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質問

第684章 質問

彭城,作爲連通四方的中原大城,靠着交通上的便利,一向繁榮昌盛,人口衆多。

在楚國統治時期,此城是各地商賈遊俠來往之地,頗有自由放浪之風氣。

收歸秦國後,因爲地處關東,與朝廷相距遙遠的緣故,此地的管理上依舊很鬆懈,要不然也不會被張良等人任意往來穿梭。

近來因爲始皇帝被刺殺之事,整座城池進入了封鎖和軍管狀態。

城中每時每刻都有全副武裝的秦卒進行巡邏,縱馬奔馳的騎兵遊弋於各處鄉里。當地人進出城門要經受盤問,各處要道更有手持兵刃的秦卒站崗和巡視,檢查每一個路人的驗傳,確認身份。

這讓彭城人過得十分壓抑,但誰也不敢表達不滿。

先是張良刺殺。後又傳來項氏舉旗造反的消息,這突然間發生的變故早讓人驚掉了下巴,當地黔首大多心懷不安,生怕遭受牽連。

直到武功侯趙佗平定項氏叛亂,並將項氏兄弟和逆賊葛嬰的首級,懸掛於城頭後,整個彭城的軍管狀態才鬆懈了一些。

而今日,有皇帝詔令下達,宣佈彭城警戒解除,除了各處交通要道依舊有人看守,檢查來往者驗傳之外,其他警戒措施相繼取消。

伴隨而來的則是另一個大消息。

“聽說了嗎?刺客張良的同夥都被抓住了,今日就要被車裂!”

“怪不得管制開始放鬆,原來是刺客抓到了。咦,聽上去張良還沒抓住?這人厲害啊,刺殺皇帝還能全身而退,是個英才。”

“我看到城門張貼的懸賞令了,上面寫能擒住張良者,將賜卿爵,還有六千金的賞賜!”

“什麼!張良在哪裡!乃公要抓他,我的母啊,好多錢!”

對六國遺民來說,秦國的卿爵顯得有些縹緲,普通黔首庶民難以估算這爵位的價值。

但六千金那可是每個人都懂的東西,一個個聽得滿嘴流口水,巴不得自己能將張良捉住,換取一家人翻身做人上人。

一日之間,張良的人頭成了彭城人最渴望得到的東西。

而且這份賞金的消息還在以極快的速度傳向四方。

這就是始皇帝的用意所在了。

他要用極高的賞金,富貴的前程,來讓張良變成天下人都想抓住的逃犯,讓他無所遁形!

在懸賞令下發的時候,作爲當事人的公孫信已經吃下了最後一頓飯,等待被押上刑場。

只是公孫信死之前,卻有一人特意來見他。

“趙佗,你以惡毒殘忍的刑罰折磨我還不夠嗎?”

“你莫非還要在我死之前來嘲諷一番,趙佗,你真不是人!”

公孫信牙齒咬得“咔咔”響,死死的瞪着面前的趙佗。

要不是他被全身捆綁,身側更有秦卒持着刀劍虎視眈眈,他說不得就要撲向趙佗,以死相鬥。

趙佗笑了笑。

想起之前有人提議將公孫信的性命先留下,待到抓住張良後好讓公孫信進行辨認,以防止再出現烏龍事件。

但被始皇帝駁回了,他被刺殺之後,胸中的怒火越燒越旺。

好不容易抓住了一個刺客同黨,恨不得殺之以泄怒火,怎麼可能留下公孫信的性命,所以執意要將公孫信戮殺,以解心頭之恨。

託了公孫信的福,原本將要被腰斬處死的項襄卻留了下來,理由是他曾在項氏宅邸中見過張良,可以代替公孫信的作用。

說起來,這公孫信出現的太及時了,還救了項襄一命呢。

趙佗自是不會無聊到來找一個將死之人取笑,他此來見公孫信最後一面,只有一個目的。

“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

“問題?”

公孫信冷漠相對,心中暗想如果趙佗問他是否知道張良逃亡後會去哪裡,他就編一個地方,來戲弄對方一番。

趙佗淡淡道:“你和張良恨我嗎?”

公孫信怔住了。

他和張良,恨趙佗嗎?

這答案還需要說嗎。

公孫信哈哈笑起來,然後臉色猛地一變,呲牙咆哮道:“恨!我恨不得剝了你的皮,吃了你的肉,飲盡你趙佗的血,將你大卸八塊,方解我心頭之恨。”

“趙佗,你助暴君趙政殘虐天下,荼毒生民。天下之間,哪有不恨你的人!若說子房,哈哈哈,他之前還曾想着你和那暴君同乘一車,力士一椎下去,就讓你二人共赴黃泉,你說恨不恨!”

公孫信憤怒的咆哮着,發泄着他死之前的所有怒氣和鬱氣。

趙佗眨了眨眼。

這張良還挺會想的啊,居然刺殺前還幻想着他趙佗和皇帝坐一車,然後來一個雙殺。

趙佗搖了搖頭,準備轉身離去。

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從公孫信的話來看,趙佗確定張良最恨的除了皇帝外,恐怕就是他趙佗了。

這樣一來,在趙佗眼中,張良就有了破綻。 如果這一次沒有將張良搜捕出來,那日後等到局勢穩定,他說不定可以利用這一點,佈置陷阱將張良釣出來。

在離去前,對於身後滿臉恨意的公孫信,趙佗開口說了一番話。

“爾等因六國之亡恨我,但我助皇帝滅了六國,使得萬民得以安歇,天下戰亂平息。”

“爾等恨我殺了陳餘、趙說之輩,但在爾等勾結匈奴時,我率軍抗擊胡夷,爲諸夏開疆拓土,絕滅胡人之患。”

“爾等恨我,號稱是爲了天下,但那天下,不過是你六國貴族之天下。爾等所做刺殺之事,讓項氏族滅,讓黔首疲擾,讓天下陷入新的戰火。”

“爾等當問一問自己,你們的所作所爲,到底給這個天下帶來了什麼?”

“到底誰纔是天下之賊匪!”

趙佗留下滿臉驚愕的公孫信,大步走了出去。

他之所以會說這些,正是因爲張良、公孫信等人所做的刺殺之事,即將給這個帝國,給天下黔首帶來一場新的戰爭。

……

在公孫信等刺客被車裂。

刺殺事件發生後的第一場朝會,也在彭城的行宮中召開。

始皇帝身穿黑色袍服坐於主位,面色冷漠,看不到一絲處決刺客同黨後的高興和喜意。

隨行東巡的右丞相隗狀,左丞相王綰,廷尉李斯,治粟內史王戊等重臣公卿盡數雲集一堂。

趙佗同樣立於其中。

這場朝會其實是該回到咸陽後,召集滿朝公卿進行商議的,畢竟事關國家大事,軍爭攻伐,需要參考太尉王賁,將軍蒙武等人的意見比較好。

但始皇帝等不及了,他的傷勢還沒有徹底痊癒,暫時不能上路去經受顛簸之苦。

彭城離咸陽又足有兩千多裡的距離,來回時日太長了,這是始皇帝難以忍受的。

所以他決定在彭城直接開會做決定。

“逆賊張良乃昔日韓相之後,怨朕滅亡韓國,故存謀逆之心。其遠赴海東,勾結𤞃貊小邦之君,箕氏朝鮮之主,攜帶武士回中土,行謀刺之事。”

“今張良之同黨盡數伏法誅殺,然其人逃遁不知所蹤。朕心中怒火難熄,除張良之外,區區𤞃貊、朝鮮之蠻夷,竟敢夥同謀刺於朕,爾等說說,該怎麼辦?”

始皇帝聲音平靜的詢問,但在這平靜的語調下,誰都能感受到那滔天的怒火澎湃。

“蠻夷小邦,竟敢謀刺天下之主,此乃大逆不道,當誅!”

治粟內史王戊立刻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

李斯冷聲道:“當發大軍擊滅之,滅其國,誅其王,奪其地,毀其社稷,向天下展示我大秦之威嚴!”

“廷尉所言甚是,我大秦當派大軍擊滅海東蠻夷!”

屋中衆公卿紛紛開口附和。

皇帝的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沒人會在這種時候做錯題。

見到羣臣紛紛喊戰,始皇帝心裡舒服了一些。

他轉頭,看向武功侯趙佗。

“武功侯,你乃朕之愛將,可願率大軍出征,爲朕掃滅海東,復我國仇!”

始皇帝停頓了半晌,又加了一句,說道:“海東平定之日,便是你功封列侯之時。”

聽到這話,屋中所有人全都羨慕的望向趙佗。

這就是皇帝的寵愛和信任啊!

這就是赤裸裸的機遇啊!

海東的𤞃貊和朝鮮是什麼?

塞外蠻夷小邦,一羣披着毛皮的野人,秦國沒有統一天下前,這些小邦尚且被燕國吊打,其國力之弱小可見一斑。

也就是他們離的大秦遠了些,這才倖免於秦軍征伐。

真等到秦軍大舉出徵,轉瞬之間就能覆滅。

可以說,這就是皇帝給趙佗送上的一個大功勞啊,一點挑戰性都沒有。

打敗這弱小的敵人,趙佗就可成爲大秦爵位最頂級的列侯,這簡直就是皇帝給趙佗的寵愛啊。

在皇帝期待的目光,衆公卿羨慕的神色中。

趙佗心裡嘆了一聲。

然後,他搖了搖頭。

(本章完)

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81章 楚亡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51章 穿雲箭第676章 羣羊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91章 父子第677章 自剄第212章 獨立曲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173章 勵士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19章 皇家第199章 爭心第57章 秦無忌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86章 教導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683章 公孫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698章 太子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708章 反對第289章 墨守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12章 舞陽相召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22章 鹿鳴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120章 宮中第52章 分功第282章 將門第723章 核心第82章 開砲第122章 嬴陰嫚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688章 胯下第828章 帝迎第533章 上將軍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53章 反目第55章 屯長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3章 豎子陰險第754章 定閩第758章 賜子爵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792章 戰死第5章 刎頸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31章 少女第212章 獨立曲第183章 魏咎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194章 投壺第168章 五大夫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794章 徵西第485章 老匹夫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81章 城降第755章 全都要第832章 絕症第164章 秦寇第95章 趙高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61章 將攻第695章 熊心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258章 秦王怒第249章 蘄邑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215章 家書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841章 制度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670章 項氏抉擇
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381章 楚亡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751章 穿雲箭第676章 羣羊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574章 叛秦者死第466章 砲轟臨淄第91章 父子第677章 自剄第212章 獨立曲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173章 勵士第276章 公主贏了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597章 單于乞降第719章 皇家第199章 爭心第57章 秦無忌第551章 大風弩陣第86章 教導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683章 公孫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698章 太子第589章 頭曼求婚第708章 反對第289章 墨守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440章 攘夷之功第12章 舞陽相召第623章 老父與子第494章 反對婚事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22章 鹿鳴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587章 二襲胡營第120章 宮中第52章 分功第282章 將門第723章 核心第82章 開砲第122章 嬴陰嫚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688章 胯下第828章 帝迎第533章 上將軍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753章 反目第55章 屯長第303章 趙佗墜馬第475章 悉定齊地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372章 江東之變第13章 豎子陰險第754章 定閩第758章 賜子爵第374章 秦王臨楚第792章 戰死第5章 刎頸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232章 八山之戰第31章 少女第212章 獨立曲第183章 魏咎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194章 投壺第168章 五大夫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794章 徵西第485章 老匹夫第664章 欲錘趙佗第110章 齊楚何先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181章 城降第755章 全都要第832章 絕症第164章 秦寇第95章 趙高第665章 刺客行蹤第575章 殺雞儆猴第761章 將攻第695章 熊心第124章 楚國使者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258章 秦王怒第249章 蘄邑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215章 家書第570章 皈依之心第841章 制度第315章 酈生使齊第670章 項氏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