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憂慮

也難怪小薛氏這般憂心,如今她滿腔母愛都放在小女兒秦錦春身上了,一心盼着秦錦春能過得好。能說成蔡家這門好親事,她自然是高興萬分,可是,如果嫁得高門大戶的代價,就是從此母女分離,小女兒還要去苦寒之地受罪,又要冒着守寡的風險,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小薛氏寧可小女兒嫁得平凡一些,平平安安一輩子,夫妻白首偕老就好。

然而她這番心事,在座的妯娌們不是個個都能理解的。

小馮氏安慰她:“城衛的差事雖然好,但蔡十七若是一直跟在蔡世子身邊做跟班,也難有出頭的一日。調去邊軍駐守幾年,只要立了功勞,想要調回京城來,將來高升也就容易了。蔡十七背靠着雲陽侯府,不愁無人賞識,缺的只是資歷和功勞。雲陽侯給侄兒安排這麼個差事,就是有心要栽培他呢。大嫂放心,邊軍聽着危險,其實一年到頭,也遇不上幾回敵襲,來的都是小撥人馬,大軍一出動,沒兩天就能平息了。我在大同的時候,也不是沒見過,初時還挺害怕的,沒想到敵人連大同城的城門都沒摸着,就被剿滅了,叫人白擔心一場。我們五爺倒是花費更多的時間在練兵上,一年都未必能遇上一回敵襲呢。聽說榆林那邊的戰事會多一些,但也都是零零星星的小戰罷了。”

蔡勝男也道:“正是如此。別看十七隻是雲陽侯的遠房侄兒,但他自小在雲陽侯府長大,說他是雲陽侯夫妻的親子,也不過如此了。蔡家長輩們都十分看重他,不會給他安排特別危險的去處的,還等着他將來成長起來了,可以成爲蔡家的頂樑柱呢。況且,不但蔡家,就連閔家、馬家等等,真正想要在軍中做出一番成績來的子弟,誰不是要往邊鎮走一遭的呢?留在京中固然是舒適太平,但靠着熬資歷升上去,熬到頭髮花白了,也未必能有四五品,哪裡及得上邊城回來的將領們風光?不說我們世子爺,就是五爺,又何嘗不是如此?人人都是走這條路的,大嫂也不必擔心太過了。”

姚氏則笑着推了小薛氏一把:“有這麼出息的女婿,你還愁什麼?只等着他給你家四丫頭掙個誥命回來就是了!女婿如今的官位,論品階就已經在大伯子之上了,你們家四丫頭的風光,還在後頭呢!”

閔氏則說:“要是四丫頭害怕邊城危險,大不了就留在京裡看家,不跟着去遼東就是了。這樣的事也不是沒有,除了領軍的將軍一定要將家眷留在京城以外,尋常武官帶家眷守邊,或是留妻子在家奉養公婆,都是常事。只不過年輕夫妻分開兩地,時間長了,關係疏遠了事小,萬一蔡十七年輕人火力大,一時沒憋住,找了個妾室通房,那就麻煩了。到時候只怕婆家那邊的長輩,也不會幫四丫頭說話的。因此她成親之後,最好還是跟着蔡十七過去,照顧男人的衣食住行是一回事,幫着打點官場上的往來交際,也能給男人省下許多功夫。”

秦家的幾個媳婦,閔氏出身將門,蔡勝男與小馮氏都有多年邊鎮生活經歷,都可以給小薛氏提供經驗做參考。她們是真沒覺得蔡十七被派去遼東駐邊,有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就是遼東比大同與朔州更冷些,冬天可能會不太習慣罷了,但遼東那邊承平已久,先前駐守的遼王府又挺富庶的,駐軍日子過得不會差,更別說蔡十七又不是尋常門第出身,以雲陽侯在軍中的地位威望與人脈,還怕他小夫妻倆過去了會受罪嗎?

然而小薛氏的心情並沒有因爲妯娌們的勸說而安定多少。她知道,其他人說的,跟她真正擔心的,其實並不是一回事。

猶豫再三,她還是坦白地說出了自己心中最大的擔憂:“先前儀姐兒出嫁的時候,我孃家那邊來了人坐席,後來……我們太太就跟我們孃家那邊……和好了。是我叔父前幾日來家裡說起,道是從江南的一些商戶那邊得來的消息,京城這邊……好象在特意收購大批夏糧和秋糧,除去各地留下足夠自用的,今年產出的糧食,至少有一半,都已經有了買家,連契約都簽了,還有官府出面做保。這些糧食,通通都要運往遼東那邊去。我叔父小時候見過邊疆大戰時,江南運軍糧北上的情形,覺得可能是遼東準備要開戰了。他想着,這興許是一條財路,朝廷要糧食,薛家也有糧,還可以上嶺南和閔地去收糧,若是能跟朝廷做生意,不但有錢賺,還能賣朝廷一個好,因此特地來家打聽,問能不能讓家裡人也摻一腳……這種事兒我如何能知道?只是好好的,往遼東那邊運大批糧食,還是朝廷出面,說是要打仗了,叫人如何不擔心呢?”

要是太平年月,女婿要調去遼東駐守上幾年,她興許會捨不得女兒,也擔心女兒女婿到了外地會如何度日,但絕不會擔心到如今恨不得家裡沒定過這門婚事的程度。那可是打仗!萬一蔡十七有個好歹,女兒這輩子怎麼辦?!榮華富貴雖然好,也要有命去享才行!

妯娌們這才明白了小薛氏真正想說的是什麼。姚氏立刻直起腰來:“不會吧?從來沒聽說過要打仗呀?我們爺沒聽說過,我孃家那邊也沒……”忽然想起姚氏還到不了權力中樞,而外祖王家……自打外祖去世後,外祖母就閉門謝客,長房那邊直接撤回了老家,更不可能得到消息了。她抿了抿脣,又不太願意讓妯娌們發現她沒底氣,強笑着又添上一句:“該不會是先前遼東軍出了虧空,如今才急着收糧食去填補吧?不然好好的怎麼會打仗?北戎跟咱們朝廷都相安無事三四十年了!”

蔡勝男與閔氏齊齊看了她一眼,沒有回答她的話。

小馮氏有些猶疑:“若是真要打仗了,我們侯爺肯定會說話的……先前並沒有聽說過,想來無事?”

小薛氏忙說:“我並不是危言聳聽!這事兒千真萬確!我叔父說了,負責押運糧食的,好象就有肅寧郡王名下的商隊,想來是他先前回封地那段日子做的。我叔父在滄州碼頭上還遠遠地瞧見他了呢。”

蔡勝男淡淡地道:“若真有大戰,朝廷自有主張,我們在家裡等消息就是了。大嫂也不必擔憂,更不要四處找人去打聽,各家都有子弟會被派去守邊,十七並不是唯一的一個,鬧得多了,對他名聲不好。他自小武藝出衆,又有志氣,就等着一個能施展本事的好機會呢。倘若真有大戰,他是不會錯過的。”

小薛氏欲言又止。

閔氏則道:“若是當真有大戰,軍眷是可以不隨軍的,四丫頭也不必非得跟過去。大嫂不必擔心。”

小薛氏怎麼可能不擔心?聽了妯娌們的話,她心裡更加擔心了。因爲她發現,原本只是叔父的一句話,她還半信半疑的,如今看起來卻似乎……有了七成的可能會成爲現實?那可是打仗呀!她自出生以來,就從沒有真正經歷過戰事,連妯娌們見過的那種小規模邊鎮衝突也沒見過,一想到都忍不住面色發白,心裡害怕得睡都睡不好覺。

蔡家還想要讓蔡十七與秦錦春提前完婚,這是爲什麼?難不成……是明年就要打仗了,他們想要多一點時間,給蔡十七留後麼?那她的小女兒豈不是很有可能會守寡?!

小薛氏憂心腫腫,面色慘白得好象隨時都會暈過去一般。妯娌們見狀,都有些無奈,只得紛紛溫言安慰開解。

直到小馮氏說出一句:“一切都只是猜測罷了,大嫂子什麼準信兒都沒有,就先在這裡胡思亂想嚇自己,萬一把人嚇壞了怎麼辦?肅寧郡王常常能見,他在咱們家裡從來都是有事說事,不會瞞人的。他又沒提什麼運軍糧、遼東開戰的事,興許……就是運點糧食而已。他不是先前遼王府的孫子麼?遼王如今被貶成了益陽郡王,說不定真的是因爲有虧空。做孫子的替祖父描補一番,也是合情合理的。但這種事說來是他家中醜事,又怎會跟我們提起呢?大嫂子的叔父,可能只是瞎猜罷了。”小薛氏覺得有理,這才稍稍安下心來。

最終妯娌幾個好不容易把小薛氏安撫住了,纔將人送走。回頭姚氏就不鹹不淡地哂道:“當初還以爲二房當真結了門好差事,四丫頭嫁得好人家呢,沒想到是這個結果……也對,若真是難得的好親事,哪兒有這麼容易便宜了他家?”

蔡勝男瞥了她一眼,姚氏這纔想起蔡十七乃是蔡勝男的侄兒,自己的話好象有貶低人家侄兒的嫌疑。她如今正跟蔡勝男親近呢,忙賠笑說:“是我說錯了,弟妹那個侄兒,本來就是青年才俊。這門親事,原是四丫頭高攀來着。”

蔡勝男真不知該好笑還是生氣,只得當作沒聽見,正色對妯娌們說:“不管遼東是不是要打仗了,朝廷沒有明言,我們就別跟任何人講起了。若是引得官民不安,反倒是罪過。大嫂子只是擔心女兒罷了,我們多幫她操辦四姑娘的嫁妝,讓她忙碌起來,自然就沒功夫胡思亂想了。”

衆妯娌們無論各自心中怎麼想,都齊聲應是。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五百章 嬉鬧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除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六十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友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九章 當年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帖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十章 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九十二章 上學第四章 往來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年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十三章 偷聽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六十九章 拜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三百章 有愧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六十章 密議第二十七章 質問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二十章 人多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
第一百七十七章 相遇第二百一十二章 試探第六百五十八章 挑撥第五百章 嬉鬧第一百三十七章 尋親第二百一十章 艱難第七十九章 問明第一百四十二章 清除第四百六十七章 喜悅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定第四百一十章 線索第六十一章 法子第六十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友第二百八十四章 扭曲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九章 當年第五十五章 表字第七十四章 糾結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第一百一十八章 請帖第四百七十四章 回城第一百八十八章 清晨第三十九章 催促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三十五章 套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藏書第十章 問題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遇第二十七章 衝突第七十八章 盤問第九十二章 上學第四章 往來第四十五章 探親第五百三十四章 瑜娘第一百七十八章 來使第三十四章 族譜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年第五十一章 土臉第二百七十一章 別館第四百三十二章 怨恨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五百七十四章 親友第十三章 偷聽第三十六章 苦主第八十九章 請罪第九十二章 信使第八十三章 冷汗第一百八十七章 急報第三百零八章 鄉試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一百一十二章 疑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第一百六十一章 求婚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六十九章 拜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怪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怨忿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疑第二十六章 閒話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二百三十八章 傳聞第一百三十四章 泄露第一百二十章 請罪第六百四十七章 打聽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七十六章 信任第七百一十六章 扶靈第七十四章 墨光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三百章 有愧第四百七十九章 着急第五百一十八章 密會第三十三章 清單第二百五十三章 聚首第一百三十五章 周到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戲第六十章 密議第二十七章 質問第一百八十章 相約第一百二十九章 祈福第六百六十九章 教誨第六百八十五章 嫉恨第四十七章 拜訪第六百二十一章 引蛇第八十二章 侍中第二十章 人多第四百七十五章 反應第二百四十五章 輩份第六百八十章 反應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二百一十四章 尋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惱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