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最後一戰

餘額不足

黃飛鴻敷衍了幾句,就在警衛員的保護下匆匆離開了大廳。

在司令部作戰指揮室裡,黃飛鴻終於看到了滿臉壞笑的秦中華*,也就是中國空軍現任司令官。

一看到秦中華臉上的壞笑,黃飛鴻立即警覺地問:“大廳裡那些記者是不是你搞的鬼?你這個混蛋,還真是有仇必報啊,一年前的舊賬到現在居然還記得。”

“嘿嘿。”秦中華咧嘴一笑,露出兩排潔白的牙齒,說道,“上次我去羅馬,你如此盛情款待,這分深厚大義我豈能輕易忘記,每思每刻不在想着報答你啊,今天的不過小意思,作不得數,呵呵。”

黃飛鴻苦笑搖頭,無奈道:“你這傢伙,真拿你沒辦法。”

兩人嘴裡所說的往事,也就是現在社會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桃色新聞,記者至所以問黃飛鴻是不是有兩個紅顏知己,其中還有一個是意大利女郎,就是因爲這件事被曝光後,公衆的反應。

事情得從一年前說起。

一年前,也就是1876年,秦中華到羅馬視察在歐洲作戰的航空一師、航空二師官兵,時任中國國防軍駐歐洲司令官的黃飛鴻自然是盛情款待,酒過三巡,兩位至今仍然單身的軍事首長患了寡人之疾,找了幾個美麗的意大利女郎胡天胡地,結果被狗仔隊逮個正着,第二天便上了某全國性報紙的頭版頭條,一時間傳得舉國風雨……

黃飛鴻長駐海外倒也罷了,秦中華回國後卻是傷透了腦筋,幾乎每天都有記者圍着他的司令部,對他進行輪番轟炸,讓他不勝其煩!此番,黃飛鴻回國述職,順道來空軍司令部探望老同學,秦中華自然免不了也要讓他嚐嚐這番滋味。

秦中華得意一笑,接着說道:“飛鴻,今晚我做東,下河街包場子,嘿嘿,玩不盡興就不歸宿如何?”

黃飛鴻討饒道:“得,秦兄你就饒了我吧,上次的事情我還沒向曉燕解釋清楚呢,你再這麼一扯,她還不得跟我分手啊?”

秦中華道:“瞧你那點出息,天下女人又不止曉燕她一個,沒了她,不是還有成千上萬的意大利女郎和法國女郎等着你挑麼?人家歐洲女郎哪點比國內女孩子差了?身材火辣、容貌姣好不說,脾氣也要溫順得多。”

黃飛鴻連連搖頭道:“不跟你說了,如果你只有這些話,那小弟我可就不奉陪了,大總統還等着我前去述職呢。”

秦中華道:“哎,等等,我和你一塊去,正好我也有事情要面見大總統。”

“走吧,那我坐你的專車去,也可以沾沾空軍司令的光。”

大總統辦公室,秦漢隆重地接待了前來述職的黃飛鴻和秦中華。

讓座,讓女秘書替兩人倒好茶水,秦漢這才舒適地在兩人面前坐了下來,經過這幾年安逸的生活,秦漢的身體已經微微有些發福。年歲不饒人,已經年過四十的秦漢眼角上也出現了淺淺的皺紋。

“飛鴻,這次不遠萬里將你從歐洲召回國內,一方面固然是想親口聽聽你對歐洲局勢的看法,另一方面卻也是希望你這次回來,能夠將你的個人問題解決一下。呵呵,你和中華都已經成爲中國軍界的兩個鑽石王老五了,你們兩個一天不結婚,媒體記者就一天不會放過你們倆啊。”

黃飛鴻笑道:“我看後者纔是校長將學生召回的主要目的吧?江曉燕可真是神通廣大呢,居然能夠請動校長爲她做說客。”

秦漢伸手道:“哎,這事你別賴曉燕,她到現在還不知道你回長沙了呢!我不想別的,只想你早日解決終身大事,只娶一個也好,娶上三妻四妾也罷,總之先把個人問題解決了,別人纔不會對你說三道四,你纔可以專心在前線指揮打仗。”

黃飛鴻聳肩,打趣道:“校長親自下令,那學生就只好服從了。”

秦漢笑罵道:“少在那得了便宜還賣乖,江曉燕可是我軍軍界一枝花,多少年輕軍官的眼睛都巴巴地盯着她呢!這樣既漂亮又能幹的老婆,打着燈籠也難找啊,我要是再年輕個十歲,還非得跟你搶去。”

黃飛鴻搖頭,苦笑道:“校長,這事回頭再說,學生還是先彙報工作吧。有事些,學生怕泄密,在電報裡不敢給你講太細,當面才說得清楚。”

秦漢一聽來了精神,問道:“說來聽聽。”

黃飛鴻整理了一下思路,答道:“實際上,歐洲的局勢現在的確十分有利,各國政府的態度都十分積極,包括素來敵視我軍的葡萄牙,對我軍也變得十分友好!據可靠消息,英格蘭首相正在遍訪西歐各國,試圖建立統一的反中軍事聯盟,但每一個被訪的西歐國家都明確表示反對,英格蘭帝國差不多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了。”

秦漢道:“挽句話說,武力進攻英倫三島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黃飛鴻道:“是的,大總統!在經濟大蕭條期間,由於我國對西歐列國的大力援助,挽救了他們幾乎崩潰的國民經濟,目前,整個歐洲的經濟體系都依賴於我國的支持才得以運轉,坦率地講,只要我軍首先宣戰,至少有十個以上的國家會協同作戰。”

秦漢道:“至所以遲遲沒有下達進攻英格蘭本土的命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駐歐洲的兵力不足,從本土調集重兵前往作戰,成本又太高,故而一再拖延下來。但如果有歐洲各國出兵,這事就又另當別論了。”

黃飛鴻道:“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戰,完全可以按照校長一貫倡導的理想作戰模式來進行,由我國提供武器,歐洲盟國提供兵員,最終由戰敗的英格蘭來替整個戰爭買單!我軍既可以避免巨大的人員傷亡,同時又可以大量消傾銷軍火公司的庫存軍火,實現武器的更新換代,真可謂一舉兩得。”

秦漢點頭道:“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儘管遭遇了沉重的經濟危機,工業革命的成果幾乎毀於一旦,但英格蘭的軍事底子卻是擺在那兒的!尤其是他們的皇家海軍,我們的大西洋艦隊至今仍然無法突出北冰洋南下就足以說明一切問題。”

黃飛鴻道:“大西洋艦隊雖然沒辦法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阻擊,但印度洋艦隊的第五艦隊卻已經成功地將英國軍艦逐出了地中海,現在,從我國本土經過馬六甲海峽、經過印度洋、紅海,再經過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的海上運輸線已經全線打通,我進駐歐洲的遠征軍再不必通過陸地運輸補給了,這極大地降低了遠征軍的作戰成本呀。”

“恩,是時候發起對英格蘭的最後一戰了!”秦漢聽得躍躍欲試,奮然道,“這一戰,我決定動用我軍的最新研究成果——航空母艦參戰,一定要徹底消滅英格蘭的海軍力量,只要擊敗了英格蘭,地球*再沒有值得一提的敵人,整個世界都將臣服在我們以及我們的盟友腳下……”

“航空母艦?”黃飛鴻聽得滿頭霧水,“那是什麼東西?”

一邊的秦中華頗爲不屑地回答道:“就是移動的海上飛機場嘍,在一艘10萬噸的大船上安裝一塊由鋼板焊制而成的100米寬,500米長的跑道,提供我們的戰鬥機起降儲存,就這麼簡單!其實要我說,花那麼多軍費去建造一艘航空母艦,足可以在歐洲大陸上修建十個軍用飛機場了,真是不值啊。”

“你懂什麼?”秦漢罵道,“你的飛機能飛多遠啊?能從意大利飛越英吉利海峽,飛到倫敦上空去?修飛機場的花費是比建造一艘航母要便宜得多,可你能在世界的任何角落修滿飛機場?你的空軍有那麼多的飛機,可以遍佈部署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有了航母就不一樣了,我軍就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將我們的戰鬥機部暑到世界的任何角落,明白嗎?”

1879年10月,經過兩年的精心準備,由三支航母編隊組成的印度洋艦隊特混編隊穿越直布羅陀海峽,開進大西洋,並在英格蘭島的西南方遭遇英皇家海軍主力,兩軍爆發規模空前的大海戰。

激戰中,從航母上起飛的中國戰鬥機給英國艦隊造成了極大的殺傷,由於射角的關係,英艦火炮對天上的戰機根本無可奈何,只能陷於被動挨打的境地,再加上英艦噸位龐大、移動笨拙,根本無力躲避行動迅速的中國戰機的轟炸。

激戰了一下午,英國皇家海軍的9艘萬噸級大型戰列艦被當場炸沉,剩下的2艘也在倉皇逃竄途中沉入大西洋海底,其餘中小型軍艦累積被擊沉達176艘之多,經過這一次海戰,英國皇家海軍基本覆滅。

航母的巨大威力在這一戰中發揮得淋漓盡致,曾經三次擊敗中國大西洋艦隊,並且給中國海軍造成重創的英國皇家海軍這次可以說是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航母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中英海軍的實力對比。

11月,特混編隊轟炸了英格蘭的各大港口,摧毀了英帝國的造船廠,至年底,英格蘭徹底喪失了對英倫三島周圍海域的控制權,登陸作戰的時機終於成熟了……

1880年6月,由中國、普魯士、俄羅斯、芬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盧森堡、丹麥、挪威、瑞典、烏克蘭、波羅的海聯邦等15國組成的45萬聯軍在伊斯特本登陸。

7月,倫敦陷落,英格蘭戰敗投降。

10月,在中國的倡導下,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當選爲永久主席國,至此,以中國爲主導的世界格局正式成形。

(全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27章 俘虜第3章 訓練第35章 軍威第9章 歲入第9章 進攻第18章 制肘(一)第3章 陰謀第13章 營官第16章 壯烈第13章 搶攻第17章 智取第6章 運籌第9章 妥協第13章 炮擊第4章 兵鋒第15章 序曲第43章 算計第16章 誘敵第5章 醞釀第11章 立威第14章 騰飛第13章 陷阱第11章 慘烈第17章 斬首第32章 影響第8章 新軍第2章 治國第18章 苦練第13章 營官第22章 攻守第15章 雄心第21章 犧牲第3章 制衡第10章 備戰第33章 遊擊第20章 紀律第39章 談判第9章 比武第16章 密約第20章 戰略第38章 投降第7章 內訌第7章 縱虎第16章 亂戰第21章 重工第22章 爆發第1章 殉國第12章 誘殲第1章 思想第17章 智取第20章 意志第44章 前奏第3章 湘勇第4章 東征第18章 演習第36章 困獸第13章 炮擊第16章 精兵第8章 新軍第7章 懷疑第22章 慘敗第14章 勾結第4章 東征第3章 意第17章 捷報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智取第9章 楚勇第24章 慘敗第15章 教育第15章 雄心第20章 戰略第24章 清醒第1章 危局第14章 練兵第15章 衝突第24章 斬首第16章 亂戰第13章 忠告第27章 俘虜第10章 禮教第28章 偷襲第5章 醞釀第44章 前奏第1章 孔學第13章 忠告第28章 偷襲第23章 狹路第2章 轉型第37章 慘敗第11章 立威第32章 遭遇第23章 血戰第19章 打劫第5章 混戰第40章 調整第23章 狹路第11章 二流第7章 懷疑第7章 策略
第27章 俘虜第3章 訓練第35章 軍威第9章 歲入第9章 進攻第18章 制肘(一)第3章 陰謀第13章 營官第16章 壯烈第13章 搶攻第17章 智取第6章 運籌第9章 妥協第13章 炮擊第4章 兵鋒第15章 序曲第43章 算計第16章 誘敵第5章 醞釀第11章 立威第14章 騰飛第13章 陷阱第11章 慘烈第17章 斬首第32章 影響第8章 新軍第2章 治國第18章 苦練第13章 營官第22章 攻守第15章 雄心第21章 犧牲第3章 制衡第10章 備戰第33章 遊擊第20章 紀律第39章 談判第9章 比武第16章 密約第20章 戰略第38章 投降第7章 內訌第7章 縱虎第16章 亂戰第21章 重工第22章 爆發第1章 殉國第12章 誘殲第1章 思想第17章 智取第20章 意志第44章 前奏第3章 湘勇第4章 東征第18章 演習第36章 困獸第13章 炮擊第16章 精兵第8章 新軍第7章 懷疑第22章 慘敗第14章 勾結第4章 東征第3章 意第17章 捷報第13章 營官第17章 智取第9章 楚勇第24章 慘敗第15章 教育第15章 雄心第20章 戰略第24章 清醒第1章 危局第14章 練兵第15章 衝突第24章 斬首第16章 亂戰第13章 忠告第27章 俘虜第10章 禮教第28章 偷襲第5章 醞釀第44章 前奏第1章 孔學第13章 忠告第28章 偷襲第23章 狹路第2章 轉型第37章 慘敗第11章 立威第32章 遭遇第23章 血戰第19章 打劫第5章 混戰第40章 調整第23章 狹路第11章 二流第7章 懷疑第7章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