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淮河之北

被攆出家門數月未回的王翦終於是忍無可忍,正式接下請戰貼打算替全體秦國男人出頭。這還反了不成!?本將軍想取幾房就還娶幾房!不服!?讓本將軍的劍說話!

後面的比試結果讓人始料未及,堂堂的秦國一員虎將根本不是他媳婦的對手。校軍場上比武輸掉不說,自此連回家重掌大權的希望都沒了。

偷偷趕去校軍場助威看熱鬧的秦昭王沒想到王家竟然出了這麼一個狠角色,這簡直就是巾幗不讓鬚眉嘛!暗暗乍舌的同時也打定主意,絕不參與遊說此事!卻隨後十分無奈地得到一個好消息,王翦未過門的媳婦也就是國相的妹子有孕在身!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不僅對於獨苗一根的王翦而言是好事,對正爲此而鬧心的王家更是好事!眼看着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未來的這些小花朵更是國家傳承的中堅力量!

爲國爲民着想的秦昭王終於還是坐不住了,親自召王夫人上殿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遊說。女人的天性使然,不準納妾並不代表人家王夫人不喜歡孩子。在得知妹子懷了王家的骨血,滿心歡喜的王夫人當即同意將國相的妹妹許配給王翦延續香火。

好在王翦也沒辜負秦昭王的滿心期望,果然給國家未來的繼任者嬴政增添一員猛將。取名,王賁。

這待要多大的事非要鬧得秦王那裡不可!?

雖然是皆大歡喜的結果,將此事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也給秦人上了生動的一課。自此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已經有心理陰影的秦國男人在納妾之前都要好生琢磨琢磨一番才行。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同樣有心理陰影的孫十三和王翦都替呂子捏一把汗。雖然給小雨兒幫忙讓嬌娘上船,初衷也是擔心有人會把此事在諸侯國鬧大。不過就此時看來,所有的擔心已嫌多餘。

船艙外面的雨霧停了,露出的陽光照亮每個人的心頭。未明確表態的孫十三和李信推門出去之時,讓小雨兒還以爲這兩位要出去鬧事。這才連拉帶拽的想要制止,以至於讓站在外面的呂子誤會。

結果當然也是皆大歡喜了,起碼站在甲板上的五個人是這樣的。至於忙忙碌碌的船傢伙計,壓根就不知道這事的緣由也就更談不上高興了。

剛纔一直沒有說話的李信看着兩位俏佳人的背影,心情也是好到極致。你看人家呂子!你再看看王翦!娶個婆娘還鬧這麼一出!呂子還成天說若不是王翦外出辦事,這個一哥的位置就應該是他的。此時看來,有點懸!

孫十三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趁着李信還在得意的時候便將剛纔聽到小雨兒的一番說辭複製給呂子聽。對深明大義的小雨兒讚許有加,並且希望呂子以後一定要對小雨兒好一點。

散去霧氣的江面上開闊無比,卻極少有船家在打漁。這是因爲漁民都知道現在正是各種魚類準備產子之時,竭澤而漁的結果只會是讓子孫們再沒有魚吃。

千秋萬世並不是一兩個人的堅持就能辦到的,而是所有人的力量往一處努力才行。爲此,楚國官方還沿江岸張貼布告提醒莫伸手,敢有違反者必嚴懲不貸。考慮到各種原因,官府還會在春季發放一些補助給漁民們以維持生計。

根據線報得知,春申君黃歇留在其屬地並未參加即將到來的聯軍總動員。乘船進入淮河的呂子便決定首先去吳地找春申君商議,隨後再去遊說楚考烈王熊完。

吳地,不是概念中昔日春秋五霸之一的吳國的屬地。此書中所提及的吳地,實屬現在的淮河地區,因地處淮河以北而得名淮北。而昔日的吳國則是現在的蘇州,兩地相去甚遠。

吳地是曾經存在的宋國的屬地,春秋時期宋共公瑕爲避水患而遷都於此。古名,相國。又別名相城,今淮北市。都城設在相邑,有主峰名曰,相山。因其是治理泗水的指揮部所在地,秦時稱之爲,泗水郡。

公元前262年,楚考烈王登基以黃歇爲相,封爲春申君,賜淮北12縣爲其封地。此時的黃歇就住在吳地,因平定南方叛亂剛剛返回屬地不久。

楚國自封土建國以來,南征北戰先後吞併四十五個諸侯國。其最鼎盛時期,已經是擁有領土最大的諸侯國,號稱有土地五千裡。

作爲當時屬於蠻夷之地的南方,楚人也和秦人一樣,都被當時的內地人稱之爲蠻人。但相比秦人而言,楚人在攻佔南方土地的懷柔政策顯得要更高一籌。

楚人並不象秦人那樣血腥,一場戰役打下來動輒就是斬獲首級幾萬顆,俘虜又多少多少什麼的。他們對於那些被滅之國的慣例是遷其公室而保留下其宗廟,這在當時奉行斬草除根的時代是僅爲少見的。

即使對於並未受中原文化薰陶的蠻夷,楚國所實行的政策仍然也是盡其所能包容而不是滅族。其寬鬆仁慈的政策也就得到大多數部族的支持,隨後出現了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懷柔政策不是不好而且也效果顯著,但這裡面仍然存在一個不得不讓人面對的事實。並不想就此歸順楚國的諸侯部將大臣的後輩大有人在,於是尋找亡國諸侯的後裔並隨後豎起復國大旗也就成爲現實。

這也就給實現民族大融合的楚國提出一個要求,平定叛亂迫在眉睫。若不是因此而導致楚軍左顧右盼首尾難顧,秦國還不敢如此肆無忌憚地將秦軍主力投放到上黨地區作戰。

別看此時的楚國同意出兵,剛剛經歷過的平叛也是令其頭疼的緊。因南方多雨氣候炎熱再加上瘴氣肆虐,導致同樣都是南方兵的楚軍也消受不起。

真正戰鬥減員比例人數其實很小,大部分傷亡都出自當地的氣候消耗。而且由於地理環境的原因,很少有機會展開優勢兵力作戰。使得原本佔據人數優勢的楚軍只能被迫派出小股部隊出擊,此也是楚軍出戰所受限制之一。

趕到吳地的呂子登門拜訪,見到春申君本人才得知剛剛南征回來的這位楚相得了熱病,好在救治及時才保住這條命。見到老熟人的黃歇也是熱淚盈眶,絮絮叨叨地表示自己能活着回來都是老天爺的眷顧。

第七十一章 將軍檔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三十三章 申豹出陣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九十一章 手勢交流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三十章 吾輩之醜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十八章 未來的王第四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五章 邯鄲密報第五十四章 楚國丞相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火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王子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三十七章 趙國所部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十九章 軍心不穩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四十章 將軍回城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偃月牙陣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一十九章 天地之間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七章 滯留韓國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一章 渡河口岸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一十四章 婦人之仁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七十一章 天文數字第七章 滯留韓國
第七十一章 將軍檔案第一百三十五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章 尋求支援第三十七章 營地失守第三十三章 申豹出陣第三十二章 談判小組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一百零三章 祭拜英雄第九十一章 手勢交流第一百七十章 封土建國第二十章 王翦將軍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二十四章 那道彩虹第三十三章 百步穿楊第七十五章 積極備戰第一十九章 偵察報告第八十五章 何謂身份第三十章 吾輩之醜第六十一章 都城邯鄲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十八章 未來的王第四十七章 自作主張第一百零八章 胡服騎射第二十一章 許以工師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一百一十二章 單兵作戰第九十三章 就地防禦第五章 邯鄲密報第五十四章 楚國丞相第九十章 出人意料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四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章 自投羅網第八十章 快馬加鞭第四十八章 愁人說愁第二十四章 地獄之火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九十五章 批覆文件第一百四十三章 將軍標示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邊釣魚第三十三章 秦之天下第七十五章 軍事地圖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理王子第八十六章 捨身取義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三十七章 趙國所部第九十八章 牆頭小草第三十四章 犧牲之意第六十二章 事發當時第九十九章 夜越趙營第六章 如何說的第三十五章 英雄出處第八十八章 單兵對決第八十九章 秦國使臣第一十五章 自強不息第八十一章 小金絲猴第八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六十五章 公輸家族第四十三章 秦楚關係第七十六章 老當益壯第二十九章 軍心不穩第九十一章 兩個印記第四十三章 大雨將至第一十二章 滴水成珠第四十章 將軍回城第三十四章 三日之限第七十一章 情報部門第一百二十七章 偃月牙陣第七十三章 夢裡乾坤第一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六章 深藏不露第一十九章 天地之間第三十八章 天兵天將第一百四十八章 臨危處事第九十章 擊掌爲約第一十二章 刺殺行動第五十三章 其人之道第五十九章 秦王有恙第四十章 籠中之鳥第七章 滯留韓國第五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六十一章 渡河口岸第七十三章 副指揮使第一十四章 婦人之仁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身之鏡第六十四章 一個典故第一百零七章 趙括書卷第一百三十二章 冒煙突火第三十一章 心理關口第六十三章 銳不可擋第七十八章 緊急動身第六十章 秦國上將第八十四章 國家繼承第九十八章 浚恆貞兇第八十九章 慰問大軍第一十七章 一棵苗子第七十一章 天文數字第七章 滯留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