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關陝17

經略關陝(17)

那少年對衆人的誇獎原也不放在心上,只是見趙桓氣度不凡,身後或站或坐,十幾個大漢環顧左右,他心中一驚,知道眼前這貌不驚人的清瘦男子,必定非富即貴。

趙桓看他眼神,已知對方有所警惕,便用誠懇的語氣向他道:“我別無他意,不過看公子氣宇不凡,想與公子交個朋友罷了。”

那少年二十不到的年紀,氣度卻很是從容,原是吃了一驚,待趙恆話一說完,便又恢復常態,只笑道:“我是尋常白身,又哪裡有什麼氣度可言了。鄉野鄙俗之人,也不敢和貴人折節相交。”

說罷,站起身來,向着趙桓略拱拱手,便自去會了帳,匆忙離去。

他生的濃眉大眼,又是方臉,站起身來,身高竟是接近兩米,不論古今,都是氣宇軒昂的大漢,只是氣度從容,神態安祥,顯然又是讀書明理的書生,氣質與長相身高絕然不同,令人一見而產生好奇之意。

趙桓想與他結交,也正是這樣的原故。

見他匆忙離去,薛強怒道:“這人怎麼這麼不知道好歹!不如我帶幾個人出去,把他綁了,到時候卻看他是不是還這麼不近人情。”

趙桓冷哼一聲,向他訓道:“我只是看他年紀輕輕,大不了你們幾歲,氣度行事就很穩重,想看看他是哪家的子弟罷了。至於你,一年二年的下來,就跟在我身邊,別的沒個長進,脾氣越來越大,了不得了!”

薛強很少見他如此發火,嚇的小臉發白,立刻閃在一邊,不敢說話。

其實他年少機敏,手腳利索,很得趙桓的寵愛,今日被訓,固然有不是處,卻也是趙桓看得那幾個農人如此困苦,再加上自秦嶺而來,漢中平原和關中平原,四處都是破敗景像,剛剛入城後,稍覺好些,卻又見着那些剛從富平歸來的農人。此時都是深秋,想來這些農民家中景況很是不堪,秋種春收,這時候纔回家準備秋播,農時卻是誤了。

康承訓見他神情不悅,忙勸道:“既然他不識擡舉,便也罷了。這會子早市要開,咱們且去看看再說。”

趙桓點頭應允,當即命人上前會過了帳,便由這小小鋪子出來,沿街隨意閒逛。

他們清早進城,看到的還多半是由鄉間入城的農人僕役,待到東方的太陽升起,天色大亮時,城市內千門萬戶,一起打開,沿着城內幾條熱鬧的大街各處行走,卻明顯能感受到整個城市的活力。

城門口是聚集成堆的人力。

木竹匠人、雜作挑夫、磚瓦泥工,僧尼道人,還有奶媽、女伎、廚娘、相撲力士,紛紛擾擾,熙熙攘攘。

趙桓仔細看去,熱鬧卻是熱鬧,只是這些由下等市民組成的勞力大軍,卻多半臉帶菜色,或是萎頓無神,一看到趙桓一行人走近,便一窩蜂般擁將過來,講價自薦,甚至只要管頓飽飯,便可成交。

康承訓等人都是嘆氣,鐵青着臉,搖頭不止。

趙桓暗自點頭,心中明白,適才那些鋪子裡的市民,口裡叫着難過,其實還算小康之家,而眼前的這些市民,才能真正代表整個城市的現狀。

大道兩邊,機坊、織坊林立,等候着牛車來拉走織好的絲絹用戶。

鋼鐵作坊、鐵匠鋪子,製作着鍼灸用針、縫紉針、剪刀、鋼鍋、耕具,適才那些來自富平的民伕,便是在這些鋪子裡購買急需的用品。

金銀鋪子、扎紙鋪子、香料鋪子、水果鋪子、酒樓、茶樓、都開門營業,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早起沐浴的商人從散發着香氣的浴室中出來,滿是自信的笑容走進旁邊的中藥鋪子,購買着四川本地的土產藥物。

達官貴人府中的下人,在人市上僱傭了各式各樣需要的人力,趾高氣揚的帶回家去。

酒樓裡的粗手夥計們,在店堂後面,宰殺着當天要用的雞鴨豬羊。

趙桓看了半響,深深感受到宋時盛世時的繁華與商業活力。成都尚且是內陸城市,不但不能和首都東京相比,就是和江南大城和臨海的貿易城市,也是無法相比。饒是如此,尚且如此繁華,若不是戰爭影響,這城市還要將展現出如何生氣勃勃的一面!

怪不得後世有言,宋朝守城門的一個老軍,也比當時的一個歐洲小貴族活的更舒服。

別的不說,每條大街上,都有數不盡的生活用具出售,都有巍峨高聳的酒樓茶樓,甚至連洗澡用的開水,都有專門的行當應承!

“暖風薰得遊人醉,只把杭州當汴州。”

中午時分,看着一羣羣的遊人從酒樓裡鑽進鑽出,趙桓心中,卻是忍不住在腦海中冒出這樣的一句詩來。

都說皇帝孱弱不想打仗,其實在這樣都市裡生活的市民,又怎麼會真正的想戰爭。而與他們息息相關,生活在一起的文官集團,自然也銳氣全消,哪想聞兵戈之聲。被人侵略時自然要抵抗,而稍一安逸,則必定流於苟安,不思進取。

中華文明的進步,在宋時,確實到了一個轉折的時刻。若是能抗住外敵,這樣的商業社會,講究實際和科技進步,火yao已經開始應用,發展到工業文明,卻比明末有着更大的可能。

趙桓連連搖頭,把腦子裡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拋開。

後事如何,現在卻不是思慮的時候,就算宋朝能發展到工業文明,也需得渡過眼前的難關才行。

他一路觀察,成都當是他眼前能直接影響和命令的地域中,最繁華的大都市,西安殘破,荊襄是軍事要地,卻不是財賦之地。

而成都雖然保持着表面的繁華,卻也明顯看出力不能支。供應富平一戰尚且如此,若是自己當日聽信張浚等人的意見,稍加休息後便繼續攻擊陝西門戶,甚至以重兵直上河東,只怕會適得其反,一面耗空了川陝財力,一面又兵潰城下,使得富平一戰的勝果,化爲烏有。

一行人在城中東轉西看,待到響午時分,卻也將這成都城內有名的大街看了個遍,康承訓眼看各人都是一臉倦色,更有幾個少年侍衛肚皮咕咕直叫,便向趙桓笑道:“東家,也走的乏了,咱們隨便尋個酒樓,先祭過了五臟廟再說?”

趙桓搖頭道:“不,咱們現下去見趙開。”

康承訓道:“那待城外衛士一起進來,宣明聖駕到了成都,然後命所有官員一起到府衙來見,這樣可好?”

趙桓笑道:“不過是叫趙開供咱們一頓飯,不必如此驚動。”

趙桓知康承訓難以放心,便又道:“我帶着薛強他們先去見趙開,你出城引着所有班直待衛進城便是。”

“是。”

康承訓知道皇帝一旦做了決斷,便再也沒有人可以改變,只得答應一聲,又向薛強等人吩咐幾句,便孤身一人,匆忙向城外趕去。

第四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7經略關陝19經略關陝9身返故國7第十六章經略關陝19第65章 出巡引子第二 卷身返故國3第52章 潼關大戰(21)經略關陝6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16章 兄弟辯論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第6章 學習班第76章 上元夜第97章 爭執經略關陝15第55章 李顯忠第51章 潼關大戰(22)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經略關陝13第三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5第148章 朱仙鎮第81章 驛站第134章 點將第1章 秦檜南歸第一 卷蒙塵北國10身返故國8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21章 壯懷激烈經略關陝3第51章 潼關大戰(4)經略關陝4第51章 潼關大戰(4)第151章 唯死戰耳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156章 大勝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09章 車陣經略關陝7第四十四章第65章 出巡經略關陝27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166章 真定第174章 父子相見第83章 初見易安第102章 政改經略關陝18第三十章第118章 擬詔第一 卷蒙塵北國3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34章 點將第51章 潼關大戰(10)第51章 潼關大戰(16)第51章 潼關大戰(6)第三十九章第146章 精忠岳飛經略關陝14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113章 柳暗花明經略關陝11經略關陝9第155章 當者辟易第四十五章第133章 大戰在即經略關陝2經略關陝27第62章 白龍魚服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123章 興亡感慨第10章 登聞司第132章 明槍暗箭第四十二章第134章 點將經略關陝14第92章 夜襲第51章 潼關大戰(10)經略關陝16第132章 明槍暗箭身返故國6第21章 重用餘平第89章 中伏身返故國6第52章 潼關大戰(18)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經略關陝13第2章 合縱連橫第117章 論劍第55章 李顯忠第97章 爭執第120章 出使
第四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7經略關陝19經略關陝9身返故國7第十六章經略關陝19第65章 出巡引子第二 卷身返故國3第52章 潼關大戰(21)經略關陝6第86章 峰火太原第116章 兄弟辯論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1第6章 學習班第76章 上元夜第97章 爭執經略關陝15第55章 李顯忠第51章 潼關大戰(22)第一 卷蒙塵北國19經略關陝13第三十九章第一 卷蒙塵北國5第148章 朱仙鎮第81章 驛站第134章 點將第1章 秦檜南歸第一 卷蒙塵北國10身返故國8第160章 置之以法第121章 壯懷激烈經略關陝3第51章 潼關大戰(4)經略關陝4第51章 潼關大戰(4)第151章 唯死戰耳第二十六章第52章 潼關大戰(21)第156章 大勝第171章 殊死一搏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一百五十九章第109章 車陣經略關陝7第四十四章第65章 出巡經略關陝27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166章 真定第174章 父子相見第83章 初見易安第102章 政改經略關陝18第三十章第118章 擬詔第一 卷蒙塵北國3第一 卷蒙塵北國17第134章 點將第51章 潼關大戰(10)第51章 潼關大戰(16)第51章 潼關大戰(6)第三十九章第146章 精忠岳飛經略關陝14第150章 陣斬萬戶第113章 柳暗花明經略關陝11經略關陝9第155章 當者辟易第四十五章第133章 大戰在即經略關陝2經略關陝27第62章 白龍魚服第154章 再見鐵浮第123章 興亡感慨第10章 登聞司第132章 明槍暗箭第四十二章第134章 點將經略關陝14第92章 夜襲第51章 潼關大戰(10)經略關陝16第132章 明槍暗箭身返故國6第21章 重用餘平第89章 中伏身返故國6第52章 潼關大戰(18)第129章 巧笑嫣然話典故經略關陝13第2章 合縱連橫第117章 論劍第55章 李顯忠第97章 爭執第120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