕型航母、4艘輕巡洋艦、12艘驅逐艦和大批潛艇,德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已經全面超越駐紮在海參威的俄國太平洋艦隊,一旦戰事爆發,這支艦隊將迅速北上封鎖海參威,雖然日本政府一直在暗地裡給予俄國大量的糧食、武器支援,但建於德日《新加坡密約》以及德國在日澳戰爭中的態度,日本政府即使不配合出兵也沒有阻撓德國海軍封鎖海參威的理由。

在施佩的艦隊中,新地“沙恩霍斯特”號是一艘介於戰列巡洋艦與普通重巡洋艦之間的超級重巡洋艦。其標準排水量2.1萬噸,裝備3座三聯裝50倍徑280毫米艦炮,這是德國海軍首次在一艘大型艦隻上嘗試三聯裝炮塔,就火力、航速和防禦力看,目前各國任何一艘重巡洋艦都無法單獨和德國的“沙恩霍斯特”號對抗。

新的“格奈瑟瑙”號和“萊比錫”號是兩艘同級的1.55萬噸重巡洋艦,雖然排水量十分普通,但兩艦獨特的外形一經出現便吸引了衆多目光,尤其是讓隔海相望的日本海軍給予極大的關注!

這種戰艦的前半部分和普通的重巡洋艦並無區別,2座雙聯裝55倍徑203毫米炮塔中規中矩地佈置於主艦橋前方,但是在煙囪之後地位置。

以往的後艦橋、後主炮卻被航空母艦上纔有的甲板所取代!略高於戰艦幹舷地甲板約有60米長、25米寬。看不到機庫,但甲板上總是停着幾架上單翼的水上飛機,並配有兩座用於飛機起飛的彈射器。

經過目測和遠距離拍攝。”格奈瑟瑙”、“萊比錫”兩艦被日本諜報人員冠以“神秘航空戰艦”名頭並傳回東京,日本海軍高層則認爲這是德國海軍爲建造“航空戰列艦”而準備的試驗艦,不出意外的話,這兩艘戰艦將在俄國人身上一試身手。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海軍一方面密切關注着這兩艘重巡洋艦,一方面加快了本國“航空戰列艦”的研發進度,並於4月中旬在橫須賀船廠鋪設了首艦的龍骨,海軍部的大批人力物力和資金被集中到這個項目上來,其他方面尤其是反潛武器的研製和發展因此而放慢了角度,此時日本人的目光已經完全被“超時代地航空戰艦”所吸引。而根本沒有意識到對他們威脅最大的其實是那些性能優越的“德國海底獵手”們。

2月初,在阿爾卑斯山區接受了一個冬天的寒冷訓練之後,德屬非洲殖民軍陸續從山區返回德國腹地,儘管有2萬多名非洲士兵被凍傷並退出殖民軍,但絕大多數官兵還是堅持了下來,阿爾卑斯山的嚴冬或許還無法和俄國腹地的超冷環境相提並論,但是這些殖民軍官兵至少做好了接受嚴寒考驗的心理準備。

此外,德國陸、空軍的各種兵器也進行了嚴格的寒冷測試,尤其是德國裝甲部隊地坦克和裝甲車輛。但凡在嚴寒條件下無法使用或是性能受到嚴重影響的武器都被勒令進行修改或是直接被放棄,雖然巴巴羅薩要求在冬季來臨之前結束,但沒有人能夠保證不會有意外發生。

就在德國三軍聯合進行的“築路行動”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從大洋州傳來一個極爲不幸的消息——在日本10個精銳陸軍師團和大批海軍艦隻、戰機的兇猛攻勢下,澳大利亞最後一座獨立的城市——阿德萊德陷落了,加上去年11月份完全淪陷的新西蘭,日軍終於如願的佔據了物產豐富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在港口陷落之前,3艘不列顛潛艇載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數十位軍政要員踏上了流亡美洲的道路,他們承載着大洋州人民最後一絲希望,老淚縱橫的澳大利亞總統休斯表示,在將最後一個敵人驅逐出家園之前,澳大利亞人民將堅持不懈的戰鬥下去,哪怕要戰鬥百年也不放棄!

在這種自由精神的鼓舞下,澳、新軍民的抵抗轉入地下活動和游擊戰。

在從大洋州掠奪大量礦產物資的同時,日本政府爲了推行自己的殖民統治而採取了一系列殘酷的高壓統治政策,爲了配合這種鐵與血的統治,日本陸軍不得不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長駐10餘萬軍隊,爲了防止國外的武器運入,日本海軍無奈將本國近1/3的輕型艦隻用於警戒和封鎖澳大利亞沿海,這種分兵四海的局面提前爲今後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大洋州的陷落雖然讓辰天和德國振甫感到些許失望,但澳、新和不列顛志願軍能夠在強大的日軍面前支撐如此之久已屬不易。在澳、新政要流亡不列顛王國之後,辰天授意羅伯特一世和不列顛政府允許他們在不列顛徵募志願兵,並繼續向他們提供資金和武器援助。

到了1928年4月底的時候,德俄邊境的摩擦並沒有像人們預料的那樣逐漸升級並演變成爲戰爭,儘管有3個德屬非洲殖民師被增調到德屬波蘭與俄國邊境用於加強邊防力量,但絕大多數德國部隊還是駐紮在普魯士、巴伐利亞、奧地利等德國腹地區域。

4月5日,在德國的主動要求下,爲消除邊境摩擦而舉行的會談在華沙舉行。會談剛開始的時候,德國代表依舊態度強硬,並且提出裁軍、割地、賠款等俄國人難以接受的苛刻條件,然而就在和談面臨失敗的時候,德國人突然轉變了態度,僅要求俄國嚴懲此前邊境摩擦的兇手和削減邊防軍數量,在得到聖彼得堡的肯定之後,俄國代表同意了德方的這兩項要求,《德俄友好條約》出人意料的迅速簽訂,雙方約定此前的邊境爭端既往不咎,雙方邊防軍人數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並且建立一個共同的邊境區域軍事仲裁委員會專門解決雙方邊防部隊之間的糾紛。

就當人們以爲德俄之間的爭端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時候,俄國女皇狄安娜一世卻以剿滅革命武裝爲由下令將大批部隊調往白俄羅斯、烏克蘭和高加索地區,並宣佈在芬蘭灣靠近聖彼得堡的海面上進行持續一個月的軍事演習,在次期間任何漁船、商船不得進入演習區域,但根據德國遠程偵察機的報告,俄國人正在這一海域大規模佈雷!

相比之下,德國、芬蘭、土耳其卻靜的出奇,三國政府彷彿無視俄國人的一系列軍事行動。

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6章 衝向戰場第101章 發現第15章 答案第45章 大雨之夜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39章 東線逗號第47章 拯救大兵第6章 左腳弧線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15章 答案第89章 廬山真面目第91章 獵火雞節第83章 海上鬥智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46章 一日政變第13章 誰是主角第102章 抵抗第36章 各自領命第56章 圈套第10章 收穫第38章 勝利之門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24章 一口一個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34章 兄弟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38章 聯合艦隊第72章 天皇的蒲公英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36章 外交糾紛第29章 我的艦隊第7章 老虎駕臨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45章 航程第90章 時不我待第3章 出招第1章 皇帝的新衣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74章 拒絕仁川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67章 絕地1919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24章 存在艦隊第42章 面對面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36章 戰爭落幕第37章 重現輝煌第80章 飛艇悲劇第28章 斬首行動第34章 結束在山花爛漫時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39章 虎狼之鬥第80章 飛艇悲劇第45章 不安靜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56章 圈套第38章 華沙陷落第93章 騎虎難下的艦隊第34章 散財童子第9章 艦隊大甩賣第6章 左腳弧線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50章 鷹擊長空第33章 合擊第13章 芹菜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3章 倔強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5章 決戰波蘭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11章 敗家子第13章 和平第26章 走向抗戰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42章 誘迫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29章 海軍榮耀第26章 開羅之行第26章 蓄勢第11章 計劃,變化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21章 千人冢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13章 芹菜
第29章 帝俄崩潰第36章 衝向戰場第101章 發現第15章 答案第45章 大雨之夜第42章 最後的騎兵第31章 土耳其的天空第9章 莎莎、大火箭與RPG第39章 東線逗號第47章 拯救大兵第6章 左腳弧線第138章 時代的分界線(上)第15章 答案第89章 廬山真面目第91章 獵火雞節第83章 海上鬥智第94章 聚焦朝鮮半島第46章 一日政變第13章 誰是主角第102章 抵抗第36章 各自領命第56章 圈套第10章 收穫第38章 勝利之門第42章 關東軍的戰場第24章 一口一個第10章 普利茅斯鬧劇第34章 兄弟第34章 第一記耳光第38章 聯合艦隊第72章 天皇的蒲公英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49章 專家的寶貴意見第81章 龍德施泰德第36章 外交糾紛第29章 我的艦隊第7章 老虎駕臨第112章 “國寶”駕臨(下)第45章 航程第90章 時不我待第3章 出招第1章 皇帝的新衣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74章 拒絕仁川第41章 聖珀爾滕的鋼鐵騎士第43章 螳螂捕蟬第49章 前進威尼斯灣第67章 絕地1919第39章 政治的結論第24章 存在艦隊第42章 面對面第28章 我有沙鍋大的拳頭第32章 暴雨前的微風第118章 生化危機?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36章 戰爭落幕第37章 重現輝煌第80章 飛艇悲劇第28章 斬首行動第34章 結束在山花爛漫時第10章 勇者之戰第11章 來自帝國內部的風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39章 虎狼之鬥第80章 飛艇悲劇第45章 不安靜第30章 鴨媽媽與超級鴨媽媽第56章 圈套第38章 華沙陷落第93章 騎虎難下的艦隊第34章 散財童子第9章 艦隊大甩賣第6章 左腳弧線第2章 最長的一天(2)第50章 鷹擊長空第33章 合擊第13章 芹菜第12章 研究進行時第3章 倔強第44章 新總統的天空艦隊第17章 維也納之夜第46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5章 決戰波蘭第115章 沖繩.旗幟(中)第11章 敗家子第13章 和平第26章 走向抗戰第148章 濃縮就是精華(下)第42章 誘迫第135章 人造英雄(上)第29章 海軍榮耀第26章 開羅之行第26章 蓄勢第11章 計劃,變化第310章 怪獸出籠第19章 浴血直布羅陀山(6)第70章 決定性因素第121章 千人冢第9章 展示會的特殊客人第13章 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