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通天大道

由於秦國鐵定要在上黨地區動武,其後勤補給便在加班加點中往前線運送。由夯土層爲基礎構造的通天道也隨即提前動工,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修到野王城。自此,從大後方徵用的民夫已經高達五十萬之衆,甚至連拘押在大牢中的罪犯都被提前釋放出來參與修路。

呂子所帶領的馬隊的目的地,便是秦軍設立在大後方糧倉的野王城。從那個位置沿路朝西走,便可以尋找到直達咸陽城的通天大道。

按照當時的設計理念,這條古時候的高速公路要求是筆直的。兩點間的距離,唯有直線段最近。所以原則上規定除非是沿途遇到高山峻嶺,否則禁止擅自修改工程圖紙。

而這個設計圖紙並不是想象那樣,是由足不出戶的專家教授用尺子在地圖上隨便畫上一條直線段便可開工。果真如此,分管工部的冬官是要被秦王問責的。

爲了做到嚴謹合理而不會出現紕漏,工部有他們自己一整套的工作方案。在工程規劃初期,會由冬官也就是後來人們所說的工部尚書親自帶領專家組成的工程隊進行實地調研考察。之所以要用調研一詞,這是因爲在秦國工程部中已經有繪製極其詳盡的華夏地圖。

這份可稱爲巨幅的華夏地圖,是由秦國派出的高級別的測繪人員而成的。因是秘密出發完成的,輔助及保護方便是呂子所部序列負責。

其中有兩個原因:一是這些負責接應測繪隊和提供保護的人員基本上都是當地人,這在無形之中就會提供給測繪人員許多便利條件;二則是專家級的測繪員都是被秘密派出來的,畢竟當時還有十幾個大小諸侯國。

沒事帶着軍隊跑人家地盤上進行實地測繪,這是意欲何爲!?

而這支平民裝束的測繪隊中,有名將之後或者是年輕有爲的掛職者。他們的任務就是重在參與,順便藉此機會接觸到當地的實際路況以及周邊的環境。

這幅最終完成的華夏大地圖,幾乎涵蓋秦王宮中一面牆壁的長寬高。這座藏有巨幅地圖的宮殿戒備森嚴由專人負責,擅自闖入者格殺勿論。

根據這份完善的地圖復刻出來的分卷,則被藏着一個當時稱爲冬宮的地方,也就是被後人稱之爲工部衙門的地方。畢竟有通天道的工程,工部收錄一份華夏地圖的分卷也是工作需要。唯一與秦王宮中那份巨幅地圖不同的是,這份復刻版的地圖被分割成大小几十塊。爲安全起見,根據其數量分有專人看管保護。

是未雨綢繆也好,是早有統一華夏之志也好。在這份地圖上早已設計上通天道的雛形,說牛氣一點就是基本上涵蓋整個華夏大地。如果有人看到此卷中的齊國地圖,相信會大吃一驚的。因爲通天道的規劃早已直達東海邊,也就是後來那個稱爲天盡頭的地方。

而且按照當時的規劃設計方案,從都城咸陽到達齊國的成山不需一個月。這麼短的時間長途跋涉如此距離在當時是無法想象的,那是因爲人們都忽略了通天道的緣故。

工部的冬官會根據地圖上設計的通天道的初步規劃來進行實地考察,以便修正其中可能存在工程難度的地點。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在當時是指儘量取兩點間的直線距離。

但有些實際問題也是需要考慮到的,比如因修築工程改動地勢容易造成山體滑坡,又比如當地頻發的山洪頻發等等。而所謂的修築通天道的本身,就在於縮短距離節省時間。沿途的道路不是被泥石流封堵就是被洪水沖垮,此路便失去本應該具有的實際價值。

能進入秦國工程部的人,起碼的資質是必須的。而成爲工部官員的,更是精英中的精英。再加上秦國推崇法家提倡的依法治國,嚴厲的追責制度任誰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由此所帶來的,就是嚴謹的工程質量保證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後來有專家根據通天道的記錄找到早已荒蕪的通道舊址,發現歷經千年的道路上仍然沒有一株高大的植物生長。

經過再次確認的工程圖紙纔算成行,隨後進駐的秦國工程部隊便會根據考察結果完成通天道的修築。而工程部會派專人分段分片負責監督,在遇到修築過程中的重大地質問題時便可作出及時申報修改。

於是在良性的管理機制運作下,工程進展是有目共睹的。年前因大雪被滯留在平陸縣城的工匠團隊,還因爲通天道沒有修築過來。此時卻早已跨過平陸縣朝野王城不斷延伸過去。而且因爲秦軍即將發動春季攻勢,通天道的工程進度正在逐漸加快。

當呂子所帶領的馬隊遇到秦軍巡哨時,由李信持將軍令牌過去通告。巡邏隊在複查後,這才施禮讓開道路。按照相關規定,下級軍官遇到上級軍官是不能上馬的。於是分列兩側,昂首挺胸給此次勝利歸來的馬隊行軍禮。

身穿軍服的棒小夥們手持戈矛往那一站,威武的氣勢頓時顯露無遺。這也讓離開軍隊的大夥兒神往不已,此生能如此也不枉活這一輩子!

呂子看到一個個激動不已的勁頭,不由地笑着搖搖頭。熱血到底是什麼,此時看看就知道了。華夏好男兒,又有那個不想穿上一身戎裝!

如果穿上這身軍裝就可以有軍功得到爵位封賞,這種說法恐怕都是外界傳說的吧。而真正的原因根本不是這個!而是身穿這身軍裝能讓人找到熱血賁張的感覺!

人生一世,又有多少機會去感受這份熱情。那是勇氣和必勝信念的最大化,讓所以參與進去的人們無論何時何地都值得去回憶。甚至值得去流淚,只爲體驗那每一分每一秒的生與死的完美瞬間!

每個人隨身的小包袱裡其實都藏有秦軍軍服,這也是爲了進入上黨地區以後而準備的。既然早有打算,那就開始吧!騎在馬上的呂子擡手示意讓馬隊停下,大聲喊道:“全體聽令!換裝!”

“萬歲!呂將軍萬歲!”

早就盼着這道命令的全體人員終於得償所願,猛地舉起各自的武器大聲呼喊着。然後相視一笑,紛紛跳下戰馬取出各自的軍服。

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三十六章 目標距離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章 十里酒樓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六十八章 使命召喚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零九章 誰的夢想第七十八章 誰的歷史第一十七章 埋鍋造飯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三十四章 龍嘯之音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七十八章 誰的歷史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四十章 疇騎精銳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四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五十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三十五章 會心一笑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五十七章 伴君如虎第九十三章 兵機之法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六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一章 強渡丹水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
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三十六章 目標距離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第一百一十九章 伺機而動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四章 十里酒樓第四十三章 百人隊長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一百五十七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四章 舉重若輕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五十二章 袖裡乾坤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一百四十章 正面交鋒第一章 太行崖柏第六十章 夢裡鞦韆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七十四章 荒棄村莊第六十八章 使命召喚第八十七章 覲見趙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零九章 誰的夢想第七十八章 誰的歷史第一十七章 埋鍋造飯第四十二章 冊封官職第一百四十四章 尺有所短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一百三十章 秦軍糧草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三十四章 龍嘯之音第七十八章 何患無辭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君臣議事第七十七章 軍令如山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十章 覲見齊王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二十三章 七孔豎笛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七十八章 誰的歷史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三十三章 誰在敲鼓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四十章 疇騎精銳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五十五章 最後屏障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八十七章 返回壁壘第四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七章 兩隊巡哨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五十章 百密一疏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三十五章 會心一笑第一十五章 秦制四引第四十四章 只爲存在第十章 有家客棧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四十一章 雷山腳下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六十五章 國家碩鼠第四十七章 你的國家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五十七章 伴君如虎第九十三章 兵機之法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九十二章 時間無多第一百零四章 一絲曙光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一百一十二章 護駕之責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六十二章 月黑風高第九十九章 到底爲何第一章 強渡丹水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五十三章 見可而進第四十章 私下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