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真相

皇帝與太子聽到這裡,都不由得長吁一口氣。

皇帝嘆道:“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秋嬤嬤無子無女,將蜀王視若親生,愛屋及烏,誰能想到,蜀王世子對她只有欺瞞與利用呢?如今大錯鑄成,也難怪她會接受不了。”

太子則道:“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若秋嬤嬤不是忘了分寸,背棄了太后娘娘與她的多年情份,爲私情所惑,不顧是非黑白,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又怎會有今日的下場?她被蜀王世子欺瞞,固然可憐。但她也同樣欺瞞了太后娘娘與父皇,根本談不上無辜。”

皇帝聞言,只能再感嘆一聲。

太子轉向秦含真,微笑着道:“蜀王世子妃態度轉變如此忽然,都是侄兒媳婦的功勞。此番真是辛苦你了。”

秦含真忙起身行禮:“不敢當太子殿下這一句辛苦。侄兒媳婦其實並沒費什麼事,先前勸蜀王世子妃爲了兒女平安與前程着想,不要再包庇蜀王世子,蜀王世子妃當時還在猶豫不決,後來是侄兒媳婦提起楚良媛乃是顧長史外孫女,本打算拿顧長史之死來說明蜀王世子冷酷無情的,不成想世子妃忽然就炸了,立刻什麼都願意配合了,好象對蜀王世子無比怨恨似的。”

她頓了一頓,有些遲疑:“蜀王世子妃似乎……對顧長史的外孫女十分忌憚。她與秋嬤嬤說話時,就質問過秋嬤嬤,爲何要向她隱瞞顧長史外孫女之事?她說當初蜀王世子讓她裝作重病,向太子妃託孤,就是爲了說服太子妃過繼小世孫,但秋嬤嬤沒有盡心盡力幫忙勸說,也無視蜀王世子意圖殺妻的舉動,如今卻又幫蜀王世子與楚渝娘重拾舊歡。她質問秋嬤嬤,自己一向恭順,秋嬤嬤爲什麼如此無情,先害她的女兒,如今又包庇……包庇姦夫|**,爲了還未出生的野種,就要害她的兒女?”

皇帝與太子的臉色都變了。

趙陌擔心妻子說錯了話,忙上前問:“這是怎麼說的?蜀王世子妃是這麼形容蜀王世子與楚良媛關係的麼?”

秦含真點頭:“她是這麼說的,而且沒有避諱我與吳司言。秋嬤嬤當時臉色都變了,想要制止蜀王世子妃的時候,蜀王世子妃卻一句接着一句地逼問她,秋嬤嬤想要否認,蜀王世子妃便立刻說出了蜀王世子欺騙秋嬤嬤的話來,之後便是各種拆穿揭露了。秋嬤嬤在被這些話說懵之前,除了幾句‘世子妃誤會了’、‘世子妃不要再胡言亂語下去’以外,基本就沒別的了。而她被說懵之後,還說了一句‘我原也不知這些’。這一句,是在她被蜀王世子妃的話說得六神無主之後,神色茫然間透露出來的,此後便再也沒有說過話。我想,這話應該是秋嬤嬤的真心話。”

如果聯繫到秋嬤嬤昨日去蜀王世子府見他時,與他發生的激烈爭吵,說秋嬤嬤原本並不知道蜀王世子真正的盤算,也不是說不通。但是……蜀王世子與楚良媛,真的是那種關係嗎?

趙陌轉向皇帝與太子:“看來……顧長史的外孫女與蜀王世子之間,應該早有瓜葛,還引得蜀王世子妃心存忌憚。只是蜀王府被抄後,顧長史革職丟官,帶着外孫女返回京中,蜀王世子妃並不知道他們祖孫二人的下落,更不知道顧長史的外孫女改了身世,成爲了東宮的楚良媛。如今她聽聞侄孫兒媳婦說起楚良媛就是顧長史的外孫女,又與蜀王世子有聯繫,纔會一時激動失態,什麼都不管不顧,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箇中緣由,還得看蜀王世子妃寫出來的供狀,才知道詳情。”

皇帝嚴肅地點了點頭,冷笑道:“也罷,即使不看供狀,知道楚氏女與趙砇糾纏不清,她也不配再侍候太子了。”

太子沉着一張臉,任是誰知道自己可能戴了綠帽,心情都好不起來。他其實並沒有真正寵幸過楚良媛,一切都是裝出來的假象,只是爲了試探楚良媛的目的而已,所以,也不清楚對方是否早非完璧。他從前以爲她背後的是楚家人,後來發現她實際上與蜀王世子有關時,也以爲她只因爲是蜀王府長史的外孫女,纔想爲蜀王世子效力的,根本沒想到男女關係上去。倘若她真的與蜀王世子有私情,此番又入了東宮……蜀王世子妃聯想到的事,太子也想到了,猜到蜀王世子有混淆他子嗣血脈的企圖,不當場罵出來,已經是太子夠涵養了。

蜀王世子對儲位到底是有多執着?弟弟過繼不來,就想讓兒子上,兒子過繼無望了,哪怕是把自己的女人送進宮,也要生出個野種來,成爲東宮繼承人?這種事就算他能做成,也見不得光,他自己更不可能明正言順地沾光受益,重獲自由與權勢。而若是做不成,他的小命直接就保不住了。他是瘋了嗎?纔會想出這種法子來?正常情況下,就算是大膽一點的人,要送個美人進宮去做太子的妾室,不是指望她能得寵生子,穩固地位,掌握實權之後,爲自己說好話的嗎?直接給人帶綠帽是什麼鬼?

秦含真小聲道:“我覺得吧……這事兒很可能只是蜀王世子妃自己的猜測而已,她先前連楚良媛是誰都不知道呢。楚良媛是靠着太子妃和楚家的關係才入的宮,太子妃沒理由會用這種辦法坑太子殿下,楚家也沒理由跟蜀王世子這麼一個失敗者勾結,倘若楚良媛真的……不清白,她不可能過得了那麼多關,順利進宮來的。秋嬤嬤再神通廣大,人脈再廣,這宮裡也有她伸手不到的地方。而楚良媛進宮幾個月了,也就是近日才傳出承寵的消息,她也沒怎麼着急……”

秦含真是想說,楚良媛跟蜀王世子就算真有私情,也不存在她先懷了孩子再進宮做東宮良媛的可能。所以……估計她的身體現在還是清白的?蜀王世子就算真想弄出個野種來,也是以後的計劃了。

趙陌心中一動:“蜀王世子似乎有意進宮來?雖然去的是慈寧宮。秋嬤嬤是不是一直在勸太后娘娘,讓蜀王世子進宮去瞧瞧小縣主,喚起他的慈父之心,好打消出家的主意?”

太子淡淡地道:“不僅如此。孤只是命人在楚良媛窗前提起一句,蜀王世子今日進宮,她就匆匆叫來纖草,讓纖草前往慈寧宮探消息了。”

秦含真眨了眨眼:“是了,纖草好象還跟秋嬤嬤說,楚良媛讓她想辦法在太后面前進言,讓太后下令召自己去慈寧宮呢,否則有太子妃的禁足令在,楚良媛根本沒法出屋子。”

楚良媛聽說蜀王世子在慈寧宮,就千方百計企圖趕來相見。這是打的什麼主意呢?如果再聯想到楚良媛前兩日纔剛剛“承寵”,答案簡直是顯而易見的。

趙陌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所以昨日秋嬤嬤才與蜀王世子爭吵麼?倘若要給他倆有時間私會,地點就在慈寧宮,還要隱秘,且要掩人耳目,秋嬤嬤要承擔的風險太大了。這哪裡是她能做到的事?”

秦含真對他說:“秋嬤嬤不是質問他,真要對小縣主如此無情嗎?說不定蜀王世子是想讓秋嬤嬤在小縣主身上弄點手腳,讓她生個病、受個傷什麼的,好讓蜀王世子能以關心女兒身體的藉口,在慈寧宮裡多留些時候呢。但就算是這樣,秋嬤嬤要承擔的風險還是太大了!那可是在慈寧宮裡!”

秦含真估計,蜀王世子原本的計劃沒那麼冒險的。蜀王世子府與顧家宅子之間有地道,只要找個心腹冒充他留在府中,他自己悄然通過地道前往顧家宅子,再由那羣所謂的外地客商護衛,離開官兵的包圍監視,在外頭秘密與楚良媛相會,安全性要大得多。楚良媛雖然人在東宮,但她時常陪伴太后禮佛。太后時不時就會派個宮人往城中各大寺廟佈施、祈福,有秋嬤嬤做內應,楚良媛未必攬不到這樣的差使。她身邊侍候的人如果有秋嬤嬤安排,安排上他們的“自己人”,只要小心一點,與蜀王世子私會,是有可能辦得到的。整個過程,只要有一個時辰就足夠了!要是蜀王世子效率高一些,半個時辰也行哪!

可惜老天爺不幫忙,先是地道曝光,接着又是蜀王世子被圈禁得更嚴密,楚良媛又爲太子妃所忌,一直被禁足,甚至是被發現了可疑之處……再多的計劃,都只有失敗的結果了。

太子不知是不是也聯想到了這些,不想再聽下去了。他轉向皇帝:“父皇,下旨吧。這種陰私之事,即使沒有證據,也沒必要公開審訊了,沒得壞了宗室名聲。”

皇帝黑着臉點了點頭。

接下來就不是趙陌與秦含真這兩個晚輩能插手的了。秦含真也十分乖覺,配合地跟在趙陌身後,向皇帝與太子辭行。

他們小夫妻倆走出乾清宮上書房的時候,張朝貴正好匆匆來報:“太后娘娘說,秋嬤嬤想再見蜀王世子一面,問個清楚。”

太子不想答應,但皇帝卻道:“給秋嬤嬤一個明白也好。我們父子也正好可以問個清楚,省得叫人說冤枉了誰。”

真要讓秋嬤嬤再見蜀王世子一面,不是前者出宮,就是後者進宮了。但太子厭惡蜀王世子,慈寧宮人又多,易走漏風聲,皇帝便下旨,命人押送秋嬤嬤,前往蜀王世子府。

張朝貴領旨而去。秦含真目送他的背影,轉頭看了看趙陌。趙陌拉起她的手,微笑道:“我們回家吧?”

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知錯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四章 發狠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十六章 禮遇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語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笄禮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押送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四百四十六章 岔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十四章 住處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章 往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
第二百三十九章 遇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知錯第二百一十二章 初雪第六百七十一章 恩科第一百六十章 拒絕第二百二十二章 提醒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懷第四十七章 羞辱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萬壽第三百五十七章 黑鍋第六百八十八章 狀況第四十八章 人選第七百一十四章 叔侄第二百八十一章 盤查第九十二章 密談第五百一十四章 訓斥第三十六章 羨慕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五百六十三章 差事第三十八章 來人第四章 發狠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十六章 禮遇第六十一章 決定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五百九十四章 共事第一百五十二章 另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第六百九十二章 慰妻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六百零六章 議論第二百七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六章 叔侄第二百一十七章 私語第二百二十三章 打臉第四百四十二章 笄禮第二百零九章 說服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氏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定第一百三十章 賠禮第二百零八章 減震第三百五十三章 怨恨第五百八十五章 心灰第三百九十四章 碰壁第一百零四章 師生第二百二十六章 平息第二百八十九章 安慰第五十一章 故友第三十六章 報信第三百六十四章 押送第六百一十九章 察覺第四百四十六章 岔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噩夢第三百一十章 晦氣第六百五十五章 暗潮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婚第一百零七章 新婢第八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諷刺第一百二十八章 生波第二十五章 臺階第一百二十二章 逼迫第二百零三章 恍然第六百七十二章 榜單第六百五十九章 串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五章 打斷第六百六十二章 歸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二百一十四章 嫌棄第六百八十四章 悔恨第二百六十六章 豐兒第十四章 住處第一百五十七章 讀信第二十二章 詭異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頭第六百九十八章 告狀第二十一章 主事第三十一章 逃奴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父第一百一十一章 密會第一百四十一章 定局第四章 往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不和第五百七十七章 說親第七十五章 暗示第三十七章 起風第一百七十二章 姑嫂第四十八章 夫妻第一百四十六章 下藥第九十六章 圓謊第四百四十一章 會試第二百零七章 候產第三十八章 處境第三百三十八章 挑動第二百七十六章 推斷