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機密檔案

十三和十八在平時並不是不喜歡說話,而是因爲裡面有個成天裝嚴肅的大哥在鎮着場面。再好的氛圍也是這樣,說着說着就沒勁了。只要有個知道哼哈的人在裡面,其他人就會感覺到無趣從而選擇沉默。要是別人還好說,幾個人一商量大不了將這位攆走。可這人偏偏是隊伍裡的領導者,時間久了大夥兒也只好入鄉隨俗。

這一來二往的逐漸變成習慣,彼此再交流起來時幾乎沒一句廢話。有事說事,沒事幹脆閉嘴。

坐在馬車前面的三個人好象原本就認識似的,並且還是很熟悉的那種。一唱一和有說有笑,讓呂子突然感覺自己好象變得有些多餘。見無人理會他,自然也樂得清閒。於是注視着窗外景緻,陷入有我無我獨問我的境界。

馬伕十三,孫氏,名十三,祖籍郜國。祖傳的相馬手藝,秦國伯樂將軍孫陽的後人。

軍中現在所使用的挽乘兼用型戰馬,名爲河曲馬。因在黃河流入積石山形成第一道大彎處繁衍,由此得名。此種類馬就是由孫氏家族在現代的川甘青三省交界處發現並培育出來的,結實耐力足爲大秦出兵征討立下汗馬功勞。

十三這個名字理解起來很簡單,全拜他的父母所賜。因國家鼓勵全體臣民多生孩子少種樹,其父母響應秦王的號召努力生孩子。當他的七個哥哥和五個姐姐得償所願來的秦國並有了長期居住證以後,得到消息的他二話沒說也立刻趕來成爲父母的第十三個孩子。

生這麼多孩子根本就養不起!回答錯誤!國家對此有鼓勵政策,可以申請這方面的補助。而且還是一月一領,絕不允許拖欠。什麼叫後繼有人與後繼無人?傻子都知道孩子是國家的未來。若是沒有他們就沒有傳承,丟下身後事的萬頃良田與誰?

其長兄孫達(孫大)官拜太僕,掌管皇帝的輿馬和馬政。現在軍隊中所使用的河曲馬馬場,就是由這個家族全權負責打理的。衆家兄弟裡最優秀的就是眼前這位排行老小的十三,他御馬的本事簡直就是個傳說級別的神話。

那是他五歲那年,父親傍晚時分帶着幾匹戰馬返回牧場。正在場地玩泥巴的娃娃上眼一看,便當場說出這幾匹戰馬的品質區別。這還不算什麼,神奇的在後面。他甚至還說出其中一匹戰馬差點就跑廢了,如果不進行精心調養恢復再上戰場會因爲脫力而害死它的主人。

其實這些推斷,在場的專業人士都能說得出。關鍵是這個小傢伙的年齡擺在這,以及因爲年紀太小還沒進行過這方面的系統學習。當衆人聽到十三可以標準地說出這些時,頓時發現這個五歲的孩童天賦異稟。而這個奇蹟,家族裡也只是聽說過被譽爲伯樂的先人孫陽如此。

征戰的軍隊正等着大量戰馬補給過去呢,若是馬匹沒問題是不可能跑這裡來休閒度假的。十三的父親當然知道這匹馬來牧場的原因,是由於前幾天傳遞過一次緊急軍務導致的問題。完成任務返回後,已經被家族中隨軍的醫官列爲廢馬等候處理。

十三的父親當時恰好路過馬廄,經他檢查過後發現並不是無法恢復。於是馬上申請交接,這才從死亡線上將這匹受損傷的戰馬及時救下。至於事後能不能保證這匹馬再上前線不敢說,凡事盡力就好。再說有戰場經驗的老馬始終比新馬好,關於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十八,李氏,名信,祖籍秦國。祖傳的射箭手藝,秦國神射將軍李公的後人。

這位可沒有那麼多的哥哥姐姐,同輩之中只有一個哥哥一個妹妹。之所以被稱爲十八,自然是姓氏的原因。李,可拆解成十八子。

祖上曾隨先王征戰四方,終獲得此神射殊榮。那是與楚國軍隊交戰於上庸時發生的事,因秦王貪功冒進被楚軍設計圍困。秦軍正準備組織突圍時,卻突然遭到楚軍的反衝擊。眼看着軍陣就要失守,衆將官甚至做好了爲國盡忠的準備。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在秦王身邊負責保衛的李公發現敵軍主官正立於山頂指揮楚軍圍攻秦軍。

此時兩軍之間的距離是當時弓箭射程的極限,再加上風大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李公毫不猶豫地將神弓舉過頭頂,一箭中地將楚軍大將熊廣進射於馬下。突然失去主將的楚軍頓時大亂,使得秦軍趁機突出重圍。秦王歸國以後,積極檢討自己的冒進。功是功過是過,論功行賞封李公爲神射將軍。

這射箭的手藝傳到李信這一代也算是發揚光大,李氏後輩高手層出不窮。而其中最優秀的弓手,當屬現在給呂子當侍衛長的這位。因考慮到身份問題,李信沒有隨身攜帶由家族工匠製作的神弓。

原因之一就是爲了保密,因爲這種制弓工藝是家族密不外傳的手藝。外界懂行市的都是業內人士,這些人會一眼看出這種遠程武器的所屬家族。若是行軍打仗倒沒什麼,雙軍對壘本就是需要各國將軍出面的。關鍵是秦國大將家族中的後生跟隨一個商人走南闖北,那麼這個問題就有待商榷了。

再一個原因就是不方便,出出進進的不可能總揹着弓箭招搖。這位可是貴族呂子的貼身跟班!身份在那擺着呢!又不是個獵戶,還需要成天揹着個遠程武器打獵。保衛人員遇到的緊急情況一般都是近身格鬥,弓箭在此時就顯得多餘了。

呂子,呂氏,名子權。表面上是外國人,實則是土生土長的秦國江州人士。關於他的身世至今都是個謎,皇家檔案中也只是記錄了他的名字和祖籍。而這份檔案也只有極少的幾個人能夠看到,所以對於外界而言只能默認他是衛國人。之所以認爲它是衛國人,全拜後來出現的呂丞相所賜。因爲同是姜姓,呂氏,順理成章也變成呂丞相那一支的了。

十三和十八的身份,皆是秦國名將之後。由此可見,跟着呂子身邊的是一幫什麼人。不僅是各行中的精英,而且都是某一方面的優秀的繼承者。這些人被整合到一起能做什麼?當然不會是小事了!如果你認爲他們這是爲了鍍金以便藉此攢點資歷,等抽調回去以後有個提幹的籍口,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表面上看好象如此,實則非也。他們有屬於他們自己的任務,甚至不惜冒險也要完成的任務。

此次前來的目的,並不是呂子當初問蒙武那裡有美姬纔來楚國尋找的。根據密報眼線得知,春秋時期鑄劍名師的後人就隱居在楚國某地。誰能保證兵器的完善使用,當然非良工莫屬。但結果並不理想,這個家族的後人的手藝與傳說早已大相徑庭。也許是由於鑄造手藝在傳承過程中出現不可預料的遺漏,又或許原來就是有其名而無其實。總之看到的跟當初預想的差距太大,所謂鑄劍師的手藝還不如鑄造普通鋤頭的工匠水平高。

不過有就比沒有強,再說盛名之下必然還是有些實際東西的。於是,盛情邀請這位鑄劍師去秦國定居。並且承諾只有能找回昔日祖上的感覺,這以後封侯拜將都是有可能的。當然了,該給予的條件肯定是要給的,否則誰願意放棄安逸的生活再去背井離鄉遠投外國。

關於這個決定不是呂子臨時的意見,而是根據國家政策施爲的。若是能將全天下的精英都請去秦國,等同於抽空了其它六個大諸侯國的根基。國家若是失去各個方面的精英而不自知,其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

好在當時所謂的國家並不是指現在的國家,那時的國也可以理解爲現在的一個省。因爲這個國家稱呼,其實是由周朝分封出來的諸侯國。所以當時的人並沒有純正血統這種說法,從逃難的貧民到遊說於各國的有志青年都一樣。這個國家若是呆不下去,乾脆跑那個國家去。正因爲有這個先提條件在裡面,只要秦國開出來的條件足夠優厚就幾乎沒邀請不到的人。

封侯拜將對於老百姓而言,簡直就是上天攬月的節奏。因爲平民白身的身份,搖身一變變成貴人幾乎是不可能的。王侯將相家的七大姑八大姨都在瞪着仨貓六隻眼等着坐順風車呢,什麼時候輪到咱老百姓家的孩子上車!?就算想瞎了心都沒希望!

鑄劍師家族的後人也只是隱居,而不是跳出三界外。期間也是風聞秦國的老百姓就有這種機會,而且還有真實的土雞變鳳凰的實例。那不誰家家的小誰自從幾年前去了秦國以後,現在都升成千夫長了。廣告說的再好,也不如試用者出來現身說法有效果。只要你有本事敢來,我就敢保證有機會讓你知道什麼叫做可能!

這平時打着燈籠都難找,如今送上門來還有什麼好推辭的!?於是幾個家族後人稍作商量,便馬上同意即刻搬家。錯過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

拜拜咯!我的楚國!

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五十四章 又來買賣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領神會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七十七章 南柯一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馬金戈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章 根深蒂固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三章 馬不停蹄第五十七章 楚國大將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十一章 江湖習氣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一十一章 行轅夜宴第一百零二章 肅然起敬第七十一章 四十三年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王子第一十七章 狙殺行動第一十八章 氣貫長虹第九章 戰前動員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二十九章 絃斷誰聽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八十三章 何爲習慣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八十三章 何爲習慣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二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八十四章 尋醫問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鬥經驗第一百零五章 出人意料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主將標誌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八十二章 蓋世無雙
第四十三章 爲民請命第五十四章 又來買賣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蒙家小童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收穫第一百六十九章 心領神會第八章 特種雛形第七十七章 南柯一夢第一百一十三章 鐵馬金戈第六十章 華燈初上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三十八章 尺有所長第八十八章 門客之始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二十一章 城防崩塌第四十七章 不預則廢第一百章 根深蒂固第九章 探訪牢城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三章 馬不停蹄第五十七章 楚國大將第四十九章 傾國傾城第一十一章 江湖習氣第七十二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六十六章 正義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秦武安君第一十一章 行轅夜宴第一百零二章 肅然起敬第七十一章 四十三年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一百零二章 傳承分支第四十八章 酒乃藥引第五十三章 平底樓船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二十五章 原地休息第二十四章 絕對防禦第六十六章 家有老孃第七十二章 人事安排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王子第一十七章 狙殺行動第一十八章 氣貫長虹第九章 戰前動員第二十三章 給你希望第四十四章 誥命夫人第七十三章 暫時停戰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一百三十三章 花落成雪第六十二章 畫中之人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二十章 巡視途中第九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三章 君命難違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之忠義第五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一百六十章 征戰天下第八十八章 必備良藥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二十七章 勉爲其難第三十九章 寸有所短第六十七章 先入爲主第七十五章 彎彎曲曲第二十九章 絃斷誰聽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八十二章 姓氏圖騰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六章 四菜一湯第八十三章 何爲習慣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八十一章 挖地三尺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槍易躲第一百四十一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二十七章 黑色地帶第八十三章 何爲習慣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一山一湖第二十一章 七星烏騅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六十五章 揚帆遠航第九十四章 試探主將第二十二章 斷竹續竹第二十四章 師出有名第八十四章 尋醫問藥第一百一十四章 戰鬥經驗第一百零五章 出人意料第八十一章 追隨光明第二十七章 絕對信任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主將標誌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三十四章 觸類旁通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四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四章 只爲承諾第八十二章 蓋世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