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

正當呂子諸人對此一籌莫展之時,外面傳來齊國丞相後勝求見的訊息。聞聽此言,呂子不由地皺皺眉頭。此時已經是深夜的亥時末,如何還會有這麼大的幹部前來拜訪!?

呂子看看大夥兒,擺手讓全都退下。若不如此,隨後會讓後勝看到這裡聚集太多人,其中甚至還有秦國將軍!

衆兄弟領命,一起給大掌櫃施禮後離開大廳。

呂子整理好衣冠,又讓店夥計把桌上的茶碗茶壺全都撤下。再次看看沒有留下什麼痕跡,這才親自前去迎接。外面的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一國之相,該有的禮儀還是要完成的。

夜晚的風帶有些許暖暖的味道,讓厚厚的外套都感覺有點多餘。饒是如此,春捂秋凍的常識仍然不能丟。深夜造訪的後勝嚴格遵循這一老話,厚厚的毛領依舊裹住稍顯比常人小一號的腦袋。若不是有一雙滴溜亂轉的眼珠釋放出精光,幾乎看不出臃腫的袍子裡面還有個人存在。

後勝,姤氏,舊莒國人士,君王后的親表弟。自君王后跟隨齊襄王田法章歸國登基以後,揹着族長衆老帶領一班姤氏家族的小兄弟前來投奔尋出身。

衆所周知,君王后與落難的齊國太子田法章私定終身並孕有一子,又要跟着齊國太子大張旗鼓歸國登基。自此,其父忍無可忍與之斷絕父女之情。畢竟這在當時還屬於傷風敗俗一事,不被老人待見也屬正常。

但很多人都忽略了一個現實,那個年代連諸侯大臣都已不再尊周禮。公道不再人心在乎實力已經大行其道,誰的拳頭大誰說了算也是真實存在的。象這些所謂的社會精英人士都糜爛如此,你讓百姓情以何堪!?

(這裡沒有替君王后說情的意思,也請諸位看官不要糾結此事。在當時的道德領軍人士都是如此,百姓們有樣學樣也無可厚非。若想追究其根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當時的莒國已經歸順齊國,所以也被稱爲莒地。身爲一名齊人,縱然有太多的非議也是不敢說出來的。再加上人家田法章即使太子又是一國之君,沒立起牌樓沒將誰沉豬籠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即便如此,族長和衆家老對此事的處理意見還是一致的。禮就是禮,家規就是家規。我以家規將犯禁者逐出門戶,也算是給足國君面子了。從此後就算族人知道君王后已經貴爲王后,衆老仍嚴令其家族晚輩前去齊國都城臨淄投奔。

但人的都是有壽命的,規矩只有得到傳承才能得到維護。在那個人心不古的時代,無錢無勢根本不受人待見。年輕人滿腦子都是功利心,哪管什麼國法家規!?等最後的衛道者一個個作古,蠢蠢欲動的浮躁心也開始準備反撲。

當年輕人的呼聲終於大過家規時,其中的領袖人物後勝挺身而出與所剩無幾的家老談判。他的說法極其簡單,縱觀此時的天下,想要維護家族的長治久安,唯權力不能爲之!食古不化有什麼用!?照樣成天受人欺負!

其實在那個時候,聖殿騎士早已所剩無幾。面對此時的天下,事實就是如此的。再加上家老都知道周邊的村寨之所以不敢欺負自己原因,於是偷偷舉手表決同意了年輕人的想法。

就算不同意又能怎樣!?年輕人可是未來的接班人!

於是,後勝組織起衆姤氏家族的小哥前往齊國都城,並隨後將臨時族長的意見帶到臨淄。聽到自己已經被族人認可的消息,齊國王后當即哭暈過去。

君王后醒來以後二話不說,馬上領着後勝覲見齊襄王。她要向所有的族人的證明一件事,不管此身在何處都不會忘記她的族人。

當今的齊襄王昔日的齊國太子逃難至莒地時,思想解放的後勝隔三差五去找他喝酒解悶。那個時候的糧食並不沒有雜交水稻,靠天吃飯也就不存高產量。能吃飽飯的都算是提前步入小康生活,更別說用糧食釀酒了。由此可知,酒的珍貴。

本就懷着有今天沒明天的田法章更是想借酒消愁,見到所好也就自此認可了這位親表弟。酒後都是無話不談的,說些若是吾執掌大權以後就怎麼怎麼封賞的酒話肯定少不了!

現在的齊襄王已經貴爲國君又有落難時的酒話擺在那,踐諾也就成爲現實。好在齊王法章也有識人之能,沒有許個將軍給後勝。畢竟軍隊是國之根本,保家衛國還指望不是。於是委以文職官員,勉勵後勝勤修證物。並承認後勝只要工作給力,隨後的提拔重用還是不成問題的。

齊襄王這麼做無可非議,他當初許給後勝的官職無足輕重。想上班就去,不想上也不會影響什麼的閒職。他的初衷還是好的,那就是接此考察已經成爲在編幹部後勝的能力。若是能本事,提拔自然沒有問題。可要是爛泥糊不上牆,國家頂多就是多支付一份公務員工資罷了。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答案當然不是如此!

齊襄王忽略了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後勝的後臺!說白了,正式進入齊國官場的後勝代表的可是王后一族!就算給他個芝麻綠豆官做,上上下下也是要極力維護的。衆官員可以不給他後勝面子,又怎敢不給王后面子!?

王后是誰!?一國之君的枕邊人!得罪後勝,就是擺明不給王后面子!到時候小枕頭風一吹,誰能受得了!?

從那以後,齊國每年例行的考察政績都是後勝名列第一。至於齊襄**不信不太清楚,反正衆大臣是信的。

發現齊國竟然還有如此出類拔萃的齊襄王也是得意萬分,這是上天要興旺我齊國的兆頭!於是招來國公太尉商量提拔後勝一事,其結果可想而知。

坐着火箭玩三級跳的後勝自從平步青雲,直到位極人臣纔算告一段落。好在這位也不是忘本的人,見到老領導也是謙卑有加。不管其職位多高,逢年過節都不忘走訪走訪。自從,撈足政治資本的後勝也算是被萬衆一心力挺。穩坐一國之相一職,直到秦國統一天下爲止。

呂子對這些典故早已是耳熟能詳,所以與這位國相爺的關係莫逆。此時見到後勝深夜趕來,當場也是感動的不行。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湯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冒昧到訪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三十七章 帶兵虎符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一百四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六章 方技一職第七章 通天大道第七十章 絕不放棄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二十一章 絃斷誰聽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四十九章 三部會審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二十三章 馬不停蹄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五十二章 工匠團隊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五十六章 將軍慢走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八十六章 輾轉反側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七十四章 與子偕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四十八章 防禦作戰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二十四章 團結力量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五十章 廿四劍客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七十章 藍色天空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一百零七章 作戰命令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二十八章 爲誰而戰第四十六章 伍長李牧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九十七章 自有天意
第一百五十八章 三岔路口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六十九章 三棱箭頭第八十七章 孟婆的湯第五十六章 撥雲見日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六十三章 民間童謠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九十六章 國相來訪第八十三章 準備決戰第六十四章 回望歷史第五十二章 家族概念第七十七章 牢城營門第一十五章 卻話雨夜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冒昧到訪第一十三章 霹靂火彈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三十七章 帶兵虎符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八十六章 撥動心絃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八十八章 三個切記第四章 太陰心經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七章 齊國宰相第四十一章 如何回覆第一百四十二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 趙齊楚魏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六章 方技一職第七章 通天大道第七十章 絕不放棄第六十八章 王孫子楚第二十一章 絃斷誰聽第六十一章 袍澤兄弟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四十九章 三部會審第五十六章 弓箭弩箭第一百五十四章 山區迷霧第五十三章 一個疑問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一百七十四章 緊急任務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章 絕地防禦第六十三章 呂總舵主第二十三章 馬不停蹄第七十七章 約法三章第七十四章 齊國兵艦第五十八章 男兒有淚第一十三章 林間小屋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五十二章 工匠團隊第九十七章 心理準備第七十七章 暴風驟雨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五十六章 將軍慢走第七十一章 問鼎天下第五十七章 營救計劃第八十六章 輾轉反側第五十四章 囚籠計劃第七十四章 與子偕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步兵方陣第四十八章 防禦作戰第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四十五章 一卯一釘第六十八章 離開楚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二十四章 團結力量第一十二章 齊王態度第一十四章 穿山越林第七十九章 問心無愧第七十二章 駐顏有術第五十章 廿四劍客第四十七章 楚國黃歇第七十章 藍色天空第八十五章 再次倒戈第五十五章 暗夜殺手第一百零七章 作戰命令第五十一章 司馬將軍第八十三章 九穗稻穀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一十八章 服飾顏色第二十八章 爲誰而戰第四十六章 伍長李牧第三十六章 一力承當第七十二章 攻擊路線第二十三章 營地被襲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三十三章 糧草儲備第七十六章 殺敵冒功第四十五章 娶妻納妾第八章 將軍威武第九十七章 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