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初臨

餘額不足

1861年12月,張大河率東海艦隊順利抵達京都外海。

此時的日本,幕府實力派大老井伊直弼剛剛遇刺身亡不久,整個國家正處於幕末劇烈的動盪時期。

1861年中,尊攘派武士襲擊了位於江戶附近品川的英國公使館,兩名英國使館人員負傷。一時間,日本的排外運動達到高潮,幾乎所有的外國人甚至和外國有關係的日本人,隨時都有可能遭到襲擊。

在尊王攘夷運動中,中下級武士開始走上日本政治舞臺的中心,這些中下級武士自稱草莽,他們雖然仍對公卿大臣和藩的大名抱有希望,希望他們能出來領導日本的自強運動,但逐漸地他們也意識到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來改變日本的命運,於是,他們加強相互間的聯合,並得到了豪農和豪商的支持,他們在尊王攘夷運動中扮演了主要角色。

尊王攘夷運動在長州、土佐和薩摩等西南諸藩發展迅速,這些藩的大名長期遭到幕府的排擠,與幕府的矛盾比較深,他們希望藉助尊王攘夷運動擴大自己在日本政治中的影響力,故此對尊攘派採取支持的態度。

在這樣的大氣候下,西方列強派駐日本的公使館紛紛遭到攻擊,西方列強則又紛紛派出軍隊進行還擊,尊攘派和外國人之間的戰爭逐漸升級,最後長州藩藩主毛利家啓用了尊攘派人士高杉晉作,高杉晉作訓練了一支以普通市民、農民爲骨幹力量的新軍,加上西方列強在日本的軍事力量嚴重不足,高杉晉作的新軍在和外國人的交戰中連戰連捷,迫使外國人從日本撤軍,整個日本的尊攘運動越發高漲。

不過,張大河卻對發生在日本的一切一無所知。

由於從被欺負到欺負別人之間的角色轉換過於突然,西方列強從心理上還無法接受中國的銳變,因此也心懷叵測,都不願意將發生在日本的一切告訴中國人,甚至連美國人也在英、法等國的唆使下保持了沉默。

張大河的東海艦隊就在這樣毫無警覺的情況下一頭撞進了京都灣,結果遭受長州藩武裝軍船的突然襲擊,雙方在京都灣內爆發一場小規模的海上激烈衝突。

張大河通過望遠鏡仔細地觀察着幾千米外的港口,眉頭不覺皺緊,向一邊的大副劉從雲道:“從雲哪,我怎麼覺得這裡好像有些古怪。”

劉從雲也說道:“卑職也這麼覺得,可一時間卻不知道是哪裡不對。”

張大河道:“太平靜了,一點也不像是個熱鬧的港口,這裡可是京都灣,東瀛人的皇城所在地呀!豈能如此冷清?”

劉從雲聳然道:“長官這麼一說,倒還真是這麼一回事!這些東瀛人究竟想幹什麼?把港灣裡的所有船隻都躲避起來,莫非是怕我們攻擊他們?”

張大河道:“只怕未必如此,弄不好他們會主動進攻我們亦未可知。”

劉從雲摩拳擦掌道:“卑職倒希望東瀛人真的會蠢到來進攻我們,那我們就正好拿他們的水軍來練兵,嘿嘿。”

張大河皺眉道:“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和東瀛人衝突,這是校長的親口命令!我們必須嚴格執行。”

劉從雲神色一肅,厲聲道:“是,長官!”

兩人正說話之際,從港灣的四周突然悄無聲息地出現了幾十艘木船,這些木船呈輻射狀散佈在東海艦隊的四周,隱隱將三艘中華艦給圍了起來,甚至連京都灣狹窄的入口處也出現了幾艘大木船,封死了東海艦隊的退路。

張大河心頭一震,急通過望遠鏡觀察,赫然發現這些木船上居然都裝着火炮,黑洞洞的炮口已經瞄準了己軍軍艦,一些打扮得奇奇怪怪的東洋浪人正哇哇叫着填裝彈藥,看樣了是要準備發射了……

不過,從望遠鏡裡看得真切,東瀛人的火炮十分落後,而且還是前裝火藥的,炮彈也只是一顆顆的大圓鐵球而已。

張大河放下望遠鏡,向身邊的傳訊兵厲聲道:“立即罵笛示警,通知二號艦、三號艦,呈攻擊陣形散開,準備戰鬥!”

嘹亮的警笛聲倏然響徹雲霄,從三艘中華艦中部煙囪裡冒出的黑煙突然間變濃,原本保持緩慢行駛速度的軍艦突然間加速,掉頭駛向京都灣的狹窄入口。張大河清楚,在狹窄的港灣內跟大量東瀛軍船混戰是不明智的,最好的戰術應當是將東瀛艦隊引入大海,利用廣闊的大海充分發揮東海艦隊鐵甲艦速度快、火力強的特點,給東瀛艦隊以重創。

既然和東瀛海軍的一戰已經無法避免,不如先設法打好這一仗再說。

作戰的命令逐級下達,已經經歷過一次正規海戰的將士們反應明顯比前次快了許多,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各就各位做好了戰備,雙聯裝的四門主炮很快調低了射角,以確保能射中海面上的東瀛木船,側舷、艦尾的副炮、重機槍也已經嚴陣以待,隨時準備射擊……

三般中華艦在海面上拖出三道長長的浪花,以最高速度迎上京都灣入口處的幾艘東瀛大木船。

“轟!”

中華一號艦首先開炮,四炮齊射,首發就直接命中了一般東瀛木船的側舷,在一片猛烈的火光中,那艘東瀛木船被炸開了一個巨大的窟窿,海水迅速倒灌而入,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船體就開始傾斜……

“轟!轟!”

二號艦和三號艦幾乎同時開炮,又有一艘東瀛木船遭受毀滅性的打擊,由於這些東瀛船隻依靠人力或布帆驅動,移動速度緩慢,基本上無法依靠機動規避中華艦的炮擊,被瞄準就意味着被摧毀。

但東瀛人也表現出了悍不畏死的精神,既便船體被炸破開大洞,海水倒灌導致船體傾斜,也頑強地繼續前進,直到進入東瀛人的射程之內。

但東瀛人的火炮除了在中華艦的艦體上留下一處處的凹痕之外,再無任何建樹。

“轟!”

一號艦加足馬力,以高速狠狠地撞上了一艘木船,在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中,木船被轟然撞成兩截,當即沉沒,而一號艦卻毫髮無損繼續前行,迅速穿過了狹窄的京都灣入口,駛進了廣闊的大海。

頑強的東瀛艦隊不顧一切地追出入口處,試圖追擊。

三艘中華艦利用速度的優勢在海上兜了一個大圈,掉頭殺回,以主炮巨大的威力不停地殺傷東瀛人的船隻,這是一場一邊倒的屠殺,雖然東瀛人試圖偷襲東海艦隊,但由於張大河指揮得當,全艦隊官兵反應迅速,及時脫離了危險地域。

在脫離了危險之後,東海艦隊便大開殺戒,在短短四個小時的海戰中,就擊沉、撞沉了十六艘東瀛木船,僅有十餘艘東瀛木船負傷逃入京都灣,張大河率東海艦隊窮追不捨,再度追進京都灣,將所有參與進攻的東瀛船隻全部擊沉。

海戰過後,京都灣的海面上到處飄滿了船隻的碎片和東瀛人的斷肢殘軀。

張大河不知道的是,這支試圖伏擊外國船隊的海軍是屬於長州藩藩主毛利家的。

毛利家原本打算伏擊的並不是張大河率領的東海艦隊,而是荷蘭的一個商船船隊,在發現事情不對之後,毛利家並沒有及時撤軍,而是愚蠢地以爲,三艘中華艦的噸位要比歐洲列強的小許多,以爲有機可趁,遂執意發動襲擊。

事實證明,毛利家的僥倖心理是十分愚蠢的,三艘中華艦雖然噸位不大,但火力卻十分猛,參與伏擊的三十一艘大小木船居然全部被擊沉,長州藩的海軍也在這一戰中喪失殆盡,對毛利家的實力構成了沉重的打擊。

這一戰,甚至影響了倒幕派和幕府之間的實力對比,提前了幕府的兵變時間,這都是毛利家代表的尊攘派始料未及的。

不過,此時此刻的張大河卻半點也高興不起來。

雖然東海艦隊的將士們興奮不已,爲這次“輝煌”的勝利歡呼雀躍,可張大河卻有苦自己知,這次奉命前來東瀛,可不是和東瀛人來打仗的,而是要和他們開展貿易的!現在好了,一通海戰,將東瀛人打得落花流水,人家還會跟你做賣買嗎?

做不成賣買,就完不成校長定下的三步走策略中的第一步分化,他又怎麼回去向校長交差?

劉從雲從一邊拎着一罈酒繞了過來,向張大河道:“長官,不來一口嗎?”

張大河將目光投向海岸上零星的亮光在夜空下閃爍,沒好氣地答道:“沒那心情。”

劉從雲跟着張大河也將目光投向遠處的夜空,舔了舔嘴脣,色色地笑道:“長官的心思怕是早跑島上去了吧,嘿嘿,聽說東瀛的女人……”

第21章 情義第7章 懷疑第15章 雄心第18章 制肘(一)第19章 血腥第5章 會戰第14章 移民第26章 大義第44章 前奏第14章 局勢第7章 縱虎第21章 爭功第26章 大義第4章 大戰第38章 投降第4章 兵鋒第18章 制肘(二)第8章 戰敗第18章 肢解第23章 血戰第13章 炮擊第2章 清末第34章 血戰第8章 戰敗第28章 偷襲第20章 火線第2章 轉型第3章 驍勇第1章 危局第12章 得失第20章 災難第9章 添油第25章 仇恨第26章 殺戮第23章 精兵第17章 智取第20章 戰略第48章 圍點第17章 斬首第21章 爭功第24章 慘敗第8章 餉銀第17章 捷報第6章 鬥智第40章 統一第20章 意志第26章 大義第9章 楚勇第15章 雄心第13章 營官第18章 苦練第2章 糾紛第6章 決戰第18章 勞工第7章 決策第29章 爲將第13章 陷阱第24章 慘敗第5章 出路第35章 圍殲第1章 整編第23章 精兵第25章 壯烈第23章 精兵第11章 立威第29章 爲將第12章 得失第14章 練兵第8章 產業第17章 智取第34章 血戰第2章 清末第25章 冒險第15章 危險第29章 爲將第2章 清末第12章 初臨第12章 得失第39章 談判第18章 肢解第10章 地獄第22章 攻守第13章 慘烈第13章 炮擊第23章 大捷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序曲第2章 剿匪第28章 大捷第4章 貨幣第13章 慘烈第13章 陰險第32章 影響第1章 擴張第30章 利器第7章 策略第7章 驚險第39章 勾結第10章 不動第14章 騰飛
第21章 情義第7章 懷疑第15章 雄心第18章 制肘(一)第19章 血腥第5章 會戰第14章 移民第26章 大義第44章 前奏第14章 局勢第7章 縱虎第21章 爭功第26章 大義第4章 大戰第38章 投降第4章 兵鋒第18章 制肘(二)第8章 戰敗第18章 肢解第23章 血戰第13章 炮擊第2章 清末第34章 血戰第8章 戰敗第28章 偷襲第20章 火線第2章 轉型第3章 驍勇第1章 危局第12章 得失第20章 災難第9章 添油第25章 仇恨第26章 殺戮第23章 精兵第17章 智取第20章 戰略第48章 圍點第17章 斬首第21章 爭功第24章 慘敗第8章 餉銀第17章 捷報第6章 鬥智第40章 統一第20章 意志第26章 大義第9章 楚勇第15章 雄心第13章 營官第18章 苦練第2章 糾紛第6章 決戰第18章 勞工第7章 決策第29章 爲將第13章 陷阱第24章 慘敗第5章 出路第35章 圍殲第1章 整編第23章 精兵第25章 壯烈第23章 精兵第11章 立威第29章 爲將第12章 得失第14章 練兵第8章 產業第17章 智取第34章 血戰第2章 清末第25章 冒險第15章 危險第29章 爲將第2章 清末第12章 初臨第12章 得失第39章 談判第18章 肢解第10章 地獄第22章 攻守第13章 慘烈第13章 炮擊第23章 大捷第30章 利器第15章 序曲第2章 剿匪第28章 大捷第4章 貨幣第13章 慘烈第13章 陰險第32章 影響第1章 擴張第30章 利器第7章 策略第7章 驚險第39章 勾結第10章 不動第14章 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